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八章 义兄

《幼学琼林》是本好书,据说毛太祖到了晚年还能够背诵如流。≥

这书自从刊行之后,很快就被视作重要的启蒙读物,民间所谓:读《增广》会说话,读《琼林》会读书。

当然,现在《增广贤文》也还没有写出来。

相比民间智慧集合起来的《增广贤文》,徐元佐更看重《幼学琼林》。这书全是骈体写就,对培养语感很有好处。即便是不写文的人,若是在说话中注意一下语感,也会让人高看一眼,起码不会觉得此人粗鄙。

其次,这书不光是传授道理。因为前身是《成语考》,可见内容多是典故,是以传授实例的形式,最快速度丰富一个人的学识储备。

此外还可以了解历代贤人名士、天文地理、典章制度、风俗礼仪、生老病死、婚丧嫁娶、鸟兽花木、朝廷文武、饮食器用、宫室珍宝、文事科第、释道鬼神等诸多方面的内容。书中还有许多警句格言,传诵后世数百年而不绝。

这更像是一本社会常识通行手册,让少年在还没出社会时,便对社会有所了解,同时也是一本提升逼格的速成教材。

徐元佐怀疑自己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手下都将只有这些“小学五六年级”水准的少年。而《幼学琼林》则能填鸭式地培养一批近乎初、高中水准的人才——此书许多典故和名句的确是高考语文卷里的知识点。

《幼学琼林》全书只有两万一千余字,作为文科学霸出身的徐元佐,能否默写下来这套《幼学琼林》呢?

能全文默下来就有鬼了!

毛太祖晚年还能背诵入流,因为人家小时候背的就是这个,所谓童子功是也。

徐元佐当年背这个的时候也是童子功,但只是作为启蒙读物,又没有科举可考。先过一遍《幼学琼林》,目的是为了读后面的书打下基础。更何况这书是《论语》一般的语录体,上下文全然没有联系,错漏几句,或是放错了位置,检查都检查不出来。

不过,谁说一定要跟原文一模一样呢?大义主旨不失,略有增补,一样能够达成效果呀!

徐元佐打定了注意,决定将这套畅销数百年的名著归于自己名下。

想想自己终于有机会走上文抄公之路,心中还略有些小激动呢!

于是乎,这个春节长假终于有事可做了。

徐元佐应酬了别人拜年,初三日开始便要去朱里大户人家和陆夫子家里拜年。到底他家根基不稳,又图谋着挤进和春堂当个魁首,所以还是谦逊一些,免得人家嫌他骄狂,不带他玩。

也正是这种低调谦逊的态度,让前辈们对他颇有好感,纷纷委托代问他父亲——徐璠安好,同时又邀请他初五日到和春堂参加迎财神的内部聚会。

徐元佐本来指望这种内部聚会有些内幕消息,谁知众人格局太低,根本没有内部定价之类高大上的商业讨论,全是说些家长里短的废话,吃了茶点就各自回家了。不过也正是这次小聚,让徐元佐认识了和春堂的头头脑脑,才恍然发觉小小一个朱里,原来是六家人家说了算的。

破五之后,春节气氛稍弱了些。徐元佐跑了一趟郡城,给徐诚拜年,又给徐璠磕头——人家也是父亲。只是没有见到徐阶,颇有些遗憾。这或许是当日徐元佐选择认“义父”而不是“认爹”的后遗症,人家徐阁老把皇帝和帝国把玩于手心,你一个小小伙计还跟我讨价还价,不给点脸色看怎么能行?

如此念头通透,徐元佐也不强求,当日又赶回了朱里,开始了他的文抄公大业。

说起来,文抄公这个职业并不是那么好做的。文字是一个人内心的体现,也是思路的具象化。锦衣玉食写不出《红楼梦》,皇子王孙也写不出《水浒传》。李煜要是没有当阶下囚,哪里能做出《破阵子》?

徐元佐并非背不出纳兰性德的词章,然而背出来又怎样?根本不会有人相信是他做的。这根本不用考查,只看此人平时言语格调,登时就看出来了。

所以《幼学琼林》好就好在这上头,没有华丽的文藻,没有冷僻的典故,没有高深的哲学思辨。完全可以看做是个博览群书却不精通的读书人,在读书之余所做的笔记。至于人生阅历,更是半点都不曾涉及。

所以这本书的书名也改成了《幼学抄记》。

徐元佐先将脑中记得东西写了个大概,不说内容文字,就连体例分卷都有些残缺。他很清楚地记得此书是四卷三十三章,从天文地舆、岁时朝廷到释道鬼神、鸟兽花木,然而脑中记得的只有三十章,还有三章完全不记得是什么了。

出师不利,徐元佐颇有些受打击,等到将剩下的三十章填空默写出来,整整花了十天时间,只得了一万余字。

想想自己数十年前背过几遍的书,竟然还记得一半,徐元佐颇有些自得。这份自得连带着上元节的喜庆都被冲淡了。

在姐姐弟弟上街看灯的时候,他仍旧在家里伏案疾书,往里填充,甚至在回夏圩的船上,仍旧不停地琢磨,时不时用炭笔在木板上将拾遗得来的语句记录下来。

正是这样孜孜不倦,到了正月廿三日万寿节,徐元佐已经默出了一万七八千字,已然是蔚为大观了。

正是应了那句老话: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原本想着正月淡季没人回来,谁知道徐璠竟然请了知县郑岳,带着一帮清客们到园子里来赏雪看花。

众人在暖阁中分坐,此时徐元佐已经不单单是徐家的伙计,更是徐璠的义子,有义务执壶斟酒,在一旁服侍。与他一同服侍众人的,还有个唇红齿白的公子少年,大约十七八岁,却是:娴静犹如花照水,行动好比风扶柳。

正乃徐璠嫡子徐元春。

徐元佐头次见了徐元春,只是心中一怔,暗道:徐家诗礼三代,果然出了伪娘!非但形象柔美,还自带背景音乐:天上掉下个林妹妹,似一朵轻云刚出岫!

这一出场,整本书的文风都变了!

徐元春也早就听闻了徐元佐的大名,原本并不十分乐见,尤其是想着:父亲已经有了嫡子,何必再收螟蛉?更何况本少读书上进,前途可期,而这螟蛉义弟却是商贾之子,耽于经营,拘泥锱铢……

徐元佐自从来到大明之后,锻炼不缀,加上只有减肥营养餐可吃,此时一身肥肉尽去,肌肉线条流畅。正是精而不瘦,壮而不硕,尤其是精神饱满,神采奕奕。

徐元春此刻见了真人,见他如此形体神貌,不禁转了心思,暗暗赞道:只道他腹内草莽人轻浮,却原来骨格清奇非俗流。

二九三护卫船队第193章 故训汇篆第22章 第一项任务第90章 假前焦虑综合症三二七徐元佐初见张江陵一四四准备开业求月票三九一会面三百章 老师来访第72章 新计划三零四丝行二九三护卫船队一四六常备柚子叶求月票二七二歹人三二三航海第95章 银和钱第54章 安排工作三五二章 人力紧缺一五七约稿二第26章 仗势欺人二九六赈灾二六七公益事业三六九临行前的礼物一四九质疑求月票推荐票一三七送女剧毒求月票二七二歹人第191章 大鹏一日同风起二三三从龙一一三章 家庭会议二六零铁骨铮铮三九九智珠在握第21章 安六爷三八零期望越高失望越大第22章 第一项任务一零八唐行镇四零七救场第35章 信任三八六章 段家三五二章 人力紧缺三六九临行前的礼物第185章 面试三八一章 返航九十一章 回家过年一二一瓜田李下第85章 贵客驾到一九七章 金山岛巡检司第182章 言为心声三六五利益分配二六二年末四零六热议第169章 长沙沈家二三一上船一五八编辑部二七五洞庭三一六招工上路二三三从龙第100章 收益四一二银行招股说明书三零六奔前程一九六章 回程二八五八卦时间第82章 徳不称位三九四劫匪二五三精英小分队一四九质疑求月票推荐票二八九来访二四三溢价第52章 避难四零一火烧鼎甲堂三四九展望一四零抱大腿求月票三三三冰雪之国第320 北上第66章 办公室一四一第一次夏圩会议求月票二一八海瑞要来了一一五开小灶求月票推荐票一五三住店求月票第188章 瑚琏之器第97章 紧抓思想教育第87章 人选三七七章 难忘的除夕第100章 收益第12章 宏观经济第70章 忠诚度二一三建筑设二二四说得轻巧一四七泥菩萨的火气求月票三六五利益分配第61章 考试第189章 飞鸽传书二九三护卫船队第178章 去考试第64章 平息第172章 求婚第180章 山阴张氏第174章 献策三六八新的旅程第95章 银和钱第62章 录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