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安南版夺门之变,登基第一剑,血洗

安南什么都学大明,大明皇帝不爱早朝,安南皇帝也不喜欢早朝。

黎克昌候在宫门外,等了许久,才得到诏见。

黎濬顶着两个黑眼圈,一副酒瑟掏空身体的虚弱模样,冠帽斜歪,眼神散乱,不停打哈欠。

听完黎克昌的分析,黎濬摆摆手:“知道又能如何?能阻挡天朝天兵吗?”

黎克昌登时语塞。

他以为自己要好好规劝皇帝一番,结果没想到,皇帝一句话,噎死他了。

是啊,知道又能如何呢?

大明打败了强敌瓦剌、鞑靼,那可是曾经凶狠的蒙古帝国残余,连恐怖的太宗皇帝,都只能击败,无法扫灭。

但鞑靼却被大明扫灭了,瓦剌逃之夭夭了。

从广西跑来的土司,在大明强兵之下,只能抱头鼠窜。

而这些人在安南却作威作福,安南君想打败他们都难,遑论更加强大的明军呢?

“既然打不过天朝,杞人忧天有什么用呢?”黎濬反问。

还他娘的挺有道理。

黎克昌看了眼这位被臣民唾骂昏君的兄长,似乎并不是想象中那么昏庸无道。

“若只为这事,不必来烦朕了,退下吧。”

黎濬抻个懒腰,人活着就得及时行乐。

想那么多有什么用?

“倘若大明一意孤行,攻伐我国,陛下有何应对之策?”

黎濬不耐烦道:“那安南就向南迁都,等大明离开后,再夺回失地便是,又不是没做过。”

“我们又不是上国,要什么面子?”

他又加了一句:“反正上国仁慈,对下国百姓一视同仁,那些贱民在大明的治下,反而比朕的治下更舒坦呢。”

“但贱民就是贱民,他们还会恭迎安南回来的!”

这是实话。

永乐朝,大明郡县安南,安南百姓群起反对,终于脱离了大明的怀抱,结果呢?

现在活得连大明的狗都不如,不知道他们有没有怀念大明?

黎濬笑了起来,这些贱民就是这么可爱。

看着黎濬的笑容,黎克昌才发现,自己才是小丑。

民间传得沸沸扬扬,皇帝是昏君,他是贤王。

现在才知道,自己是蠢货,皇帝才活得明白。

大明是无法郡县安南的,安南百姓犯贱,不喜欢当天朝百姓,就喜欢当下国贱民!

所以被大明攻克王都,攻克就攻克呗,反正还能打回来的。

南狩就当旅游了。

多香啊。

忧国忧民,都是不当政的那批人做的事。

坐在位子上的人,享受还来不及呢,谁会忧国忧民啊,有病吗?

“陛下,那给大明进献的粮食,能否暂时停运?”黎克昌问了一个很愚蠢的问题。

黎濬目光凌厉:“你是盼着明军兵临城下是不是?”

“断了运粮船,大明天兵顷刻而至,必杀朕,以泄心头之恨!”

“然后就便宜太子了?”

“太子登基,你有好处是不是?”

黎克昌解释:“微臣不是这个意思,只是……”

“好了!”

“你不懂朝政!”

“就不要指手画脚了!”

黎濬罕见发怒:“天兵难拒,躲还来不及呢,竟想主动招来?”

“再说了,粮食是天朝买的,天朝陛下又在两国交界开三所贸易市场,安南反而得了便宜呢。”

黎克昌想说,运送海量粮食去大明,安南百姓怕是会饿死很多人呀。

“哼,管那些贱民死活干什么?”

“都死了干净才好,省着天天造反!”

“给朕添堵!”

黎濬就讨厌他悲天悯人的模样。

安南在朕手上就能灭亡了?

的确,朕大修宫室,耽于享乐。

但伱怎么不看看,那些为朕修宫室的人,以占城土人居多!

朕若不消耗光占城国人,如何能彻底吞并占城?

还有!

朕若昏聩,如何能指挥大军,攻克占城王都?如何能扛住大明的压力,将占城国变成安南的藩属国?

朕为何要昏聩?

还不是装给那些权臣看的!给天朝看的!

若安南有一个英明君主,大明皇帝能睡得安稳?郡县安南,岂不就在眨眼之间?

说你是贤王,你就真信了?

都是朕的手段,你都看不出来?真够愚蠢的。

“朕乏了,跪安吧。”黎濬闭上眼睛,挥挥手打发他走。

黎克昌出宫时,长叹一声,陛下不吝惜国民,国祚必不长久啊。

黎鐉正在等他。

两个人去东宫长谈。

当夜幕降临,整个安南王都进入诡异的寂寥之中。

夜半三更。

一队人马从一所宅院里出来,悄悄靠近王城。

为首的身着蟒服,站在宫门前,本该落钥的宫门,却偏开一条缝隙。

把一百多人放了进去。

黎濬刚睡下,就有太监推开了殿门,急匆匆道:“皇爷不好了,有叛军打入宫城了?”

“什么?”

黎濬猛地坐起来,以为自己是做梦。

扬手打了一个太监一个耳光,才知道是真的。

惊呼道:“谁敢攻打皇城?禁卫在哪?快宣来护驾,护驾!”

“皇爷,宫门落钥了,宫内没有禁卫呀!”

黎濬脸色发白,从塌上跳起来:“快,把太监们都召集起来,送朕出宫,送朕出宫!快呀!”

然而,已经听到了叛军靠近寝宫的声音。

叛军来得极快。

“朕传位给太子,让太子留守京中,朕要南狩,南狩!”

黎濬衣服都来不及穿,推开殿门,就往殿外跑。

本来身边还有三四十个伺候的宫人,可跑着跑着,人越来越少,只剩下三两个忠心的。

“跑不动了,跑不动了!”

黎濬身体太虚了,跑了没几步,就累得不停喘息。

危难关头,竟没有宫人愿意背着他跑。

反而自谋生路去了。

甚至,还有人跑到了叛军那边,跪地高呼:“奴婢知道陛下在哪,愿意带领大王去找陛下!”

“你认识本王?”一个身着蟒服,手持长刀的人,用刀指着那太监。

“谅、谅山王?”

那太监惊呼。

谅山王不是应该在封地吗?

怎么回京了?毫无声息的回京,又带着叛军打进了宫城。

这是安南版夺门之变啊!

“带本王去找陛下,本王有重赏!”谅山王黎宜民怪笑。

等这一天,他等太久了!

这大位,近在咫尺!

“啊!”那宫人忽然惨叫一声。

黎宜民竟然割了他一只耳朵,厉声爆喝:“想什么呢?快带本王去!”

宫人带着黎宜民去抓皇帝黎濬。

黎濬吭吭哧哧的跑,实在跑不动了,竟和太监换了衣服,让太监穿着龙袍跑,他跟着太监旁边。

那太监还算忠心,只是哭,没不同意。

“陛下……”那太监也常年不锻炼,气喘吁吁。

“别乱叫,现在你是陛下,朕是太监!”

“你称朕,朕该称奴婢,对,奴婢!”

黎濬喘息道:“记住了,等叛军来了,你就说自己是皇帝,你就是朕,等击败了叛军,朕……奴婢重重有赏!”

他得好好练练,别到时候说漏嘴了。

太监哭了,叛军会放过皇帝吗?

我能得到赏赐吗?

黎濬坐在女墙旁,喘着粗气:“就算你死了,奴婢也会恩赏你的家人,不用挂念。”

我一个太监,去哪找家人啊!

太监哭个没完。

“你跪下,让朕……哦,奴婢踩着,奴婢翻墙出去,一定会重重恩赐你的家人。”黎濬继续往太监心口上撒盐。

一口一声奴婢,却指挥其他奴婢,称呼更违和。

一个穿着龙袍的太监,跪在地上。

穿着太监衣服的黎濬却踩着太监,往墙上攀。

咻!

一道利箭,从宫外射了进来。

正中黎濬的发髻。

黎濬吓得惨叫个没完:“快进来护驾,有人要刺杀朕……哦,刺杀奴婢啊!”

咻!

回应他的,又是一道箭矢。

黎濬吓惨了。

外面却传来厉喝:“一个太监敢自称朕,找死!”

我是皇帝啊,我真是皇帝啊!

黎濬也哭了,就不该自称一句奴婢,那禁卫肯定不是叛军。

“宫中有叛军,快入宫护驾!”他对宫外大喊大叫。

可那兵卒却没了声音。

然而,他这边大喊大叫却暴露了行踪。

黎宜民带着随从,快速靠近。

因为是攻打皇城造反,不敢明火执仗,只是隐隐约约的看见有个人身穿龙袍,顿时招呼人万箭齐发。

那个趴在地上的太监,瞬间被射死了。

穿着太监衣服的黎濬却吓坏了,自知跑不掉了,用血抹脸,然后以头点地,高高撅起屁股:“求大王饶命,求大王饶命!”

“本王只杀皇帝,不杀太监,你不用害怕!”

这声音怎么这么熟悉啊!

黎濬整张脸惨然,他万万没想到,打入宫城,竟然是谅山王黎宜民!是他的大哥!废太子!

他不应该在封地吗?

何时进都城的?

又是怎么进的皇城?

有奸细,皇城守军里有奸细!

最让他惊恐的是,黎宜民肯定是认识他的,他根本就跑不掉了!

正想着,黎宜民已经靠近了。

他瞄了眼扎在太监身上的箭矢,心里计算黎宜民过来的距离,如何能用最快速度,抽出箭矢,然后扎在黎宜民的身上。

шшш✿ ttκǎ n✿ co

黎濬自知必亡,便无所顾忌。

生死关头。

他精力瞬间达到顶峰,快速抽出一道箭矢,身体前倾,朝着黎宜民的胸口扎了过去。

黎宜民措手不及。

还真被黎濬给扎到了。

但是,他身穿铠甲,这箭也巧,扎在了铁甲上,连皮肤都没扎透。

嘭!

黎宜民一脚把黎濬踹倒,虎目扫视:“陛下,原来是你啊!”

“哈哈哈!”

黎濬惨然长笑:“天要绝朕,时也命也!”

他也知道应该跳得更高,扎到黎宜民的脖子。

问题是他的体力有限,再加上紧张恐惧,只扎到了黎宜民的肚子。

只能说,命该如此。

“堂堂皇帝,竟穿着太监的衣服,陛下呀陛下,你把黎家的脸都丢光了!”

黎宜民怒喝。

黎濬以为谅山王一定会狠狠奚落他的,只要拖延时间,禁卫一定会入宫救驾的。

他已经做好了被黎宜民羞辱的准备。

咔嚓!

可黎宜民也知道,反派死于话多的道理。

一刀劈在黎濬的脖子上。

“皇帝死不加刀兵,本王偏偏要将你碎尸万段!”

黎宜民满脸癫狂:“本王等这一天,等太久了,你所有的一切,完全都是本王的!是朕的!”

“去死吧!”

噗嗤!

整个脑袋,被生生削下来!

黎濬瞪圆眼睛,充满不甘。

他也是一代霸主啊,奈何权臣不给他掌权的机会呀!

黎宜民举起皇帝的脑袋:“随朕入殿登基!”

他直接进入朝会的大殿。

坐在龙椅之上。

然后将黎濬的脑袋,放在龙案上,调整个姿势,让黎濬的眼睛,能看到他,他也能看到黎濬的眼睛。

“去东宫,把黎濬的儿子,全都杀死!脑袋拿过来!”

黎宜民最恨的人,不是他的皇帝弟弟。

而是太后阮英(阮氏英)!

若非她进谗言,太宗皇帝怎么会废了他的太子之位,改立弟弟为太子呢?

今日,本王……朕就要杀光黎濬一脉!

为朕前半生,为朕的母妃报仇!

宫中发生政变。

宫外却一无所知,直到一伙强人,攻打东宫时,宫外才后知后觉。

没有黎宜民亲自领兵,这些黎宜民训练的兵卒,见财起意,全去抢钱了,反而让太子黎鐉逃了出去。

黎鐉不敢去权臣家里避难。

而是跑到了边永身边,寻求大明帮助。

这是极为正确的。

皇宫的门,都能被打开,说明宫中有奸细,那么权臣就不可信了。

而知道太子跑了的消息,黎宜民大发雷霆。

龙案上,摆着三颗小脑袋,是黎濬的三个儿子,竟让成年的黎鐉逃了一命。

他可不敢去触天朝虎须。

天朝在广西陈兵十万,随时都能攻克安南王都,他刚刚政变,要稳定朝局,绝不能胡乱树敌。

而天朝,更是他要伺候好的对象。

能不能坐稳皇帝位,还得看天朝的脸色。

他不是傻子,夺门的每一步,他都计算好了。

“陛下,黎克昌逃出城了!”

“废物,都是废物!”

黎宜民也派人去杀黎克昌了。

太宗皇帝一共有四个儿子,黎宜民,黎濬,黎克昌和黎思诚。

黎思诚年纪幼小,分封在外。

没有威胁。

对他皇位有威胁的,一个是太子黎鐉,一个是有贤王之称的黎克昌。

结果让这两个人都跑了!

而天已经亮了,派人出京去杀也已经来不及了。

他要准备登基,让黎朝百官朝拜,认可他这个新皇帝。

黎朝政事院此刻已经大乱了。

政事院相当于大明的阁部。

因为前些年太后执政,所以权力都在阮氏手里。

黎朝的政治,和大明又不一样,但又很类似。

皇帝权力不大,权力都掌握在权臣手里,权臣又是世家,世家是有封地的,属于半分封半封建社会。

权臣都有封地,杀了一个权臣,也不会抄家灭族,过几年之后,这家人还会诞生新的权臣。

安南国史,皇位总是在这几家里轮流转。

就是这个原因。

有点类似两晋南北朝,但又处处学大明,大明好的地方没学来,坏的全都学来了。

“谅山王夺门自立,朝廷又是一片血雨腥风,不如请黎银回京,主持朝政。”丁列提出建议。

丁列,是黎朝的大功臣,被赐姓黎,被授予穿红绯的特权。

黎银也是可穿红绯衣服的权臣,他是被赐姓为黎。

当年黎银和郑可争权,以郑可获胜而告终,黎银遭到贬谪。

后来郑可被冤杀,黎银也没得到启用。

郑可,在黎朝的地位,相当于大明的徐达,当世的于谦。

他率兵攻占了占城国的王都,藩属占城全是他的功劳,他是黎朝太祖黎利的同乡,跟着太祖建立的黎朝。

最后被太后阮英诛杀。

黎濬得不到禁卫的心,跟冤杀郑可有直接关系,郑可是黎朝的地位比于谦还高。

阮英为了效仿大明,用文官制衡权臣,所以冤杀郑可,导致大失人心。

“不可,既然是血雨腥风了,如何还能火上浇油?”阮炽反对。

阮炽是阮英的族人,可谓是后党。

他都不着急,别人急什么?

“走一步看一步吧,新帝登基,大家见机行事便是。”

政事院诸臣彼此防备,总觉得黎宜民是谁放进来的,但又具体不知道是谁。

“诸位,时辰差不多了,该入宫了。”

政事院气氛诡异。

陆陆续续入宫。

而此时,黎鐉正在苦苦哀求边永:“求上国做主!”

若无天朝使者在此,黎鐉早就被杀了。

历史出现了小小的转折。

边永和潘本愚对视:“请王子殿下暂且回避,本官要和同僚商议一番,再做决定。”

把黎鐉请出去。

边永又急又怒:“安南怎么也有夺门之变呢?”

“这安南真是什么都学,倭郡王的夺门之变,他们也去学?”

潘本愚也慌了:“逯副指挥使,你快说句话呀,那谅山王之前是怎么和你联络的?”

逯杲也觉得不可思议。

大明也有夺门之变,差一点点就成功了。

安南的夺门之变,眨眼就成功了。

一百多人,就打进了安南皇城里,杀掉了皇帝满门,哦,太子侥幸存活。

说这里面没鬼谁信呢?

就说大明的紫禁城,若无门达开门,谁能打开落钥后的紫禁城?

安南国也是同理。

其宫城效仿紫禁城而建。

所有规矩,都是和紫禁城一样的,几时落钥,都是一样的。

倭郡王用大炮轰,都轰不开宫门,可见宫门建造之坚固。

偏偏黎宜民带着一百多个人,穿过一道道角门,悄无声息地进了皇帝的寝宫,把皇帝脑袋剁下来。

家人们,敢想吗?

安南也发生了和大明一模一样的夺门之变。

“两位大人,您们想过,夺门背后吗?”逯杲忽然问。

边永和潘本愚都是进士,又宦海沉浮多年,自然看透其中深意。

“你的意思是,是权臣操纵这场政变?”边永皱眉冥思。

这一点就和大明不一样了。

大明没有权臣,也没有诞生权臣的土壤。

但大明有一个比权臣更可怕的集团,文官集团。

“安南郑可的死,是整件事的导火索。”逯杲认真道。

这段日子,他把安南政局摸透了。

没错。

太后阮英杀了郑可,想用文官制衡权臣,走大明的路子。

但是,太后牝鸡司晨,又不掌兵权,杀了一个权臣,只会让其他权臣,人人自危。

这就导致了,太后和权臣发生激烈的矛盾。

从而,权臣迫使太后阮英撤帘,还政于皇帝黎濬。

黎濬刚登基还算听话,但近来野心暴露,虽装出一副醉生梦死的昏君模样。

可他攻克占城国王都,吞其领土,野心勃勃,并逐渐用自己的人掌兵权,大有收权之意。

他就像是一只嗅着血腥味的狼,苦苦寻找夺回权力的机会。

所以,权臣担心黎濬掌权后,会大肆杀戮权臣。

就导演一出皇家自相残杀的一幕。

做大黎宜民的野心。

让黎宜民进宫,杀戮皇帝,然后再通过权力,控制黎宜民,等于换了一个傀儡。

“安南,酷似大明,却终究不是大明!”

边永叹息:“权臣左右朝局,乃天下大患啊。”

“边大人,现在不是悲天悯人的时候了,咱们该怎么办啊!”潘本愚苦笑。

边永则看向逯杲。

“哼,照本官看呀,安南越乱越好。”

逯杲冷笑:“咱们出使安南的目的,就是让安南自乱,甚至让整个中南各国,全都陷入内乱,彼此攻伐,民不聊生,给大明赢取休养生息的时间。”

“安南权臣放任黎宜民杀戮安南王,咱们却保下了黎鐉。”

“本官看呐,这王子肯定能卖上一个好价钱。”

边永以为逯杲想左右安南朝局政斗呢。

却没想到,话锋一转,要卖掉换钱?

“边大人,咱们在安南势单力孤,如何左右朝局?”逯杲苦笑,他倒想,问题没这个实力呀。

他也想让黎宜民和黎鐉斗个你死我活,大明渔翁得利。

问题是大明在安南没那么大的势力。

除非方瑛派兵攻打安南,派军驻扎在安南。

但是,福兮祸所依,那样的话,反而会让安南拧成一股绳,大明威望迅速暴跌,得不偿失。

潘本愚却颔首道:“逯大人之意,和本官契合,咱们出来是找粮食的,只要安南肯给咱们粮食,何必搀和安南朝局之争呢?”

“不止粮食,人咱们也要。”

逯杲坏笑道:“最好弄些娘们回去,移民去广西的百姓,找不到媳妇,把安南妇人卖给他们当媳妇,转手大赚一笔。”

“这样一来,安南就男多女少,过个几年,怕是还会打仗。”

“有大明从中斡旋,血不流干,就不会停止。”

潘本愚跟着笑了起来。

边永却在深思。

“边大人有何高见?”逯杲收敛玩笑之色,正色问。

边永斟酌道:“安南若内乱,就不能为大明驱使,攻伐暹罗了。”

“咱们的首要任务,终究是种子,需要西夷把种子运送到大明去。”

“其次才是搞乱各国政治。”

“安南内乱后,咱们的计划就被打乱了。”边永来回踱步:“本官在想,该不该扶持占城国复国呢?”

“绝对不行!”

潘本愚厉色道:“若容忍占城国复国,他日天朝兵临城下,难道又要再灭一国吗?”

“可占城国终究没灭,还有安童一地,国祚尚在。”边永在想如何让大明利益最大化。

“下官不同意让占城国复国!”潘本愚态度坚定。

占城国王都被攻克是正统十一年的事。

当时倭郡王还下旨,勒令安南国退兵,但遭到了无视。

但在大明归档里,是这样记的:安南国并未全吞其土,以藩属国视之。

这是占城王自己上的奏疏。

大明也没派人核对过。

其实核对也没用了,从大明撤离交趾之后,在三宣六慰的影响力已经日渐衰微了。

如今能左右安南局势,主要是广西陈兵十万,再者安南发生夺门之变,给了他们机会,阴差阳错而已。

所以,大明国内还认为,占城国并未灭亡,只是领土缩小了而已。

大明的地图也没更改。

用的还是永乐朝的地图。

其实整个中南半岛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吴哥王朝灭亡了,占城国名存实亡了,甚至麓川王国也摇摇欲坠。

大明都不知道。

边永也是最近才知道的。

他正在重新编书,让大明知道中南半岛的真实情况。

“两位莫争了。”

逯杲道:“两位,咱们可重蹈交趾省覆辙。”

边永和潘本愚一愣。

大明为什么放弃了交趾?

就是交趾百姓天天叛乱,大明砸进去海量的钱粮,还是无法彻底汉化其民,也就放弃了。

“你的意思是,让占城国一直乱下去,甚至乱到安南王都来!”

边永眼睛一亮:“若安南内乱,柬埔寨一定会觊觎安南国土,甚至远在海边的暹罗国,也会进来分一杯羹。”

这不就搞乱中南半岛了吗?

“就这么做!”

边永拍板:“等安南事毕,本官亲自出使占城国,和占城王密谈,大明愿意支持他复国。”

“不止如此,安南和柬埔寨也有领土纠纷,不如一并解决了。”

逯杲坏笑:“越乱越符合我大明利益。”

边永发现逯杲真是个人才。

在国内凸显不出来重要性,但出了国,到了安南,也是长袖善舞的人物。

重点是国内人才太多了,皇帝要求太高。

逯杲凸显不出来。

三月初一。

在安南早朝上。

黎宜民坐在龙椅上,穿着黎濬的龙袍,龙案上摆着黎濬的脑袋,还有他三个未成年的儿子的脑袋。

朝臣对着黎宜民山呼万岁。

“哈哈哈!”

黎宜民站起来,叉腰而笑:“这本该就属于朕的皇位,终于回到朕的手里了!”

“他!”

他手指黎濬的脑袋:“不配为帝!”

“陛下新嗣大统,当敬先君,而非指责先帝,此非仁君所为。”有正直的臣子劝谏。

安南官场上说的都是汉语,但什么口音的就无从考究了。

民间土人不会说汉语,因为不许他们说。

“是吗?”

黎宜民慢慢走下丹墀,走到那个大臣的面前:“你说他是先帝?看来你心中没有朕,只有他呀!”

忽然!

他一把捏住那大臣的脖子,使劲地掐:“那你就去侍奉你的皇帝去吧!”

“啊!”

那大臣脖子突然被掐住,顿时不停挣扎。

但黎宜民性格残暴。

忽然松开了他的脖子,然后用膝盖使劲撞击他的面门,打了几下,人就不行了。

然后黎宜民就骑在他的身上,双手掐他的脖子,直接把这个大臣掐死了!

朝臣全都瑟瑟发抖,这是皇帝?

“朕就如唐朝太宗皇帝!凭自己实力登基!”

黎宜民以李世民自比:“谁不服朕!”

这是个神经病吧?

丁列看了眼阮炽,这就是你选的人?

阮炽都懵逼了,这个黎宜民脑子有问题吧?哪有第一天登基,就擅杀大臣的,还用如此暴烈的方式锤杀?

唐太宗玄武门之后,就锤杀大臣了?还说自己不用传承,凭实力登基?

你他娘的看的那本地摊文学啊?

“哈哈哈!”

黎宜民得意大笑:“还有谁反对朕?”

“陛下圣明!”朝臣震恐。

有的人已经后悔了,还是黎濬当皇帝的时候舒服呀,起码没有性命之忧。

这是个什么玩意儿?

黎宜民也不再伪装了。

他本就是性情暴戾之人,这么多年委曲求全,已经把自己逼疯了,他早就已经疯了!

不过为了权势,伪装成正常人罢了!

“来人,把他的尸体拖出去,喂狗!”黎宜民重新走上丹墀之上,坐在龙椅上。

“朕不是他!”

他指着黎濬的脸庞:“他是个懦夫,朕不是!”

朝臣看了眼殿外,都是黎宜民的人。

一个个持刀而立,刀刃寒灿灿,不知道该拿谁祭刀。

“朕听闻,景泰八年初,太上皇发动夺门之变,试图重登帝位,被当今皇帝击退,并大肆收权,才有了如今的景泰之治!”

黎宜民不装了,摊牌了:“朕欲效仿天朝皇帝!”

“尔等今日就在这殿中自守。”

“朕去做该做的事情,大权稳固,再放尔等归家!”

第一件事,就是杀死太后阮英,和太子黎鐉。

第二件事,就是掌兵权。

黎濬是半傀儡,压根就没皇权。

黎宜民想夺回皇权,就得大肆屠戮朝臣,绞杀权臣,效仿朱祁钰,掌兵权,再收皇权。

丁列欲言又止,您登基第一件事,不应该开太庙,告知列祖列宗吗?

哪有上来就开杀?然后一直杀的?

脑子瓦特了?

黎宜民已经走出了大殿。

直奔后宫而去。

先杀太后阮英!

而太后宫殿之中,阮英知道黎宜民攻打皇城杀戮皇帝,便知道自己必死。

她让太监动手,杀死自己。

等黎宜民进殿时,只看见一具尸体。

“谁杀的?”黎宜民面露凶光。

一个太监爬出来:“是太后命令奴婢杀死太后的!”

噗!

黎宜民一刀削了他的脑袋:“丢出去喂狗!”

然后,乱刀劈尸。

阮英不想被折磨,但尸体却逃不过被折磨。

“哈哈哈哈!”

黎宜民满脸是黑色的血液,但却张狂大笑:“老贱妇!你不配入太宗皇帝的陵寝,朕会把你葬去路边,和一条公狗葬在一起,哈哈哈!”

整个寝殿里瑟瑟发抖。

黎宜民把刀扔了,走到门口:“都杀了,一个不留!”

顿时,里面传出宫娥的惨叫声。

死前总要多多利用利用的。

黎宜民又把黎濬的妃嫔全都召集到一起,勒令所有人脱光,然后让侍卫那啥。

到死为止!

侍卫们不行了,就让禁卫上。

不许停下。

整个后宫里,传来无比凄厉的惨叫声。

还有黎宜民的大笑声。

前殿收到信息,丁列、阮炽等人面面相觑,他们究竟迎立了一个什么样的禽兽啊!

他已经派人去整顿禁卫了,执掌宫中的兵权。

同时,边永受邀入宫。

黎宜民想跟他谈谈条件。

在大明使臣面前,他满脸谦卑,侃侃而谈:“一万船粮食,三个月内,送去大明。”

边永没想到黎宜民这么大方。

崽卖爷田不心疼。

“那之前的粮食……”

“自然是要运的,黎濬和天朝藏心眼,一次才运几百艘,这是对天朝的大不敬!”

黎宜民冷冷道:“孤对天朝陛下恭敬至极,愿意安南之万物,换大明之欢心!”

“三个月内,两万艘粮食,运去大明!”

“若陛下能钦封孤之王位,安南愿再送两万艘粮食!”

边永惊到了。

又送两万艘粮食?

安南会饿死多少人啊!

可这就不关上国的事了,皇帝对安南百姓毫无兴趣,皇帝就要粮食。用安南之粮,征伐漠北之族!

“安南王殿下。”

“如此大事,微臣怕是难以做主。”

“只能写信传给陛下,请陛下干纲独断。”

边永没直接答应。

“那黎鐉之事?”黎宜民根本就拿不出这么多粮食来,但为了权势,总要有失才有得嘛。

有了朱祁钰钦封的圣旨,他就名正言顺是安南王。

再说了,他学的是朱祁钰,朱祁钰说话就不讲信用,他当然也不讲信用啦!

“需要贵国先送一万艘粮食入大明,自然可交还王子殿下。”

既然陛下的圣旨,能卖个好价钱。

皇帝一定会同意的。

“孤这就让人运送!”

黎宜民管不了那么多了,百姓没有粮食,但世家大族手中绝对有。

先借后还。

“安南王殿下,大明愿意出资,购买安南的船支。”边永又看上了安南的船支。

大明缺船啊。

如今各地施工,需要海量的船支,现造需要时间的。

而且,购买安南国的船支,能削弱安南国,便于使团下一步计划。

“这……”黎宜民是不愿意卖船的。

“殿下,您初登大宝,也需要钱财恩赏安南上下,方能坐稳王位。”

边永笑道:“大明愿以瓷器、丝绸等物来换。”

“您想要的东西,大明皆有。”

“而船支,您可再让民间重造,一两年的时间,也就有了新船,您说呢?”

黎宜民瞥了他一眼,这大明官员怎么一身铜臭味呢?

大明皇帝居然用这样的人出使,真是瞎了眼了!

朕看那大明皇帝,也不过尔尔。

朕才是天下间最伟大的君主!

“罢了,孤就同意了,但要全部运送完毕后,再把船支卖给你们,价格要孤来定。”

边永犹豫了,担心安南王定价过高。

其实心里乐开了花。

你要价再高有个屁用!

瓷器、丝绸,在大明根本就不值钱,皇帝想造多少就造多少,无非是费点功夫的事。

若换来一万多艘船支,那可是大功一件呀。

陛下一定会恩赏他边永。

“好吧,价格您定。”边永答应下来。

黎宜民心情不错。

只要黎鐉抓回来,他的皇位就稳定了。

而刚回到使臣下榻处。

黎鐉就过来哀求,求大明皇帝给安南做主啊。

边永安抚他几句。

便让人看着他,一定不能把他弄丢了,这个人就值一万艘粮食。

“安南新王是疯了吗?愿意出这么多粮食?”潘本愚惊住了。

边永却摇摇头:“此人极为精明,怕不是一个好糊弄的君主。”

黎宜民把权臣禁锢在皇宫里。

派他的人整顿军务,先抓兵权,然后杀光黎濬这一支。

看看像谁?

朱祁钰!

皇帝就是这样做的!

但黎宜民做的比朱祁钰更狠。

“边大人,安南王愿意和大明谈,说明他此刻需要外力依仗。”

逯杲低声道:“咱们不如趁机敲一笔竹杠!”

“怎么敲?”

边永觉得不妥:“安南新王已经同意了,愿意用两万艘粮食,换取陛下的圣旨,咱们现在一动不如一静,安安静静看戏即可。”

逯杲却摇头道:“边大人怕是被安南王给骗了。”

“怎么说?”边永皱眉。

“安南王造反登基,做法极尽凶残,这样的人,必不得善终!”

逯杲斩钉截铁道:“他敢这样做,本官估计有两层原因:”

“一是其本性如此,想迫不及待掌权,却不懂得忍耐;”

“其二,他是仰仗大明,仗着咱们的势,稳定他安南的局势。”

逯杲指的是,他们带来的五千人。

潘本愚一拍大腿:“逯大人所言甚是,那安南王在骗咱们,他承诺两万艘粮食,只是在给咱们画饼,等到安南局势稳定了,立刻就反悔了,咱们又能如何?”

“好个狡诈的安南王!”

边永被骗了也不生气,他性格洒脱,所以才和逯杲相谈甚欢。

问道:“逯大人所说的敲竹杠,是怎么敲?”

“趁他病要他命!”

逯杲面露厉色:“咱们派人回广西,请方瑛派兵入安南。”

“同时,再从国内调配大量船支,过来运东西,能运多少运多少!”

“过了这个村儿就没这个店了!”

还是逯杲狠啊。

趁机往家里搬,往死里搬。

“逯大人所言甚是,咱们今晚就派人传信。”潘本愚觉得有道理。

边永却在犹豫:“倘若把事情做绝了,安南王怕是不愿意给咱们运送粮食了,陛下可等着粮食呢。”

安南能有什么好东西啊?

运一百万艘船,也运不出来什么东西。

到时候皇帝肯定恩赏给运送的官兵,因为朝堂真的看不上。

逯杲却苦笑:“大人,若不抢一波的话,咱们怕是什么也得不到了。”

“怎么讲?”边永皱眉。

“安南新王效仿圣上,可他画虎不成反类犬,圣上可不像他这样,大杀烂杀。”

“如此下去,用不了多久,他这王位恐怕就没了。”

“等新王继位,承诺咱们的,根本就不作数了。”

“不如趁此机会,打劫安南,抢个干净!”

“最好请方总督亲临。”

逯杲看得通透。

因为他一直在中枢,甚至,他还有另一层身份,他也是倭郡王的人!

朱祁钰看似没少杀人,其实浅尝辄止。

并未让朝局出现动荡,甚至还在竭力稳定朝局。

这就是他和黎宜民最大的区别。

黎宜民杀人,一时爽了,但王位也就到头了。

说像朱祁钰的,这绝对是朱祁钰被黑得最惨的一次。

“就按照你的意思办!”边永也不婆婆妈妈,也并没有看不起番子,逯杲说的有道理,他就听从。

立刻派出探马回国禀报。

同时写了一封迷信,送入京师交给陛下。

安南之事,他们虽有全权做主的权力。

但也不能让中枢出现疑惑,尤其是想请方瑛出国,更是一件大事,方瑛也需要上书禀报的。

否则,两广总督,突然去了安南国,御史一定会弹劾方瑛叛国投敌,到时候方瑛一定不能继续做两广总督了。

而消息传到中枢,已经是四月中旬了。

朱祁钰满脸震惊:“安南也发生了夺门之变?”

真是大明有什么学什么啊。

朝鲜学靖难。

安南学夺门之变。

朱祁钰请重臣入宫商议。

发现朝臣看他眼神怪异,朱祁钰就生气了,这绝对是朕被黑得最惨的一次!

“陛下,逯杲的策略是对的。”

姚夔率先发言:“安南王不过借我大明的势而已,并非真的愿意给我们两万艘船的粮食。”

王竑离开中枢后,胡濙有病需要静养,于谦又不愿意开口,论年龄的话,姚夔是最大的。

所以,他每次都是第一个说话。

耿九畴点头:“姚大人所言甚是,这位安南新王,是想用我国出使的五千精锐,弹压安南朝堂,所以给咱们画饼充饥呢。”

朝臣也觉得逯杲分析是对的。

但安南实在没什么能拿得出来的东西。

派船支去抢一波,估计也抢不到什么宝物。

“陛下,江西的银子已经运送完毕了吧?”于谦忽然开口。

“嗯,第一批已经全部抵达京师了。”

朱祁钰也没瞒着:“金忠又收缴了1200万两认罪银,还未运输。”

“但鄱阳城有张善守着,杨信在整个江西境内剿匪,丢不了的。”

他倒是想派船去抢。

得到多少不说,起码爽啊。

“陛下,边永的计划有点意思,想用安南之乱,吸引三宣六慰来攻打安南,让其内乱。”

于谦笑道:“微臣看来,若行此计,就不能逼迫安南过甚。”

“否则安南同仇敌忾,把火气撒向大明了,得不偿失。”

他的意思是,大明派船去抢一波,反而在帮助黎宜民稳定朝局。

因为安南朝堂上下的火气,需要一个发泄口,大明自己送上去了,人家自然一致对外。

黎宜民反而坐稳了皇位。

“邢国公之意,要放弃这千载难逢的机会?”朱祁钰有点舍不得。

于谦却笑了:“陛下,安南政变既然开始了,就不会停止的,安南新王杀戮过甚,必无好结果。”

朱祁钰也这样看的。

当初他之所以按捺住杀意,就是考虑得深远。

黎宜民倒是蠢,什么都不考虑,就是一味的杀。

所以说他没学朕,朕何时无节制地杀人了?

“所以,咱们敲诈安南的机会多的是。”于谦笑道。

“邢国公,平白浪费这次机会,多少有些可惜了。”

白圭咂咂舌:“就算中枢看不上,富裕富裕百姓也是好的,广西官军也无事可做,不如去打几仗,练练兵也好。”

这可不是练兵啊。

真打起来,那就是国战。

虽然大明有足够信心夷平安南。

问题是,北方未靖,战果尚未完全消化,现在吞掉安南,就是贪多嚼不烂,早晚都得吐出来。

饭要一口一口吃,一点一点消化。

“白尚书莫急,本首辅并未说,不要呀。”

于谦笑道:“咱们可以不抢,没说不能去做贸易呀。”

“咱们拿东西去安南,和安南人做交易,不就好了吗?”

白圭觉得多此一举:“咱们拿瓷器、丝绸去换他们的破烂儿?那也太亏了吧!”

朝臣都觉得亏。

于谦抚须而笑:“白尚书,眼光放得长一点,咱们要的是人家的国土,而不是区区一些商品。”

“你想想,安南什么最值钱呀?”

白圭皱眉:“粮食,土地,人口?”

实在找不出来了。

于谦笑而不语。

姚夔笑道:“邢国公的意思是,咱们把安南的东西买空,让他们连饭都吃不上了,只能爆发内乱。”

“安南彻底乱起来,才符合大明的利益。”

姚夔笑道。

“哈哈哈!”

于谦大笑:“本首辅已经说了,这安南国还会继续内乱下去,这新王是当不了多久的,还会发生第二次政变。”

“到时候,安南上下的东西,都被我大明买走了。”

“他们会怎么办?”

“敢攻打我大明吗?”

“绝对不敢,只能去抢柬埔寨和老挝。”

“这柬埔寨虚弱,老挝又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还是诸多部落联合而已。”

“这中南不就乱起来了吗?”

什么叫毒计!

朱祁钰张了张嘴,这大明臣子变异了吧?怎么净想着坏事呢?

咋有种带英的错觉了呢?

第196章 排队伺候王妃!(月票加更)第388章 老皇帝的家底儿第65章 咔嚓!朕只是试试刀,驸马勿惊!挨一第457章 帝崩:为大明而生,为大明而死!第413章 引水 填海 加高三大工程,气温升高第83章 朕即皇帝!压服胡濙!大灾背后,王越第421章 治贪 肃清和改革,续命盛世三十年第122章 宁愿让天下百姓饿死,也要给你家造第336章 大明帝国,前行道路上的指路明灯第176章 朕没儿子,就要带着大明去死!士绅第302章 朕要用一己之力,挡住历史的惯性!第119章 支棱起来,励志做窦宪的于谦!先杀第196章 排队伺候王妃!(月票加更)第408章 虞国郤国息国沈国篇:刺杀吴王,藩第136章 你什么都不能做,趁早回家种田,别第211章 鸡同鸭讲,这些人都是漠北王让杀的第110章 叫朕天朝大皇帝!你的头,不配朕收第352章 截流印度河,灌溉西域,千古第一大第283章 烈火焚空,暴击倭寇!官啊官,心里第107章 于谦的淡定,瓦剌来使!贪官如猪狗第339章 地狱之门和天堂之路第233章 黎鐉京师见闻录,朕就是蔑视安南了第72章 跪下,做朕的狗!嘎哈通,你配做朕的第174章 煌煌大明,光芒普照大地!大赦天下第416章 以人为本的大明,大案频发第449章 大限将至:大明版图第449章 大限将至:大明版图第23章 朕是傀儡皇帝!来,朕把皇位让给你!第336章 大明帝国,前行道路上的指路明灯第36章 封爵换兵权,朕要斩破这牢笼!(求收第256章 打土豪分家产,自发鸽命也是利益驱第234章 陛下谈判谈得很好,但下次别谈了第154章 驿递系统暴雷,朕直接抽死你,实在第170章 你喜欢磕头,就一直磕,磕到你清醒第143章 坐在周王身上,抡鞭子抽天下诸王!第223章 改变历史,重建邺城和晋阳,热河简第135章 朕做了一个梦!(端午节快乐!)第411章 钟国英国卫国楚国篇第193章 爹,求求您,爱女儿一次!第271章 南直隶第一剑,喋血奉天殿!第281章 有仇报仇,血债血偿!政治大于军事第197章 该如何向主子效忠,学学你家养的那第390章 大明版最强大脑(元宵快乐)第89章 午门前,杀个昏天暗地!坏蛋集中营,第245章 来,伺候本官出恭!尹辉,快请坐,第172章 朕不杀人,心里难受,去把和张瑾有第43章 于少傅,天下可无朕,不可无君!(求第412章 收复倭国,大明最后一块拼图集齐,第271章 南直隶第一剑,喋血奉天殿!第371章 房价 铁路和保险,皇帝成了瞎子聋子第122章 宁愿让天下百姓饿死,也要给你家造第385章 打造大明花瓣式产业结构,地区间平第416章 以人为本的大明,大案频发第363章 皇子封国,朕教皇子们用皇权,朱见第64章 杀杀杀!血溅陈循一脸!一边说话一边第199章 汤太妃摔个四仰八叉!太妃让朕难堪第281章 有仇报仇,血债血偿!政治大于军事第199章 汤太妃摔个四仰八叉!太妃让朕难堪第347章 没有文集的官员,不配为官;辣妹子第177章第138章 皇太后,朕踩着你,也踩着整个大明第438章 欧洲爆梗王,爹呀,求求您不要禅让第252章 朝鲜大乱,出兵吞其民,放其地,当第346章 陈嘉猷回国,灯塔广州,女子当家第397章 建立紫光阁,宋国篇:岛屿上的平头第262章 杨府尹,收一收你的屎尿屁,味儿太第4章 朕这个皇帝当得憋屈!第175章 壮哉于谦!大明边境北推万里!第103章 捧杀,助陛下成为太祖皇帝!第177章第370章 屎一样的波面,奥斯曼发狂,欧罗巴第150章 朕想听到,湖广熟天下足!第129章 太上皇降格漠北王,南宫的眼泪!第258章 天降三龙,杀哪个?留哪个?皇太后第346章 陈嘉猷回国,灯塔广州,女子当家第225章 真假银案,引蛇出洞!皇帝薅羊毛!第112章 狩猎场,鞑靼人做猎物!给朕射杀!第70章 收走永寿宫炊具,给皇太后加点肉!惊第69章 送太妃去伺候先帝!太后,你听没听到第242章 朱大阴阳师祁钰:朕喷死你们这帮废第43章 于少傅,天下可无朕,不可无君!(求第349章 帝制和资本,矛盾体和欢喜冤家第152章 朕可不是仁宣二帝,朕若有疾,便杀第429章 首辅换命:谁能保证朕顺利下手术台第318章 捅破天,那就抱着皇帝一起死!皇帝第429章 首辅换命:谁能保证朕顺利下手术台第458章 帝尸永镇山河,成化来了第312章 我明人岂能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种地?第243章 含刀审讯,看我的弹指神通!(月票第64章 杀杀杀!血溅陈循一脸!一边说话一边第268章 景泰九年的大明,把安南王变成傻子第262章 杨府尹,收一收你的屎尿屁,味儿太第66章 朕的姐姐真是人憎狗嫌啊!火器疑踪!第456章 至暗降临:朱祁镇的自白(完)第412章 收复倭国,大明最后一块拼图集齐,第339章 地狱之门和天堂之路第454章 至暗来临:对朱见深的歉意(七)第220章 用毛衣控制漠北还不够,胡濙要用李第446章 大明黄昏将至:于谦的遗言(二)第245章 来,伺候本官出恭!尹辉,快请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