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第十三章 定辽右卫

朱慈炅看完孙承宗的密报,立刻取出辽东地图,仔细看起来。

辽东的中部有一条巨大的分水岭,海州卫和盖州卫都位于分水岭的西边,而定辽右卫却处于分水岭的东边。也就是说就算现在大明已经拿下了盖州卫,皇太极还可以经过定辽右卫向南部的复州卫和金州卫增援。

朱慈炅又大概估算了一下路程,如果冰雪一旦消融,那么最多五天,最少三天,皇太极抽调的蒙古大军便可通过定辽右卫,赶往复州卫和金州卫。当然从盖州赶往复州卫只需要一天,但那可是去攻城,还要造攻城器械,两天之内要拿下复州很难,到时候援军一至,那就真不好说了。

于是朱慈炅果断下旨,令毛文龙马上准备,一旦辽东冰雪消融立刻进攻定辽右卫。朱慈炅还承诺,如果东江军能在三天内拿下定辽右卫,则可立即升为大明二等军团,他毛文龙也将立即升为从一品提督同知!

毛文龙是一个争议很大的人物,有人说他深入敌后,使后金有了后顾之忧,无法全力攻击宁锦防线,是大明的海外长城;也有人说他虚报战功,冒领粮饷,勾结建奴,意图不轨。

虚报战功,冒领粮饷这些查都没法查,暂且就不说了。至于这勾结建奴野史里却是说的言之凿凿,若有其事。毛文龙勾结建奴这段出自《三朝野纪》,里面是这么说的:

上即位,严汰冗兵,敕下山东抚按檄登莱兵备王廷试往。廷试受贿,遂称文龙兵马可用,绝无冒破,文龙亦惮上英明,思自立功名。遂与东奴通谋,愿捐金二百万易金、复二卫地,奏恢复功,邀上赏。

好吧,如果这也有人信,那真的是智商堪忧了。

如果真是这样,如果皇太极真这么贪财,崇祯皇帝绝对不会吝啬那点银子,金州、复州二卫可以买,那么海州、盖州二卫也可以买,定辽中卫、定辽右卫、沈阳中卫、广宁卫、铁岭卫、辽海卫同样可以买,辽东大点的城池总共就这些了,算算多少钱吧,总共才一千万两白银,给,拿去,皇太极你去当你的富家翁,我大明也将辽东全部收复了!

要知道辽东一年的军费最高时都九百万两了,崇祯皇帝会在乎这一千万两吗?

皇太极有这么贪财吗?毛文龙这是卖国还是买国?这谣造的,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这些糊涂野史就不去说了,《明史》中并没有为毛文龙单独立传,唯一有明确记载的就是毛文龙升职经历:

毛文龙字振南,万历三十三年以辽东武举第六任安山百户,后升千总,万历三十六年升云阳守备,后以都司之职率兵援助朝鲜。辽东失陷后,从海路逃回,乘后金守备空虚,偷袭镇江堡(现在的丹东),杀死后金镇江的守将佟养真及其子佟松年,因功授总兵,镇皮岛,牵制建奴。

从毛文龙的升职经历可以看出来,他是地地道道的武将出身,颇为勇猛,而且还有点进取之心。至于袁崇焕为什么要杀这样一员猛将,估计是毛文龙在他面前有点傲慢,老是和他意见相左。

没办法,毛文龙有他傲慢的理由,他天启元年就已经是总兵了,而袁崇焕天启六年还只是个指挥佥事,论资历比他差了一大截;他是武将出身,对整个辽东的情况熟悉无比,而袁崇焕却是文官出身,就在宁锦防线待了几年,对辽东其他地方并不熟悉,要他对袁崇焕言听计从实在有点强人所难,也许这就是他的取死之道吧。

对于袁崇焕来说,或许杀毛文龙,也是他的取死之道。

当然,这些都是崇祯朝的事情,现在辽东当权的不是袁崇焕而是孙承宗,毛文龙还没死,而且他在老一辈的辽东大佬面前还是比较听话的,对皇上的圣旨他也从来不敢违抗。

话说毛文龙虽然侥幸没死,但他现在过的并不好,自从朝鲜归顺后金之后,他的日子一天比一天难熬了,后金对他是欲除之而后快,朝鲜也开始对他刀兵相加,他夹在这两股敌人中间可以说度日如年。

正当他窝在皮岛长吁短叹时,惊喜从天而降。

朱慈炅令曹化淳派出最得力的手下,快马赶往山东,在日兴隆分号取了银子,再从登莱坐快船赶往皮岛,终于在辽东冰雪完全消融之前赶到了皮岛。

传旨太监不但带来了五十万两银子的犒劳费,还给他带来一个天大的惊喜,只要冰雪消融后三天之内攻下辽东,他就可以升为从一品实职武将!

没有进取心的人可能对这个一品二品、实职虚职什么的没有一点感觉,但毛文龙不是那种没有进取心的人,要没进取心他大可当个军屯的都司,一天吃了睡睡了吃,多惬意,何必冒着生命危险,孤悬海外。

官居一品何其难,要知道,他出生入死二十几也就是个正二品的总兵,而且还是虚职,现在有这样一个机会摆在他的面前,只要他能把握住,马上就能官居一品而且还是实职,他怎能不欣喜若狂。

但他毕竟是久经沙场的老蒋,狂喜了一阵之后,他就冷静了下来,想到定辽右卫,他不禁眉头深锁,那并不是一块肥肉,而是一块难啃的骨头。

孙承宗能想到派毛文龙偷袭定辽右卫,皇太极自然也能想到,所以在年前大雪还没有封路的时候,他就派二贝勒阿敏率一万人马赶往定辽右卫,加上原来定辽右卫的一万守军,总共就有两万人了。十万人去攻两万人把守的城池,按理说应该不难,但如果这守将太厉害,那就不好说了。

二贝勒阿敏可以说是四大贝勒里面最有才能,也是最悲剧的人物,他文韬武略,罕有人敌,战功赫赫,无人能比,但他不是努尔哈赤的儿子,而是努尔哈赤胞弟舒尔哈齐的儿子,这就注定了他的悲剧,他注定不会是后金之主,纵使战功再高都没用!

更悲剧的是,他的父亲舒尔哈齐曾经脱离努尔哈赤谋求自立,最后被努尔哈赤囚禁致死,这就注定了他永远被皇太极猜忌的命运,战功越高,反而越对他不利,因为,功高会震主!

所以,皇太极刚独掌大权他立马就被软禁了,至于什么他欲独霸朝鲜自立门户什么的,胜利者书写的历史,有多少是真实的,朝鲜都给你打下来了,然后他也老老实实班师回朝了,他做什么了吗?

皇太极硬要说他做了,他也没有办法,毕竟皇太极才是后金之主,而他只是一个罪臣之后。

正当他以为自己就要这样被软禁至死时,皇太极却突然来找他了,那一套说辞,连他都有点感动了。

皇太极是这样说的:“二哥啊,不是我想把你怎么样,而是朝堂上下的官员都说你有反心,让我把你除掉。我不得不做做样子,把你软禁在府里,以堵住他们的嘴。你看我对你还是不错的吧,佣人奴隶一个都没少你的,该有的待遇我一样都没有克扣,你就当是打仗打累了,休息了一段时间吧。现在朝廷上除掉你的声音已经被我压下去了,你也可以出去了,这样吧,先帮我守守定辽右卫,等我把朝廷上下都整顿好了,我再把你调回来重掌大军,到时候我们兄弟一起打天下。”

就这样,他被忽悠的领着一万步卒跑到定辽右卫守城来了,他知道毛文龙随时可能来偷袭,但他一点都不担心,毛文龙在朝鲜就被他打的抱头鼠窜,一个手下败将而已,有什么好怕的。

皇太极说是说的好听,但却留了一手,为了防止他反叛只给了他一万步卒,加上原来定辽右卫的守军总共才两万人马。这点人造反是不够的,击败毛文龙的东江军也不够,甚至守住定辽右卫都有点困难,这是他决策失误吗?

当然不是,阿敏只是一个诱饵而已,他相信只要毛文龙不发疯,不要命的攻城,以阿敏的本事,凭借两万人马,守个三五天还是没有问题的,到时候他率领十万后金铁骑从后面一偷袭,毛文龙这一路就算是拿下了。

皇太极千算万算都没算到毛文龙竟然真发疯了,而且疯的厉害,他刚一接到圣旨,便立马集合了五万人马,每人只带了三天的口粮,然后用战马驼上帐篷等生活必须品,就这么登船赶去定辽右卫了!至于其他粮草辎重,他全交给副将陈继胜负责,让他等陆上的冰雪消融的差不多的时候就领着剩下的五万人马,带着粮草辎重去定辽右卫与他汇合。

他这是要去偷袭吗?当然不是,这冰天雪地的,除非他长了翅膀,不然是不可能爬上定辽右卫的城墙的,这会儿去攻城,那是去找死。

其实,他这是造攻城器械去了,要知道十万人的攻城器械,你速度再快也得造三四天,他要是等冰雪消融了再去造,估计他刚造好开始攻城,皇太极就从他屁股后面杀出来了,到时候腹背受敌,别说攻城了,能不能逃得性命都不好说。

他带五万人马轻装出发,攻城是不用想,但造攻城器械却是没有一点问题。至于会不会被定辽右卫的守军发现,他一点都不担心,这冰天雪地的,谁没事跑出来查探啊,只要不靠近城池,根本就不会被发现。

万一被发现了,也不用怕,我五万人马,你两万人马,有种你出城来咬我啊。只是到时候阿敏肯定会向皇太极报信,拿不拿的下定辽右卫就不知道了,这种概率极低的事情他自然不会过多考虑,万一被发现了就当自己点背,没有官居一品的命呗。

第十一卷 第十四章 欢乐喜庆过大年第三章 军工设想第十八卷 第十一章 列强反击,盟国告急第九卷 第十八章 装神棍岛原收天草第十五卷 第九章 改进机床第八卷 第十四章 荷兰上钩第十一卷 第三十四章 惊慌失措调兵马第十七卷 第六十二章 开发新占领疆域第二卷 第二十章 调兵遣将第十二卷 第三十一章 全面的合作第十卷 第十五章 洛阳城里烹福王第四卷 第十一章 劳师袭远第十卷 第十七章 传密旨张网以待第十七卷 第六十七章 热气球定位(上)第十卷 第十八章 装昏君沉迷美色第十四卷 第四十一章 兵临果阿第十八卷 第七十八章 群雄聚首,决战西洋(上)第十一卷 第二十九章 坦克勇猛皆不行第十五卷 第五十七章 再溃千里第四卷 第十七章 惊喜不断第十五卷 第八章 钻研技术第十七卷 第四十一章 实验有危险第十卷 第十一章 闯王偷袭反被擒第十五卷 第十四章 太傅求见第十一卷 第三十章 堡垒方能克骑兵第十六卷 第二十二章 娄东二张第四卷 第五章 总督上任第十五卷 第二十九章 扩大同盟第十卷 第二十二章 阻贼寇赤胆忠心第七卷 第十八章 经济殖民第二卷 第三章 争权第十七卷 第一章 西域军团第七章 气氛诡异第十七卷 第五十五章 开发新策略(下)第十五卷 第四十五章 紧急军情第四卷 第一章 剿贼方略第六卷 第二十章 炮弹基数第十八卷 第四十六章 钢铁巨兽,无敌战舰(下)第十一卷 第十三章 热火朝天建新城第十七卷 第四十三章 孔明灯和热气球第九卷 第十章 斗心机王爷戏总督第十七卷 第十八章 明军攻击更可怕第十四卷 第二十八章 同盟条约第五卷 第九章 初次对阵第六卷 第十六章 兵临海州第十八卷 第十三章 谁可依仗,唯有大明第六卷 第十八章 准备开炮第十五卷 第四十九章 兴兵复仇第十四卷 第十六章 准备开战第四卷 第十章 泽州告急第十五卷 第四十三章 战斗打响第十七卷 第六十章 都指挥使驾到第二十一章 钢材第十一卷 第三十章 堡垒方能克骑兵第十七卷 第二十七章 为什么放权第十卷 第二十五章 守襄阳义军末路第十六卷 第四章 推动发展第十一章 暗斗第十五卷 第五十一章 恐怖的速度第十六卷 第十二章 找上门来第十六卷 第四十六章 跳脚大汗第十七卷 第八十四章 战争赔款,高到离谱第三卷 第五章 史无前例第八卷 第二章 南洋明商第十七卷 第四十七章 战车测试急第十六卷 第五章 皇上讲课第十四卷 第三十七章 黄雀在后第十一卷 第十八章 主持殿试出考题第十六卷 第五章 皇上讲课第十六卷 第十四章 瓦刺崛起第十三卷 第十九章 拦截商船第十卷 第十二章 亲王欧陆载誉归第十四卷 第五十三章 巴达维亚第二卷 第一章 规划第十三卷 第四章 直抵思明府第十五卷 第十六章 威武霸气第三卷 第十二章 龙颜大怒第十六章 班底第十二卷 第三十二章 帝国的余晖第十八卷 第七十四章 新型火药,高爆炮弹(上)第十四卷 第五十二章 苏禄海战第十四卷 第四章 微服私访第十四卷 第二章 造船造船第七卷 第二十二章 狂卖军火第九卷 第二十一章 烽烟起趁乱谋九洲第七卷 第十四章 远征军团第十四卷 第三十三章 大战之年第十一卷 第三十二章 四方皆动备军需第八卷 第二十三章 大明惊世第十一卷 第三十一章 三路齐出修棱堡第十卷 第五章 画蓝图天涯变咫尺第十一卷 第二章 齐心协力谋发展第十四卷 第六章 先进理念第十四卷 第三十八章 倾力一战第六卷 第十九章 步兵操典第十八卷 第三十一章 国王决意投大明第六卷 第三章 报导跟上第九章 明争第八卷 第三章 锦衣密探第十五卷 第四十四章 死战不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