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七百四十二章 崇祯最后的选择

没有男人喜欢被自己的女人奚落,而且还是当着外人的面。

周皇后的指责,令崇祯脸色十分难看。

他好不容易才下定决心离开京城去往南京,可在周皇后的指责下,崇祯不高兴的同时,离开的想法开始产生动摇。

作为一个一直以大明中兴为己任的皇帝,并不想像丧家之犬一样逃离京城,他一直以来都想要成为太祖和成祖那样的大明皇帝。

“陛下,没有太多的时间在这里浪费了,还请陛下早些动身。”周延儒看出崇祯又开始了摇摆不定,便出言催促。

“住口!”

周皇后突然厉声呵斥,道:“大胆,居然蛊惑陛下弃城而逃,简直罪大恶极,来人!”

殿外的侍卫走了进来。

“退下,都退下。”崇祯把侍卫重新赶了出去,转而对周皇后语气柔和的说道,“皇后息怒,周爱卿也是为了朕好,想要让朕去南都。”

周皇后却道:“陛下去了南都,京师这里怎么办?大明的北方不要了吗?难道要彻底拱手让给那些逆贼,真要这么做了,陛下对得起太祖成祖打下的这些基业吗?还是陛下想要被人暗地里讥讽说是崽卖爷田不心疼。”

“朕从没想过放弃北方之地,只是暂且退往南都,以待来日在重新收复失去的北方基业。”崇祯说道。

周皇后一摇头,说道:“臣妾虽出自小门小户,却也知道放弃容易拿回来难,陛下一旦去了南都,如何能有把握重新夺回失去的北方几省,宋时的教训就在眼前。”

南宋的偏居一偶已经成了历代帝王的教训。

“娘娘请放心,放弃北方也只是暂时的。”周延儒知道自己不站出来不行了,便对周皇后说道,“眼下的局面和宋朝不一样,虎贼就算占据了大明北方,但要面对北方的蒙古人和辽东的奴贼,两边都不是那么好对付,我大明完全可以在南都坐看鹬蚌相争,最后坐收渔翁之利。”

“哼,首辅这话怕是糊弄本宫这个妇道人家。”周皇后嘴里冷哼了一声,旋即说道,“陛下放弃北方几省,是因为挡不住虎贼的兵锋,将来不管是辽东的奴贼还是北面的蒙古人,一旦和虎贼之间决了胜负,不管是谁,都不会比虎贼更弱,难道首辅认为现在大明对付不了虎贼的兵锋,难道将来就能对付比虎贼更厉害的势力吗?”

“这!”周延儒语气一噎,没想到自己居然被周皇后给问住了。

一旁的温体仁见到情况不对,急忙插言道:“娘娘所说虽然有几分道理,但情况并非如此简单。”

“哦?那就请温阁老和本宫说说,到底有什么不简单的!”周皇后讥讽的看着温体仁。

她知道,就是这两个人劝天子弃城而逃,险些成为大明的罪人。

温体仁无视掉周皇后的讥讽,并以对方的身份,他不可能反嘲回去,否则就成了大逆不道了。

“如今天时始终时好时坏,北方各省连年收成不佳,加之蒙古人随时会入关劫掠,辽东的奴贼更是直接未必我大明,现又有虎贼一连占据大明几省之地,使得整个大明北方已经落入逆贼之手,这个时候继续死守京师已经毫无意义,退往江南才是保全陛下和大明的正确之路。”温体仁说道。

听到这番话的周皇后冷眼瞥了温体仁一眼,讥讽道:“若非你们这些臣子不忠心办事,只顾自家好处,大明又怎会落入现在的情形。”

她可不是崇祯这种很少于外界接触的皇子。

虽为女子,她在家中也没少听父亲谈论关于世道的一些事情,自然清楚大明的官员几乎到了无官不贪的程度。

在她看来,大明的这些臣子哪怕只有一半忠心做事,天下也不会落得现在这样,辽东的奴贼更是早已平定,而虎贼恐怕连起势的机会都没有,就被当地官员灭杀在本地。

“皇后不能这么说,周爱卿和温爱卿还是忠心办事的。”崇祯出言劝了周皇后一句。

虽然朝中这么多臣子的无能,也让他这个皇帝不满已久,可当着周延儒和温体仁的面,还是不愿意周皇后当面责备这两个人。

周皇后从温体仁身上收回目光,看向崇祯,说道:“陛下,别人可以离开京城,但陛下您不能走,臣妾愿意陪陛下一同留下。”

说着,她朝崇祯身施重礼。

“皇后呀!”

周皇后的态度,令崇祯十分的为难。

这会儿他再次优柔寡断起来,对于是否离开京城也开始犹豫起来。

心中既想要离开去往南都重新治理江山,又不愿意成为周皇后嘴里那个大明的罪人。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从外面传来。

很快,曹化淳出现在了众人的面前。

“皇爷,娘娘,内城也失守了,还请皇爷和娘娘早做打算。”曹化淳语带哭腔的跪倒在崇祯的面前。

崇祯身子从座位上朝地上滑落下去。

幸亏一旁的王承恩及时发现,一把揪住了崇祯,并把人重新拽了回去,同时嘴里喊道:“快传御医,传御医。”

“陛下!”周皇后见状,三两步出现在崇祯身侧,连忙用手为崇祯抚胸顺气。

“父皇,父皇!”

太子朱慈烺见到这种情况,直接哭了起来。

良久,崇祯胸前的这口气才顺了下去。

“好了,朕没事了。”崇祯摇了摇头,示意周皇后可以把他胸前的手拿开了。

王承恩见崇祯缓了过来,语带哭腔道:“皇爷,您也一定要保重龙体呀!”

“周爱卿,温爱卿,若这个时候走,还来得及吗?”崇祯推开挡在身前的王承恩,目光炯炯的盯着周延儒和温体仁。

周延儒道:“内城刚失守,外面正乱,陛下若在这个时候离开皇宫有很大机会顺利离开京城。”

“那就好,那就好。”崇祯松了口气。

在他身边的周皇后脸色难看起来。

劝了半天,没想到皇帝还是要离开京城。

就在这时,就听崇祯说道:“传朕旨意,命太子去往南都镇守,命周延儒,温体仁作为顾命大臣陪同去往南都。”

第八百二十九章 暗斗第二千四百二十九章 鲁王第一千八百二十七章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揽功第三千零六章 谋划与清国结盟第三百八十八章 来自牧民的第二千二百四十九章 偷家第一千六百七十七章 人才培养第七百一十章 谈崩第二千四百五十二章 进城第二千一百三十章 山东备倭都司第七百零一章 涨价第一千八百三十章 永宁城包围被解第三千零二十七章第二千六百九十章 范文程来见高第第四百九十六章 范家车队第二千六百四十二章 消息传回盛京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进城第二千四百三十五章 滋阳城封城第二千六百四十七章 联奴抗贼第三百七十九章 把虎字旗驱逐出草原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退兵第三千零四十章 对虎字旗使臣队伍动手第四百七十三章 十八磅炮请假看病第七百零六章 宽甸第六百六十四章 哈坦部覆灭第五百一十一章 范有福之死第四十七章 翻墙入院第二千五百三十章 退兵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鼓动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为了乌纱帽屈服第五百七十九章 筑堡第二千一百二十九章 弹劾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报仇第四百一十九章 郭斌昌的为难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来板升城为大战做准备第二千一百六十四章 师爷再谋划第一百四十六章 商会理事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 俘虏第一百二十三章 马匪设伏第三千零三十九章 杀人第九百七十五章 漠北大军南下第二千六百七十章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战争临近第九百九十九章 离去第二千八百零八章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求活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汗位之争上第七百五十九章 素囊退兵第十七章 流民新兵的改变第二千八百四十一章 皇太极登基第一千四百二十章 大明水师澎湖之战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虎字旗的支持第二千五百八十二章 住在单间里的孙伯雅第二千四百八十八章 衍圣公有请第二千八百七十五章 父劝子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驱离第二千六百九十四章 流言传到宁远城第二千九百五十八章 钱谦益的反抗第四百二十章 草原危机第七百九十四章 战前准备第一千六百一十九章 暗中密谈第一千七百二十二章第二千五百七十一章 推炮进寨第九十三章 没银子不出兵第七百五十二章 替蒙古人做事的汉人第九百六十六章 议事第一千四百五十三章第一千七百七十七章 被抛弃的太原城第六百五十章 送传消息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田生兰被抓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 援军第二千九百九十九章 无功而返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天启的态度第九百三十五章 抢牛羊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拦截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莫日根的怀疑恢复更新第八百一十章 交代第二千零七十三章 杨鹤到开封府第八百一十五章 规劝第一千五百五十章 攻城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 援兵第二千一百四十八章 颠倒黑白第八百九十七章 覆灭第八白白十二章 偷寨第二百二十七章 畜生张来富第七十二章 不欢而散第六百二十五章 暗怀心思的王心一第四百八十六章 劝说第二十四章 赵宇图来要粮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兵败第二百零四章 劫掠范家商队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去往灵丘的路上第二千五百五十九章 第一战兵师遇困第一千八百八十三章 无处可逃的指挥使第七百八十六章 服软是不可能服软的第七百六十三章 驱赶汉人进攻墩堡第二百三十三章 虎字旗的把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