第406章:难以下手的晋商

对于如今的大明来说,最难攻打的两个地方,并非是草原,西域。

而是安南,倭国。

别看这两国比之大明相差甚大,但就是这么两个小国,让曾经的蒙元大军损失惨重。

两次伐倭的失败,并没有让忽必烈灰心,也没有让忽必烈畏惧台风,倭人。

忽必烈本来就不是半途而废的性子,已经入主中原的他,哪里肯轻易认输。

于是重新组建伐倭大军,并且在江南各地再次打造海船,大举操练海军,搜罗粮草,实行第三次伐倭大战。

有了两次失败的经验,忽必烈相信自己的蒙古铁骑,定能将整个倭国踏平。

然安南那边,出了变故。

三十万大军征伐安南,惨败!

倭国那边是海盗,不利于蒙元铁骑,可安南可是陆地国家,怎能败蒙元三十万大军。

奇耻大辱!!

次年,再度整军三十万精锐,远征安南。

再败!

再来!

忽必烈哪肯甘心,就要三征安南。

可惜在这个时候,忽必烈重病缠身,各种病痛全部袭来,一下子就给冲垮了。

自身最为重要,至于开疆扩土什么的,先放一放。

这一放,便就过了。

后面继任的,也不敢打了。

四连败的蒙元,可谓是元气大伤,核心精锐过半惨死异国他乡。

直到现在,安南驻兵,征伐倭国。

曾经蒙元连续两次三十万大军没有攻下的安南,现在大明五万精锐入主安南京都。

有时候打仗这等事情,不仅仅要看实力,更要看时机。

譬如现在的倭国,其实对于大明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时机。

南北朝之战,去年确实结束了。

但是特殊的虚君制度,独特的天皇体制,并不意味着如今的倭国就是一片太平。

反而是累积的遗留问题在加重,不管是得胜的后小松天皇,还是幕府将军足利义满,也同样面临封赏不足的情况。

这也是为什么会有沿海倭寇的侵犯,在很大的程度上,倭寇对大明的行为,是被默许的存在。

甚至在很多地方认为,能够从强大的大明朝抢来钱财者,才是真正的英雄,真正的武士。

五十万大军,相当于整个大明四分之一的军事力量。

每天所消耗的粮草,都是一个天文数字。

朱英亲自巡查户部,兵部,再三严令,必须要保持大军后勤稳定。

同时要加快建立海口至济州岛的海上航道。

因为一个济州岛,根本无法供应五十万大军的口粮。

大军一动,粮草千担,大炮一响,黄金万两。

在这个时候,大明各地的粮价,呈现出急速上涨的趋势。

户部大堂。

朱英沉声道:“不管是用什么法子,哪怕是强压,也得把粮价给本宫压下来。”

“五十万大军的供应,绝不能出现任何的差错,但同时各府州的粮价,也不能出现超出市场行情的上涨。”

户部尚赵勉,左右侍郎,还有各主事,面面相觑。

“殿下,如今南直隶一带,得益于群英商会维持,粮价平稳,波动细微。”

“可各省清吏司,却是无法掌控市场,地主豪绅纷纷藏粮,多数粮商也是关门不卖,这才导致粮价勐涨。”

赵勉苦笑着说道。

户部虽然掌控粮食钱财,但是对钱粮的把控严重不足。

朱英其实心中也非常的清楚,目前的情况,不管是京师户部,还是各省的清吏司,对于目前的情况,没有任何办法可言。

市场行为,不是说想调控就能调控的。

粮商不卖,地主不出,那么就只能是户部卖粮平抑粮价,填补粮食的空缺。

可现在因为五十万大军后勤,大量的粮食都被严格限制,哪怕腾出一些,对于目前整体市场来说,都是杯水车薪。

一些大粮商,地主豪绅,勋贵大户,甚至是联合起来,不断吃进官府的平价粮。

这种行为,很难打击。

不是说按人口限制就能达到,暗中出高价收购粮食,一些百姓得到粮食后,反而转手卖出,获取差价。

什么叫愚民,在愚民们看来,反正官府要管的,有钱没粮,那就只能闹呗,法不责众,也没啥好怕的。

一些甚至是抱着侥幸心理,别人不卖我来卖,卖两三次可以赚好多呢。

等粮价下来,那就是大赚啊。

这些事情一般的百姓哪里能够想到,无非还是背后有人瞧瞧传播,怂恿。

朱英已然猜到,这幕后的推手,便就是以晋商为主。

晋商二字,说起来简单,干起来便就极为复杂了。

那代表的,是一省之百姓。

最为主要的是山西的复杂情况。

明初山河破碎,中原人口凋零,百废待兴。

然有着天险,号表里山河之称的山西,却是没有受到多大的干扰。

百姓相对安定,人口数量为之大省。

在洪武前二十五个年头里,就已经移民数次。

为什么朱英这边,在京师已经几乎明令审讯晋商,却好像只动了一些皮毛,未曾伤到根本分毫的原因,就在于此。

山西移民,不仅是明初之最,在古往今来的历史上,也是规模最大,历时最长,分布最广的动作。

明初数年,大规模的移民屯垦,就是为了将屯田制彻底的发挥作用。

而在文化之上,也起到相当大的作用。

蒙元的统治,对于整个中原大地,尤其是传统汉文化的影响极为巨大。

朱元章奉天讨元北伐檄文中写道:自古帝王临御天下,皆神州居内以制夷狄,夷狄居外以奉神州,未闻以夷狄居神州而制天下也。.....

驱除胡虏,恢复神州,立纲陈纪,救济斯民。

今一纪于兹,未闻有治世安民者,徒使尔等战战兢兢,处于朝秦暮楚之地,诚可矜闵。

宋朝灭亡,有“崖山之后再无中原”的说法。

受到大量少数民族的影响,加上蒙元统治,刻意打击,在朱元章立国之初,可谓是汉家没落,传统的纲常论理,礼仪道德已经不再是主流文化。

而山西不同。

他拥有悠久醇厚的传统汉文化,尤其是晋南作为尧舜故地,可谓是汉民族文化的发源之所。

儒家文化,已经彻底深入到每一个山西百姓的心中。

而山西移民,必将带着儒家传统文化,随着他们的足迹,传播到整个大明江山各地。

因战乱影响,大规模的移民迁入,反而使得当地成为少数人,移民成为多数人。

加上严苛律法的影响,便可迅速规范相对落后的伦理道德。

其中山西移民主要以中原,两淮地区为主,其他各地也有少数移民。

晋商在天下商会中,之所以有着非常之大的优势,莫过于此。

在宗族,血脉的联系下,走出山西的行商,完全可以凭借着族内关系,在行商途中得到很大的程度的庇佑。

这种相互往来,很快就能达成利益共识。

就是这种错综复杂的关系,哪怕是谣言桉的发生,也仅仅是清扫京师,无法再多延伸。

一旦触及太广,影响太大,反而会动荡大明根基。

户部的官员们,自然是知晓这个情况的,所以哪怕太孙亲自,也是束手无策。

朱英思索片刻后,沉声说道:“既然粮商不卖,地主藏粮,那就下令各地清吏司,丈量土地,但凡有所隐瞒不报者,罚以缴没。”

---

推书:师兄我绝不吃药

简介:“师兄,请吃药。”

“拿开,快将这些恶心的虫子拿开,我不要,不要啊!!”

“师兄魔障了,这玉液中哪有什么虫子,分明只有阵阵灵光流转。”

第532章:注意细节的朱英第243章:朱英的先见第二十七章:姚广孝的安排第717章:真腊危,求助大明第511章:朱元璋宝刀未老第236章:朱英的处理手段第722章 朱英的忽悠,朱元璋的溺爱第705章:疯狂的悬赏第500章:忌惮的边关将领第788章 大明第一守将.第607章:咱可就你这么一个老兄弟了第512章:未来的大明长公主第236章:朱英的处理手段第九十六章:见面(求订阅求月票)第602章:朱棣的女儿们第175章:爷孙辩论第116章:咱这大孙不得了第263章:这年头,还有人敢造反?第545章:朱元璋垂帘听政第744章 来自于后世的快乐第363章:除夕夜第209章:大孙如何看待边疆的叔叔们第533章:等阶森严的好处第538章:钓鱼如钓国第416章:实业兴国第107章:虞王陵墓(求订阅求月票)第403章:并不神秘的钦天监第421章:海上贸易的眺望第五十章:朱元璋有点慌第三十四章:就地格杀第632章:李景隆下西洋(五一快乐)第453章:天下岂有六十年太孙第五十九章:绝对是亲大侄子第五章:京师之行第523章:给朱允炆要藩地第505章:大战起!第444章:让咱大孙去打仗第601章:要被夺权的朱高炽第485章:被说服的晋王朱棡第204章:先秦遗迹,轨道马车第660章:南巡第775章 让大明和亲?第654章:逐渐没落的高棉帝国第593章:大破安南第838章 推行新政第152章:朱元璋的孤独(年底求月票)第368章:孝陵祭奠第九十三章:领先世界两百年的大明火器(求订阅,月票)说明一下第265章:日渐消瘦的朱允炆第536章:天生圣人第770章 大胜第356章:吕氏,吕氏!第415章:发兵辽东第574章:太孙殿下这是疯了吗?没有太监第191章:拜见东家(求月票,不投就作废了呀)第495章:爷孙俩朝堂上的配合第499章:朱英画下的大饼第129章:大明农业的未来(求订阅求月票)第二十五章:风中凌乱朱允炆第145章:北方的狼族(万更求月票求订阅)第787章 难道本王将要葬身于此吗第177章:大明皇家宝钞司第512章:未来的大明长公主第615章:万民馆第422章 :朱元璋的转变第777章 太孙逼我反?第169章:调五千人让大孙练练手第635章:新罗婢,菩萨蛮,昆仑奴第五十四章:朱元璋的发现第103章:空白文书(求订阅求月票)第328章:诛灭九族!第五十章:朱元璋有点慌第776章 穿越白令海峡第四十二章:谋取安南第677章:占王的坚持,太孙的安排第438章:镇海卫的应对第618章:你可知道我是谁第410章:朱元璋的决定第235章:呼吸急促的朱元璋第161章:为娘太失望了第366章:皇家家宴第309章:藩王们的焦虑(求订阅,求月票)第814章 平定倭国,改四大行省第517章:海贸第358章:错觉第356章:吕氏,吕氏!第197章:操练皇子皇孙第764章 全面战争的来临第801章 掀翻世界信仰的桌子第134章:心悸的姚广孝第二十章:激动的朱元璋第576章:北元都得念着太孙的好第325章:杀性大发的朱元璋第552章:大明的强盛第125章:纯手工打造第327章:刺杀太孙的后果第300章 :劳改创收第564章:矿藏优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