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八十八章

边上的廖文广这时说道:“来几样你们拿手的菜,再来两样时令的菜。”

“有煮玉麦,二位老爷要不要尝尝,味道很不错。”男子问道。

廖文广点点头,说道:“让膳房看着上。”

“好咧!”男子吆喝一声,转身去了膳房传菜。

廖文广拿起桌上的茶壶,为孙传庭倒了一杯茶水,然后又给自己斟满一杯。

“尝尝这个茶,这里用来泡水的茶都是南边的好茶,一般人想喝都喝不到。”廖文广放下茶壶,示意孙传庭用茶。

孙传庭端起茶杯放在鼻下闻了闻,又抿了一小口,眼前一亮,道:“还真是好茶,想不到这里的掌柜如此舍得,用如此好茶招待客人。”

“这里的掌柜舍不舍得我不知道,我只清楚这一壶茶要十两银子。”廖文广端起茶杯放在嘴边轻轻啜饮。

孙传庭眉头一挑,道:“茶是好茶,但也用不了十两这么多。”

十两银子足够在外面的酒楼点上一桌菜品不错的席面,在这里却只能买一壶茶水,喝的不是茶水,是银子。

“在这里就是这个价格,而且来这里吃饭,不管喝不喝这个茶水,这份银子都要算在饭菜上。”廖文广吹了吹杯中的热气,放在嘴边又喝了一口。

孙传庭看了看饭厅内其他用饭的食客,嘴里说道:“这么贵的茶水,想来饭菜也不便宜,可还是能够吸引到这么多食客,想必这些人怕是也不止是单纯为了用饭,更是想享受一把宗藩的待遇。”

“说对了。”廖文广把茶杯放在桌上,看着周围的食客说道,“来这里用饭的,非富即贵,反倒是虎字旗的人很少会来这种地方吃饭,最多就是花几个大钱进代王府逛一逛。”

听到这话,孙传庭在人群中看了一圈,这才发现,确实看不到有逆匪的人,反倒多是一些文人学子,还有一些食客身上的气质很像代州城中乡绅大户人家的老爷。

“在这里传菜的伙计是代王府的公公,雅间里有代王府的宫女专门传菜,这种享受,整个大明怕是也只有这里才能让普通人享受一把。”廖文广说道。

就在这时,传菜的太监端着菜肴走了上来。

每个小太监手里都提着一个食盒,一共来了三名小太监。

一盘一盘菜肴被放在桌上,最后放了六样菜在桌上,最后一个小太监又用托盘装的两根玉麦放到了桌上。

“您二位的菜齐了,两位爷请慢用,奴婢告退。”太太监提着食盒躬身倒退了几步,退远一些后才转身离开。

桌子上的菜很简单。

别看是六样,其中四样都是小碗碟装的,里面根本没有什么东西,只有一只装着全鸡的盘子,和玉麦的盘子才大一些。

“伯雅兄尝尝吧!”廖文广抬起手,示意对方动筷。

孙传庭拿起筷子去夹盘子里的玉麦,几次都没有夹起来,最后干脆用手把玉麦抓过来,放在嘴边轻咬了一口。

玉麦粒在他嘴里咀嚼咽下后,他道:“尝尝这个玉麦,味道香甜,确实不错。”

听到他的话,廖文广也拿起了玉麦,放在嘴边啃咬起来。

几口吃下去,他眼前一亮,嘴里说道:“就冲这两根玉麦,也不枉我花了四十多两银子吃这么一桌饭菜。”

“什么,要四十五两?”孙传庭眼睛瞪大。

桌子上的几样菜,除了那只鸡外,还有这两根玉麦,其他的几样菜搁在外面的酒楼,连二两银子都用不了。

“二位看着眼生,不是大同镇城中的人吧?”

相邻桌子上的一个身穿长衫的读书人看向廖文广和孙传庭。

孙传庭放下手里的玉麦,笑着对说话的读书人说道:“我是代州人,听说可以花银子来闲逛代王府,便和同伴一起过来了。”

“原来是代州人,也不太远,挨着山阴县,怪不得听说到了代王府这里的事情。”读书人笑着说道,“这个玉麦是大同的特产,除了大同,其他地方怕是很少能见到。”

玉麦并没有在大明推广,尤其是大明北方,很少有知道玉麦这种东西,所以大同人便把玉麦当成了自己家乡的特产。

WWW● ⓣⓣⓚⓐⓝ● C〇

孙传庭点点头,道:“兄台说的不错,虽然代州与山阴县相邻,可山阴县地里种的都是玉麦,代州却还是种以前那些粮食,这还是我们第一次尝到玉麦。”

“玉麦确实味道不错,如今正是玉麦成熟的时候,二位在这个时候来大同,算是有福了,刚刚二位吃的是煮玉麦,还有烤玉麦,另有别样滋味。”读书人为他们介绍道。

孙传庭道:“可惜这里的饭菜实在有些贵,这次恐怕是无缘了,只能下次再吃。”

“二位真要想吃的话,也不见得一定要在代王府吃,外面的酒楼也有,甚至路边也有人贩卖,花不了几个大钱。”读书人说道。

孙传庭愣了一下,道:“居然如此便宜?”

“粮食丰收了,自然便宜,而且这个东西里面的玉骨占了很大的份量,若是卖太贵的话,还不如直接去农户手中买。”读书人为两个人解释道。

孙传庭神情一顿,问道:“兄台刚才说粮食丰收了,这是怎么一回事?山西其他地方可都减产,有些地方更是颗粒无收。”

“具体怎么回事我也不清楚,只是都说粮食丰收,农户家中都攒下了不少粮食,可惜我家中的田产被强行分了出去,要不然也不会便宜那些佃户。”读书人一脸抱怨。

孙传庭打量了一眼面前的读书人,没想到对方居然还是大同境内的大户出身。

不过转念一想,觉得很正常。

普通百姓不可能来代王府花上几十两银子吃一顿饭。

“你家中的田产都被分走,你就不恨那些分你家田地的人?”廖文广突然开口问道。

读书人左右看了看,旋即压低声音说道:“怎么能不恨,可恨又能如何,刘将军下令分田,谁敢不同意。”

“这么说就没有人反对?”廖文广又问。

读书人说道:“怎么可能没人反对,但反对的那几家全都被抄了家,家中几个主事的人被公审砍了脑袋,家中其他人也被发配去了草原,听说要给鞑子为奴为婢。”

第二百四十章 守备大人的人第七百七十七章 被困第一千八百九十八章 王嘉胤之死第四百六十六章 搜查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智囊第二千一百八十章 意外之财第一千五百一十七章 坚定了招安的决心。第七百三十三章 重要的消息第七百一十八掌 针对草原的安排第一千八百二十三章 三十里外遇敌第六百七十章 汗帐来人第三千零二十章 担忧第二千三百二十二章 盟使第一百五十一章 齐聚徐家庄第二千三百四十二章 归来的娜木钟第十一章 石云虎的心思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 官军开炮第二千八百一十二章第一千七百六十一章 攻打天门关第二千五百二十二章 总督第八百五十一章 入主新平堡第八百四十一章 炮击官军第二百二十四章 欲壑难平第五百二十六章 三个人的选择第九百二十一章 逼宫第二百零四章 劫掠范家商队第八百零四章 俘虏第一千三百零七章第二千一百七十四章 果断认怂第八十七章 知县的怒火第二千二百零六章 夺门第一千七百九十八章 失望的战果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暗涌第一千七百七十七章 被抛弃的太原城第六百一十六章 渡口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第三百章 郑一官第二千六百一十九章 大军出击第二千七百二十五章 人心惶惶的京师第一千二百九十章 京城杀人案第二千九百三十九章 放还第一千七百五十五章 无路可逃的县令第九百零五章 回京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 骑兵冲锋第九百七十九章 不留俘虏第一千五百二十章 赶出新平堡第一千六百九十九章 武僧第二千八百一十四章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 登城第二千四百零九章 找上门的多尔衮第九百九十二章 蒙古人南下第二千九百三十九章 放还第一千七百三十六章 兵临城下第一百七十七章 炮轰二梁山大寨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 本地乡绅来访第二千五百九十八章 余淮背后的大人物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 断绝第二千七百三十四章第二千二百七十七章 再请第一千八百九十章第一千五百三十章 求援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代人传话第八百七十八章 劝说第二千二百五十七章 黄龙第二千六百七十章第六十三章 平安银子第二千七百五十八章第二千九百一十二章 等不到的援军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不愿娶亲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交代第五百零一章 敌袭第六百五十章 送传消息第六百五十四章 危机初显第二千一百三十六章 意见不和第一千九百零八章第三百六十七章 查找失踪锦衣卫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 备战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交代第二千七百七十五章 南都建都第二千一百四十九章 气急败坏离去的开封知府第一百零三章 人心易变第二千九百九十九章 无功而返第一百三十二章 审问庄丁第一千九百三十三章第二千九百八十四章 官兵上门第一千九百三十七章 东江镇主帅资敌第八百九十九章 范永斗之死第九百九十八章 离开第两千零一十五章第二千三百一十一章 收部下第一千六百九十六章第二百三十九章 宴请第四百五十四章 条件第二千八百六十四章 各自退兵第八十四章 丟职的捕快第一千五百零六章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 进攻第一百二十五章 小心徐家第二千二百九十九章 巧合的名字第二千二百四十一章 皮岛上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