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九百八十一章 统一勋爵的思想

文官的嘴,武将的腿。

自土木堡之后,他们这些勋爵手中的军权一点点转让到了兵部,所以一直以来都被文官压上一头。

几位辅政大臣中勋爵占了一多半,可在朝中的话语权上依然不如那些文官,尤其是操弄民意上,十个伯爷也比不上一个大头巾。

“要是能拉拢到钱受之就好了。”宁阳侯突然说了一句。

抚宁侯看向他,说道:“最先在大殿上提出北伐迎回太上皇的人就是他,他又怎么可能支持与虎字旗和谈,不可能。”

他一摆手,根本不相信钱谦益会站出来帮他们。

哪怕到现在那些大头巾也在明里暗里的打压勋爵,害怕他们这些勋爵重新执掌武事的大权。

“史宪之怎么样?”临淮侯又提出了一个人选。

抚宁侯再次摇头,说道:“史宪之恨虎字旗这样的贼寇胜过清军,怎么可能会帮咱们去支持与虎字旗和谈,他肯定指望不上。”

“那马瑶草就更不可能了,他是杨公公的人,而杨公公也是支持北伐迎回太上皇的人之一。”临淮侯又道。

一众武勋算来算去,朝中支持他们的文官太少了。

哪怕有不少武将都投靠了他们这些勋爵,或者说主要投靠了勋爵中的三位辅政大臣,可这些武将要么就不在南京,要么就没资格参与朝政。

连朝会都没资格参与,就更不可能在朝堂上为和谈张目了。

“想要顺利让大明与虎字旗和谈,肯定要通过朝会,现在满朝的大头巾都是别人的人,想要通过朝会推进与虎字旗的和谈恐怕很难。”抚宁侯看着三位国公说道。

一旁的宁阳侯也道:“现在到处都是宣扬要北伐的消息,突然与虎字旗和谈,不北伐了,难保不会引起民众的不满,毕竟这些事情的背后都是那些大头巾在推动。”

两个人一人一言,都是不看好与虎字旗和谈。

成国公脸色变得难看。

明面上没有人公然反对与虎字旗和谈,但言语之中都是泄气之言,不看好和谈之事。

“依抚宁侯的意思,你是支持和谈?还是支持大清结盟?”魏国公开口问向说话最多的宁远侯。

抚宁侯道:“依我的意思,和谈不和谈不重要,与不与大清结盟也不重要,要是能保持现状就最好不过了。”

听到这话的魏国公笑了笑,转而看向其他人,问道:“你们是不是和宁远侯都是一样的想法?”

其他人没好意思说,但有好几人都在点头。

“以后这种话你们私下里说说也就算了,别忘了,你们都是世受皇恩与国同休的勋爵人家,要是传出去你们一个个不思报国恩,只顾着自家那点小心思,不要说那些大头巾,就是那些百姓也要骂死你们。”魏国公一脸恨色。

然而这番大义凛然的话,却不见有任何人面露愧色。

他们都太熟了,谁是什么样都再清楚不过。

魏国公说的再好听,对于这些了解魏国公府的勋爵而言,根本没有人当回事。

这时候魏国公也注意到了众人的态度,脸上闪过一丝尴尬。

随即他又说道:“杨公公他们与大清结盟,就是为了对抗虎字旗,一旦与大清结盟成功,那么接下来就要与清军一同出兵攻打虎字旗,你们想要的维持现状根本不可能,唯一一个维持现状的办法就是与虎字旗和谈。”

眼见用大义说不动这些勋爵,他只好改为威胁。

他不信这些自小蜜罐里泡大的主敢去和虎字旗拼命。

“国公您也别激动,大家也没有说不支持和谈,只是眼下想要让和谈成功,只靠咱们恐怕不行,需要拉拢更多的大头巾站到咱们这边才行。”抚宁侯安抚起魏国公,同时也表明自己无意与魏国公府作对。

半天没有说话的定国公这时候说道:“钱受之那里可以试着去拉拢一下,他是苏州府人,要说他有多想北伐倒也未必。”

“没多大希望,这个家伙老狐狸一个,肯定不会冒着得罪杨公公的风险支持和谈。”成国公率先摇了摇头。

不看好拉拢钱谦益。

“试试吧,拉拢过来等于断掉杨公公一臂,就算拉拢不过来咱们也不吃亏。”定国公说道。

魏国公认同的说道:“我觉得可以试试,就像定国公说的那样,失败了也不吃亏,成功了就是赚的,甚至还可以拉拢那个马瑶草,他是内阁次辅,虽说背后是杨公公,但那些文官一个个心思都多,谁能保证他没有其他的想法。”

“那史宪之呢?”成国公提起史可法。

听到这个名字魏国公眉头一皱,他道:“他就算了,此人顽固不化,凡事都喜欢一意孤行,拉拢他一旦不成,反而还会被其奚落,没必要去找骂。”

听到这话,屋中好几个人脸上都露出了讪讪的表情。

他们这些勋爵虽然不喜欢这些大头巾,但要挑选出一个最不喜欢的人,史可法必然排在前列。

魏国公看向面前的这些大明勋爵,他道:“多说咱们这些勋爵人家在江南地大根深,我想各家也有一些与其亲近的大头巾,今日回去后,你们便去试探一下口风,看看能不能拉拢过来,最起码也要让他们在与虎字旗和谈的事情上保持中立,不能偏向大清,这一点都能做到吧!”

众人顿时脸上苦成一片。

要说大头巾,他们肯定认识一些,但要说关系有多好,根本谈不上。

能巴结他们这样勋爵人家的大头巾,基本上都是在仕途上没有什么盼头的人,但凡还对仕途抱有希望就不会与勋爵人家走太近。

至于大头巾在朝中的高官,就更很少有人会亲近这些勋爵了。

这些勋爵对朝中文官里的高官没有多大帮助不说,还因为勋爵太过摆烂,极容易拖了后腿,成为政敌攻击的弱点。

朝堂上往往都是勋爵投靠大头巾,很少有反过来的情况。

实在是手中无权的勋爵,说话也不硬,这么多年在文官的不断打压下,更是被养废了,能顶用的勋爵已经没有几个了,更不要说跟他们的那些创业先祖相比了。

第九百七十七章 夜袭第三百三十八章 魏忠贤第二千六百五十六章 有进无退的莽古尔泰第二千九百八十九章第一千九百零五章 掀桌子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 应敌第二千四百五十二章 进城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过河前第二百九十二章 田生兰到访第二千九百三十九章 放还第三百一十五章 船回天津卫第一千零七十三章第四百二十九章 愤怒的张文合第八百六十八章 天启的决定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 交税第一千九百一十五章 来人第二千零五十一章 纵兵劫掠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围剿奴贼第七百二十五章第七百五十五章 蒙古大军再次进攻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第九百六十三章 漠北第一千七百六十章第四百二十章 草原危机第七百六十七章第一千七百二十八章第二千三百三十章 夺城第两千零一章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虎字旗的支持第二千七百一十章 继续消耗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回大同第二千五百一十四章 对二红旗的安排第二千四百一十九章 围歼天雄军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如何与大明相处第一千五百零七章 出逃第二千九百四十五章 朝上公议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去往灵丘的路上第一千八百四十四章 熟悉的人第一千九百九十八章 袁崇焕的和谈第二千九百零五章 放火第一千七百零六章 老和尚第一千五百八十六章 最后一搏第四十九章 大营议事第八百四十六章 围城第九百二十六章 借人第二千九百八十一章 统一勋爵的思想第一千六百六十四章 辽东惊变第八百三十六章 急报第二千五百一十六章 几个大贝勒的不满第九百五十一章 送炮第八百七十一章 李公公人到徐家庄第一千八百四十章 朝中争论不休,大军被困保安州第一千六百二十章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 首战告捷第六百二十二章 巡抚幕僚杜万远第五百六十九章 张文合的人头第一千七百七十四章第二千六百三十二章 要完墨宝要银子第六百八十一章 出兵第三百四十三章 御前奏本大同匪患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 动手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 联手第六百三十七章 用饭第二千三百六十二章 退兵第八百一十一章 巡抚大人不见客第七百零一章 涨价第两千零二十五章 见信使第二千八百三十四章第二千八百零九章 各方实力的平静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 劝降第三百六十九章 针对虎字旗的阴谋第二千六百三十四章 大军进城第三百零八章 骑铳第两千零二十四章第二千六百五十一章 莽古尔泰怒斥代善第三十二章 赵宇图拜服第六百七十三章 大汗的旨意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 进攻官军大营第一千七百五十九章 争吵第二千一百零五章 郑家村事件第九百九十二章 蒙古人南下第七章 出外弄粮第六百五十二章 挑选动手的目标第四百七十四章 谈论第二千四百四十三章 没钱不走第一百六十四章 落入险境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有客来访第二千九百五十八章 钱谦益的反抗第九百六十五章 平静第六百四十三章 范永斗来板升城第二千六百六十五章 山海关来人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难民第二百三十七章 说服第一千六百二十六章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谁的兵马第二千一百九十一章 大军不走了第三百三十三章 回京第七十一章 组建乡兵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劝诫第一千七百五十六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