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四百二十一章

“是。”李云奇应了一声。

刘恒想了想,又道:“你亲自去一趟第一战兵师,接下来你就留在第一战兵师,跟在陈寻平的身边学习如何处理军务,但不准插手第一战兵师的军务,只带耳朵不准多嘴。”

听到这个命令的李云奇一愣。

甚至心中在想,是不是刘恒已经不信任陈寻平,想要让他去第一战兵师对其进行监视,就像那些太监监军一样。

不过,转念又觉得不可能。

虎字旗除了有外情局,还有一个内情局。

内情局便是对内审查,并暗中监视,甚至身边的某位同僚都有可能是内情局的人,所以第一战兵师肯定不缺内情局的人,根本不需要他一个侍从队的人去监视一位师正。

刘恒看着一脸迷惑的李云奇,问道:“是不是不明白为何要让你留在第一战兵师?”

“属下确实不太理解。”李云奇坦言道。

刘恒说道:“拿下山东以后,山东河南两省只靠第一战兵师,兵力肯定不够,所以接下来会进行一轮扩军,不仅是你,接下来侍从队的其他人也会进入军中或者地方上。”

扩军,已经成为虎字旗当务之急的紧要事情。

拿下山东后,虎字旗将会有四省之地。

与此同时,北直隶也将很快会纳入虎字旗的统治下,而大明的崇祯帝肯定不会轻易放弃,战争将不可避免的越打越大。

同时,虎字旗还需要一支兵马防备山海关和辽东的奴贼。

可以说虎字旗目前为止除了陕西和山西还算比较稳定外,其他各处都需要用兵,兵力自然开始捉襟见肘。

而最危险的两处地方便是宣大的亲兵师和已经在山东的第一战兵师。

亲兵师需要应对随时可能入关的奴贼,还要随时做好攻破内长城进攻京师的准备。

而在山东的第一战兵师更加危险。

不仅需要保证河南和山东的安稳,还要做好面对随时有可能从四川,湖广,南直隶,这三个方向来犯的大明南兵。

不仅要防备南兵,大明在北方的兵马也一样需要防备。

一旦山东被拿下,大明朝廷肯定会做出狗急跳墙之举,稍微有些见识的人都知道,虎字旗拿下山东后,北直隶就完了。

不想京师出事,那么大明朝廷就必须阻止虎字旗拿下山东全境。

“属下明白了。”李云奇明白,接下来第一战兵师扩军,他便会留在第一战兵师从军。

刘恒道:“回去准备一下吧,这一两日就出发。”

“是。”李云奇敬了个礼,转身退了出去。

刘恒收起桌上的奏本,重新翻看起之前看到一半的公文。

然而就李云奇刚走后不久,杨远来到了刘恒的签押房。

“主公,自打卢象升死后,朝廷已经急了,准备从辽东抽调关宁军赶赴山东。”杨远把外情局送来的消息汇报给刘恒。

闻言的刘恒站起身,走到身后的舆图前,看着辽东的方向,他道:“袁崇焕刚死不久,大明就急着从辽东抽调兵马入关,崇祯就不怕奴贼卷土重来,拿下宁远城吗?”

皇太极已经不止一次在宁远城下吃了亏。

不过,那都是袁崇焕坐镇在宁远城时的情形。

有无袁崇焕的宁远城完全是两回事,而孙承宗的年纪毕竟大了,又离开多年,辽东的将军未必还会愿意听从孙承宗的吩咐。

最重要的是,袁崇焕被杀,也让辽东将门对朝廷多了一份疏离。

连为大明尽力维持辽东局面的袁崇焕都被杀了,辽东的将门每年都要从大明朝廷上吸血,谁不害怕成为下一个刀下之魂。

杨远说道:“恐怕大明朝廷已经顾不上这些了,害怕咱们虎字旗拿下山东截停了运河,到时候京师必乱。”

【话说,目前朗读听书最好用的app,换源app,.huanyuanapp安装最新版。】

“知道领兵来山东的关宁军的主将是谁吗?祖大寿?”刘恒问道。

自辽东李家倒下后,如今将军势力最大实力最强的已经变成了祖家。

杨远说道:“不是祖大寿,领兵来的是副将马世龙,参将曹文诏和王承胤,都司左良玉,如今正赶往山东。”

“这些人的名字听着挺耳熟。”刘恒眉头微微一皱,感觉最近好像听到过这几个人的名字。

这时候杨远说道:“这些人都是随孙承恩收复遵化,滦州,永平等四城的明军将领,盘踞在四城的奴贼彻底赶出了大明,孙承宗赶往山海关上任,这几个明将被朝廷派往山东。”

刘恒想了想,问道:“领兵的文官是谁?”

大明的武将不可为帅,每一路大军肯定是有文官作为大军主帅。

杨远说道:“山东按察副使孙传庭,如今他接替了卢象升在位子。”

“是他呀!”刘恒对孙传庭并不陌生。

大明仅有的几个有能力统兵文官里面,孙传庭和卢象升绝对排得上前列。

和这两个人相比,洪承畴都只能算得上是半个。

杨远好奇的问道:“主公认识这个孙传庭?此人是山西人,前几年虎字旗拿下雁门关后,此人便逃去了京城。”

“这是个有本事的人,和卢象升一样,可惜不能为我所用。”刘恒感叹了一句。

卢象升和孙传庭都是那种忠君体国的大臣,比许多大明的文官更有骨气。

只可惜在大明, 有本事的人往往死得更快。

杨远小心的问道:“要不然属下派人先去找一下这个孙传庭,看看能不能招揽此人加入虎字旗。”

既然刘恒看重此人,他便想试一试能否招揽到孙传庭。

“不必试了。”刘恒一摇头,旋即说道,“虎字旗在山西的情况别人可能不清楚,但这个孙传庭肯定有所了解,他既然选择逃去了京师,说明此人根本没打算加入虎字旗。”

杨远叹息道:“可惜这样有本事的人不能为咱们所用。”

虎字旗地盘大了,人才的需求也更多了,心气高起来的杨远自然希望所有的人才都能够为虎字旗所用。

之前卢象升的死,他便觉得极为可惜。

毕竟以卢象升在大名府执政的那几年,大名府的变化还是很大的,若大明都是像卢象升这样的官员,虎字旗未必能够有如今的模样。

第二千七百七十三章 期限第二千三百五十六章 万骑冲阵,炮齐鸣第两千零三十八章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 守备府出兵第一千七百一十章请假(去医院)第二千五百四十六章 抓捕叛逃汉兵第四百二十四章 消息传到草原第七百零九章 无理的要求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逃出青城第二千零六十二章 征银第二千七百四十九章 放勋贵离开第二千一百八十七章 不进小宋集的条件第七百八十九章 出城第二千一百四十七章 抄家第二千九百七十七章第一千九百四十四章 海战第二千六百八十七章 皇太极惦记山海关第二千二百九十二章 目光落向草原第一千一百章 赵家的态度第六百五十三章 不愿留在草原的屠腊第九百三十九章 蒙古大军第四百四十六章 劝说第二千七百二十二章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进青城的规矩第一千八百六十六章第八百零六章 送功劳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 治理地方的人才第七百八十章 败退第二千七百二十六章第两千零八章 炮灰第六十六章 徐家的动作第一千零九十章 大营过河第四百三十一章 提醒第二千四百零六章 不受威胁第一百七十七章 炮轰二梁山大寨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记恨第二千五百零三章 拒绝讲武堂第三千零五十章 诏书第二千六百六十八章 设伏第三千零五十章 诏书第一千七百零七章 南北货场第三百八十七章 吴敬岩来见第五百一十章 逃走第八百八十九章 十寨覆灭第一千四百一十章 出兵良机第六百二十章 抓去见官第六章 整训流民第八百八十章 盖伦船第七百一十一章 动手第二千七百一十七章 皇太极退兵第一千六百四十六章第一千零四十章 劝说第三千零一十七章 我们是害虫第一千六百七十六章 谈崩第二千四百八十八章 衍圣公有请第九百一十三章 再劝第五百零七章 上药第一千九百六十二章第二千七百八十章第一千六百五十五章 居庸关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战争临近第二千一百零八章 宽其心第五百三十七章 回新平堡第二千九百四十二章 送入朝会的血诏第二千五百零三章 拒绝讲武堂第二千二百九十三章 老好人首辅第一千九百五十四章第一千六百三十八章 闹饷第六百八十七章 骑兵第六百四十七章 失利第一千八百二十六章 四面攻城第一千八百七十八章 攻城开始第三百一十三章 又一支骑兵队伍第二千四百零四章 萨哈廉再遇骑兵师(上一章是2043…第一千零五章 搜身第二千二百八十五章 战事失利第三千章 范文程未能进宫第两千零一十章 奴才第八百七十三章 刘恒的条件第九百七十四章 劝说第三百三十章 杨家第六百八十七章 骑兵第二千四百二十五章 大军调往东昌府第二百七十六章 虎头寨第二百八十六章 另外一事!第二千五百九十五章 不尊号令第二千二百四十七章 巨舰第五百零四章 女真人退走第五百三十六章 擒获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梁家在行动第二千三百三十九章 狼狈逃窜第一千六百九十七章 农兵第二千一百九十章 危险的活留给次子第四百四十七章 朝堂议事第六百六十一章 抓人第一千七百二十三章 受伤第二百六十一章 张三叉被骗第一千六百七十四章 招安第一千八百四十二章 弃军而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