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九十三章 不欢而散

“廖参议答应了?”孙传庭眉头紧皱。

廖文广苦笑的摇了摇头,道:“我哪里有资格答应,这么离谱的条件,怕是抚台那边也不会同意。”

“这样离谱的条件谁敢同意,怕是前脚刚答应后脚就会被人弹劾。”孙传庭嘴里哼了一声。

廖文广身子往后一倚,靠在车厢内壁上,有气无力的说道:“我怎么这么倒霉,摊上了这样一个差事。”

听到这话的孙传庭同情的看了他一眼。

以当前刘贼提出的条件,不管朝廷是否答应,廖文广都成了最好的背锅之人,待大同的事情落幕,闲赋在家对他来说将会是最好的结果。

“我也看明白了,刘贼就不是真心要接受招安。”廖文广恨恨的说。

两次来大同镇城见刘恒都没能得到一个想要的结果,他看不出刘恒有任何想要接受招安的想法。

孙传庭轻笑一声,道:“这是好事,刘贼不愿意接受招安,朝廷正好发兵清剿了他,不然继续留他下去,迟早成为大明西北的祸患。”

“对我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廖文广没好气的说。

作为第一个接触刘贼的招安使臣,不仅没能成功招安,反而引来刘贼攻打太原府的大军,他自知以后很难留在朝堂上。

就算朝廷接受刘贼的条件,招安了刘贼,他的下场同样不会太好。

一旦招安成功,刘贼提出的条件苛刻到朝廷不得不派人背黑锅,而他就是最好的人选,甚至连他背后的抚台都未必能撇的干净。

这时候,孙传庭正色道:“廖参议,若是听在下一句劝说,回去后,马上向朝廷说明大同这里的情况,并告知朝廷刘贼是动摇大明根基的大贼,请求朝廷派大军清剿,如此,或许可保全自身。”

“伯雅兄可知朝廷为何要派我来招安刘贼?”廖文广反过来问道。

孙传庭略作沉思,道:“朝廷几次派大军来大同剿杀叛军失利,已经知道派到大同围剿叛军的兵力少了无用,一时又无法抽调太多的兵力出来,这才用招安的手段拖住刘贼,等待铲除刘贼的时机。”

“朝廷把钱粮都用在了辽东,暂时无法拿出太多的钱用来双线作战,招安刘贼也是不得已的选择。”廖文广叹声说道。

孙传庭道:“那就请求朝廷调动辽东的兵马来大同除贼,总之这个刘贼绝不能留下,否则将来必定是朝廷心腹大患。”

“辽东的兵马哪有那么容易派到大同来。”廖文广道,“辽东的将门未必愿意带兵来大同,朝廷也需要有人在辽东抵挡奴贼。”

听到这话,孙传庭一摇头,道:“奴贼可以先放一放,但刘贼绝不能留,此人在大同所作所为,完全是在挖大明的根基,一旦给了他壮大的机会,朝廷危矣。”

“伯雅兄太过高看他们了。”廖文广不明白孙传庭为何如此抵触虎字旗,却还是说道,“刘贼虽然看上去和一般的贼寇有所不同,可绝没有伯雅兄说的这般严重,更比不得辽东的奴贼,那才是朝廷眼下的大患。”

从萨尔浒到到眼下,明军节节败退,一座座辽东重镇陷落贼手,如今大明在辽东只剩锦州关宁一线,而奴贼也从疥癣之疾成为了大明的心腹大患。

而刘贼不过占据宣府大同两府,虽然败退过几支明军,仍无法与奴贼对大明的威胁相提并论。

孙传庭见廖文广茫然不知的模样,只好耐心解释道:“廖参议可留意到刘贼在大同分了田?”

“伯雅兄是觉得刘贼分田便得了大同的民心?”廖文广反问道。

孙传庭道:“分了田,百姓得到了好处,刘贼自然得到了百姓的民心。”

“恰恰相反。”廖文广说道,“我倒觉得,刘贼分田是走了一步臭棋,把自己自绝士林之外,难成大器。”

“难道廖参议就看不到百姓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吗?换做旁处,又怎么会有大同这样的粮食丰收。”孙传庭说道。

廖文广语气轻松的说道:“刘贼在宣大分田,得罪了本地的乡绅大户,宣大分田的事情一旦宣扬出去,其他各地乡绅大户便会人人自危,只要是不想自家田地被分的人家,只能站在朝廷一方,所以刘贼分田不是什么良政,反而是在自掘坟墓。”

“廖参议你是这么想的?”孙传庭眉头皱了起来。

廖文广说道:“宣大刘贼不过是个疥癣之疾,不足为虑,待朝廷平复辽东奴贼叛乱,或者粮草充足,随时可使大军来大同除去刘贼。”

“刘贼在大同分田深得民心,这般作为已非一般贼寇,难不成廖参议真的一点也没看出来?或是佯作不知?”孙传庭盯着廖文广的面庞说。

廖文广脸色一沉,道:“伯雅兄这是何意,莫非要说本官与刘贼勾结,故意有所隐瞒不成?”

“难道不是吗?”孙传庭反问一言。

廖文广语带一丝怒意道:“本官在大同所见所闻,全都告知过抚台,从勿有一言编排或掩盖,伯雅兄却言本官与刘贼勾结,本官定会向朝廷参奏于你。”

恼怒下,他开始在孙传庭面前自称本官。

“在下也会上奏朝廷,向朝廷说明刘贼在大同所行所为对大明的危害。”孙传庭直言道。

亲眼看到刘贼在大同所做的事情,他心惊万分,知道刘贼危害之大远超奴贼,所以他也要让朝廷诸公看清刘贼的面目。

“哼!”

廖文广哼了一声。

两个人一番争执下,不欢而散。

总镇署。

刘恒回到办公的签押房,交代赵武为自己泡一杯热茶。

“将军,咱们真的不去雁门关见一见那位抚台?”随刘恒一起回到签押房的赵宇图,一进屋门,便追问道。

刘恒坐回办公桌后面,从桌面一侧抽出一份账册,嘴里面说道:“你还真想去雁门关一趟?”

“若是能被招安,属下不介意冒一次险。”赵宇图说道。

这时,赵武手里端着里面冒着热气的茶缸走过来,小心翼翼的放在了桌子上。

第四百三十七章 逃出庄子第二千一百二十三章 林知府的谋划第二千七百八十四章 草原的路第一千九百三十六章第二千七百一十七章 皇太极退兵第四百五十四章 条件第七百七十四章 来自墩堡内的忧心第一千九百五十八章第四百零五章 请兵第二千七百八十五章 遭遇马群第一千六百零一章 分你家的田第三百零五章 归程遇神父第九百七十七章 夜袭第二千七百八十三章 草原上的短处第一千九百二十章第二千零二章 活不下去的佃户第三百三十章 杨家第二千八百五十四章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 收到消息的李广益第二千三百一十五章 封锁第二百二十二章 讨要银子第一千四百三十章 水师离岗第七百四十三章 定心丸第三百一十七章 司局级第三千零四十二章 逃命的林丹汗第二千四百一十章 战事开启第二千三百三十八章 妥协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 擒获代王第两千零三十九章 新帝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城墙上第二千六百五十六章 有进无退的莽古尔泰第二千五百五十七章 官军出动第二千八百二十九章 失势的衍圣公第五十七章 一触即溃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战兵师第五百九十一章 价值一千两银子的消息第二千三百三十四章 老谋克第二百六十六章 坎坎塔达台吉的请求第十章 粮食到手第二千六百二十七章 最后通牒第二千二百六十九章 一旁看戏的明堡守军第二千八百一十五章 哭庙第二千零六十八章 自焚第一百八十七章 母老虎上门第一千七百三十七章 炮击第八百四十八章 炮轰新平堡第一千九百六十四章 见洪承畴第一千八百二十二章 分兵第二千七百二十三章 单独留下的安乡伯第三百九十章 哪一个更让你喜欢第二千九百三十五章 太上皇第一千七百零六章 老和尚第二千三百八十七章 岳托兵败第九十六章 募银剿匪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 商讨第二千七百零八章第二千八百九十五章 城外过夜第二千二百七十五章 三方剩二方第一千七百八十七章 坚守城墙的县令第四百三十四章 副总兵的庄子第七百一十五章 服软第二千三百七十三章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 内阁三人第四百二十七章 吃人的凶虎第四百九十四章 巡视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王谷服软第二千九百三十二章 清军败走第二百九十九章 田生兰的犹豫第五百一十四章 狼群三百二十二章 来自蒙古台吉的反对第二千四百四十章 骑兵到滋阳城外第一千九百一十章第四百八十章 大木第四百六十六章 搜查第二千九百四十四章 上位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拒绝支援第六百八十八章 厮杀第一千九百七十二章 撤离第五百五十六章 到大凉山第一千六百六十五章 京城送来的加急文书第三千零一十六章 读书人示威第二千二百四十三章 辽东的战斗打响第六百九十八章 拒绝与兀鲁特部的合作第二十八章 官军的围剿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 耳目第一千七百一十章第二千二百五十五章 不服第一百零九章 卜石兔退兵第四百三十四章 副总兵的庄子第二千五百四十四章 额弼纶想要带兵攻打金州城第一千零五章 搜身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 巡抚被抓第二千九百一十五章 决定第七百五十五章 蒙古大军再次进攻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俘虏第一千七百七十三章 俘虏没用上第五百七十五章 藏银第二千八百零七章 大金在朝鲜发挥出自己的优良传统第二千零九十七章 白杆兵成功渡河第二千七百三十五章 大军围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