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四学在四夷

徐元佐在辽东用米换鹿茸,赚得实在有些连自己都害怕。虽然他不相信天谴这儿回事,但考虑到徐阶教诲的“良知”,还是决定回到唐行之后,以广济会的名义向府县二学和全县四十八所社学捐款。

虽然他没有指望朝廷的嘉奖或者牌坊,但是捐款总额高达一万两,实在震惊了整个南直。非但府学学宫刻碑纪念,就连新任的浙江学台都题书嘉奖。海瑞更是特意作文派人送来,同样刻成了碑文,放在学宫和乡贤祠,恨不得送到徐阁老家里去。

徐阶是个不介意银子的人,但是这么大一笔数目仍旧让他有些心惊。养望归养望,但是遽然拿出这么大一笔银子做善事,风头鼎盛,实在叫人有些不踏实。不过既然家业打理都交给了徐元佐,而且家中资产还在持续增加,就没有干涉的道理。更何况徐诚拿了广济会的账目回家禀报,发现这笔银子是另外捐助的,想来是徐元佐在别处化缘得来,那就更没有干涉的理由了。

徐元佐最初是想直接发银子,却又担心这笔银子被人挪用,并不直接发到每个社学。更为了避免学生拿到银子,被家中没收,从而使得发银子完全变成了无意义的作秀活动,所以才将银两折成稻米分批以实物形式发放。

按照每人五两银子的总预算,每月一次发放,考虑到米价的涨跌,差不多可以发放一整年。用长达一年的时间来提醒学生:徐氏愿意为改善他们的学习生活会钞——至于日后如何处理与徐氏的关系,自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只是接受过这份礼物的人,无论走到哪里都吃徐家的嘴短,轻易批评华亭徐氏,难免被人视作白眼狼。

眼看过了九月,又要进入征收秋粮的时候了。

今年上海和崇明因为风灾略有歉收,不少田地被洪水淹没。不过华亭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田产与往年相平。徐家的田地因为雇佣了不少流民里的庄稼老手,带来了一些实用的异地手法,庄稼长势比之往年还要好些。

徐元佐虽然对农田不甚了解。但是充分利用每一寸土地的理念是有的。之前许多被弃之不顾的边角上也种了蓖麻、棉花、绿肥之类的经济作物。

其中叫人诧异的是蓖麻。这种传自天竺的作物在江南虽然不罕见,但是从来没人刻意去种植过。因为它的价值要等到工业化之后,才会显现出来——作为高级润滑油。

徐元佐刻意安排蓖麻种植,主要是为了榨油。虽然文科生不了解技术。但是印刷术总该有所涉猎。尤其是在涉及古籍版本的问题上,纸墨装帧都是绕不过去的关键点。如今的印刷墨料仍旧是水基墨,这就导致活字印刷术的质量远远不如雕版印刷。

报纸这种每天要刊行的文书,用雕版印刷成本实在太高,而且做工时间也太长。没人能够承受得起,即便通政司发的邸报也是使用活字印刷。别人都可以接受的色泽不匀、墨水透面等问题,徐元佐却实在难以忍受——他甚至只看《曲苑杂谭》的小样,那是手抄本。

就徐元佐所知,印刷的主流还是走雕版路线——后世的激光制版原理也是雕版印刷术。不过眼下自己要想做出有质量,又能控制成本的快消文本,活字印刷术总是逃不掉的。而性价比最高的,莫过于改进墨料,用油墨取代水墨。油墨用的油,便是以蓖麻油为上。这种工业用油粘度高。凝固点低,既耐严寒又耐高温。榨油之后的油饼中富含氮磷钾,用高温脱毒之后就是很不错的肥料。

蓖麻虽然不挑土质,房前屋后到处都可以栽培,但是吸肥力也强。加上江南还没有人刻意栽种蓖麻,在育种和田间管理上都缺乏经验,收获并不理想。好在徐元佐并不需要大量使用,今年的主要任务还是摸清性状,请药农帮忙看顾——蓖麻一直是作为药材被人所知的。

然后就是研究从木、煤之中制取炭黑,研究配方。当然。这事基本上也可以交给李腾去做。

徐元佐在唐行东山——难民营后面为李腾买了一块坡地,盖了一座三进的道观。

如今道观建筑已经起来了,不过订制的神像还没送到,也就没有开门接纳香客。至于李腾带着四个徒弟住在观里。实际上他也不打算对香客开放,那样会影响他“清修”和“炼丹”的时间。只是身为道士,有义务供奉三清圣像,这才占用了二进的正堂,观名也就成了很没特色的“三清观”。

徐元佐去三清观从来不坐马车或者肩舆,权当散步一样。带着棋妙,在罗振权或者甘成泽的陪同下就走过去了。每回他过去都要带点文稿,主要是两本书的草稿:《物理小识》和《初等数学》,至于化学这门高深的学问,徐元佐暂时还没想好该如何下手——当年他就没怎么及格过,如今更是基本上忘干净了。

李腾对于《物理小识》很感兴趣,而且贡献颇多。不过数学方面就不怎么吸引他的关注了,尤其对于徐元佐所谓的:万事万物可以由数学表达——这一论点颇有怀疑。当然,这也怪徐元佐,谁让他连圆锥体体积公式都忘了,还是李腾帮着研究了几天,方才总结出来,然后放水验证。

就在这种磕磕绊绊之中,徐元佐终于在某一天忍不住摔书了:“我决定了,派人去澳门!”

“澳门?”李腾很是疑惑,头回听说这个地名。

“唔,广东香山,那里有一群泰西葡萄牙国的人。”徐元佐道:“他们那边有一群景教教徒,在数学和物理上有些小造诣。”

李腾微微颌首:“物理对于工匠的确颇有用处,数学也有其精妙的地方,不过也不值得跑那么远去求教吧。”

“不光是工匠有用。”徐元佐大摇其头:“想春秋战国之世,百家并起,我们非但有道儒法家之教,也有墨农医家之术。这两类,前者是研究人组成的社会,夫子们琢磨的是如何让人幸福快乐地生活,如何让整个社会更加有秩序,更加和睦美满。虽然主张不同,主旨却是一致的。”

李腾点了点头,并不觉得意外。

“墨农医……其实主要是墨家的机关术和医家,钻研的是如何利用天地之力,了解天生之物,从而为我所用的学问。这一类,便是后来的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为君子所不耻。”徐元佐道。

李腾道:“其实我道门也有经义学与炼丹术的分野。你想说的,大约就是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的道学和器术吧?”

“并不尽然。”徐元佐摇头道:“数学、物理也是能够衍伸出自己的道。更像两种入手功夫……唔,对了,就是道家所谓的性命之学,是从了性入手,还是了命入手。”

李腾怀疑徐元佐的解释有些牵强,不过还是点了点头。

“自从独尊儒术之后,社会学科和自然科学分道扬镳已经很久了。国朝以文学取士,取中的人自然都精通于道德文章,但是自然科学底子太差,所以才会有各种荒谬的言行。在这上面,我们华夏就像是个瘸脚的巨人。我要去泰西取经,正是要将这只瘸脚补上。”徐元佐慷慨道。

李腾微微颔首:“数学之道,学久了的确会改变一些想法。”

徐元佐一愣:你这认识很深刻啊!

“那我向泰西红毛夷取经,会不会太过于惊世骇俗?”徐元佐问道。

“天子失官,学在四夷。这不是儒生们自己说的话么?”李腾不以为然道。

*未完待续。

PS:??求支援!

二四六机会三三九李如松四零一火烧鼎甲堂一三二不小心开宗立派求月票二二八该来的总是要来的第194章 一网打尽二三六说实话二一三建筑设二六二年末第44章 站队二三九严明法纪二一一买地扎根一一四章 见恩师继续一二三考场异变三更二七七托拉斯三九零梁房口港第21章 安六爷第182章 言为心声四零八来访第80章 换个爹可好?一三四代沟求月票三六一安六爷的事三四零出关二九零运量第194章 一网打尽三七四共赢三三六辽阳李成梁三七五开台三六四扫尾四零七救场二三九严明法纪一四五有家客栈求月票第99章 一本红三六七引领风尚之人四零三余波第9章 准备第63章 小风波三四六猖獗一六三去拜寿求月票第43章 对手二二九把酒夜话二七八学生是读书人二八二王家夫妇二一三建筑设九十六章 隆庆三年来了第43章 对手三六一安六爷的事第63章 小风波二二七地震之前一零七战略重心第191章 大鹏一日同风起第23章 银子!二六六丰收年二九八开工三七三郑老师家一一五开小灶求月票推荐票第21章 安六爷第10章 小畜牲第72章 新计划第35章 信任三二四海事教育第187章 道试案首第5章 流星百十一章 聪明人二九八开工三九四劫匪一三三肺腑之言求月票感谢打赏二零四章 顺水推舟第172章 求婚一二零修改决定水准求月票一零六章 人力缺口二八六可以归去月票加更第75章 时机二一二合伙四一三蒸汽机的黑洞第176章 工商之学第1章 滚出去第62章 录取第322 堂会第68章 经理第47章 银子去哪儿了三九八战争号角第15章 面试机会二六一滴水不漏九十六章 隆庆三年来了二五八洽谈第85章 贵客驾到三零七面对面二零三章 时刻准备着二一一买地扎根三八六章 段家二零二章 首次操练第173章 小误会二二三天才就是天才三三一马首是瞻二二五全都捐掉三四零出关一三五故人求月票三四九展望第88章 签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