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三百九十七章 御奴对策

ps:感谢书友的打赏。

“皇爷,喝口茶歇息一会儿吧!”王承恩从宫女手中接过盖碗,端送到了崇祯的手边。

闻言的崇祯伸了伸懒腰,嘴里说道:“朕确实有些乏了,剩下的奏本只能稍后再行处理了。”

说着,他接过盖碗,打开后吹了吹,随后放在嘴边小口的喝了一口。

就在这时,一名小太监手里端着奏本从外面快步跑了进来。

“启禀圣上,通政司的左通政送来了蓟镇总兵贺虎臣的急奏。”

听到这话的崇祯脸色骤然一变,连忙说道:“快把奏本给朕拿过来。”

王承恩走过去从小太监手里接过奏本,转而恭敬的递到崇祯的手中。

崇祯接过奏本,急忙翻看起来。

啪嗒!

奏本从他手里滑落,砸在了御桉上面的盖碗上。

“怎会这样,他袁崇焕是干什么的吃的,居然让奴贼从他的眼皮子底下来到了大明境内。”崇祯嘴里囔囔自语道。

安卓苹果均可。】

蓟镇虽然不归袁崇焕这个督师管,可奴贼从辽东绕路草原,通过蓟镇进入大明境内,在他看来就是袁崇焕没有给他守好辽东的门户。

此时虎字旗在草原上大败皇太极的消息还没有传播开。

毕竟这种事情虎字旗并没有对外宣扬,皇太极更不可能宣扬了,只靠那些来往草原上的商人传播,速度自然慢许多。

所以,大明这边收到了贺虎臣送来的告急奏本,却并不清楚皇太极已经在草原上大败一场,并且两红旗的一万多兵马都折损进去。

王承恩把奏本从盖碗上面拿开,在御桌上放好。

“大伴。”崇祯看向在御桌前忙碌的王承恩,说道,“传朕口谕,把内阁的几位阁老和兵部尚书王洽都找来。”

“奴婢遵旨。”王承恩躬身领命。

内阁和兵部接到传唤,很快被小太监带到了干清宫。

在以内阁首辅韩 p为首的带领下,内阁的阁老和兵部尚书王洽先给崇祯行礼问安,随后才站在一旁等着崇祯问话。

“大伴,把贺虎臣的奏本交给韩爱卿。”崇祯示意王承恩把桌上的那份来自蓟镇的奏本递给韩 p。

王承恩拿起桌上的奏本,走到韩 p面前,双手递了上去。

朝中没有秘密。

蓟镇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早就有通政司的官员把蓟镇的事情偷偷告诉了内阁这边。

所以韩 p哪怕还没有看奏本,却已经知道奏本里面的内容是什么了。

不过,他在崇祯面前还是翻看起奏本,又看了一遍里面的内容。

看完之后,他双手合上奏本想要递回给王承恩。

这时候就听崇祯说道:“不急着还回来,让其他几位爱卿一同看看。”

韩 p只好把奏本递给身旁的次辅李标。

来自蓟镇的奏本在一个个大臣手中传阅,最后才轮到王洽这个兵部尚书手中。

和内阁的情形不同,王洽并没有提前收到事关蓟镇的消息,所以在他看到奏本上面的内容是,脸色当即变了颜色。

“韩爱卿,你先说说吧,对于奴贼进犯蓟镇怎么看?”崇祯问向韩 p。

一直以来他都等着韩 p为大明带来众正盈朝的一天,而且韩 p作为首辅,在他看来身为首辅的韩 p理应为他排忧解难,奴贼来犯蓟镇的事情也应当由首辅来解决。

说白了他眼中的首辅应该是无所不能,只要他这个皇帝遇到了事情,首辅就应当出面解决麻烦。

见问起了自己,韩 p站出来说道:“臣并不担心奴贼祸乱蓟镇一地,臣更担心的是,奴贼在蓟镇为祸一番后,便挥师西进,经由遵化,蓟州,兴州,顺义,最后来犯京师。”

“臣以为奴贼这次来犯就是为了抢一把,可以调动兴州三卫,营州三卫和沿路各卫增援蓟镇的贺虎臣,与其配合绞杀来犯的这支奴贼兵马。”次辅李标站出来说道。

崇祯心中认同李标的建议。

觉得李标的提议很好,沿路有这么多卫指挥所,完全可以用优势的兵力对付远道而来的奴贼大军。

哪怕登基这么久,崇祯仍然相信纸面上大明兵马数量。

当然,他也不是完全的相信,认为纸面上的兵马数量就算与实际上的兵马数量会有所差别,也不会太大。

毕竟朝廷拿出去的钱粮都是按照纸面上的数字发放。

韩 p说道:“圣上,理应小心奴贼来犯京师,不如下旨传召各地出兵勤王。”

他不是那种什么实物都不通的人,深知大明能战的兵马并不多,除了边军还剩下一些能战的兵马,只有辽东才拥有大明数量最多的精锐兵马。

至于李标所言的各地卫所,连外强中干都算不上,指望卫所的兵马去抵御来犯的奴贼兵马,还不如由贺虎臣临时募兵更有指望一些。

“勤王!”崇祯眉头轻皱。

一旦各地派兵来勤王,不管最后有没有用到各地的勤王兵,朝廷都需要耗费大量的钱粮用在这些勤王兵的身上。

崇祯舍不得拿出这么多钱粮给勤王兵,甚至他都怀疑户部还能不能拿出这笔钱粮出来。

没有了陕西和山西还有河南这三处的税赋,朝廷能征收上的税赋少了,可开销却更大了,户部尚书更是隔三差五在他这个皇帝面前哭穷,想要打内帑的主意。

韩 p见崇祯犹豫,便说道:“奴酋野心勃勃,这一次来犯我大明,肯定不会轻易退兵,很有可能会来京师试探一番,圣上理应早做打算。”

“爱卿说的有道理。”崇祯舍不得钱粮,却也看重自己的小命。

他还要中兴大明,自然不希望自己大业未成就中道崩殂。

“圣上,只需把奴贼堵在蓟镇境内,自然就不需要勤王了,若圣上不信任沿路各卫所的兵马,完全可以把蓟镇交给袁崇焕去解决。”李标提议道。

原本蓟镇也应该受袁崇焕这位蓟辽督师的辖制,但因为朝廷一些大臣们想要对袁崇焕钳制,便把蓟镇从袁崇焕手中分了出来。

没有了蓟镇,用大明朝廷上的一些人的说法,袁崇焕只需要专注辽事即可,其他的事情就不需要他费心了。

第七百七十九章 出战第二千七百三十五章 大军围城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 涌动第二千七百二十章第一千六百九十章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 见到郑统领第六百七十章 汗帐来人第一千七百六十四章 夜袭第二千九百五十四章 同意大清的要求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来自杨国柱的支持第二千五百六十七章 受伤第二千九百零二章第一千八百九十五章 虎字旗的弱点第五百五十章 抚标营出兵第一千八百一十一章 监军第二千一百九十五章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驱离第四百九十五章 辎重队第七百三十五章 争权第八百零一章 铳击蒙古骑兵第二千五百九十六章 失败的设伏第六百二十七章 范永斗找上大同巡按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 收到消息的李广益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不愿娶亲第二千零七十一章 福王是豕第二千九百九十一章 稳坐泰山的洪承畴第一千八百五十七章 刀下留人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 大同来的奏本第七百九十一章 请战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大军过河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 无处可逃第五百六十章 大军继续上山第二千五百五十六章 对付莱州境内的虎字旗兵马第二千七百二十二章第二百零二章 范家商队第七百二十六章 范永斗见素囊第二千四百九十四章 孔月晴见老家人第八百五十八章 炮击第二千九百九十四章 不欢而散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 不娶第一百五十七章 徐有财丧命第八百二十八章 商人谋逆第二千四百一十五章 去京师求援请假一天第五百六十五章 弓箭手对火铳手第一千七百九十章第二千八百五十五章 兄弟之间的对话第一千六百三十二章第二千六百七十三章 商讨第八十五章 贪婪使人冒坏第二千一百六十八章 闹翻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最后一战第二千二百五十二章 炮击第十六章 连夜回营第七百八十九章 出城第五百七十二章 进庄第二千八百九十四章 遏必隆第五百九十四章 去往后金的暗谍第二千九百三十二章 清军败走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天灾第四百零七章 突然出现的蒙古甲骑第九百八十六章 获得胜利的虎字旗第二千三百零八章 遇敌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第七百七十六章 阿日斯兰之死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杨国柱的担忧第二千三百一十五章 封锁第六百九十九章 范家的谋划第七百三十七章 板升城城内的汉商第三百八十六章 草原之行第四百八十八章 赵宇图来宣府第一千八百九十六章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 合谋第一千八百四十四章 熟悉的人第一千章 不同的消息第一千五百九十一章 新任守备第七百九十八章 出兵新平堡第一百二十三章 马匪设伏第一千七百二十六章第二千二百二十三章 婚事定下第二千一百四十八章 颠倒黑白第一千九百零二章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找到梁家第四百七十五章 皮岛第二千一百四十六章 出恶气第一千八百二十六章 四面攻城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逃命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第七百一十三章 赔罪第二千九百六十七章 回驿馆第一千九百九十七章 阿敏的小心思第七百七十九章 出战第二千一百五十九章 去府衙要粮第二千一百七十六章 开城门第二千八百六十三章 公然抗命第二千四百四十八章 炮临城下第二千七百九十四章 提前溜了的朴判书第二千八百八十六章 胜利消息传回青城第一千八百八十一章 弃城第二千四百四十四章 互不退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