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九百三十九章 放还

曾远巡用两只手抓着血衣两边,平铺打开了血衣。

血衣上的字并不如何好看,而且并不算太多,只扫了几眼便可以看完全部。

“嚯,又多了一个辅政大臣!”看完血衣上面内容的刘恒嘴里感慨了一句。

一旁的杨远开口说道:“这份血诏足以证明朱由检此人并不甘心丢失皇位,只要有机会,此人一定会想办法逃离北平去往南都。”

“这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刘恒笑着说道,“虽然大明的权力中心迁移到了应天府,但改不了朱由检曾经是大明帝王的事实,如果我处于他的位置,肯定也想着去南边继续做大明的皇帝。”

杨远眉头轻皱起来,道:“主公的意思是继续留着此人?”

“他活着比死了用处更大,杀了他反倒是帮了现在的伪明。”刘恒说了一句,旋即挥了挥手,示意曾远巡把血诏收起来。

曾远巡收起血诏退到了一旁。

杨远说道:“算他运气好,碰上了主公您这么开明的人,换做是其他人,早就弄死他们一家了。”

“不说他了。”刘恒问道,“你既然拿到了这份血诏,带血诏的那个是不是也落到了你们外情局的手中。”

杨远答道:“人确实抓到了,是锦衣卫的一个百户。”

“把人放了吧!这份血诏也还给他,让带他回去。”刘恒说道,同时曾远巡摆了下手。

闻言的杨远愣了一下,旋即不解的问道:“人真的要放?还让他把血诏带回去?”

“对,放了,伪明多一个辅政大臣挺好,这个钱谦益就算当上了辅政大臣也改变不了什么,只会让伪明这潭水变得更浑。”刘恒语气轻松的说。

水太凉头皮痒,这样一个人成为辅政大臣,在他看来伪明想要成事怕是难了。

杨远点点头,道:“属下回去就安排下面的人人放人。”

作为外情局司局长,有刘恒放人的命令,他自然不会反对,至于让伪明多一个辅政大臣,也并不是什么大事。

刘恒伸手从桌上拿起一份文书,一边翻看,一边说道:“外情局主要的任务还是盯紧伪清,真正能对咱们构成威胁的也只有伪清,这一次在辽东半岛吃掉了伪清的盖州,伪清肯定会积攒力量想办法夺回来,甚至把咱们辽东半岛的力量全都赶下海,伪清从上到下野心都大着呢,皇太极既然登基称帝建国,可见他一直都想要入主中原,只是没想到被咱们抢先了一步,但他绝不会就这么甘心认命,早晚还会对咱们发动侵袭。”

“主公放心,属下亲自盯着辽东方面的消息。”杨远说道,“目前伪清经历了草原上的一战之后,兵力再次受损减员,短时间内应该无法对咱们发动什么战事。”

刘恒点点头。

满清的折损在草原上没几年,还没有缓过劲,镶蓝旗和两白旗又损失了不少,明面上满清立国实力上增强了不少,实际的老底子却不如以前了。

对于辽东,刘恒有自己的打算。

以辽东的情况,满清能够增强的实力有限,如今早已到了极限,哪怕想要维持住现有的局面,都要打其他地方的主意。

没有了大明这个软柿子让满清捏,满清无法从虎字旗身上获得养分壮大自己,那么就只能走下坡路。

所以刘恒并不着急与满清开战决战。

时间拖得越久,对满清越不利,对虎字旗来说却在不断的增强自身底蕴。

虎字旗所占据的几省之地虽然有些地方情况仍旧十分困难,加上天时的问题,粮食一直紧缺,但缺粮的情况辽东比虎字旗这边更严重。

不过,虎字旗有自己的海运,自身粮食不足,可以通过海上的渠道从其它地方带回一船船用来压舱的粮食。

解决了粮食问题,地方上自然就稳定下来。

杨远带着朱由检的血诏离开了干清宫。

朱由检的血诏对大明的人来说是件重要的物件,可在虎字旗这边,顶多是用来定朱由检罪名的东西,除此之外再无太大的用处。

虽然刘恒没有治朱由检的罪,但杨远还是让人盯紧了朱由检。

今天能有人来朱由检这里弄走一份血诏,难保以后不会有人来救朱由检,为了防止朱由检逃脱掉,他专门加派了人手暗中盯紧朱由检一家人。

历史上,同样的年份,小冰河的影响还没有造成最严重的时候,但甘陕等地的情况很不乐观。

唯一不同的是, 历史上的大明不仅没有为这些受小冰河影响严重的地方做什么,反而加大税赋,逼迫越来越多的百姓活不下去。

虎字旗治理下的这些地方,尽可能让百姓有饭吃,哪怕吃不饱,也不会因为没有吃的东西而饿死。

给了百姓一条可以活下去的机会,百姓自然就不会拿命去造反。

除了一些产粮不足的地区,虎字旗治下还有不少粮食产地,而且没有了战争的破坏,很多地方就算产量不足也能勉强的活下去,加上虎字旗从其它地方调运粮食过来,底层百姓的日子比在大明治下的时候强了很多。

而虎字旗唯一能够保持吃饱吃好的地方,便是军队里。

为了保证军队的战斗力,虎字旗不仅保证了军中粮食供给,还有肉蛋供给,让军中的士卒有足够的营养,保证在面对满清军队的时候,不会因为体力上的亏欠而导致战力出现问题。

除了军队外,供给排在第二位的便是虎字旗开设的那些与军队相关联的工坊。

这些工坊为军队提供了庞大的后勤保证。

一支火铳远比打造一把刀更复杂,消耗的精力也更多。

正因为虎字旗有庞大的军工工坊支持,虎字旗的军队才能够有机会装备上强大的火器。

一支庞大的火器军队,远比一般的冷兵器军队开销更大,要求更高。

除了虎字旗,不管是如今的大明还是大清,根本养活不起这样一支火器大军。

虎字旗各个兵工坊不断地改良和研发各种兵器,尤其是在火器上的改良,其中有火器工坊开始研发带有膛线的火铳。

第二千三百一十章 援兵第二千四百七十六章 见孔氏族老第七百三十五章 争权第八百四十九章 城破第二千八百五十章第一千八百三十五章 满桂误我第五百八十二章 邀请第二千零六十六章 不想做县令的洛阳县令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第二千七百零一章 雄主皇太极第一千七百零五章 藏银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 草原上的汉人大军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攻城第四百五十八章 通虏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 应州城第八百五十章 追击李怀信第三千零二十五章第六百八十二章 相遇第二千三百零四章 强盗第三百零八章 骑铳第一千九百五十三章 一石三鸟第二千零七十章 杀进王宫第六百六十二章 许九第五百一十三章 追赶来的蒙古甲骑第二千五百二十七章 金州城站前准备第二千二百三十二章 离开第二千零二爱八十八章 活命最大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 应对第二千五百九十一章 从一顿饭开始第一千六百四十三章 夜幕下出动第二千八百五十九章 遭遇第二千四百零六章 不受威胁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 劝说第五百二十二章 关饷第二千二百四十八章 破袭的谋划第一千七百一十五章 雁门关第一千八百七十章第二千八百一十六章第一千五百零九章 逃命第二千八百零六章第一千零六十章 呵斥第二千八百七十九章 龙骑兵师到来第二千二百一十三章 河南战事了结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礼部员外郎第二千七百八十三章 草原上的短处第二百章 夜色来人第二千一百三十七章 心思各异第一千六百零九章 埋伏第一千六百零四章 串联第三千零一章第五百六十七章 溃败第一千七百零一章 入寺第四百七十三章 十八磅炮第二百九十七章 来自草原的消息第三百四十五章 魏忠贤退还东珠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 备战第四百五十九章 不喜虎字旗第八百九十章 范永成入草原第一千八百五十一章 提醒第二千二百二十章 女方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拒绝素囊第二千五百七十五章 莱州的决战第二千三百九十八章 暗谍立功第五百三十五章 土匪进攻车队第二千六百五十九章 送往盛京的密信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 西安堡朱家第八百一十五章 规劝第二千三百二十一章 发动群众第三千零一章第二千七百八十五章 遭遇马群第二千四百四十八章 炮临城下第二千四百一十七章 天雄军离开顺德府第一百九十九章 马匪退走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谋划第一千八百八十七章 招安失利第二千三百二十八章 守城第二千七百二十三章 单独留下的安乡伯第七百三十七章 板升城城内的汉商第三百六十二章 送银子第二千二百七十章 不顾死伤第一千七百五十九章 争吵第六百一十九章 散伙第一千零一十章 蒙古大军退兵第一千零三章 蒙古大军的动静第二千四百五十二章 进城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甩包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 守城第五百八十九章 缺兵少将的战兵大营第一千七百零六章 老和尚第二千六百零六章 大金二大汉臣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离开青城第一百二十章 银子代表正义第一千八百零三章 活下了下来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 见到郑统领第八百二十章 退银子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 新平堡城下第二千七百二十一章 英国公召见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厮杀第九百七十一章 土谢图汗的到来第二千八百四十一章 皇太极登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