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捷报请功

(按照朋友们提出的意见,对粮食的价格在史实的基础上进行了修正,包括前面的价格也进行了修改。)

萧墨轩本来是坐轿子来的,只因这回宁苏儿换回了裙装,再乘马也有些不便,又多了个李杭儿,便把轿子给她们俩坐了。自己骑着马,走在了一边。

“妹妹,你是想随我们回京,还是要去金华叔父家里?”苏儿见杭儿始终有些愁眉不展,便逗着她说话。又因自个长杭儿一岁,便唤了妹妹。

“无论去哪,都只是寄人篱下罢了。”杭儿的声音压得很低。

“妹妹这话却是差的紧,却把我们当外人呢。”宁苏儿嘟起小粉嘴,摇了摇头,“若是妹妹不嫌弃,随姐姐回京城便是。平日里多个闲嗑的人,也可以帮着打理下家里家外的事情。”

“倒是多谢姐姐好意了。”杭儿眼下孑然一身,自觉去哪都是无所谓,相比较起来,还更愿意继续呆在苏儿身边,“蒙姐姐和萧兄长收留,只做个侍奉的丫头,便是足了。”

“那最是好了。”苏儿听杭儿这么一说,也是开心,“侍奉丫头断是轮不着你做的,这次回去之后,怕是家里也事件渐多,妹妹若是能帮着管下,才是最好。”

“妹妹可会算帐?”宁苏儿又转头问道。她一直想在京城里开几家商号,若是李杭儿会算帐,便是更好。算帐是个精细活,常常要在凑在一起核到老晚,自己又是个女儿家,虽然显得洒脱,可总和一群大男人在一起,总有些不便。

“这自然是会的。”杭儿脸上露出一丝笑来,从昨个晚上开始,还是第一次看见她笑,“姐姐没听说过,这浙中的百姓,只耕田的农夫也懂个‘四柱结算’?”

“哦……”宁苏儿也被李杭儿逗的笑了起来,“那便这样说定了,回头去了杭州,你修一封书去给你叔父,让他把你家的田地财产什么的接管过去,免得便宜了外人。隔个几年,也好抽一份租子。”

宁苏儿这时候还没忘记帮李杭儿算帐。

“妹妹家里哪还有财产。”李杭儿听了这话,又低下头去,“前几年原倒还有几亩薄田,只是我们那村庄,只靠着江水太近,三年便有一年受淹。逐年来已是变卖了大半,只剩下一亩半,幸好爹爹懂些泥瓦匠的手艺,才不致太过窘迫。今年又遇水灾,县里却断了粮,爹爹无奈,只好把剩下的一亩半也给卖了,换来的稻谷,昨个夜里也被烧了个精光。”

萧墨轩正骑马走在轿子旁边,听杭儿提起断粮的事情,也是不禁耳根一热。虽然浙江断粮的事情不是自己的责任,但是自己在扬州的时候却碍于情面,没坚持尽早来浙江,便颇有了些“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的味道。

“这倒是可惜了,那些倭寇着实可恶,抢掠一番也就算了,还非要一把火把近十石稻谷也给烧了,那可是一家人好几年的口粮。”宁苏儿听了杭儿的话,也不禁愤慨起来。

“哪有这许多,只二三石稻谷罢了。”杭儿微叹一口气。

“我早就打听过,浙江的田和蕲州价差不多,即使在灾年,也起码五六石稻谷一亩,为何一亩半只换了二三石?”宁苏儿有些惊愕。

“县里的何员外,只出到二石稻谷一亩,断粮的时候,这整个县里,也只有他家里有粮。”杭儿轻轻咬了下嘴唇,缓缓说道。

“二石?”轿子里外的萧墨轩和宁苏儿同时叫出声来。

“你们县里存粮不足,不赈灾也就算了。”萧墨轩顾忌着胡宗宪,也不想在存粮的问题上多纠缠下去,“竟然放任这等豪强乘机兼并田地?”

李杭儿见萧墨轩骂出声来,张了张嘴,似乎想说什么,却又没开了口。

“你们那县令,便是叫梁之兴的罢?待我稍后去问他一问。”萧墨轩愤愤不平。

“何员外来买地的时候,县老爷也是跟着来的呢。”李杭儿见萧墨轩确实是愤怒的样子,迟疑着开了口,“说是官仓里也没了粮,若不卖地,只能等着饿死。”

“堂堂一县长官,也陪着他来买地,还说那种话?”萧墨轩觉得有点不可思议,“这个叫梁之兴的,良知在哪里?德行又在哪里?”

“何员外家可是有在省里做大官的人呢。”杭儿轻轻咬了下嘴唇。

“省里?大官?难道是何茂才?”萧墨轩立刻想起来之前,谭纶对他说过的话。

“那是衙门里大人的事情,我们这些寻常的百姓也是不甚清楚。”杭儿只是摇头。

杭州巡抚衙门。

刚写好的捷报上,裹上了大红的皮子,红的像一团火。

“臣浙江巡抚郑必昌谨奏:

吾皇德披天下,仁治五洲。今有钦差赈灾副使萧墨轩,负圣恩赈抚江南,披肝沥胆,呕心沥血,浙江百姓无不俱感。

本月六月十一,有倭寇犯富阳,杀我百姓,坏我廨舍,行滔天之恶,结决海之罪。

所幸钦命赈灾副使萧墨轩,其时抚民于富阳。因感圣上之德,百姓之祸,亲率护卫府兵百人,与倭寇战于江滨,斩首百余,擒获数十,而无一自伤。

…………”

整个奏折里,略去了戚继光,略去了谭纶。至于到底斩首多少,死了的倭寇都已经埋了,谁还会去挖开来数?

“这一份捷报,皇上看了必定是龙心大悦。”何茂才拍了拍放在案几上的奏折,却又生了几分无奈。弄到最后,还得帮这小子请功才能把他弄走,“只是罗大人那里,也需得尽快告知小阁老才是。”

“这个自然知道。”罗龙文点了点头,“给小阁老的信,我已是修好了,与这份捷报一共送往京城。”

“我们这上奏折的事儿,是否该和胡宗宪商量下?”郑必昌刚要拿起大印盖在火漆上,又停住了手,“若是他也上份战报,岂不穿了帮?若细论起来,这捷报也该是他上才对。”

“这……”何茂才脸上也是一紧,折腾了这么半天,居然把那么一个人给忘记了。

“唉。”罗龙文叹一口气,站起身来,“奏折和信笺仍旧照发,稍后我便去见一次胡宗宪,阁老毕竟有恩于他,况且到了杭州以后,我倒还没见过他。”

浙直总督行辕。

“罗大人。”胡宗宪领着几名军士,迎出辕门之外。

“在下来了杭州也有七八日了,倒还是第一次见到胡部堂。”罗龙文略拱了几下手。

“哦,近来倭寇频频现身,也是脱不开身去探视,怠慢,怠慢。”胡宗宪苦笑一声,摇了摇头,“也想着罗大人要先忙着赈灾的事情,那些事又都归巡抚衙门和布政使司管着,我总督衙门却是牵不上,便只想着稍等几日。”

“胡部堂的官儿越做越大,又蒙圣恩,挂了南京兵部尚书的衔,在下又怎敢劳烦胡部堂动身。该是在下来拜见才是。”罗龙文跟着胡宗宪往里面走,边说道,“萧钦差不也是自己前来拜见的嘛。也幸亏部堂还在杭州,若是去了南京的总督衙门里头,怕是连面都见不着。”

“萧钦差?”胡宗宪听着罗龙文似乎话中似乎有刺,回过身来看了看,让过座位,请罗龙文坐下,“他却是我请过来的。”

“哦?”罗龙文见胡宗宪话并不隐晦,倒有几分诧异,“胡部堂和那萧墨轩倒有什么渊源?”

“并无渊源。”胡宗宪让奉茶过来的杂役把茶杯放下就先行退下,“在下只是觉得不能负了阁老的知遇之恩。”

“这事儿怎么又扯到阁老身上了?”罗龙文心里疑问更盛,萧墨轩是裕王的人,怎生他见萧墨轩倒成了报答严阁老了。

“以粮抵税的事儿虽然是郑必昌和何茂才做的,法子却是我想的。”胡宗宪招手请罗龙文用茶,“我断不能为这事儿,让阁老身上沾了污水。”

“那部堂见萧墨轩又为何事?”罗龙文端着茶杯的手停在了半空。

“自然是据实相告。”胡宗宪的脸色似乎有些疲惫,“裕王和徐阶派他来的目的我又岂不知道,他们在上面斗,浙江就成了他们手里的刀,只是这刀却不该往阁老身上丢,要挨也该是我来顶。”

“这么说,这浙江的帐,萧墨轩早就知道了?”罗龙文手上一抖,茶水溅到了手上都还不自觉。

“嗯。”胡宗宪点了点头,“大明是皇上的大明,以后也是裕王爷的大明,而百姓是国之根本。身为裕王近臣的他,想是不会不明白这个道理。”

“唉。”罗龙文狠狠的在大腿上捶了一下,恨不得再给自己一个大耳光,顺便把郑必昌和何茂才踹上两脚。

萧墨轩知道这浙江的真相都已经有六七日了,京里京外却没有任何动静,明摆着是想放过这一马了。自己这几个人却还折腾出那么大一个纰漏,反倒是弄巧成拙了。更让他郁闷的是,郑必昌已经按自己的吩咐发出了捷报,过了这半天,追都已经已经追不回来了.

第19章 三教九流也大才第46章 王命旗牌第8章 学内群殴第22章 另类的神机妙算第40章 白银两万第30章 王府凶案第27章 一份大礼第54章 封锁第43章 为何而战第23章 地震西北第15章 灯下美人第32章 定北第23章 醉酒迷魂第46章 真正的目的,宿命第5章 天上掉下个媳妇第50章 左右逢源第69章 最佳配比第16章 关外的动静第42章 兄弟之情第34章 雄鹰折翅第33章 输给了墨子第66章 横屿之危第47章 花前月下第17章 西湖钓鱼第21章 大明超市第31章 波中仙子第22章 另类的神机妙算第30章 口令第28章 好礼难消第26章 天火降罚第11章 孤男寡女第23章 地震西北第68章 人以群分第31章 我不知道第25章 严府之邀第6章 张居正的心思第41章 向南第56章 风俗?第11章 飞骑南下第46章 心虚第15章 心生二意第15章 我亦取义第56章 风俗?第69章 最佳配比第7章 辛卯日朔第43章 为何而战第41章 血战台州第12章 利益团伙第13章 顾忌重重第45章 大事将至第17章 又有喜事第17章 疑惑第40章 皇城剑影第28章 长城西隘第38章 江南徐渭第50章 左右逢源第19章 美人倚阑第14章 万寿帝君第2章 肤润如玉第9章 断其一臂第23章 坑杀第23章 是福是祸?第29章 当世名医第14章 高拱之怒第19章 如遭雷击第42章 皇家也有烦心事儿第38章 萧府愁云第26章 天火降罚第24章 南洋的红毛鬼第13章 阴谋诡计第9章 九九归一第15章 升平下的风暴第7章 天降星宿第27章 无赖哲学第18章 黄龙之怒第47章 流言第40章 向北第9章 萧家有女已长成第12章 婊子立牌坊第44章 “珍宝”游戏第33章 隐患第49章 抽丝剥茧第49章 疑虑第59章 走私的总督第63章 有辱祖宗第9章 目光第9章 少年中国第68章 人以群分第33章 万罪归我第2章 钱法之治第11章 外相内相第33章 采菊之隅第40章 天生阴阳第18章 五大罪第56章 风俗?第21章 厚礼第8章 劫富济贫??第15章 如此立威?第21章 娘亲的自豪第37章 争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