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四章:明哲保身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南京学政苏文昺在承天门外自尽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整个南京城。

“恩师,恩师啊。”

南京参知右使申家进一身白孝冲入苏文昺的家中,于灵堂内嚎啕大哭。

参知,是当年军政院成立后进行编制改革诞生的职务,属府一级衙门副职。

官场以左为尊,左使便是第一副职,右使居于第二。

虽然是个副职,还行二,不过这可是南京,做首都的副职,今年不过三十多岁的申家进当的上一句年轻有为了。

“申参知节哀啊。”

有早先到的其他师兄弟前来稳劝,不过言语间也是悲戚的紧。

“恩师缘何要去寻那自尽之短见。”申家进痛哭失声:“朝廷劝学,为的不还是让天下贫苦孤童都能识字开蒙,如此千古仁政,我辈人应该弘光扬道、躬承体行才对啊。”

就跪在苏文昺灵柩边的大儿子苏恪闻言当即扭头,不可思议的看向申家进。

而后者身边的一大群师兄弟亦是闻之而怔然。

苏文昺死了,申家进竟然在灵堂上公然去说苏文昺的不是?

你就算是想要向朝廷、向陈云甫表忠心,也没有这么下贱的道理吧。

众人对申家进的人性很是鄙夷,因此后面也就不再同其有过多言语上的交流,那申家进吊唁一番后便告辞离开,才出离苏家门,迎面就撞上了四名一脸寒霜的锦衣卫。

“申参知是吧。”

“本官正是。”

申家进有些紧张的吞下一口口水,不过面上还是很快镇定下来,拱手应了一声。

领头的锦衣卫掏出自己的腰牌,表明身份道:“职下北镇抚司京畿局百户,有些事想请申参知走一趟。”

“好。”

坐进锦衣卫的马车,申家进的额头冒出了一层细密汗水,

好在陪他一道进来的锦衣百户很是平和:“申参知不用害怕,职下来找您,只是想问问参知,今天来这里吊唁的,都有哪些人。”

“都是恩师生前学生故交,连教育部的黄部堂都差人送来了挽联。”

“苏文昺大逆不道,承天门外公然辱骂禹王殿下,已无人臣之德操,所以畏罪自尽,何惜之?”

申家进擦了擦额头的汗水,唯唯诺诺的开口道:“本官念及恩师多年培育之恩,特来送恩师最后一程,全为人学子之本分。”

身为苏文昺生前学生,老恩师亡故不来吊唁,那天下人还不骂死他申家进,将来这个官那是铁定做不成的,可来归来,不代表我申家进觉得苏文昺就是对的。

此番来吊唁的,只是苏文昺的学生,并不是大明的南京参知右使。

百户官满意点头一笑:“看来申参知是个公私分明的人。”

“吾爱吾师,但吾更爱至理。”申家进连忙拱手向天:“禹王改革教育,泽被天下,是苍生社稷之福,本官拥戴万分,岂敢不有躬承效力之心。”

百户敲了敲木板,马车很快便停下,撩开帘布,申家进便看到马车外的景象。

到南京府衙了。

“申参知节哀顺变,也望参知早些回值,不辍政务才是。”

申家进赶忙跑下马车,恭恭敬敬的作揖一礼。

“是,谢将军。”

目送走马车,申家进长长松出一口气来。

好险。

就知道锦衣卫一定会到苏文昺的家外蹲点,果不其然啊。

好在自己明智将这一劫躲了过去。

申家进要是这么想的话,那可真是冤枉死陈云甫了,老陈还没狭隘到这种地步,派人到苏文昺的灵堂外守着。

这完全是北镇抚司自己办的差事,他们以为陈云甫会关心,所以想着来邀功,殊不知陈云甫压根没这个打算。

哪怕心里存的是扫除酸腐余孽的打算,不过陈云甫还不至于在灵堂抓人,或者只是因为申家进这种人来吊唁一番就定为苏文昺的朋党。

因为苏文昺并不是教育改革后唱反调的单独个例。

自从中央的法令传达到下面后,各省学台几乎都在唱反调,只不过他们没像苏文昺这般脾气火爆,直接寻死觅活罢了。

暗戳戳的,联系地方那些个士族大家。

“朝廷停办科举,断了天下取士之道,而今又革办教育学台,搞什么均等义务教育,以后,千金之子都得和泥腿子们一个屋檐下读书考试,咱们这辈人的拼搏努力,说不准将来都不如人家十年寒窗。”

原泾安伯黄显跑到李景隆的府上大倒苦水:“国公爷,您想想,咱们这辈人在沙场上拼死拼活图的什么,图的不就是一个封妻荫子吗。

为朝廷效力、为禹王效力,这条性命都可以不要,所图者就是一个死后亲眷无忧,现在这下好了,南京教育局通知我们这些老弟兄们,把自己家里适龄的儿童全部登记,好送到学堂里读书。

以前太祖爷在的时候,翊、卫、亲三军都擢功勋之子入宫宿禁,已示国家优渥功臣,降恩殊荣。便是岁数不大的,也会送去朝天宫习文学武,将来好为国朝效力。

而今天下均教育,一代人、两代人的努力,都比不上十年寒窗,那我们老弟兄们拼死拼活的为国家效力,还有什么意义。”

如果三代人的努力比不上十年寒窗,那做功臣和做庸臣还有什么区别。

古人的思想很简单,我这辈人拼命,下辈人就理所应当打一落生开始就要比平民百姓高一头,天生就应该有阶级悬差才能凸显公平。

功臣的子弟就应该在学习、入仕、为官等领域占据更多得天独厚的先天优势,而不是搞什么均等主义,搞狗屁义务教育。

国家凭什么义务教育穷人子弟学习?

凭什么要给那些泥腿子瓜分未来国家权力的机会?

所以黄显很不理解,还有很多曾经的勋贵也同样不理解。

别说他们了,就李景隆自己也不理解。

不过不理解归不理解,李景隆却并不打算顺黄显的话往下说。

他现在已经是军政院行走了,该得到的东西、该分到的好处早已分到不少,没必要和黄显这种人一个鼻孔出气。

因此,好言稳劝黄显等人一番将其送走后,李景隆第一时间找来心腹耳语。

“将今日怨怼者的名字都记下来,给穆世群送过去。”

你们不怕死想砸陈云甫的锅,我李景隆可没那么大胆子。

再者说,五军府已经改制成了军事指挥学院,国子监和翰林院也改制成了行政学院,像他李景隆这种爵位改革后依旧有爵位在身的公爵,后代子孙可以免试入这两个学府深造。

妥妥的军事贵族和政治贵族出身。

哪能和黄显这种人走近。

李景隆失笑。

老子有那么傻吗?

第五十四章:大明子民第五十六章:丈母娘给姑爷送丫鬟第五百零四章:监国的朱允熞第二百一十二章:出发前的喜讯第四百二十八章: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第三百五十七章:你要继承你父亲的大业!第五百一十七章:明珠港之行第九十一章:调你来做中办主任第一百零九章:老朱也会玩赖第四百七十二章:接风第二百二十六章:成国公、上柱国、太子少师、内阁首辅大臣!第二百八十一章:诸君共勉第四百三十四章:当之无愧的首功第四百三十二章:别说话,小心暴露第一百三十章:步步杀机实时情况汇报第一百七十章:波云诡谲的政治旋涡第四百九十八章:好大喜功第四百八十二章:权力游戏第二百五十六章:陈云甫谈为官理政(上)第四百八十八章:不翼而飞的黄金第四百六十八章:功盖万古第二百二十六章:成国公、上柱国、太子少师、内阁首辅大臣!第四百零四章:明哲保身第三百九十一章:生活中的老陈第三百七十一章:万事俱备第一百四十三章:我的名字第一百七十五章:同福客栈第三百六十八章:原始资本已经萌芽第三百九十三章:战略服务政略第五十八章:天塌了!第四百一十五章:废停优待政策第三百五十七章:你要继承你父亲的大业!第四百零四章:明哲保身第三百二十章:权倾朝野第六十六章:齐德说要撤藩第一百六十九章:突然发难,大祸临头第五百四十四章:何以平民愤?第三百四十一章:这辈子成与不成,都值了!第三百八十章:渡江之捷第一百四十章:熊孩子是真能惹祸第二百一十七章:老朱在,朱标心里就踏实第三百零一章:先给一个下马威第三百七十四章:常茂的纠结第三百三十三章:靖难!靖难!!(五)第四百二十二章:他日,顶峰相见第四百三十一章:求战心切第一百一十四章:请二位上官好好享受一番第四百一十九章:绝不接受投降!第四百二十二章:他日,顶峰相见第四百八十章:一局真正的大棋第六十九章:遍体鳞伤朱重八第一百二十七章:与朱棣的二次相逢第四十二章:陈云甫的建议第二百二十六章:成国公、上柱国、太子少师、内阁首辅大臣!第四百九十六章:举债度日上架感言第三百三十八章:解密章(上)实时情况通报第三十一章:突如其来的擢升第五十四章:大明子民第八十五章:朱标砸“缸”第三百零六章:事在人为第二百八十七章:子嗣兴旺第三百一十七章:孤早晚除掉陈云甫第二百四十七章:中原复兴计划和全国废奴法案第一百四十七章第二十二章:刀笔小吏第七十九章:朱标的感慨第三百九十一章:生活中的老陈第四百六十七章:投石车比火炮好用啊第一百二十六章:去北平第三百一十三章:韩国公薨第三百零七章:双赢还是双输第二十二章:刀笔小吏第二百三十一章:改元诏书第一百三十三章:坑死你你还得说谢谢第二百七十九章:投寄、飞洒第四百五十七章:给广东摘帽子第二百三十七章:古今贤臣,无有媲云甫者第五百四十一章:金州女王,邵柠一世第二百三十七章:古今贤臣,无有媲云甫者第三百五十九章:分封和集权的真正本质第二百七十二章:光与希望,永远都在!第二百五十四章:谁在执棋弈天下?第一十三章:大明的政治风口第一百三十七章:大明朝的义务教育体系第四十三章:君子之风第二百五十章:朕,已经很克制了第六十七章:欲谋求大一统必先撤藩第四百六十一章:困惑的宋晟第三百章:出师未捷身先死第三百九十五章:国恒以弱灭第三十五章:幕第四十四章:和翁俊博聊聊第三百一十四章:老大哥的身体越来越差了第二百八十九章:给辽东提提速第三百零五章:话及正题第一百零六章:金杯共汝饮,白刃不相饶第四百二十章:食君之禄、担君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