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六百零一章 南下

孔氏的族老中间,有不少人都不愿意掏这一千两银子,最后在孔氏那位二族老的强行压制下,还是把银子都凑了出来。

孔胤敬用马车拉着不到一万两的银元,赶往来州去见洪亨九。

当圣人后裔这四个字无法再为孔氏带来直接的好处,他们这些孔氏当权者能过做到的事情已经变得有限。

对读书人来说,读书只是为了做官的工具,除了少数入了官场还脑子简单的读书人外,绝大部分官员对孔氏表现出尊敬,那是因为背后有孔子这位圣贤在,可一旦他们能否做官与孔子没有太大关系时,孔氏的地位就会骤然下降。

虎字旗治下没有科举,也没有太过尊儒的表现,反而注重实学。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虎字旗没有表现出抬举孔子和儒学的态度,在虎字旗为官的人对儒学的态度自然也就一般,而对隔着一层的孔氏就更谈不上多尊重。

不管是虎字旗的官员还是大明的官员,都看重实利,这是人性,并不会因为一个姓氏而有所不一样。

就在孔胤敬去往来州的路上,没有等到援军的登州随着水师的投降,整个登州落入虎字旗的手中。

如今山东的局面成了虎字旗势力最大,山东总督傅宗龙带着一部分明军守在济南府城中,哪怕济南府大部分州县都已经丢失,仍然是除了虎字旗外势力最大的一股明军。

跑到聊城的王承胤控制了东昌府,实力最弱。

登来两府陷落的消息,并没有隐瞒太久,很快传到了京师。

人在皇庭的崇祯初闻这个消息后,当场震怒,一连砸碎了好几个平时喜欢的茶盏。

「皇爷,首辅在外求见。」一名小太监进来通禀。

「让他进来!」崇祯语气不好的说。

自韩 p成为内阁首辅后,大明的情况始终不见好转,这让他越来越不待见韩 p。

很快,韩 p被小太监带到了崇祯的近前。

「臣参见陛下。」韩 p折身朝崇祯行礼问候。

崇祯端起桌上的盖碗,拿到嘴边吹了吹上面的热气,又抿了一小口,这才放回到一旁的桌上,说道:「韩卿是为了山东的事情来的?」

「回禀陛下,臣正是为了山东之事而来。」韩 p坦然承认自己的来意。

崇祯额角上的青筋蹦了几下,强压着怒火说道:「那就说说吧,山东之事应该怎么解决?」

「臣认为,单凭傅宗龙手中的那点兵马恐怕难以应对势大的逆贼,理应从山海关抽调兵马来关内参与山东平叛,否则山东危则京师危。」韩 p说道。

崇祯深吸了一口气,说道:「一旦从山海关抽调兵马送去山东,韩卿可想过辽东的奴贼来犯了怎么办?」

抱着雄心壮志登上皇位的他,始终想不明白,为何局面越来越败坏,不要说和皇兄比,就算是与皇祖父比起来,他也自认是勤奋操持国事,每日辛勤不坠,不敢有片刻休息。

「放弃宁锦一线,坚守山海关,如此一来便可抽调出大量的兵马入关。」韩 p给出了崇祯建议。

崇祯面露犹豫。

这个办法确实是能够让朝廷多出一批精锐兵马的最好办法,可就这么放弃了宁锦,他又不甘心。

这些年为了宁锦的防线,朝廷花费了大量的钱粮,就这么白白放弃掉,实在是不甘心。

「陛下,山东一旦落入逆贼手中,逆贼不仅可以封锁漕运,断掉运往京城的粮食,还可以通过山东直接北上,而不会有太多坚关险阻,山海关那边却不一样,就算没有了宁锦这两座城,朝廷也可以通过坚守山海关阻止奴贼从山海关南下入京城。」韩 p为崇祯分析道。

崇祯迟疑了半晌,眉头紧锁的问道:「就没有其他办法了吗?」

韩 p不语。

「韩卿你是我大明的首辅,也是朕的首辅,你替朕想一想,有没有什么办法在不丢宁锦防线的情况下,解决山东贼逆之事。」崇祯心中不愿意就这么放弃宁锦防线。

他深知放弃容易,可想重新拿回来就难了。

闻言的韩 p继续劝道:「奴贼在外,而虎贼在内,不平定内乱之贼,朝廷很难集中力量去对付外来之贼,臣认为当务之急是除去内贼,一旦内贼除净,之前放弃的东西,将来还可以重新夺回来。」

「韩卿确定能够再拿回来?」崇祯反问道。

韩 p用力点了点头,道:「一定能。」

「韩卿倒是有信心,可辽阳还有沉阳中卫这些地方为什么到现在都没有夺回来,是朝廷支持的力度不大,还是朝廷送去辽东的钱粮太少?」崇祯目光看在韩 p的脸上。

听到这话的韩 p语气一噎。

朝廷每年都要送去辽东大量的钱粮,可辽东的局面始终都没有太大好转,除了袁崇焕还在时,守城打了几场胜仗外,其它的时候都是大明是吃亏的一方。

「韩卿怎么不说了?」崇祯没有放过韩 p。

哪怕韩 p提出的办法可行, 他也不打算放过韩 p,实在是韩 p让他失望的次数太多,觉得首辅应该换一个人了。

被问到的韩 p只得硬着头皮说道:「臣以为辽东的局势之所以会落得今天这样,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虎贼所造成,因为虎贼,朝廷不仅失去了西北等地的钱粮,还不得不双线作战,牵扯了朝廷的精力和大量的兵力。」

「你说的这些朕都清楚,现在朕要的是解决的办法!解决的办法。」崇祯重复的说道。

韩 p道:「臣还是之前的建议,先收缩兵力解决虎贼,在集中力量去对付辽东的奴贼,内乱不除只会牵扯朝廷的精力,让朝廷无法专心去对付奴贼。」

「南下呢!」崇祯突然问道。

闻言的韩 p愣了一下,道:「什么南下?有山海关在,奴贼绝无法越过山海关南下,不然当初也不会绕过山海关从喜峰口破关而入。」

「朕说的不是奴贼南下,是朝廷南下。」崇祯语带不满的说,认为韩 p故意再和自己装湖涂。

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信心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空欢喜第二千二百一十二章 落井下石第二百一十八章 范家找上门来第八百二十三章 谋划虎字旗的基业第二千六百一十八章 蒙汉八旗第一千七百八十五章 设伏第二千九百三十六章 血诏第二千二百四十四章 目的第一千五百九十一章 新任守备第二千八百六十五章 济尔哈朗还要再战第七百一十七章 拜年第二千七百二十章第一千五百九十七章 上值第一千九百九十一章 奴贼入关的可能第二千二百二十二章 不嫁了第一千七百一十三章 短视第六百六十九章 运炮第三百一十八章 背叛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一根绳上的蚂蚱第一千五百一十九章 出兵第一千六百八十七章 吃饭第二百七十章 巡抚问案第二千八百八十二章 多尔衮回盛京第二千五百零五章 碰壁第三千零五十一章 杨公公与魏国公联手第七章 出外弄粮第一百二十四章 老熟人第五百二十二章 关饷第一百一十八章 这辈子都不可能做奴才第七百九十六章 炮击受阻第二千七百零一章 雄主皇太极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进攻第一千六百九十一章 退让第一千六百四十六章第一千七百六十二章第七百九十二章 巡抚的决定第二千九百九十七章第一千八百五十章 吓破胆的魏忠贤第一千六百五十一章 武死战第一千八百五十一章 提醒第二千五百四十九章 追击到南关岛堡第一千五百零七章 出逃第七百二十二章 自请辽东第一百八十章 二梁山覆灭第四百一十九章 郭斌昌的为难第二千三百九十二章 不安全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 骑兵冲锋第六百二十一章 被吓住的柳先生第二千一百五十九章 去府衙要粮第两千零二十四章第八百零一章 铳击蒙古骑兵第十六章 连夜回营第一千五百二十章 赶出新平堡第两千零二十一章第三百四十章 炮灰第二千三百二十三章 面皮强硬的草原大汗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第二千五百一十二章 皇太极的态度第二千一百二十章 开封府城之围第二千八百三十四章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 关宁马军第二千五百八十二章 住在单间里的孙伯雅第二千八百六十章第五百一十六章 追来的蒙古骑兵第二千八百五十九章 遭遇第二千三百二十三章 面皮强硬的草原大汗一百六十七章 大凉山剿匪第四百五十八章 通虏第一千八百四十章 朝中争论不休,大军被困保安州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去往灵丘的路上第二千六百一十五章 郑潮来登州第二千二百六十九章 一旁看戏的明堡守军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不尊号令第五百八十三章 千人骑兵队统领第二百七十六章 虎头寨第七百零九章 无理的要求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求助第二千九百二十六章第二千一百九十七章 交给次子第八百七十一章 李公公人到徐家庄第二千七百二十七章 联手第二千九百零二章第二千五百零五章 碰壁第三千零五十章 诏书第四百一十一章 议事结束第二千五百九十九章 打点关系第八百零三章第八十九章 范永斗第二千二百五十二章 炮击第八百三十章 骆思恭进宫第二千九百九十九章 无功而返第二千四百七十八章 族老被抓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回大同第七百一十章 谈崩第二千七百一十六章第一千七百二十七章 三名俘虏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虎字旗来人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围困板升城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