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5.第759章 民生改变在技术

第759章 民生改变在技术

在此玩冰车的都是孩子,有的由年岁大的人带着来,没有能够干活的男人和女人,他们都有事情做。

男人同样以干力气活为主,比如帮忙扛活,或者为工地运输东西,去马鞍山矿场。

要么应天府的青贮池,还有运煤、制蜂窝煤。

女的则是在火柴厂、纺织厂、大棚、酱菜厂等工厂里做事。

若实在是有空闲,也不会跑到这么远的冰场,而是找地方看书识字。

因为据小道消息说,以后的下丘村买卖只招收会识字的人,不会的不要,包括赚钱多的活计,一律如此。

涉及到钱了,百姓们很努力的,尤其是在各个工厂工作的人,下班回家休息时,抽空拿出来从图书馆借的识字书认字。

能在冰场的就是年岁大的人,他们带孙子孙女到这里玩,主要负责路上的安全问题,怕被人把孩子偷走。

其实没什么人贩子,不是有人善良,而是偷了孩子运不走,超过百里就需要路引,开路引得有户籍。

偷了孩子想走,自己的户籍能去办路引,孩子上哪里弄路引?找孩子的家大人要籍册?

孩子们继续玩耍,带他们来的家中老人则呆在旁边。

“这位老哥的,家中几口人啊?”朱元璋来到最近的一个人面前,仔细打量着对方询问。

年岁大的老人也看着朱元璋,裂嘴笑笑:“家里人多,老伴儿也在,四个儿子都成亲了,孙子孙女加起来九个,这个是最小的,我带着来玩儿。”

说话的时候他指向一个小孩子,那孩子自己无法用冰钎子,只能跟其他人凑在一起被人带着滑,看上去两三岁。

朱元璋高兴:“儿孙满堂好,家里的日子咋样?”

他知道了,人家一大家子十九口人,孩子活了这么多,不容易。

“成呢!各家赚了各家花,咱不管着钱,老大家最好,一个月能拿回家三贯,其他的都是两贯左右。

这不是家里的媳妇儿都去干活了嘛!一天赚个二十来文的,比当初强,前几年上哪找这等活计,都是在家里织布。

咱家还有百十亩地,都佃出去了,我们两个老的就留下一菜地种菜自己吃,也晒干菜。

顺便养鸡鸭鹅,猪没养,猪不好喂,家里人都忙。

大孙子在官学读书,弟弟妹妹除了这个小的,都去图书馆了。”

老人还是那么高兴,把家里的大概情况讲一下。

朱元璋听懂了,这户人家厉害,有地佃出去,那就是收租子,省一部分粮钱,同时也不用服劳役。

菜地省菜钱,关键在于有个官学的生员,现在生员准备随时出去换其他人管理百货商店。

生员们如今学的东西可不仅仅是经书啥的,那个次要,主要的是怎样带百姓过上好日子,实用性强的知识。

有这样一个孙子,这家人不会差。

“好!”朱元璋点点头,又去看其他人,主要看面色,发现都不错。

脸上和手背没有皴裂的口子,嘴唇也不干裂。

不是跟图书馆来的孩子一个个小脸也是红扑扑的,嘴角的位置没见到小疙瘩,就是口角炎。

“晌午留他们吃饭,再送一些东西。”朱元璋吩咐,都是百姓,不差几口吃的。 转过头,他又对着群臣说:“应天府的百姓日子好了,其他地方的诸卿还要努力。”

他知道情况,这些孩子里有自己来的,附近村子中的,他们不去图书馆住,太远了。

不过他们的家大人会去图书馆借书回来给他们看,他们见这里有冰场,便招呼着其他小伙伴来玩儿。

问一个就说家里的爹娘忙,再问一个还是如此。

忙则代表有钱赚,现在是冬天,正常情况下没什么事情做,冬天就是呆在家里,女的干点家务,男的弄柴火,把院子收拾收拾。

时间便凭白地浪费了,少了一份收入。

都忙着的时候,看孩子们身上的衣服和气色,便明白他们的生活好了,至少有棉衣穿,而且不缺肉吃。

其他的地方,估计只有宁国府的百姓能与之比较,太平府都不行。

群臣自然连声应是,其实他们只要把自己的那个工作做好便可,他们帮不上什么忙。

他们习惯了长久以来的思维模式,大家全那样,历朝历代,突然间说变个方法,那需要一整套的理论体系来支撑。

他们一般就是清淤、修堤、鼓励农耕、受灾了减免田赋与劳役,别的方面没有了。

有的地方受灾,想要开仓放粮也仅仅是想一下,没有粮拿什么放?

按照历史上来说,山东地区连续遭灾,现在应该把草根树皮给吃没了,有粮怎么不放?

“宜长,你说钱都是从哪来的?”朱元璋根本没指望群臣会改变啥,他把希望放在下丘村高人身上。

“陛下,自然是从地里刨的,挑选更好的种子来种,用更合理的方法来管,采取更完善的措施来辅助。

亩产增加,才有剩余资料,往外卖换取东西,属于剩余产品,剩余产品本身就有其价值。

只要物流好,那么剩余价值就会被用在交换上,从而增加整个社会资源总量。

粮食的衍生产品自然是肉类,那么社会分工就开始了,百姓会从事更专业的事情,比如工匠。

说白了即现有资源利用率的问题,资源就在那里,用更好的技术来转化更多咱们需要的东西。

水资源的利用是水车,人不用再去提水,省下来的时间干别的……”

里长简单提一句东西是怎么来的,生产技术而已。

生产技术转化成生产力,这就是百姓生活水平提高的基础。

接下来则是行政方面的事情,要保证笨的百姓能够跟上队伍,搞好社会福利,拿聪明的有钱人的钱补贴给没钱的。

“对,就是拿有钱人的钱给穷人,不给的话穷人会造反,咱若是顿顿有包饭吃,咱还能造元朝的反?”

朱元璋没觉得抢一部分人的钱给另一部分人哪里不对,自古皆如此。

包括文武百官,他们也认同这点,收税就是这样啊!百姓自己家里种点东西卖,就不收税,商人卖东西便三十税一。

第924章 杏熟通红货难运第533章 基础薄弱民相融(第五更)第1079章 冰块白取换口味101.第101章 记录考核事急缓(第一更)880.第874章 电话一响利润归784.第778章 青苗当用应军饷215.第215章 掌柜麻烦因对比(第五更)893.第887章 水路转折重疏浚第902章 时间不急精服务303.第301章 士气高昂投入贵(第二更 月票第983章 第三之处相顾尊125.第125章 太医蹭饭无功归(第五更)第433章 零件搭配米花棒(第五更)第475章 非是拒绝乃无钱(第二更)第1074章 工具传播烦心累830.第824章 民心可用信誉镇第960章 地气有接路为民883.第877章 钱后民先故乡情867.第861章 牲口中转到河北152.第152章 金融浅谈夜灯明(第二更)55.第55章 生活不淡海货至(第四更)426.第425章 所见之物咱皆要(第二更)第579章 组织能手父刘基(第二更)第1072章 村人身份缘何贵181.第181章 河名胭脂忆回顾(第一更)222.第222章 除夕应邀多感慨(第六更 月票)第11章 赠糖甜蜜市司助(第一更 投票哇!)189.第189章 以税代赋两其间(第四更)第921章 免税换法明朝询第1099章 嫁女后路旱亦欢第1159章 冒雨赶路剩几何235.第235章 多次应答带传信(第一更 订阅月157.第157章 捷报传至北路军(第二更)318.第316章 一百饭钱如何花(第五更)第538章 以民换菜心有值(第二更)85.第85章 实际操作烟火痕(第一更)857.第851章 听讲初试江难渡273.第271章 一路见闻起波澜(第一更 月票310.第308章 能力太强也麻烦(第三更)第452章 官员拜见问谁话(第四更)849.第843章 肉瘦打眼精品集第531章 初进腊月暖气装(第三更)281.第279章 两人难带众来约(第三更 月票)第580章 最是难得心无疑(第三更)816.第810章 文明相处不迷茫279.第277章 安心微服藏深处(第一更 月票谢第1146章 火炕不温文书记84.第84章 现场学习良知重(第三更)第613章 一纸联名露贪腐第686章 最是无聊采买人第659章 千里江河此心丹第986章 转换调整重事闻第16章 拿钱问价应同乐(第一更 票,嘿嘿!第6章 第六更 傻子卖蟹少算钱第1114章 民生为稳杀头谢第585章 忘却风水大雨落(第四更)174.第174章 家有难经凌晨到(第四更)第686章 最是无聊采买人第1001章 死罪可恕但平安329.第326章 断头山下谋算计(第二更)300.第298章 拍断大腿难后悔(第四更)第620章 中元到家速度奇第981章 相望不难礼仪易406.第405章 细谈有礼满月送(第二更)第1169章 万事皆在三伏雨890.第884章 习惯改变看官员第487章 琉璃好制路途磨(第四更)80.第80章 贸易大赚人心动(第二更)339.第336章 有村下丘多向往(第六更)第1060章 各有利弊抉择出第531章 初进腊月暖气装(第三更)第1155章 地区定位伤员等782.第776章 政治垄断规则养第986章 转换调整重事闻第665章 船欲远行仪器管第612章 遏制腐败斗争忙881.第875章 行情火暴将来想174.第174章 家有难经凌晨到(第四更)432.第431章 赶路亦可赚钱财(第三更)211.第211章 卖菜通航轰隆声(第一更)第968章 新井需求略可惜第607章 好地别属远来玉第449章 技术分拆模块化(第一更)第1011章 特种装备相见初877.第871章 神器可使往事追第569章 享福舒适雕刻易(第四更)第433章 零件搭配米花棒(第五更)第984章 抛开地位情愈深854.第848章 国朝难改循环中166.第166章 且思卖酒无言它(第一更)887.第881章 民遇好官钱挂钩第1132章 斗争难改望如今401.第400章 协同默契贪天功(第二更)408.第407章 宣传初提抽文盲(第四更)第547章 三千里外出远谋(第五更)123.第123章 笨蛋村子他是谁(第三更)258.第257章 今日喜庆不杀人(第五更 月票304.第302章 走过四季花常开(第三更)第14章 祭祖欢闹除夕夜(第四更 推荐票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