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第二十章 组建水师

五月的渤海浊浪滔滔并不是出海的好季节,但是,崇正六年五月渤海上却聚集了无数的舰船,有身长二十多丈,能承载百人以上的大福船,有十来丈的苍船,还有单帆船带桨唬船和沙船,细细数数怕有数千艘,真是风帆蔽日,樯橹遮天,好不壮观。

这个时候,他们相互之间还没有统属关系,几千艘大小战船也没有齐聚在一起,而是分成了大大小小总共五片,有山东的登莱水军、南直隶的江南水军、还有浙江水军、广东水军,其中最大的一片当属郑芝龙整合后的福建水军,有大大小小船只一千多艘,水卒将近八万!

这些还是不是郑芝龙水军的全部,他手下的四万精锐此时正在东大营护卫他们的世子郑成功。当然现在东大营的主角并不是镇南王世子郑成功,他只是个小跟班而已,真正的主角自然是崇正皇帝朱慈炅。

朱慈炅这次来东大营主要是来组建水师的,现在一级风帆战列舰虽然没有造出来,但舰炮已经研制成功,并正式投产了,大明的造船技术并不差,只要舰炮没有问题,战列舰其实就等于研制成功了,只等船体造好,将舰炮装上去就行了。

组建水军并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完成的,而且组建完成之后还要配备武器,统一操练,如果等战列舰造出来了再组建水军,那恐怕要等到明年的这个时候大明水师才能形成战力,朱慈炅自然不想浪费这么多时间,所以他决定现在就开始组建水军,配备武器,统一操练。

此时朱慈炅正站在东大营临海的炮台上瞭望海上的战船,他身后跟着一大帮将领,有禁卫军第二军团主将史可法、有登莱水军总兵黄龙还有郑芝龙的弟弟福建水师的代总兵郑芝虎等等。朱慈炅一边瞭望一边询问旁边的将领各种战舰的搭载人数、武器配备、攻防速度等基本信息,听完众将领的描述,朱慈炅这心里真是五味杂陈。

成祖时就有上百米长巨舰几十艘的大明水师到现在最大的战舰竟然只有五十来米长,而且这种大福船的数量还没有海盗出身的郑芝龙多,郑芝龙的舰队有这种大船五百多艘,而大明沿海四省的水师全加起来才四百多艘!

大明水师在小船数量上倒是占据绝对优势,郑芝龙的水军小船才六百多艘,大明水师的小船竟然有两千多艘!这与其说是优势,倒不如说是耻辱,这种只能搭载十来人的低矮小船速度是超快,八个船桨划起来,再加上风帆的助力,那就跟在飞一样,但是,这得是在近海,如果到了大洋上,这种小船根本就不用别人来打,分分钟有可能被巨浪掀翻。

也就是说大明水师在近海还可以用数量上的优势和郑芝龙的舰队周旋一下,一旦出了近海,压根就不是人家的对手,整个大明的水师加起来还打不过一个海盗,真是莫大的讽刺啊!

还有他们的武器,不管是官军还是海盗,竟然清一色的都是鸟铳和土炮,更有甚者,竟然还有用钩镰和钩锁的!

就这郑芝龙还吹牛逼连荷兰人在东南沿海都不是他的对手,或许那是人家的商船吧,几百艘福船围住几十艘商船,人家的确不是对手。要是人家的正规海军,不需要太多,只要来上四五十艘战列舰,绝对能打得郑芝龙满地找牙。

看了一阵子,朱慈炅就觉得意兴索然了,唉,什么都要换,又得花钱。朱慈炅可是要靠水师去和列强争夺海上霸权的,鸟铳和土炮,算了吧,这东西,全扔小高炉里面回炉算了,至于钩镰和钩锁,他们要是有兴趣那就留着吧,至少俘虏商船的时候用的上。

稍微估算了一下,朱慈炅就心疼了半截,又要大出血了,所有福船至少要陪上一门六一八式榴弹炮作为主炮,如果时间允许的话还要改装一下,在两侧甲板各装十门五寸加农炮,这样才叫战舰,不然只能算是武装商船而已。光是这千来艘福船就要配备两万多门大炮,如果按卖给孔德德的价格算,一门大炮四万两,两万多门是多少钱,想着后面那一长串的零真是喷血啊!

还有这几千艘小船,全扔了肯定是不现实的,配备火炮也是不现实的,这样的话,要形成战力就必须给上面的水卒装备精良的武器,要说大明现在最精良的单兵武器是什么,自然是最新型的左轮半自动步枪,将近三千艘小船,就算每条船上只有十五六个人,那也是将近五万把左轮半自动步枪啊!

还有大福船上也要配备火枪兵,每艘船上就算只配备五十名火枪兵,又要将近五万把左轮半自动步枪。

朱慈炅本来准备先给辽东那边的骑兵配上左轮半自动步枪的,现在想来,还是先配给水师吧,辽东那边孙承宗现在正在搞堡垒推进呢,骑兵其实派不上多大用场,等水师装备完了再给他们装备也是一样的。

还有剩下的炮兵,也不能让他们空着手,每人总要有把左轮手枪防身,加上五十艘风帆战列舰上的炮兵,最少要配十万把左轮手枪!

当然,他也可以不配备这么好的武器,直接用人命去跟人家拼,或许能拼赢列强一个只有几十艘战列舰的分舰队吧。但是,然后呢,后面怎么办,这水军可不是陆军,特别是这个年代的水军,那是要操控风帆的,一般陆军恐怕要训练几年才能熟练的操控风帆,他等的起吗?

他等不起,所以再多的枪炮也得给他们配上,现在整个大明可就这二十来万熟练的水军了,根本就伤不起,不然造再多的风帆战列舰都没人开,那又有什么意义。

考虑完武器装备的问题,接着就是水师的编制了,朱慈炅准备还是沿用军团的编制,将这二十万水军分成两个军团,或者说两个水师。

一个以郑芝龙的水军为主,编制十万,配备一级风帆战列舰二十五艘,福船五百艘,小型战船一千五百艘,以福建水师基地作为作为主基地,主要负责东南沿海的海防,同时负责保护印度洋区域的大明商船,为大明的海外驻军运送武器、弹药和辎重。至于名字,就叫南洋水师,南洋南洋,或许有一天,整个南洋都将是南洋水师的天下。

一个以大明的水军为主,不够的从郑芝龙的水军里面补,将山东、南直隶、浙江、福建、广东的水军全部集合在一起,组成十万人的军团,编制十万,配备一级风帆战列舰二十五艘,福船五百艘,小型战船一千五百艘,以东大营新港作为作为主基地,主要负责东部沿海的海防,同时负责清剿东海一带的海盗和倭寇,为殖民东瀛做准备,名字就叫北洋水师,这个名字在某段历史上是一个惨痛的回忆,但是在大明,在崇正朝,他必将创造一段辉煌的历史。

至于海军将领,朱慈炅感觉很无奈,大明水军这边也就登莱水军总兵黄龙可堪一用,其他的朱慈炅怎么看,怎么感觉不靠谱。倒是郑芝龙手下,郑芝虎、郑兴、郑明、杨耿、陈晖、郑彩等等,一个个都彪悍异常,一看就是不可多得的猛将。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因为他们的出身而不重用他们,反而重用一些不靠谱的明军将领,他们心里肯定会产生芥蒂。而且一旦重用这些不靠谱的明军将领,战斗力必将降低一个档次,所谓兵怂怂一个,将怂怂一窝,朱慈炅可不想大明水师最终变成豆腐渣工程,所以他决定大胆启用郑芝龙手下的将领。

所谓疑人不用,用人不疑,至少在郑成功当权那会儿,这些人里面没有出现过一个叛徒,这样就足够了。以后这水师就是交给郑成功统领的,他们在南明那么恶劣的形势下都没有背叛郑成功,那么在崇正朝,在形势一片大好的情况下,他们更不可能背叛郑成功。

既然决定重用郑芝龙手下的将领,朱慈炅就不再犹豫了,直接把南洋水师和北洋水师的高级将领全部定了下来。他当天就下了圣旨:

提黄龙为提督同知,担任北洋水军主将,提杨耿、陈晖为总兵,担任北洋水师副将;提郑芝虎为提督同知,担任南洋水军主将,提郑兴、郑明为总兵,担任南洋水师副将。

至于郑彩,就只能让他先跟着郑成功了,主要负责教导郑成功海战知识,同时也负责保护郑成功出行安全,也是总兵衔,不过手下没有五万水军,朱慈炅只是给他配了一千锦衣卫,如果郑成功要来东大营学习水军操练,就由他负责陪同保护。

水师至此就算是组建完成了,虽然风帆战列舰还没有造出来,但两大水师至少可以开始统一操练了,福船也可以开始改装了,至于左轮半自动步枪和左轮手枪,等王恭厂那边造出来,也可以慢慢给他们装备了。

鉴于大明沿海最近并没有什么安全隐患,朱慈炅干脆令北洋水师和南洋水师全部驻扎在东大营操练,边熟悉舰炮的操作,边改造福船,等风帆战列舰一造出来,两大水师差不多就能形成战力了,到时候,东瀛和荷兰入侵者什么的就要小心了,朱慈炅早就看他们不顺眼了,大明也已经忍他们很久了!

第四卷 第二章 征兵计划第十五卷 第五十六章 一溃千里第十二卷 第二十五章 皇帝的怒火第十四卷 第七章 战舰翻倍第十六卷 第二章 先进武器第二卷 第二十五章 反攻辽东第十五卷 第五十二章 恐怖的大明第十八卷 第三十六章 大胆尝试新战术(上)第十七卷 第四十九章 屯卫大迁移第九卷 第八章 列强订购大明军火第八卷 第二十四章 东南防线第十二卷 第三十一章 全面的合作第十三卷 第十一章 荷兰开溜第六章 西伯旧地换新颜(中)第八卷 第九章 教化蛮夷第十八卷 第六十五章 风之语者,天朝传说(上)第十五卷 第十六章 威武霸气第十五卷 第三十二章 汉字的魅力第十八卷 第四十四章 钢铁巨兽,无敌战舰(上)第十七卷 第八十章 若是不服便来战第四卷 第二十二章 狼狈逃窜第十八卷 第七十九章 群雄聚首,决战西洋(下)第十六卷 第五十三章 一场闹剧第十八卷 第七十章 协助盟友之墨西哥城第十一卷 第十章 全面整军用忠良第四卷 第二十章 暗夜刺杀第二卷 第八章 人渣第十三卷 第九章 荷兰出面第七卷 第一章 崛起计划第十四卷 第五十一章 鱼儿上钩第十五卷 第三十七章 黎塞留出手第十六卷 第三十四章 孙传庭请援第十五卷 第四十八章 明皇大怒第十一卷 第三十一章 三路齐出修棱堡第十一卷 第一章 雄心壮志展宏图第十五卷 第五十四章 水陆并进第二卷 第八章 人渣第七卷 第十二章 求助大明第十六卷 第五十一章 相互欺骗第十五卷 第二十五章 惊喜不断(四更,感谢T34/85大大打赏)第十一卷 第三十七章 雪中激战定北疆第十五卷 第五十五章 燃烧的远征(三更,感谢T34/85大大打赏)第七卷 第十三章 海军问题第十六卷 第四十八章 皇上来了第十七卷 第六十二章 开发新占领疆域第十四卷 第三十四章 直接开打第二卷 第五章 车床第十五卷 第四十九章 兴兵复仇第三卷 第十章 举步维艰第十三卷 第三十二章 迫降东胡第十四卷 第四十六章 战败投降第十二卷 第十四章 巡视东番第十六卷 第四十九章 虽远必诛第八卷 第八章 推行新政第十六卷 第二十七章 花市灯如昼第八卷 第七章 筹建特区第十四卷 第二十三章 席卷南亚第十五卷 第三十九章 沙俄终入套第十七卷 第六十一章 利润分配原则第六卷 第一章 辽东之殇第十七卷 第四十二章 重赏宋应星第十三卷 第八章 天朝降临第十六卷 第三十七章 全力攻城第十八章 钻床第四卷 第六章 军需物资第十五卷 第十六章 威武霸气第十七卷 第五十三章 开发新策略(上)第十六卷 第四章 推动发展第十一章 暗斗第四卷 第二十六章 峡谷遇袭第十七卷 第七十八章 沙俄震惊求和谈第十卷 第三章 验定律驱雷掣电第十八卷 第六十五章 风之语者,天朝传说(上)第四卷 第二十二章 狼狈逃窜第十六卷 第二十四章 盛世长安(上)第八卷 第五章 培养海盗第十三卷 第十五章 血染龙旗(下)第五卷 第四章 蒸蒸日上第十八卷 第八十一章 再请和谈,妄图拖延(下)第十卷 第二十五章 守襄阳义军末路第十五卷 第十六章 威武霸气第十八卷 第八十二章 列强屈服,签订和约第十五卷 第三十四章 疯狂的龙币第十八卷 第七十七章 穷兵黩武,最后疯狂第十七卷 第十三章 经纬度坐标第十卷 第一章 觅良才开科取士第一章 天启六年第十六卷 第三十一章 陕西行都司第五卷 第十六章 再传捷报第十五卷 第二十八章 取个名字真难第十四卷 第二十七章 全面开战第八卷 第七章 筹建特区第七章 气氛诡异第十六卷 第二十九章 荒原会面第十卷 第五章 画蓝图天涯变咫尺第十五卷 第二十七章 喜得太子第二卷 第十六章 新科状元第十六卷 第三十八章 死伤惨重第三卷 第二十章 一网打尽第十七卷 第四十九章 屯卫大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