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2章 登基冲喜,帖木儿暴毙

“大孙,登基吧。”

朱元璋再次重复了一次,语气之中充满了唏嘘。

朱英下意识的想要反对说些什么,但却被老爷子的眼神制止了。

“咱的身体,咱自己心里清楚,原本以为还能多撑一些年,没想到这么快就垮了。”

“没多少时候了,咱不知道还能撑多久,不过咱这心里,倒是没啥太值得牵挂的事情了。”

“有大孙在,咱费了这一辈子劲打下的江山,也不怕是后继无人。”

“按着这朝廷的规矩,前边的皇帝驾崩了,后边的皇帝才能继位,咱不想这般,咱当了这么多年的皇帝,也有些累了,何不试试那太上皇的滋味。”

“咱想亲眼看着大孙,完成这登基仪式。”

听到这番话,朱英其实有很多借口来对老爷子进行反驳,但到最后,却什么都没有说。

“好,听爷爷的。”

半晌,朱英缓缓开口说道。

到了这个份上,其实说什么已经意义不大了。

“咱的好大孙。”朱元璋轻轻的拍了拍大孙的肩膀,咧开嘴笑了起来。

登基的事情算是敲定了下来,但显然需要一定时间的筹备。

历代王朝登基其实一般都是非常仓促的,很少有去做什么准备的时候,昭告天下一般也是在登基之后。

但是朱元璋这次不打算这样做,按照现在大明的情况,完全不需要担心皇位继承出现什么波动,因此朱元璋想要办得隆重一些。

在五月月底大朝会的时候,朱元璋宣布了这个消息。

顿时,京师震动。

听起来有些震撼,其实细想起来也是在情理之中。

现在的大明太孙已经可以说基本掌控了,这些年来,不管是在军队,还是内政上,朱英都体现出了很好的能力,让现在的大明如此强盛,四海臣服。

陛下的身体很多大臣也是看在眼里,这是大限将至的征兆,提前传位也不无可。

唯一比较紧张的大概就是燕王了。

燕王府。

朱棣和姚广孝对坐于凉亭之中。

“没想到这天还是要来了,当初我何曾想过,那与大兄有些相似之子,竟会真是大侄子,这说起来我自己都觉得荒唐,可偏偏他还就是。”

“这些年来,我一直在想个事情,如果当初,我没有生出那般心思,没强行把他带到京师来,父皇自然也就看不见他,那将会是怎样。”

“不过仔细想想,我也不曾后悔过,如果如果早知道会是今天这般。”

“或许.诶.他确实很适当当皇帝,是真正的明君。”

朱棣话到一半时,多番犹豫,最后无奈说道。

大明的变化,是所有人都能清晰的看在眼里,不管是大臣,皇子,亦或是黎民百姓。

曾经朱棣就藩于北平,最大的心思就是想彻底的平定草原,哪怕是他自己觉得,这可能是完全做不到的事情。

然而现在,有人办到了,还显得那么轻松。

姚广孝也有几分感慨。

“天命如此,贫僧初见太孙之际,便心思有些晦暗,生出诸多变化。”

“如今想来,实乃是命之使然。”

说到这里,姚广孝微微一顿,继续道:“只是如今太孙龙气太盛,继位大宝之后,更是达之以巅峰盛况,如此威慑,易伤于类,王爷还需是要早些做打算才是。”

“贫僧观太孙,犹如是雾中观花,水中观月,谁也不知太孙心中如何作想。”

“或真,或假,无人可说清楚,只是王爷应不会忘记,当年太孙游走西域大漠,可从来不是善于之辈。”

“因此王爷离得京师,当是越远越好,眼下便就是看那东胜神州了。”

朱棣叹息道:“便就是怕徒增生变啊,不过现在我等也无能为力,只看太孙如何了。”

姚广孝却道:“倒是有些办法,这段时日,王爷可让世子,王妃多多去宫里走动一二,也能让陛下多念及几分旧情,这也就好办多了。”

“当然,不能只是王爷,包括秦王,晋王,齐王都要如此。”

“此番陛下提前放消息出来,连钦天监那边的日子都没算出来,这说明陛下想要办得隆重一些,大致不是会在近日,贫僧推算,当在正月初一。”

“留足半年时日,也能足够周边小国相继来贺了。”

姚广孝本身就精通儒释道,因此很容易就能推算出最好的日子,况且陛下这么早宣布,自然也是为了更让太孙的继位大典更加隆重。

实际上也正如姚广孝所推算出的那样,钦天监刘日新给出的最好日子,也是正月初一。

正月初一作为一年之始,也是比较好是新君登基,意义上也比较特殊。

别看还有半年多的时间,但实际上对于登基大典来说,已经是非常紧迫了。

这跟一般的登基不同,象征意义更远大于实际意义,毕竟皇位的传承已经没有悬念和变化了,大多数皇帝即位的时候,都是国不可一日无君,管他什么日子,能有多快就多快,以免生出变化。

朱英的登基大典,更多性质上属于展示大明的辉煌强盛。

其实按照古礼,朱元璋跟朱英都足以泰山封禅。

按照《史记·封禅书》张守节《正义》解释:“此泰山上筑土为坛以祭天,报天之功,故曰封。此泰山下小山上除地,报地之功,故曰禅“。

也就是说皇帝向上天汇报自己在人间取得的功绩,在之前,这几乎是每个皇帝心中的念想。

自古以来,进行过泰山封禅也就六位,而第一位自然就是千古一帝秦始皇。

一统华夏,自然足够封禅。

封禅的终止,“头功”当属宋真宗,因为他打破了流传千年的规矩,进而使得后世的皇帝耻与他为伍,封禅就此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中。

朱元璋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单单这八个字,便足以泰山封禅,但没有一个大臣站出来说这个事。

朱英倒是不怎么算,因为他现在的功劳,基本上都是挂在朱元璋的头上,虽然很多人都知道,大明能有今日之强盛,这跟太孙分不开干系。

但不管怎么说,现在依旧属于是洪武年间,在位的皇帝是朱元璋。

要等到朱英即位后,才能来算朱英的功绩。

坤宁宫中。 叶月清的神情有些担忧,遂轻声问道:“陛下的龙体”

作为太孙妃,她非常的清楚,如果朱英想当皇帝,早就已经是皇帝了,以陛下的性子,巴不得早点如此。

只是太孙自己不想这样,很多功绩都想算在陛下的头上。

“放心吧,爷爷的身体还健朗着呢,没啥事的。”

“之所以要提前举办登基大典,也是爷爷想亲眼看看,这算是合了他老人家的心意了。”

朱英虽然话是这么说,但心里也很清楚,老爷子的身体确实是不太行了。

他答应登基的事情,未尝没有‘冲喜’的想法。

叶月清问道;“殿下,关于大典的用度,该如何办置。”

朱英想了想道:“此番登基大典,当邀请周边列国,附属国,但凡所能到之处,共同参与。”

“现如今我大明国库也算是充盈,在置办上,就不要太多考虑花费的事情,办得隆重一些无妨。”

“这些琐事,就劳烦月清操劳了。”

叶月清道:“这都是妾身应当做的。”

在朱英即位后,自然就是册封叶月清为皇后,不过皇后这边就没什么大典了。

朱英道:“此番登基大典,我想着也以阅兵的方式举行,一来是当年册封太孙之际,亦是如此,二来也是对其他小国的威慑,也能让别人明白,我对于军队的重视。”

“没有兵权在手的皇帝,哪能是叫什么皇帝,日后便是小文承继位,亦或是其他后世子孙,也应该重视兵权。”

叶月清点头道:“殿下所言在理,只是这必然要进行一番军中演武,才能决出精锐之师。”

朱英笑道:“也算是军队中的一件盛事吧。”

“现在除了天竺之外,其他地方算是平和,渤泥国已入我大明疆域,原本该是讨伐满者伯夷国,只是爷爷那边一直不给下谕旨。”

“我也明白,爷爷是想着,把开扩满者伯夷国的功绩留给我,之前在这事上,爷爷就说过多次了。”

“天竺那边也就十几万军,只是前线战事,自也不可能参与,便是让其他各卫所,相继进行比试吧,时间还有这般久,也是来得及。”

“一直沿用京营的将士,对于地方卫所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

现在大明的兵力已经是超过了两百万了,因为朱英注重军队荣誉,忠诚的关系,这也使得现在当兵不仅不会被排斥,还是个比较体面的事情。

尤其是各地建立的军事学院,这相当于给了底层百姓们一条,除了参加科举外的新出路。

因为秀才,举人已经被取消掉了相应的特权,而从军事学院毕业,是很容易走上军官的道路。

军官和文臣,在现如今的地位上,差不多是对等的局面,况且大明四处征战,军人建功立业的机会变得多了很多,这也就导致每次进行征兵,自愿当兵的多不胜数。

即便是很多都退役了,但这些年来新生的军队也越发多了起来。

“殿下是否考虑到用原属国军?”叶月清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朱英闻言,也明白了叶月清的意思。

这确实是个值得考虑的问题。

所谓原属国军,也就是之前高丽,倭国,安南,占城,暹罗,真腊,草原,原有的军队。

这些军队目前是作为大明的从军存在。

他们如果能够出现在朱英的登基大典上,这也就意味着大明对于这些地区的宽容,相当于正式承认他们大明人的身份。

只是略微想了下,朱英就认可了这个想法。

对于现在的大明来说,疆域已经是足够大了,已经是管理不过来。

想要真正把这些地区的百姓施以教化,除了移民的手段之外,文化上的渗透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

所以平稳是现在大明疆域内的主旋律。

于是朱英颁发了一道令旨,将抽调高丽倭国这些地区的原军队一部分,参加自己登基大典阅兵仪式。

消息很快就在大明全国蔓延开来。

在了解到太孙的登基大典会是在正月初一举行,许多地方上的大户人家,纷纷动了前往京师观礼的想法。

京师已经很拥堵了,许多去过京师的在得到消息时,干脆就提前出发。

免得到了那一天,连进入京师的机会都没有。

可以想象,今年的正旦,京师将会变得多么的热闹。

最先发愁的就是京师治安司了。

在消息刊登上邸报的第一时间,治安司左右都督直感觉头疼。

人太多的话,一旦发生什么踩踏的事情,尤其是在太孙登基的这一天,那可就是他们的大罪过。

最次都是被革除官职,严重点甚至要追究责任,说不定还会有牢狱之灾。

因此治安司立即就开始准备,关于在今年冬季可能会发生的情况。

现在蓝玉依旧挂着治安司大都督的名号,不过实际是事务是由左右都督负责,况且蓝玉人在天竺,这次的事情也顾不上。

就在大明全国都在为太孙即将要登基的事情所准备时。

中东地区,一则消息突兀的发生了,帖木儿暴毙而亡。

对于整个中东地区,甚至是全天下来说,都属于是地震一般的事情。

帖木儿虽然指定了自己的继承人,很显然,其他有资格继承的王子王孙,并不会就这么乖乖的听从。

意味着一场大的风暴即将掀起。

这对于大明来说,尤其是天竺地区,则是个非常不错的消息了。

帖木儿一死,这边天竺地区的统领沙哈鲁,哪里还有心思继续跟大明纠缠,连夜就率领着本部军队前往撒马尔罕去。

剑拔弩张的天竺局势,顿时因为沙哈鲁的退走变得简单了许多。

沙哈鲁非常清楚,如果自己继续待在天竺,等撒马尔罕的局势一明朗起来,他就很有可能要遭受来自后背的袭击了。

蓝玉这边,也正好是收到了关于太孙要登基的消息。

第309章:藩王们的焦虑(求订阅,求月票)第718章:蓝玉的报复,海岛局势第666章:群英商会在安南的细作第556章:倭国变故第184章:布条归位,滴血认亲(求一波月票)第102章:朱英的心思(求订阅求月票)第329章: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第六十一章:倭寇第538章:钓鱼如钓国第595章:终于明白老祖宗为什么打西域了第516章:开发倭国第240章:为长孙殿下贺!第536章:天生圣人第438章:镇海卫的应对第128章:秦王投诚第615章:万民馆第381章:沙盘军演第135章:平倭主帅第578章:朱允炆就藩海外第815章 莫斯科大公国第820章 都想去东胜神州第837章 年号永盛第十八章:车船店脚牙第824章 即将启航东胜神洲第832章 登基冲喜,帖木儿暴毙第562章:倭国露天银矿第699章:连夜跑路第322章:绝声卫上门求支持第106章:朱英出手第104章:朱高炽的发现第111章:奉天承运皇帝第321章:被遗忘的犯人第590章:稳进平推安南第423章:开海第469章:刺杀!!!第368章:孝陵祭奠第316章:我大明未来可期第203章:现在就得把名分定下来第486章:朱棣和朱棡的联合第646章:在欧洲的东方贵族说明一下第456章:朱元璋对沐家的信任第570章:老朱的长远布局第634章:黑暗的大明太孙第545章:朱元璋垂帘听政第416章:实业兴国第618章:你可知道我是谁第560章:搞风搞雨姚广孝第294章 :册封前夜,太孙妃人选(求月票求第311章:拜见诸位叔叔(求月票)第六十章:朱元璋的敏锐第191章:拜见东家(求月票,不投就作废了呀)第207章:第一届演武大比第777章 太孙逼我反?第746章 重装骑士第545章:朱元璋垂帘听政第112章:谋逆第498章:制裁草原第687章:太孙办事,哪需要什么证据第537章:咱这是老了吗第144章:大公鸡木符第570章:老朱的长远布局第228章:咱大孙,瘦了呀!第289章 :拖出去砍了(求订阅求月票)第204章:先秦遗迹,轨道马车第458章:忧心的蓝玉第719章 蒸汽机就这么造出来了?第186章:咱明日要去看大孙第705章:疯狂的悬赏第467章:张士诚的张第512章:未来的大明长公主第838章 推行新政第180章:谨慎的朱英第143章:宁王归心第181章:朱元璋也很无奈第四十三章:暴躁老哥朱棡第344章:朱元璋的英明第407章:朱元璋的小脾气第230章:惊喜的皇子们第140章:长孙殿下不简单(求订阅求月票)第九十九章:黄子澄的苦涩(求订阅求月票)第188章:继承蒙古帝国的遗产第四十四章:父王不要慌第688章:镇压暴乱,直接开火第534章:决策的艰难第498章:制裁草原第562章:倭国露天银矿第508章:草原山的冬天第二十五章:风中凌乱朱允炆第八十二章:足大明数百年之需第288章 :前朝汉奸第222章:想和朱允炆交朋友第384章:正阳大道第733章 拿我佩剑今日斩了这逆子第423章:开海第388章:先谈招安第618章:你可知道我是谁第一章:八百里加急第552章:大明的强盛第773章 朱元璋病重,太孙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