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9章:刺杀!!!

“客观要买什么酒。”

“花凋酒。”

“哪里的花。”

“城里的挂花。”

“请跟我来。”

在暗语对上之后,掌柜便就带着赵立山进了后房。

不过赵立山并没有多留,见到一名来人后,只是把手中的纸条交出,便就选择了离开。

那人有些强壮彪悍,一看便是行伍之人,打开纸条一看,顿时童孔一阵。

只是稍微的迟疑,便就迅速离开。

...

“这京师的夕阳真美啊,感觉在宫里头看着,又不是那么一个样。”

“咱这辈子,还没见过这么繁华的景象呢,曾经在元大都的时候,咱便是以为那是最为雄伟壮观了,没成想咱自己的南京城,比之那蒙元大都,还要来得更为热闹一些。”

“大孙,你说咱想把都城迁徙到凤阳去,这个想法能不能成呢。”

秦淮阁楼上,有三层楼高,站在这里,可以看到辽阔的京师繁华。

常言道,衣锦不还乡,犹如锦衣夜行。

在朱元章的心里,其实一直想着迁都的事情。

对于老家凤阳,更是有一种特别的牵挂。

现在凤阳中都皇宫的基础已经建立好了,先前因为户部财政的问题,所以导致修建了一部分便也停工。

现在户部有钱了,内帑的钱财也是满满的,看到京师的景象,朱元章便也就再次生起了迁都的心思。

朱英沉思了片刻,说道;“凤阳如今稍显荒芜,无水利之便,尚且不能彻底掌控江南,又不利于北方发展。”

“无大江河流,大宗货物抵达将更耗人力。”

“如若在这个时候进行大规模的迁徙,对于如今大好的局势,当是一个打击,未有难以意想之祸端。”

随着不断的学习,朱英对于天下局势也更加的清晰了然。

凤阳固然是老爷子的家乡,可位置不行。

且朝廷势力之中,淮西勋贵均为凤阳老家,一旦迁都凤阳,势力盘根错节,虽可镇一时,不可镇一世。

于大明后代皇帝,也相当是留下了一个隐患。

朱允炆听着。

果然是大兄,直面反驳皇爷爷。

其实朱允炆对于凤阳也不是太看好,那里比起江南一带来,过于荒芜了。

他去过,但他不想待在那里。

朱元章对于大孙的话,并没有反驳。

其实他心里头也知道,迁都凤阳只能是一个想法了,无法真正的实行。

再者说,先前到凤阳去的时候,对于凤阳的老乡们,他也是失去了卷恋。

当年去凤阳考察,恰是凤阳出了花鼓戏,街头巷尾的,好听上口,朱元章听着非常亲切,命锦衣卫去打听看看是不是歌颂自己的。

当回奏歌词,朱元章听完后脸色大变,心如死灰。

“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

这就比较扎心了,朱元章心中比较崩溃,他希望家乡好,为了家乡搞建设,老百姓富裕丰足。

没想到各级官员盘剥百姓,老百姓流离失所,去要饭逃荒,而且嫌弃讨厌他。

他的心里落差太大了,既然家乡人们不欢迎自己,那还回来干什么?

自从,再没有回到凤阳。

想到这些往事,朱元章也没了什么看景色的兴致。

不过迁都的事情,还是要说的。

南京,并不是一个好地方。

南京皇宫的风水也不是很好。

朱元章在建设应天宫殿的时候注意了风水的问题,以紫金山的富贵山为靠山。

但是由于选址的局限,内廷部分是在被填平的燕雀湖上建造的。

虽然在施工时采用了打入木桩,巨石铺底,以及石灰三合土打夯等方法加固地基,但日久之后仍然出现北部地基下沉的问题,宫殿地势前高后低,风水不吉。

此外内宫在下雨时容易形成内涝,排水不易。同时宫城离外城过近,战时不易防卫。

说起来有点玄学,自古定都南京的王朝,都很短命,气运国祚也不是很好。

东吴,东晋,宋齐梁陈,都非是大一统的皇朝。

而现在大明是天下一统,自然就要有些变化。

“大孙觉得西安如何。”朱元章问道。

西安地处关中平原中部、北濒渭河、南依秦岭,八水润长安,十三朝古都,风水自是不用说。

始皇一统,强汉盛唐,均是以西安为京都。

包括宫殿的修筑,周边的一切,都曾经被大力开发过,迁都到西安,可谓是损耗的财力最为低微。

而且迁都西安,在天下人看来,大明将会继强汉盛唐后,成为再度主宰中原的盛世王朝。

朱英道:“西安是个好地方,地理环境十分优越,其坐落在号称“八百里秦川”的关中平原之上,四周山河环绕。”

“秦岭在南、陇山居西、北有黄土、东隔黄河,有黄河淤泥的沉淀,关中一带沃野千里,形势险要。”

“且对外交通十分便利,有孔道直通关东,以便遥控,有渭河运输物资,可保城中粮饷不断。”

见大孙说得如此详细,朱元章点点头,遂又看向旁边的一直没怎么说话的朱允炆,问道:“允炆,你有什么想法呢。”

朱允炆一愣,他都不知道皇爷爷多久没有考校过自己了。

没想到在这个时候,突然考校自己,这让他心中欢喜之余,连忙心中急思,而后说道:“大兄所言极是。”

听到这话,朱元章颇为有些不满,不过朱允炆显然不是只说这一句,接着道:“秦朝范雎就曾对秦昭王说过咸阳。”

“四塞以为固,北有甘泉、谷口,南带泾渭,右陇蜀,左关坂,奋击百万,战车千乘,利则出攻,不利则入守,此王者之地也。”

“虽说我大明如今繁荣昌盛,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祸兮之旦福,倘若多年以后,天下生变,西安通过各处关隘就可以扼断南、西、北三面,仅留东面一处。”

“可慢慢地休养生息、等待时机东出以争天下,秦朝始皇、汉朝刘邦、隋朝杨坚、唐朝李渊皆以此成就帝业。”

朱允炆侃侃而谈,倒是让朱元章还有朱英,对于有些刮目相看了。

其实没有了皇位的牵绊之后,朱允炆的心思,基本上就是在读书上了。

虽说儒家有着诸多限制,但是在治国定策上,无疑还是有很多优秀之处。

再者自从因为吕氏想要海外封国,就藩占城,朱允炆也感受到了危机,对于地理军事方面的书籍,尤为热爱。

有志者,事竟成。

朱允炆作为皇明嫡孙,爷孙父母皆为优秀,常言道龙生龙,凤生凤,本身也不可能说差到哪里去。

这番一用功,虽说只是理论知识,但懂得的事情,也越发多了起来。

“好,允炆,你这是让咱有些刮目相看了,看来最近的功课,较为努力。”

“就是要保持这个模样,咱老朱家的子孙,就必须都优秀起来。”

朱元章毫不吝啬这番夸赞,朱允炆也颇有些害羞的低下头,他没想到皇爷爷竟然给了如此之高的认可。

心中想了想后回道:“这其中主要还是大兄,大兄实在是太优秀了,这让作为弟弟的,便也只能用功读书,好歹也能跟上大兄的步伐。”

朱元章点点头表示不错。

被夸赞之余还能保持谦卑,说明允炆这段时间,成长很快。

这就让朱元章心中比较高兴了,如此一来,说明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

便是此时,数道破空声传来。

“爷爷小心!”

朱英一声大喝,顺势一把搂住老爷子,往侧边躲闪。

刹那间,便有数支利箭飞驰而过,射在旁边的木柱之上。

箭头带有寒芒,明显是经过了淬毒。

“杀!”

一声低喝声响起,只见数十人行人掀开伪装,直接朝着朱英所在的酒楼杀来。

“外有弓手数人,入屋躲避,咱倒是要看看,何人胆敢行刺于咱。”

余怒未消,不过此刻的朱元章一脸的平静,好似方才的事情并没有让他有任何的动摇,不过话语中的怒意,听得真真切切。

大明立国二十六载,众多皇帝包括秦始皇都被人刺杀过,为何朱元章杀人无数,这却是第一次遭遇刺杀。

虽说朱元章杀人如麻,处死无数,但在民间的风评却非常好。

毕竟他杀的人,主要都是贪官为主,而且动辄诛连,斩草除根,官员被躲都来不及,怎么敢于刺杀。

加上锦衣卫监察百官,别说密谋了,稍有怨气都有可能被锦衣卫发觉,直接下狱。

作为农户出身的朱元章,在各方面的政策来说,对于老百姓还是很好的。

为老百姓做了很多实实在在的好事情,老百姓得到了实惠,自然会受到老百姓的爱戴,那么也自然不会存在暗杀的事情。

即便是一些江湖豪强,也没生出要刺杀朱元章的念头。

不管怎么说,朱元章是汉人,驱逐蒙元,收复失地,再造华夏神州,在江湖之中,对于朱元章的评价,都得竖起大拇指,称一声真英雄。

然而今天,朱元章巡防京师,在这天子脚下,却遭遇了刺杀。

虽说是第一次,但朱元章很是冷静,只是转头看了看利箭,便就入屋。

进了屋内,对方的弓手自然就没了作用。

“卫所的军士,那利箭只有军中才有,少数也是一石二的强弓,准头很足。”

“看来有人不想好过啊。”

朱元章冷冷的说道,方才不过只是一眼,心中就有了判断。

朱英此刻脸色平静,哪怕身边不过数名锦衣卫守护,亦是没有什么担忧的。

倒是朱允炆,脸上流露出极为明显的害怕,在利箭射来的时候,整个人都有些蜷缩起来。

“怕什么,咱老朱家的子孙,难道还怕这一点小打小闹吧,不过几个毛贼,待会处置了便是。”

朱元章见此,呵斥道。

朱允炆这才从刚才的生死边缘回过神来。

此时的朱允炆才发现,在场的人中,好像就自己在担心受怕。

皇爷爷即便险些中箭,但面色平静沉稳。

大兄就更不用说了,神情镇定自若,好似这刺杀与其没有半点关系。

“是允炆失态了。”朱允炆深吸一口气,马上就恢复过来,而后沉声说道。

朱元章见此,轻轻点头。

这时一楼大堂中,是一片喊杀之声,显然战况颇为激烈。

对方以暗对明,自然早有筹谋,具有很明显的针对手段。

“对方还有手弩,下边的将士,有些顶不住了。”

朱英听着下边的声音说道。

下方的蒋瓛有传出闷哼声,加上不断出现的破空声,显然蒋瓛也已经负伤了。

从窗外的动静,还可以听到厮杀声,显然外边还有埋伏。

“不着急,对方顶多一炷香的时间。”

朱元章镇定说道,巡捕衙役不说,单轮锦衣卫,在朱元章出行的时候,哪怕是微服私访,也会有五十人的规模。

对方的人数虽说不少,但在单对单肯定不是锦衣卫的对手。

加上锦衣卫的暗线,一炷香已经是极限的时间。

轰的一声,二楼窗口传来破碎声,十多蒙面人从窗口窜入,手持利刃,没有半分言语直接杀人。

而在二楼守护的,只有四名锦衣卫。

四人相互对视一眼,立即守在陛下太孙皇孙三人前边,拼死对敌。

只是双拳难敌四手,虽说挡住了大半,但依旧有三人寻着空隙冲了过来。

朱元章只是冷冷的看着,神色没有丝毫的变化。

而朱允炆在这个时候,竟然强行壮胆,挡在了朱元章的身前。

看到这一幕,朱元章不由轻轻点头:“是个好孩子。”

眼看三人扑杀而来,四名锦衣卫奋力嘶吼,不顾受伤也要冲过来拼命抵挡。

只是不过几步的相差,便就是生死之差。

其中一人,一刀狠狠的朝着朱元章噼了过来,挡在面前的朱允炆见此,不由得下意识的闭上了眼睛,但是身体却没有丝毫的挪动。

轰!

闭上眼睛的朱允炆,只听见一声大响,感受到身旁风声,身体却没有受到丝毫伤害。

睁开眼睛一看,只见刚才持刀噼来着,已经远远飞出躺在地上口吐鲜血,挣扎着想要有什么动静,却什么话也说不出,明显是活不成了。

场面上,出现了小小的宁静。

因为方才出手的正是朱英。

只是一脚,便就让一魁梧壮汉瞬间毙命。

第795章 爱上旅游的朱允熥第157章:蓝玉回京(新年快乐,求月票。)第688章:镇压暴乱,直接开火第六十八章:刘和见朱英第302章 :朱棣下西洋第六十六章:朱元璋的奇想第350章:安南初始第527章:推行第480章:这可不是大明开的先例第247章:安南初动第817章 远征军的返回第544章:打破关税壁垒的办法第211章:情窦初开徐妙锦第610章:帖木儿帝国宣战第635章:新罗婢,菩萨蛮,昆仑奴第193章:五万有点少,不如先上二十万第130章:阳谋第726章 大明官员体系变法第690章:自救的办法,袭击大明太孙第559章:风浪越大,鱼越贵第605章:成为傀儡的安南王室第412章:新的百万亩牧场第593章:大破安南第508章:草原山的冬天第828章 暴打原始人第245章:乖乖投入到我大明怀抱吧(求订阅,求月票)第742章 准备召开全国第一届将领大会第421章:海上贸易的眺望第834章 连锦衣卫都敢杀第607章:咱可就你这么一个老兄弟了第135章:平倭主帅第594章:大明皇曾长孙出世第692章:为大明贺!第724章 水师对占城帮派的威慑力第九十四章:大哥回来了(求订阅求月票)第414章:大明九剑第417章:邸报的恐怖利润第十章:姚广孝的安排第289章 :拖出去砍了(求订阅求月票)第731章 岌岌可危的倭国天皇第746章 重装骑士第717章:真腊危,求助大明第八十四章:不装了,我摊牌了,我确实不是我爹生的第172章:考校大孙第620章:大明太孙驾临倭国第153章:皇宫就是你的家(年底求月票)第242章:朱元璋昏厥,大气的朱英第496章:顺风顺水的朱元璋第746章 重装骑士第六十九章:颜面第639章:李景隆的忧愁第127章:不跟大孙走的都下去吧第165章:姚广孝远走高丽第378章:连陛下都起身了第687章:太孙办事,哪需要什么证据说明一下第703章:想出战的徐辉祖第469章:刺杀!!!第628章:去大明军事学院学习第587章:恐怖的利益集团第468章:被不断转手的刺杀第836章 求助大明第七十章:改日第145章:北方的狼族(万更求月票求订阅)第708章:被学霸统治的恐怖,国之栋梁第414章:大明九剑第775章 让大明和亲?第134章:心悸的姚广孝第676章:义务教育的推广,对三小国的蔑视第六十一章:倭寇第811章 万世基业的可能第103章:空白文书(求订阅求月票)第243章:朱英的先见第134章:心悸的姚广孝第233章:买卖同罪第592章:安南秘密武器-战象兵第697章:这不是撞枪口上么第339章:严查京师牙行第267章:看到希望的朱棣第346章:守土开疆,永镇辽东第832章 登基冲喜,帖木儿暴毙第216章:给大孙上四万铁骑第327章:刺杀太孙的后果第229章:朱英和他的小皇叔们第529章:朱元璋的告诫第225章:开国战第341章:江南八大家(求月票)第756章 准备带朱元璋坐火车第六十四章:朱英的决定第637章:大明掌控了世界的舆论权第456章:朱元璋对沐家的信任第431章:苏州第806章 高丽反叛,倭国要收复九州岛第160章:外婆菜的味道第691章:曼陀罗花毒,甩锅的办法第398章:国泰民安第621章:教化倭国第629章:姚广孝的两个徒弟第397章:大婚第393章:被打脸的朱元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