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武勋的忠心值

第二天,下午,朱由检就先去了京营。

今日计划是想要看看京营的情况。

在赶路的时候,朱由检还在看内阁送来的春闱计划。

崇祯元年的正月,过的非常的快。

在上元节之后。

很快也就到了下旬。

距离戊辰年会试也是越来越近。

大明的未来文人阶层们大部分都汇聚在了京城,此刻的他们都在等待着二月的会试。

对于他们来说,这是改变命运的机会,也是让自己名扬天下的机会,所以虽然大部分的人都在聚集,但是也有人在揣摩圣意。

毕竟现在的大明已经是出现了一个问题。

那就是内忧外患。

在这样的情况下,新皇帝继位之后,肯定是会主要考校这一方面的内容所以也就吸引了一些人士子们的揣测。

如此情况下,大家都会去做这件事。

不过有一些人却不这么做。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想法,那就是真才实学。

当然还有的人那就有路子了,比如说来自地方上大族的,他们家有族人在京城当大官的,那么自然是要走动走动的,获得信息不少,甚至一些人还能够获得考题。

不过这些都不是朱由检去考虑的,他把这件事都安排给专人去做了,自己所能够做的就是等结果而已。

不过朱由检会关注整个过程。

毕竟,在这一年的进士中,有好几个人的表现都非常的不错。

这些人朱由检是打算大用的。

所以他才会比较看重崇祯元年的春闱。

不过话虽然如此,朱由检还是有很多的事情要做的。

那就是武勋。

自从武勋子弟去年被安排进入到了新京营中开始操练之后,一些武勋家都是各有微词。

但是他们不敢当着朱由检的面说,只是回去找武勋中最大的三位国公。

但是,远在南京的魏国公把自家的子弟送到了京城要进入京营进行训练之后,大部分的人都不在说话了,但是还有一些人在发声。

毕竟自家是靠祖宗获得的武勋,都已经是武勋了,哪里还用的着去磨练自己家的子弟,而且,自己的子弟就算是进军营怎么的也要授官的,可是却只能当个大头兵,这怎么能够忍。

可是话虽然多,他们不敢在皇帝那里说什么。

因为,大家也发现了一个事实,文人的声音都小了很多。

这可不是一个好现象,因为皇帝的权柄越来越大,而且对宫外的事情了解的也越来越多,现在他们都想着要不要让自家的子弟进入锦衣卫了。

毕竟皇帝重用厂卫已经是事实了。

现在,东厂的诏狱内,还时不时的有人发出最后一声悲鸣。

这样的话,进入锦衣卫,也算是有了一个好的前途。

只是,这些人越想越多,却发现什么也做不了。

成国公被重罚了,定国公英国公也不管事,他们家的子侄都在京营里训练呢。

说到这个,武勋们就更加的不爽了,现在的京营训练的频率非常的高,基本上是一天一次。

他们记得过年的时候,家里的孩子们得到了假期回来,看着黑了好多的孩子,当家母的心疼,但是却让他们不可思议的是,自家的孩子训练成了一个个的壮汉,但是却对食物根本就不当做一回事。

小书亭app

通过说话,京营的伙食很好。

而且孩子们都变化很大,和自己认识的那个完全的不同。

于是更加的矛盾。

总之整体的感觉就是这样。

最终所有的人都变得安静了下来,而现在,皇帝来京营了。

目的也非常的明显,那就是想要看看皇帝是打算如何对待他们这些武勋的。

皇帝,来了。

京营的士兵们的精气神也在这个时候换发到了最高。

尤其是武勋子弟。

他们现在最想要表现的就是给皇帝看看,自己等人的变化。

证明自己不差于别人。

原本的这些武勋子弟们都是选出来能够参加武考的人,再加上这接近三个月的长期训练,变化还是非常的明显。

进入军营的朱由检没有感觉到那种鲜旗怒马的繁荣感觉。

和第一次来的时候完全的不同。

那个时候过来,看起来整个军营非常的不错,但是实际上,因为都是想要做样子的给自己看得表面鲜艳的东西,实际上却烂在了骨子里。

现在却不同了。

每一名军士的身上都能够看到不一样的感觉。

他们在这个时代绝对的是可以算到精兵那一列了。

随着朱由检这么想,他很满意的一直向前走。

而皇帝的到来。

京营的士兵们都开始放声呐喊:“皇上万岁,万岁,万岁!”

响彻云霄。

声音如雷。

这是有底气的喊叫,让人听了颇为震慑。

“臣京营千户参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士兵喊完之后,京营的三十七个千户都站了出来,他们都朝着皇帝的方向进行行礼。

随着他们行礼结束,朱由检则站在了点将台的最前端,看着这些满校场的士兵,然后说道:“大明的将士们都起来吧。”

“谢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岁!”

数万人齐声呼喊。

让朱由检很是满意,他招手示意。

然后听到了穿着甲衣的士兵们起来的声音,非常的震撼。

朱由检坐了下来,然后开始让人传令。

这一次朱由检过来主要是看看这些士兵操练的如何了。

所以当他过来之后,这些三十七个千户所已经是集结完毕,他们将会接受皇帝的检阅。

这次的检阅主要是朱由检想要看看这些士兵的训练是如何的。

虽然说三月成军有点夸张。

但是也应该不至于还和以前一样。

毕竟这些人都是军中的精英,对自己完全的忠心,对自己的交代会非常认真的弯成。

岂是有时候就是这样,愿意做才是做的好的。

三十七个千户所,每一个都有一个百户的人来进行列阵让皇帝检阅。

而这些人中就有来自于武勋家的子弟。

这也是必然的,不然的话他们恐怕在皇帝面前就没有太大的露面机会了,所以一个个的表现的非常的主动。

当然,主动也就是说明了本身就有自信,那么也就是说有了训练的效果。

第6章 易物商店第117章 莫名消失的刘举人第131章 陕西大旱第135章 第五批洋人中来了第156章 宣威的建奴第138章 皇帝出宫第145章 开盐路第174章 皇上,休息了第223章 史上最难昏君任务第17章 君王不早朝第130章 大明的皇帝是一个昏君第52章 专人编撰第58章 你们所有的都是朕给的第120章 大明唯有崇祯帝第219章 没人敢惦记郑芝龙的钱第51章 燧发枪原理第33章 这注定是一条不为人知的路第177章 乱世当用重典第131章 陕西大旱第44章 皇帝的计划第238章 南京的早朝第138章 皇帝出宫第194章 我们都忠心皇帝陛下第186章 因为有钱,所以皇帝的权柄越来越重了第27章 培植不会背叛朕的人第73章 糖第253章 皇台吉入关第135章 第五批洋人中来了第129章 大臣们理解皇帝不上早朝第259章 大明威武第27章 培植不会背叛朕的人第181章 大明可以平安度过崇祯元年吗第218章 运送秘密武器给郑芝龙第42章 大明的武勋发声的底气不足啊第207章 狙击皇台吉第171章 朕的期待第179章 倭国的狗腿子第193章 闹事的人第68章 京营舞弊贪污案第38章 是皇兄留下的宝贵遗产第235章 这个皇帝不一般第222章 建奴人的入关计划第82章 田尔耕的汇报第3章 昏君第168章 大明的天越发的蓝第152章 大明有希望第168章 大明的天越发的蓝第205章 皇帝还是要用人的第22章 番薯是红薯是食物第171章 朕的期待第256章 建奴兵败第75章 第三批洋人的贡献第135章 第五批洋人中来了第22章 番薯是红薯是食物第265章 建奴人的噩梦第104章 抄银三千万两第144章 大逆不道第188章 大明的百姓是善良的第138章 皇帝出宫第197章 大明有幸第252章 寒雪下敌人动第237章 年龄大也可以重用第165章 读书人还是读书的好第258章 大明露出了爪牙第76章 一如既往的做下去第250章 谁又有谁的想法第254章 这是什么声音第154章 建奴打过来了第44章 皇帝的计划第256章 建奴兵败第52章 专人编撰第43章 大明的武勋第217章 大明当无敌第78章 京营人数十万第163章 聪敏的驿卒第185章 用烧火棍练习第162章 大家都恢复下第234章 大米涨价了第129章 大臣们理解皇帝不上早朝第74章 姓赵的汉奸找到了第259章 大明威武第97章 许显纯的奏报第227章 建奴人得到的信息第249章 大明崇祯冬第142章 皇帝哪去了第77章 水力锻造第253章 皇台吉入关第127章 皇帝的赏赐第233章 拜祭祖宗第182章 大明动起来了第230章 大明皇帝南巡第141章 今晚开蔬菜罐头第57章 考骑射第147章 皇帝的远望第206章 大事情第158章 枪械设计图第36章 皇帝不是憨憨第250章 谁又有谁的想法第17章 君王不早朝第226章 大明的皇帝,大权在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