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使团刺番案!朝阳学舍挂牌!

第108章 使团刺番案!朝阳学舍挂牌!

夜色深沉。

“皇爷,巡捕营来报,虔嘉喇嘛被刺身亡了!”冯孝神色惊恐。

朱祁钰正在睡梦被叫起,人直接就精神了。

“曹吉祥干的?”朱祁钰喝了口水,定定心神。

“回皇爷的话,不是曹公公干的,曹公公也是收到了消息,迅速报与宫中,妙应寺的喇嘛也遭遇刺杀,万幸佐格喇嘛在信徒家中,未在寺庙内,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这个佐格喇嘛出自甘丹寺,是格鲁派驻京喇嘛,朱祁钰多次邀请他入宫讲解佛法。

巡捕营敢强压道士和尚,却对番僧点到为止,就是因为乌斯赃的特殊地位!

“谁干的?”朱祁钰坐在软塌上,目光阴冷。

“回皇爷的话,东厂派人来传话,怀疑是瓦剌使团所为。”冯孝低声回答。

“瓦剌使团?为何杀番僧?”朱祁钰不解。

瓦剌已经不是曾经的大元,没有吞并天下的雄心,杀死番僧,除了令大明、瓦剌关系更僵化之外,还有什么好处?

无非几个番僧被刺杀而已,乌斯赃会因为这点事,和大明断掉朝贡?

从永乐朝开始,乌斯赃名义上的主权,移交给了大明,乌斯赃名义上是大明领土!

“奴婢不知,东厂尚无详细情报传来。”冯孝低声道。

“锦衣卫呢?”

“回皇爷的话,锦衣卫尚未有任何消息传来!”冯孝回禀。

朱祁钰颔首,还是东厂做得有声有色啊,探子都安插进了寺庙里了,可见掌控力。

“皇爷,时辰差不多了,该上朝了!”

“伺候朕洗漱吧。”

朱祁钰也没了困意,最近奢侈了,早膳加了蛋,午膳、晚膳加了些肉,尚食局的架构也起来了,很快就能正常运转了。

“冯孝,尚食局你亲自盯着,新来的御厨不懂宫中规矩,你亲自教导。”

“任何御厨、厨役都必须登记造册,每个人都要查证,方可准许入宫。”

“没必要像原来那般弄个上万人进来,先招进来数百人,够用便好。”

上朝的路上,朱祁钰叮嘱。

看向轿夫郑有义:“郑有义,你去当尚膳监的提督太监。”

“奴婢谢主隆恩!”郑有义两眼放光,终于轮到他被皇爷提拔了。

“尚膳监外面如何,先不必去管,把尚食局给朕管好了,再整饬尚膳监,明白了吗?”

“奴婢明白!”

朱祁钰又叮嘱几句,入了奉天殿。

早朝之上。

“内阁,山东可有消息传来?”朱祁钰问。

“启禀陛下,暂时尚无消息传来。”李贤回禀。

朱祁钰见叶盛在朝,立刻问:“流民安置得如何了?”

“启禀陛下,臣将部分流民安置在朝阳城,部分流民发回原籍,石尚书与户部配合,正在清查撂荒田亩,准备将土地分给流民,就地安置。”

说着,叶盛呈上来一本奏章。

朱祁钰扫视一眼,微微颔首:“叶卿做的不错,朝堂建造官舍征召的土地,也要给人家补偿。”

“在城中拓宽马路占用的田舍,也要给予补偿。毕竟征占了人家的房屋,多给些也可。”

“朕不许有人中饱私囊,通政司,派个人跟着。”

“臣遵旨!”王复站出来道,他推荐右参议冯贯卿。

这个冯贯卿朱祁钰是知道的,说了句“允”。

“里草栏厂的学舍也建好了,朕赐名朝阳学舍,学生暂时分为三个年级,朕打算设文科、武科、杂科和医科四科,一年级的孩子们同时学四科,进入二年级分班,以杂科、医科为重。”

朱祁钰打算培养专科人才。

之所以选这些贫苦家的孩童,也是迫于无奈啊。

一听是以杂科、医科为主,士大夫们立刻没了兴趣,这些孩子到头来,还是泥腿子嘛。

“朕亲自担任朝阳学舍祭酒。”

“从朝阳学舍走出去的孩子,皆天子门生,是朕的学生!”

“当这些孩子学有所成,朕这个老师,也与有荣焉嘛!”

朱祁钰说完。

朝臣却兴趣淡淡,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种思想根深蒂固,不是皇帝三言两语就能改变的。

今日挂牌,早朝之后,他便亲自去见这些孩子。

朱祁钰有些意兴阑珊,朝臣兴致缺缺,对匠户天然瞧不起。

“启奏陛下,京中番僧遭遇刺杀,闹得沸沸扬扬,微臣请三法司联合调查,给乌斯赃一个交代!”林聪高声道。

“关于番僧被刺杀,林阁老有何想法?”朱祁钰问。

“这……”

林聪偷瞄了眼皇帝:“微臣以为,此乃败坏国朝与乌斯赃的关系,众所周知,虔嘉喇嘛、佐格喇嘛皆宫中常客,却全都遭遇刺杀,虔嘉喇嘛不幸。”

“而且,其刺杀时间,和瓦剌使团入京时间勘合。”

“是以老臣以为,当从瓦剌使团入手。”林聪直言不讳道。

群臣颔首。

京中城禁尚未接触,庙观尚在凑钱粮,给户部交税。

而且,刺杀导向性这么强,都是冲着番僧去的,凶手简直一目了然。

东厂也是这般怀疑的。

“微臣复议!”

白圭出班,跪在地上:“微臣以为,瓦剌人能在京中杀人,必然有探子窝点,不如厂卫借此良机,把窝点清除!”

“允。”

又讨论几句,便退朝。

明日望朝,是每月十五的朝会,明日瓦剌使团会正式入朝。

下了朝,朱祁钰闭着眼睛,百思不得其解。

瓦剌人真有入主中原之意?

不应该啊,瓦剌并没有可汗,连也先都死了,瓦剌分崩离析,就算把大好江山给他们,他们也没有坐天下的人啊!

为什么还要图谋乌斯赃呢?

如今收集到的消息太少,暂时无法做出正确判断。

下朝路上,锦衣卫送来情报。

比东厂的详细。

“宣周瑄入宫。”朱祁钰忽然道。

这个周瑄,是刑部右侍郎,以擅长处理案情闻名。

谈允贤过来请脉。

朱祁钰端详着她:“朕身体如何?”

“陛下身体见好,比臣妾预想中的更好,臣妾给您加大方剂剂量。”谈允贤没戴惟帽,一身素衣,素衣飘飘,适合她的风采。

“朕几时能令女子受韵?”朱祁钰又问。

“按照臣妾的方剂调养,三月即可。”谈允贤照实道。

之前说了半年,如今两个月过去,还需要三个月,原主真是没少祸害自己的身子骨。

“朝阳学舍已经挂牌,朕打算以杂科、医科为主。”朱祁钰轻声道。

“真的?”谈允贤神情一喜。

朱祁钰拉住她的手:“陪朕走走。”

在殿内走着。

“朕再打算从流民妇女中,挑一些聪慧的,跟随伱学习医术。”朱祁钰温柔地说。

“谢陛下隆恩!”

谈允贤要行礼,朱祁钰拉住她:“免礼,你可否将你所学,编纂成一本教材,何为教材?就是通俗易懂些,不必有厉害的医理,能治些寻常病症即可。”

“宫中先由你编纂,等你写好了,太医院的太医也该征召完毕,朕拿去给他们看看,集思广益,编纂成功后,在这教材上标注你的姓名,刊印天下!”

“可否?”

朱祁钰歪头看向她,她神情激动。

著书立说呀!那是连读书人都不敢想的事情,何况她区区女子?

“并非著书立说,而是要浅显易懂的教材,咳咳,恐怕教材传出去,你会背负不好的名声。”朱祁钰苦笑。

“怎么会呢?”谈允贤不解。

因为读书人都喜欢晦涩难懂的书籍,尤其是书籍,编纂者为女人,一定被唾骂不洁。

“臣妾不怕不好的名声,只要能为陛下效力,臣妾愿意!”谈允贤十分聪慧。

那日经过费宠提点后,她就知道,在这后宫之后,凭镁.瑟宠冠六宫者,皆抗不过年老瑟衰,终究有朝一日,失去君王宠幸。

若能凭本领拴住君王的心,那才是一辈子的事情。

朱祁钰脸上露出满意之色:“朕最信任你,若让那些医者编纂,必然应付了事,这是其一;”

“其二是,朕打算提高医者地位,如今你虽未淑女,有朝一日,必入妃位,以医者入妃位,足以令天下医者抬头。”

“朕是利用了你的,心中愧疚。”朱祁钰拍拍她的手背。

“臣妾愿意!”谈允贤脸上绽放笑容。

其实,真被骂,也传不到她的耳朵来,能以此博得皇帝宠幸,比什么都值了。

朱祁钰拉起她:“等你入宫,朕便封你为选侍。”

“谢陛下隆恩。”

“和朕这么多客气干嘛?朕说过,朕不将你视为妾室,朕是庶子出身,知道庶子庶女之苦,朕之苦绝不让朕之孩儿重蹈覆辙。”朱祁钰说些漂亮话。

谈允贤心花怒放,又耳鬓厮磨,说了些甜言蜜语。

朱祁钰才放其离开。

林钰看在眼里,嫉妒在心里。

反倒是胡贵菊面色如常。

在干清宫伺候的,都是重臣家的女儿。

不泛有想爬上龙创之人,比如林钰、王直的孙女王运兰。

朱祁钰多看了眼胡贵菊。

这时,周瑄求见。

“宣进来吧。”

很快,周瑄进来行礼。

“平身,高僧被刺杀,于国朝乃大事,朕打算派你去查,可有把握找出真相?”朱祁钰直言不讳。

周瑄磕头,坦然道:“请问陛下,给微臣多长时间?”

“越快越好,朕可让厂卫配合你。”朱祁钰道。

“微臣并无把握,原因有二,其一是时间太紧,没办法深度排查;其二则是瓦剌使团没有杀害番僧的动机,所以让臣来查,只能扩大搜索面,需要时间。”

周瑄也坦然,没有大包大揽。

朱祁钰对他办实事的态度很满意。

若一味奉承,反而他不放心。

朱祁钰将锦衣卫送上来的调查结果,传给他看。

周瑄阅览之后,皱眉冥思。

朱祁钰等他结果,他也不急,继续批阅奏章。

“陛下!微臣恐怕有个更加大胆,且与其他人都不同的猜想!”

周瑄是断案高手。

正统十三年,顺德府送来囚犯,一天达八百人,周瑄担心他们中暑,三天便审理遣送殆尽。

使团刺杀番僧案,成功勾起他的兴趣,心里跃跃欲试。

“朕给你三天时间,可否查个水落石出?”朱祁钰问。

“臣,愿一试!”周瑄磕头。

“好,着令东厂、锦衣卫配合周瑄,三法司人等皆配合你周瑄,三天之后,朕要看到真相!”

朱祁钰又对冯孝说:“令鸿胪寺安置好瓦剌使团,三日后早朝再令其觐见。”

“奴婢遵旨。”冯孝应承。

朱祁钰看向周瑄:“三天后早朝,你于奉天殿上,告诉朕真相!”

“微臣遵旨!”周瑄应诺而去。

下午。

朱祁钰去了朝阳学舍,原草栏厂。

学舍挂牌。

学舍布置比较简单,空地没有铺就鹅卵石,只是将土夯实而已,门口立下一块石碑,尚未镌刻字迹。

朱祁钰步行进入,陈韶、于冕随侍。

孩子们大的、小的都有,一个个面黄肌瘦,一看就知道都是穷苦人家孩子。

见到皇帝,小小的眼睛里,充满了恐惧。

甚至,朱祁钰在他们的眼睛里,没看到一丝光芒,只看到了麻木。

目前管束这些孩子的,是几个翰林,周监、刘子肃、和维、李钧、陶复几人,皆是景泰二年进士,是朱祁钰亲自任命的。

“最近几日,都在学舍里忙活,有什么看法?”朱祁钰把他们召集起来问。

周监曾祖父周齐谦,祖父周志霄,父亲周加勉,都是官员出身,所以他比其他人成熟不少。

“回陛下的话,这些孩子多是为了口饭吃,才来这学舍,并不知道何为圣贤书?此等人从小便麻木不仁,即便后天教导有方,怕是也难为干练之才。”周监胆子很大,敢直接揭皇帝的短。

因为他研究过皇帝,皇帝从善如流,所以他以此来讨皇帝欢心。

果真,朱祁钰微微颔首:“继续说。”

“所以陛下圣明,教这些孩子匠、医之术。”

“微臣观察过,这些苦出身的孩子,更在意自己的肚子、在意自己的口袋,在意从所学中索得回报,而非拥有远大理想。”

“李翰林教其圣贤书,他们昏昏欲睡,而皇家商行来的雕版工匠,教他们如何雕版,反而一个个听得入神,恨不得立刻进入皇家商行赚钱。”

听周监说完,朱祁钰嘴角翘起。

穷人家孩子早当家。

追求的有付出就必须有回报,而且不愿意长线付出,所以鼠目寸光。

“你怎么看?”朱祁钰又问。

“若天下人皆是这般,国将不国!”周监掷地有声道。

朱祁钰却笑了,天下熙攘,皆为利益罢了,人人皆是如此。

“陛下!”

和维见周监以直邀名,他心思电转,立刻道:“微臣知晓陛下欲提升匠户地位,但若天下人皆为工匠,生产出来的物品,卖给谁呢?”

这还懂通货膨胀了?

朱祁钰对和维印象很淡,这个和维长得一般,学识也不突出,是景泰二年二甲第四十名出身。

“那你有何看法?”朱祁钰问他。

和维呈上来一本奏疏,纸张泛黄,字迹不一,显然是写了很久的。

朱祁钰看完,奏疏里论述了通货膨胀的原因。

“不错,尚未写完,但这个方向是正确的。”

朱祁钰画龙点睛:“此为通货膨胀,世间万物,皆会如此,而解决通胀的方法,无外乎扩大市场,促进生产罢了。”

和维眼睛一亮,通货膨胀四个字,就完美诠释了他数千字长篇论述的内容,精确,而又言简意赅。

“敢问陛下,何为扩大市场?”

朱祁钰也想解释,问题是他脑海里所知有限:“如今还用不上解决之法,如今国朝尚处于通货紧缩的阶段,等到商品过多,购买力下降之时,再讨论通货膨胀才更恰当。”

通货紧缩?

和维若有所思,他以为自己所学,已经够旁门左道的了,却不想皇帝的想法,简直是离经叛道!

没错,包括周监在内,都被皇帝给震惊到了。

但不是震惊于皇帝用词准确,而是震惊皇帝的离经叛道!

您堂堂皇帝,不读圣贤书,研究什么通货膨胀、通货紧缩,脑袋有病吧?

陈嘉猷却跪在地上高呼:“请陛下多读圣贤之书,切勿学此旁门左道!”

他的话,引起周监等人的共鸣。

朱祁钰一愣。

这个陈嘉猷,他是很看重的。

景泰五年,户部以钱钞行使不畅,又恰逢涝灾,河道流殍塞涂,一片惨败景象。

陈嘉猷上奏劝谏,有一句话,朱祁钰至今记忆犹新“去冗官、汰冗兵、省无益之费、罢无功之赏、停不急之务、禁游食之民”。

“朕不过和翰林闲聊罢了,何谈摒弃圣贤之书?”朱祁钰笑道,让他起来。

但陈嘉猷却坚持道:“请陛下以此为禁书,不许朝野天下去学,大明当以农为本,余者次之,绝不可动摇!”

朱祁钰眼睛一眯,这样的卫道士,比比皆是。

不是杀了一个陈循,就能改变的。

“那依陈卿之意,就是以堵为主?”朱祁钰倚着靠背,问他。

“微臣只知道,国朝……”

陈嘉猷长篇大论,滔滔不绝。

和盛趴伏在地,暗叫坏了,他就不该将此奏疏呈交给陛下,恐怕他这翰林之名要丢!

因为陈嘉猷的长篇大论,惹得其他翰林颔首,皆认为他说的有道理,又赞赏他的气节,敢顶撞君王,真是我辈楷模啊。

“够了!”

朱祁钰陡然爆喝:“货品,与百姓息息相关!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你不懂吗?”

“朕何时说过放弃农业了?何时又说以商业为主了?”

“你是眼瞎?还是耳聋?京畿死了多少商贾,你没看到吗?”

“朕和尔等说说体己话。”

“你却以直邀名,把朕的好心当成驴肝肺!想踩着朕,成全你的名声?”

“圣贤书就是这般告诉你侍奉君父的?”

“好!”

“你想将此书视为禁书,那朕便让你抄一万遍!”

“你什么都不用做了,就在这里跪着抄,抄完一万遍,给朕呈上来,若有一个错字,就再抄一万遍!”

“抄完了,抄懂了,再去勤政殿见朕!”

朱祁钰站起来,怒气汹汹走出房舍,才蓦然想起来,来学舍的事情还没办呢。

又走进来,看到周监等人瑟瑟发抖。

啪!

朱祁钰把自己写的条陈,丢在地上:“按照朕写的办,三个月后,朕要看到这些孩子像个人样,朕再来看看这些孩子!”

“院子里的碑,不许刻字,等到朝阳学舍出了大才,由他亲自题字,这块碑,就给朝阳学舍的第一人留着!”

“还有,朕会派些工匠、医者,甚至商贾来学舍授课,尔等不可刁难,别忘了,此学舍的祭酒是朕。”

出了学舍,朱祁钰意兴阑珊,心情不佳。

卫道士如此之多,他刚刚拿回皇权,烧了三把猛火,尚且如此。

倘若朕的权威下降呢?

改革,还会继续吗?

……

会同馆。

“真不是我们的人?”楚鲁金满脸不信。

他听说,番僧遇刺,以为是自己的人得手了呢,但阿碧雅思却说,不是他们的人做的。

“您都问了几遍了,真不是。”

阿碧雅思苦笑:“咱们中圈套了。”

“谁会算计咱们呢?”楚鲁金看似莽撞,却是个精细人。

他猛地想到了什么。

他们出使,是鞑靼叛徒卜鲁哥跟博罗纳哈勒进言,说草原上番寺遍地,而番僧却远在乌斯赃,中间隔着大明。

倘若大明以番僧控制漠北,瓦剌帝国分崩离析近在眼前。

所以,一心想当瓦剌帝国可汗的博罗纳哈勒,就派出使团,名为出使大明,实则暗杀番僧喇嘛,挑拨大明和乌斯赃的关系。

“是鞑靼!”

楚鲁金脸色大变:“卜鲁哥根本不是真心臣服父亲的!而是心怀鬼胎,借机挑拨瓦剌和大明的关系!一定是这样的!”

阿碧雅思震惊之时,没注意到楚鲁金的称呼。

“鞑靼在挑拨,他们想渔翁得利!”

阿碧雅思更加震恐:“咱们的国书,倘若在大明朝堂上宣读,恐怕会惹得大明皇帝亲征瓦剌……完了!大王中了鞑靼圈套了!该死的卜鲁哥,他就是个暗探!”

“国书,对呀,该死的卜鲁哥,国书就是他亲自拟定的,他说了,故意挑拨大明的愤怒……”

楚鲁金再也无法淡定下来。

————

下午忽然发烧了,我一直没出去啊,就今天点了个外卖,吃完就发烧了,可能是羊了……

我没什么症状啊,就是发烧。

今天就这些了,吃了药,欠四千字,明后两天,每天还账两千字。

发烧了,不知道是不是羊,欠四千,明天还账……

(本章完)

第94章 撒欢儿地抢,放肆地杀!快让老子在血第301章 南巡的准备,皇帝的经济霸权!第7章 掰开他的狗嘴,灌进去!第189章 朱祁钰发疯,血洗京师!第275章 请历史人杰入武庙(可跳订,纯武庙第283章 烈火焚空,暴击倭寇!官啊官,心里第480章 终章:未来,无限绚烂(大结局下)第326章 朱祁镇,爽死了!第266章 计划赶不上变化,边境向南推,开疆第31章 开太庙,杀祁镇!(求收藏!求追读!第475章 战后复苏:天启朝的太子归属(六)第295章 平黔,剿抚一体,政治大于军事第342章 大明最严女子保护法,为大明女权保第266章 计划赶不上变化,边境向南推,开疆第279章 杀穿士族,倭寇犯边!会说汉话者为第22章 陛下为何如此暴戾?(近三千字!求收第282章 槽你娘的,你们两个是徐达的串种吧第160章 想裂土分王?就凭你姓朱?一群猪狗第298章 种子之争,暹罗大城,屠杀西夷!第171章 杀鸡儆猴,杀张家,吓孙家,钓出大第318章 捅破天,那就抱着皇帝一起死!皇帝第433章 景泰六十八年,禅让,历史造假第299章 暹罗王,跪下!臣拉梅萱愿吾皇万岁第411章 钟国英国卫国楚国篇第380章 景泰风云和洪武王朝,神化皇帝,圣第439章 禅让闹剧,拆分西域第88章 流民如虎,僧道是马蜂窝,恶人还需恶第126章 为大明立胆 立心 立魄 重塑金身!(第208章 强吞秃巴思部,那个令世界闻风丧胆第104章 掀起你的盖头来!纺织 刊刻皆可设厂第337章 十三件大事第91章 先拿隆福寺开刀,管你和尚 道士,杀第84章 啪!你的贤名是用皇爷的恶名换来的!第147章 盖棺论定,细数朱祁镇七宗罪!鞭打第186章 一天推平一个土司!第252章 朝鲜大乱,出兵吞其民,放其地,当第12章 把高阁老举高点,让叛军看到第318章 捅破天,那就抱着皇帝一起死!皇帝第47章 朕要重建缇骑第72章 跪下,做朕的狗!嘎哈通,你配做朕的第40章 朱祁镇究竟是不是皇太后亲子?(三千第27章 把这个猪狗不如的东西,剖了!(三千第233章 黎鐉京师见闻录,朕就是蔑视安南了第150章 朕想听到,湖广熟天下足!第50章 报复来了!内帑被盗!第128章 先别说话,剖了你的心尚且不死,咱第456章 至暗降临:朱祁镇的自白(完)第430章 老朱家,没一个好东西第317章 陈疯子,老天不公,老子代老天帮你第468章 大战再起:大明绝唱,张居正之后,第127章 出家人不打诳语?啪!把你的字给摘第125章 阉了,留在宫中当狗!(均订加更)第17章 朱祁镇,看招(吃饭勿看,求追读!)第304章 先屠安南,再求老挝一指之地,剑指第309章 明中六大奇案,妖书案(15万)第427章 人造塔里木湖,大明第一富,浙江第435章 盘点历代帝王,朕朱祁钰千古第一!第282章 槽你娘的,你们两个是徐达的串种吧第197章 该如何向主子效忠,学学你家养的那第184章 不要说赏无可赏,朕让你于谦做当代第4章 朕这个皇帝当得憋屈!第407章 废太子,稳定朝局,缓解危机第290章 二十四天灭一国,火焰山上遇阻第26章 襄王!闭嘴!你连朱高煦都不如!(三第356章 景泰二十五年,老臣凋零,是天罚吗第320章 必须将汉化推行下去,瘦马案余波第170章 你喜欢磕头,就一直磕,磕到你清醒第152章 朕可不是仁宣二帝,朕若有疾,便杀第136章 你什么都不能做,趁早回家种田,别第244章 搅屎棍子,把皇帝喷破防了!(加更第230章 景泰帝跳大神,太宗皇帝降雷劫,劈第180章 先诛孔,再杀文人,定乾坤!第146章 小产真相,钱王妃发疯,却把最温柔第421章 治贪 肃清和改革,续命盛世三十年第295章 平黔,剿抚一体,政治大于军事第140章 吐出一粒肉渣,朕就从你身上割一斤第57章 里库迷踪!西华门哭谏!你们要累死朕第195章 亲王爵不轻授,杀人不过头点地!(第188章 大明变冷,疆域南推!朕被缺粮搞怕第53章 请圣母用包子!第122章 宁愿让天下百姓饿死,也要给你家造第387章 华夏神论,西欧风云,朱佑杬的雄起第408章 虞国郤国息国沈国篇:刺杀吴王,藩第299章 暹罗王,跪下!臣拉梅萱愿吾皇万岁第270章 黄鳝,像条尾巴一样!(吃饭勿看)第440章 传国玉玺现世,但它是真是假朕说了第59章 以监生为刀,请陛下修奸臣录!朕独爱第240章 改革吏治,元宵赐蟒服!第223章 改变历史,重建邺城和晋阳,热河简第312章 我明人岂能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种地?第190章 杀呀杀呀,杀出了大案,有人聚兵意第128章 先别说话,剖了你的心尚且不死,咱第45章 拖下去,把天官凌迟!第333章 狡诈凶残,才是明军的底色第40章 朱祁镇究竟是不是皇太后亲子?(三千第81章 陛下,陈循的心是黑的啊!这才是皇权第473章 战后复苏:可乐的垄断(四)第286章 王越南下,星夜破城!银行的诞生第360章 文化根源大挪移,世界的都是大明的第219章 贼老天,若让我金忠活着,必踏平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