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守口如瓶

在数日前,朱元璋在和朱英相谈的时候,朱英就提出沿海的倭寇匪患。

这并没有得到朱元璋的重视。

倭寇,指的是倭奴和贼寇。

自唐宋时期,倭寇就已然存在。

不过因为唐宋开房通商的缘故,相对而言没有这般厉害,这段事情顶多算是海盗,也没有形成太大的规模。

倭国倭人在唐宋期间,对于中原的文化非常向往,和其他的小国也差不多。

其中最大的改变,来源于蒙元。

忽必烈,大蒙古国的末代可汗同时也是蒙元的开国皇帝。

高丽国王向忽必烈称臣,并且在忽必烈的帮助下,成功驱逐了朝野中武臣的势力,让高丽国王重掌大权。

一年之后,在高丽人的建议下,忽必烈派出蒙古使臣前去日本,向他们提出了前来臣服的要求。

倭国受到唐宋文化的影响,和当初的南宋,金,辽都有很好的外交关系。

而且由于文化的深入影响,倭国对于蒙元非常的看不起,认为就是一群野蛮人。

蒙元强大是强大,但是双方之间毕竟有一海之隔,倭国人对蒙古人并不是那么畏惧。

对于蒙元提出的臣服要求,置之不理。其中蒙元使臣赵良弼,在倭国呆了三年的时间。

但是他没得到倭国天皇的接待,也没有得到倭国幕府将军的接待,只能无奈返回。

忽必烈是天生的征服者,在蒙古人所到之处,亚欧大陆的众多地区和国家都无力抵抗,他建立起了一个空前辽阔的帝国。

而作为一个征服者,他的骨子中流着的是征服的血,在周围全部称臣的情况下,唯独倭国不但不臣服,还流露出看不起的意思。

这让忽必烈怎么接受得了?

他奋起三万联军,大小船只近千艘,风风火火地开始了第一次远征倭国的征程。

在蒙元大军下,倭国根本没有抵抗之力,然而眼看就要完成大业,随后降临的天灾让蒙元大军全军覆没。

顺风顺水的忽必烈,结果在一个小国面前失败了,这引起了忽必烈的愤怒。

于是第二次远征大军开始。

然而,又是一场台风,大军一半的士卒被淹没,统帅差点都回不来了。

赵良弼上奏,说倭国穷山恶水,百姓不尊礼法,根本不值得出兵攻打。

然忽必烈如何肯罢休,继续筹划第三次远征。

不过后来在大量朝臣的反对,以及当时交趾局势混乱的情况下,忽必烈才放弃了这个念头。

也是因为两次远征耗费巨大,损失惨重,又没有得到丝毫好处。

以至于蒙元统治下的中原,更加生灵涂炭,民不聊生。

不到百年,蒙元灭亡。

取得胜利的倭国过得也不是很好,哪怕没有正面对抗蒙元大军,损失也是极为惨重。

其中取得抗元战争胜利的镰仓幕府最终先于元朝而灭亡。

倭国进入战国时代,也就是出现两个天皇,俗称南北朝时期。

这个时候的倭国,认为有神风庇佑,蒙元都不行,何况你大明,一下子就变得特别自信。

朱元璋派去的使臣,都被直接斩杀。

自蒙元兴起的倭寇,已然尝到了侵略的甜头。

倭国内诸侯割据,互相攻战,争权夺利,战争下更是不断侵犯东南沿海。

蒙元自忽必烈往后,一年不如一年,从中期开始,皇位继承紊乱,内乱频繁,再加上政治腐败,矛盾加剧,根本顾不上沿海倭患。

这也给了倭寇壮大的时机。

朱元璋大明开国的时候,首先面对的就是长期发展,蒙元遗留的倭寇问题。

朱元璋为了避免沿海百姓和海盗、倭寇等勾结,制定了“海禁”政策,禁止了民间贸易,甚至不允许出海捕鱼。

洪武十七年春正月,倭寇频繁侵犯浙东地区。

朱元璋命信国公汤和巡视海上,筑山东,江南、北,浙东、西海上五十九城,咸置行都司,以备倭为名。

洪武二十年二月,置两浙防倭卫、所。

同年四月命江夏侯周德兴往福建福、兴、漳、泉四郡视要害,筑海上十六城,籍民为兵,以防倭寇。

自洪武二十二年后,至今洪武二十五年,沿海倭寇在朱元璋的海禁加防御的政策下,已然减少很多。

这也是因为朱元璋对于朱英提出来的看法,或者说想要征伐倭国避而不谈。

更多的是想要说服朱英,不必征伐倭国。

朱英并不知道,其实朱元璋对于倭国境内,是有一定了解的。

蒙元时期出使倭国的赵良弼,赴倭期间他记载的倭国群臣爵号、州郡名数、风俗土宜等重要史料,最终被朱元璋所收集。

虽然已经过去百年,但其中并没有大孙所说的金山银山。

只是因为疼惜大孙的缘故,朱元璋不想和大孙过于争执,惹发矛盾。

不过涉及到倭寇问题,尤其是大孙经营海外贸易,回来后朱元璋还是下令兵部尚书,沿海但凡有倭寇踪迹,即刻汇报。

若是没有大孙提醒,往常这一点点倭寇作乱,朝臣甚至朱元璋,都不会过于重视。

但是由大孙言明后,这概念就完全不一样了。

“看来咱大孙说得没错,倭国境内的战争结束,那些失败者流浪海上,即将对咱大明沿海形成冲击。”朱元璋开口说道。

“陛下,但是沿海过于宽广,尤其是倭奴通匪,更是频繁攻薄弱之处,如此长久难以维持。”兵部尚书茹瑺说道。

东南沿海的海岸线太长,倭寇一般不存在正面进攻,而是勾结沿海百姓,尤其是走私商贩后,获得情报,进行烧杀抢掠。

大面积的屯兵备倭,对于大明国库压力很大。

朱元璋闻言,看了看茹瑺,微微沉思片刻后,说道:“明日早朝后,你随咱一同出宫,去见一人。”

“倭寇的事情,想必能从他那里得到一番见解。”

茹瑺闻言,顿时就想到了之前陛下所说的那个‘以工代赈’的法子。

那等策略,显然不是陛下所想,而是另有其人。

朱元璋说完后,又交代道:“这个事情暂时你不得宣传,可明白咱的意思?”

茹瑺忙道:“陛下放心,臣自当守口如瓶。”

此刻日落黄昏,夕阳的光芒照射在华盖殿的地面上。

想起明日早朝后,就能又见到大孙。

朱元璋心情舒畅。

第八十九章:皇宫小霸王朱雄英(求订阅求月票)第500章:忌惮的边关将领第487章:朱棣回京第243章:朱英的先见第165章:姚广孝远走高丽第102章:朱英的心思(求订阅求月票)第155章:朱元璋的一言堂第301章 :一律三年起步第三十七章:对策第251章:朱英的汉文化输出策略第620章:大明太孙驾临倭国第322章:绝声卫上门求支持第九十七章:葡萄美酒夜光杯第281章 :真当陛下提不动刀了?第811章 万世基业的可能第258章:朱元璋的血脉传承第531章:吕氏的筹谋第488章:大孙从未让咱失望过第二十四章:调查,暗手第768章 太孙什么都好,就是太谨慎了些第128章:秦王投诚第278章 :越发强大的朱英第541章:大明的威胁第四十七章:准备跑路的朱英第193章:五万有点少,不如先上二十万第124章:爷爷,我做了一个梦第503章:草原中的天才第323章:安定京师治安的决心第369章:来自文人的反抗第四十五章:为父真的很慌第417章:邸报的恐怖利润第723章 介入占城帮派第261章:蓝玉惹事第532章:注意细节的朱英第七十五章:朝闻道,夕死可矣第551章:大明商人在海外的地位第668章:不受降者,杀!杀!杀!第268章:对蓝玉的安排第278章 :越发强大的朱英第400章 :咱的好大孙,好大孙!第542章:给帖木儿加点火第403章:并不神秘的钦天监第二十九章:朱英的防备第735章 在倭国的汉人远征军后代第603章:朱高炽为姐夫求官第320章:肃清京师,扫黑除恶第808章 倭国给高丽送粮食第833章 君主立宪第601章:要被夺权的朱高炽第440章:黑吃黑第496章:顺风顺水的朱元璋第184章:布条归位,滴血认亲(求一波月票)第236章:朱英的处理手段第824章 即将启航东胜神洲第595章:终于明白老祖宗为什么打西域了第650章:大明远洋舰队的威胁第732章 足利义满的狠辣第830章 弹劾蓝玉谋反第693章:海外藩王的殖民侵袭第395章:朱元璋对卫所制度的松动第426章 :巡查之初第五十一章:给咱生个重孙子第489章:朱英对朱棣的支持第723章 介入占城帮派第523章:给朱允炆要藩地第573章:皇对皇第830章 弹劾蓝玉谋反第659章:平叛只需要坐标第543章:恐怖的威望第567章:活捉朱棣!第218章:我怎么有种被拍卖的感觉第570章:老朱的长远布局第182章:大明第一所军事化学堂第679章:海外共同繁荣计划的开端第698章:来自朱英的反击第139章:朱允炆谋划第695章:钱庄挤兑,京师风波第404章:中都皇城第455章:西南边境的争夺第133章:朱棣的不情之请第三十五章:朱雄英的弟弟妹妹第748章 王后公主在路上第765章 后装燧发枪第698章:来自朱英的反击第658章:凤梨引发的开荒东番第357章:征伐倭国的准备第302章 :朱棣下西洋第三十章:我命休矣第351章:安南大王的臣服第四十五章:为父真的很慌第726章 大明官员体系变法第524章:大明特别的文化输出第513章:给咱多生几个娃第155章:朱元璋的一言堂第387章:朱元璋催婚第108章:咱大孙的陵寝(求订阅求月票)第768章 太孙什么都好,就是太谨慎了些第717章:真腊危,求助大明第769章 崩溃的北元大军第184章:布条归位,滴血认亲(求一波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