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朱英的决定

朱英从茶楼离开后,就回到了院子里。

下午的茶楼太吵闹了。

偶尔就是听下消息,经常听可就有点受不了。

茶楼的里面的小厮们,在给客人加水的时候,也会竖起耳朵。

京师发生的一些大大小小的事情,基本上都会收录起来。

大多数的消息,目前朱英都是交给张伯去处理。

作为一方势力的领袖,他不可能像朱元璋那样,什么事情都去关心。

把握一个大方向就可以了。

有着前世的一些网络经验,对于现在的管理,朱英最初还有些陌生,几年摸索下来,已然是非常熟悉。

书房里,张伯侯力在一旁。

朱英没有打开情报查看,而是陷入沉思之中。

他在思索一个问题。

内心中,对于这个决定,也是非常的纠结。

这是在和老爷子接触久了后,才逐渐诞生的这个想法。

于西域那边。

朱英有着自己的秘密基地。

雪花盐是一部分。

还有那从未在市面上传播的番薯,玉米,马铃薯。

之所以能够养活这么多人,在吃食上没有紧缺。

哪怕是大面积灾荒,朱英麾下都未受到打击,反而还能趁此机会收腹更多的势力。

这些东西可帮了不少忙。

不管是西域,还是大漠跟草原。

银子虽然重要,最为关键的还是在于物资,粮食。

尤其是大漠,草原上的冬季。

真就是饿殍遍野。

每一年的冬季,朱英麾下的势力,就会出现新一轮的扩张。

不需要费尽心思去拼杀。

只要你能让别人活下去,那就是救世主级别的存在。

尤其是那些快要饿死的人,当朱英麾下的人员发现他们的时候。

只需要一口热乎乎的浓粥,对于他们来说,就是全部。

更别说,一些兵卒。

他们的父母,妻子,孩子。

都被朱英救下。

当一个男人,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父母妻儿即将饿死而无能无力的时候。

那种无力的感觉,太过于崩溃。

甚至于饿得极致,自己的孩子不忍心下手,相互交换,出现易子而食的恐怖景象。

当有人出现,并且拯救这一切的时候,他便是所有被拯救人的心中,活着的神明。

其中这些番薯,玉米,马铃薯这些作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更何况朱英还从海外番商的手里,拿到了黑麦。

黑麦,这是一种能够在极度贫瘠和寒冷的地方,都可以生长的农作物。

后世的沙俄之所以能从欧洲,一路开疆扩土到白令海峡,黑麦居功至伟。

他们走到哪里,黑麦就种到哪里,有粮食就有人,有人就有控制权。

虽然黑麦对于大明而言,绝对多数的地区都不适宜。

但是在西域,大漠的一些贫瘠地区,也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能够产出粮食,那就意味着不少人可以活下来。

这些,才是朱英真正的根基所在。

对于这些作物的隐蔽和保护,朱英极其重视。

加上游牧民资对于农耕的兴趣不大,朱英也控制着这些作物的产量,并没有大规模的种植。

在制作成食物的时候,也经过了粗加工,看不出原料。

这些年下来,一直没有被传播开来。

“传信西域,让我们的人那边调集一批番薯,马铃薯,玉米的农种过来。”

良久,朱英悠然叹息,对着张伯吩咐道。

他不知道自己这个决定,是正确还是错误。

亦或者会给以后自己在安南开国,带来多大的麻烦。

只是他终究是带着前世的记忆。

经受过九年义务教育制度的优良毕业生。

便是在这大明十年,很多思维已经改变,但这内心中的底线,却难以突破。

犹记得,后世中。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再大的天灾,在团结面前,都可以轻易渡过。

大明,曾经的最后一个汉人皇朝。

便是后世的身份证上,那汉族二字,依旧深深的烙印在他的心里。

记忆交错间,就可以眼睁睁的看着,这些大明的老祖宗们,生活在苦难之中嘛!

理智告诉他。

如果不这样做的话,在安南发展多年后,有生之年,甚至能取代大明。

而将这些作物,提供给大明。

大明国力自然会更加的强盛,本来取代大明,就难如登天。

这般更是给自己加了一座大山。

他很清楚这后果。

但,

这又如何!

便是他取代不了这大明,他的子孙,他的后代。

在得到自己的遗产后,总是有机会的。

他坚信,他的制度,将会比大明更加的完善,先进。

更加的注重工业,科技。

所以,还需要担心什么呢。

“东家,万万不可如此,这些可是我们的根基啊!”

张伯听到后,整个人就是一震。

这些作物的存在,他们这些在朱英身边的首领当然清楚。

听到东家突然这般决定,整个人都懵了,连忙劝阻道。

“不必多说了,我意已决。我等能够建立偌大势力,这些作物自然重要,但也不是全部。”

“再者说了,这些作物也没你想的那么夸张。有些东西你不清楚,在大明种植,也不可能像西域那般。代替大米等作物。”

“尤其是在产量上,会受到很大的限制。”

朱英解释道。

现在可没有脱毒的技术,番薯,马铃薯这些薯类作物,很容易就会出现不断的减产。

在海拔较高的地区,还能稍稍的维持。

到了大明这边,减产是不可避免的。

不过即便是减产严重,其中的产量比之现在的很多农作物,相对来说还是要高上很多。

最为关键的是,番薯,马铃薯,玉米这些作物。

不会很水稻良田抢地方。

可以开辟更多的荒田。

这才是最为至关重要的。

大多数的农民,很多连自己的田地都没有,完全就是给别人种地。

一年到头也就仅仅是饿不死的状态。

家里不存在余粮,稍微一点波动,就承受不住。

番薯,马铃薯,玉米对于大明生活在最底层的百姓,绝对是最大的惊喜。

张伯见东家如此坚决,只能无奈的说道:“是,东家。”

朱英微微犹豫过后,接着说道:“将我的那个木箱,也一并带过来。”

那个木箱里并没有别的贵重物品,便是朱英之前,唯一跟身世有关的布条。

“老爷子这般年纪,想来认识的人不少,到时候让老爷子帮忙瞧瞧,或许还能知道原身的身世。”

“若是过得好,就不多打扰了。若是过得不行,也能帮助一二。”

“也算是对得住原身了。”

第481章:是到了给天皇陛下尽忠的时候了第674章:超越时代的火器第八十章:煌煌大明第702章:求战的大明都督们第111章:奉天承运皇帝第八十九章:皇宫小霸王朱雄英(求订阅求月票)第七章:孤独的朱重八第356章:吕氏,吕氏!第573章:皇对皇第397章:大婚第443章:朱元璋的选择第261章:蓝玉惹事第282章 :朱英的大善第200章:打造大明轨道的可能第246章:大明根子上的巨大隐患第537章:咱这是老了吗第351章:安南大王的臣服第一百章:加急送来(求订阅求月票)第四章:眼力第181章:朱元璋也很无奈第十八章:车船店脚牙第663章:朱元璋的手段第429章:三分知县第265章:日渐消瘦的朱允炆第436章:等待神风的倭国第402章:朱棣的手段第639章:李景隆的忧愁第282章 :朱英的大善第579章:开始割韭菜的朱英第460章:强大的沐王府第四十三章:暴躁老哥朱棡第287章 :朱元璋的同乡造反第736章 吃独食的晋王朱棡第438章:镇海卫的应对第821章 熬死帖木儿第588章:管他多少都是杀第四十一章:朱元璋的精明第732章 足利义满的狠辣第800章 满门抄斩第512章:未来的大明长公主第446章:飓风之后的机会第643章:四大藩王的谋划第768章 太孙什么都好,就是太谨慎了些第839章 登基前夜第177章:大明皇家宝钞司第348章:朱棣的醒悟第六十章:朱元璋的敏锐说明一下第591章:围剿安南,强势的大明水师第207章:第一届演武大比第522章:四处奔走的吕氏第375章:尽诛九族!(大章求保底月票)第129章:大明农业的未来(求订阅求月票)汇报欠更第十七章:朱棣密谋第569章:内乱的北元第八十一章:大小琉球国第657章:成为大明的附属第490章:大白猪的到来第608章:汤和之死,一醉方休第377章:巡查玄甲卫(七夕快乐)第721章 澳洲开发,上昆仑奴?第176章:蠢蠢欲动的朱元璋第619章:扩大汉文化圈子第一步第284章 :朱英的集资阳谋第183章:朱允炆的坦白局第807章 先平高丽,再灭倭国第135章:平倭主帅第605章:成为傀儡的安南王室第752章 太孙特赦第391章:朱元璋的原谅第569章:内乱的北元第818章 世界战争的开端第789章 王爷,我先行一步.第十九章:蒋瓛的坚持第三十四章:就地格杀第336章:杀他百万又如何!(求月票)第577章:北元汉臣回归大明第814章 平定倭国,改四大行省第792章 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第118章:这特么什么玩意第387章:朱元璋催婚第554章:接管占城王宫第527章:推行第十八章:车船店脚牙第324章:即将到来的暴风雨第788章 大明第一守将.第134章:心悸的姚广孝第494章:大明的快速发展第574章:太孙殿下这是疯了吗?第558章:意料不到的幕后主谋第646章:在欧洲的东方贵族第804章 暹罗城破第449章:倭国天皇密信第643章:四大藩王的谋划第492章:爷孙间的和谐发展第610章:帖木儿帝国宣战第826章 想探路的那就去吧第200章:打造大明轨道的可能第621章:教化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