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明初第五大案

第194章 明初第五大案

胡穂是在朱高煦一家就藩不久之后就来到云南的,因为不是自己选择带过来的原因,朱瞻壑打从一开始就不打算用这个胡穂。

甚至连搭理都不想搭理他,别的不说,就说胡穂曾经给东宫传信一事,朱瞻壑就有足够的理由不信任他。

不过,说是这么说,但一直就这么扔在那里也不是个事儿。

人是老爷子扔过来的,且不管是当做钉子还是当做什么的,朱瞻壑最起码也得给他个一官半职的,而且还是得在王府里的那种。

顶多就是不让他接触到不该接触的东西就是了,相当于是给他挂个空职,养着就是了。

不过就现在来看,这胡穂可能还真不是什么钉子,因为据老爷子这两年的所作所为来看,这个可能性不是很大。

所以,对于老爷子把胡穂给扔过来这件事儿,现在的朱瞻壑更愿意相信另一个可能。

老爷子打算恶心文官一把。

想想也是,胡广是文渊阁大学士,这可以说是文人能够在永乐朝所能做到的顶峰了,再往前的话那就是觊觎大位了。

这种领头羊级别的人物被老爷子给赶回家了,如无意外的话最起码十几年不能再做官了,而且不管胡广还是胡广的儿子们都是这样。

在这种情况下把胡穂给扔过来,相当于是既撤掉了文官的一个领头羊,还把这只领头羊的儿子给送到了文官的敌人手中。

想想还真是挺恶心的。

你想啊,像胡穂这种人,第一他年纪太小,第二权利不够,在云南获得什么权利完全取决于朱高煦一家子的决定,第三就是太过于明显。

在封建时代,大部分人家都会选择着重培养嫡长子,毕竟嫡长子是要继承家业的,代表着传承。

这样一来,小儿子就得不到什么资源,再加上年纪小,能做的事情就更少了。

至于在云南能得到什么权利?这个就更好说了。

老爷子就说让胡穂来云南辅佐朱高煦一家子,但具体官职需要朱高煦一家子定,也就是说朱瞻壑就算是让他去挑大粪他都得受着。

在这样的情况下,他能帮文官集团做到什么?

还有剩下的第三点。

胡穂是胡广的儿子,是文官阵营的人,胡广还是最先和朱瞻壑不对付,甚至互飙脏话。

这样的关系,胡穂来到云南,朱瞻壑能不防着?

所以,现在的胡穂,其实已经是一枚弃子了。

恶心到了文官,老爷子的目的达到了;没得到半分云南的情报,文官也不做指望了。

“如果不愿意的话,你们可以拒绝。”

翌日,朱瞻壑一大早就把胡穂和金涯给叫到了自己的家里。

胡穂现在不是很重要,只要不死,那就不会有人说什么,但金涯不行。

金涯是金忠的继子,是老爷子为了金忠,而且完全是出于私人情感才金涯给送过来的,为的就是……

唉,想想也很简单,金涯此前被当做金忠的继承人被培养了这么久,但现在金忠有了亲生儿子,原本会给到金涯的资源自然而然的就没了。

从老爷子的个人情感出发,他是希望金涯和金达兄弟俩全都长大成材,这样才能不辜负那个兢兢业业的臣子,也是帮助他靖难成功,是靖难第二功臣的金忠。

所以,这金涯才是真正的麻烦。

“我等但凭世子殿下吩咐。”胡穂和金涯并没有任何异议。

朱瞻壑中规中矩的给他们安排了职位,是帮助户部统计云南以及交趾一带的人口和户籍。

要说这是个养老养闲的岗位吧,算不上,毕竟是户籍相关的事情,是要和户部挂钩的。

但要说这事儿重要吧,实际上也就那样。

说白了,这就是跟在后面捡功劳,而且还是苦劳的事情,算不上好也算不上不好。

“那你们就去跟户部官员对接吧,这段时间进入交趾的他国百姓很多,户部的官员都要忙不过来了。”

见胡穂和金涯二人没有异议,朱瞻壑也自然是很舒坦的。

胡穂无所谓,金涯他是真的打算好好培养培养。

关于金涯,朱瞻壑记得他的弟弟,也就是金忠的亲子金达是个挺出色的官员,能言敢谏,虽然在后世的名气不大,但也是载入史册的。

现在金达被留在了应天,金涯来了云南,就现在的情况来说,这兄弟俩已经变成了作品。

谁更加出色,那就从侧面给朱高炽或者是朱高煦加分。

这其实就是一场无意义的较量,甚至极有可能人家太子都不会在意,但朱瞻壑还是觉得挺有意思的。

只不过朱瞻壑不知道的是,他刚刚想到的朱高炽,现在正准备成为老爷子的一把刀。

搅乱整个大明,杀出一片新天地的刀!

——

应天府,皇宫,奉天门。

“陛下!不可!”

金幼孜满脸急切,甚至抬头直视坐在龙椅之上的朱棣。

“哦?”朱棣的眼睛眯了起来,语调上扬。

在这奉天门内的其实都是老人精了,就算是不知道官场的那些弯弯绕绕,但上朝这么多次,对于朱棣的脾性他们是早就摸清楚了。

一见朱棣露出这样的表情,金幼孜就知道事情坏了。

但即便如此,他也不能不说。

“陛下,新税制才刚刚推行,您现在就要下令让官绅也同寻常百姓一样纳粮,这无疑会让天下所有的官绅不满,若是被有心之人利用的话……”

这次,金幼孜还真是没有什么私心。

他的想法就和他说的那样,如果让官绅一体纳粮,那动的就是整个大明中上层人士的利益。

别说是明朝了,这事儿放在任何时代都是几乎不可能做到的,除非是秦始皇和汉武帝这种杀伐果断的人。

但实际上,金幼孜可能忘了,他面前的这位皇帝也是这样一个人。

“纪纲!”

朱棣一声沉喝,穿透力极强,让这奉天门内绝大部分的官员都为之一抖。

随着朱棣的话音落下,纪纲迅速站了出来,对着朱棣行了一礼,然后马上转身出了奉天门。

前前后后也不过是几个呼吸的时间,纪纲就重回奉天门,但这次他不是一个人回来的。

锦衣卫,一百多名锦衣卫跟在纪纲的身后进了奉天门。

这个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是每两个人为一组,押着人上来的。

看着被锦衣卫押上来的人,有的人不明所以,有的人脸色巨变,还有的人甚至已经跌坐在地了。

“看来,已经有人知道是什么事情了。”

朱棣缓缓地从龙椅上站起身来,下了台阶。

走在百官中间,朱棣脸上的表情满是深意,当朱棣走到面前的时候,几乎每个官员都是神情紧张。

然而,朱棣却并没有直接对他们发难,而是走到了纪纲的身后,蹲了下来。

“知道是什么事情吗?”朱棣看着面前的胡俨,语气玩味。

“知……知道……”胡俨低着头,不敢看朱棣一眼。

解缙、胡俨、黄淮、和杨溥等人都因为支持陈谔弹劾朱瞻壑一事被关在诏狱,在今日之前,胡俨等人还一直心存幻想。

在他们看来,弹劾朱瞻壑其实并不是什么大事儿,哪怕朱棣很护着朱瞻壑,但在明朝,言官是一种很特殊的存在。

哪怕他们不像陈谔那样是言官,但他们也一样是怡然不惧。

从大明立国开始,言官就被赋予了特殊的权利,这也就导致了言官形成了死谏的潮流。

因为上谏而被杀,那是要名垂青史的,皇帝也会落下个滥杀贤臣的名声,所以很多时候就连皇帝都不能拿他们怎么样。

朱棣虽然比较特殊,但因为靖难的关系,所以平日里他也是不太会和言官硬杠,毕竟他的名声已经很不好了。

为什么陈谔两次上谏,还都是直接谏朱棣削了朱瞻壑的世子身份,废为庶民这种及其不可思议的谏议,就是依仗这一点。

但是他们没想到的是,这次,和以前不太一样。

“不知道,伱们还记不记得永乐七年,汉王……哦不,是吴王世子前往江浙一带剿灭倭寇,揪出了一大批与倭寇勾结的东南海商。”

朱棣缓缓地走在人群中,语气沉稳但却散发着让人胆寒的气息。

“其实,当日还有太多太多的人和倭寇有所勾结,最不济也是和那些东南海商有所勾结,但朕都没有直接处理。”

“能站在这里,证明你们都是万里挑一的人才,培养和择选一个人才是很苦难的事情,所以朕一直都很珍稀。”

“但是,朕的容忍换来的不是你们的回心转意,而是变本加厉。”

“来,黄淮。”朱棣站定脚步,弯下腰亲自将黄淮拉了起来。

“跟大家说说,身为内阁大学士的你,是怎么在你的家乡作威作福,强令那些商人无视我大明海禁,走私粮食等货物的。”

“再说说你是怎么一而再再而三的通过倭寇扰边,从粮食上赚到一笔又一笔的家财的。”

“再说说,你是怎么要求那些东南海商,强行让倭寇把他们的收益分一半给你们的?”

朱棣每说一句话,黄淮的头就低一份,当朱棣说完的时候,黄淮已经再次跪在了地上。

“哼哼……”看着跪在地上的黄淮,朱棣很是不屑地笑了两声。

转过身,大步流星,朱棣再次回到了那个他自己的专属座位旁。

只不过,这次他没有坐下。

“纪纲!”

“臣在!”

“传令下去!所有锦衣卫立刻抓捕,五日之内朕要看到那些人一个不漏的全都在刑场上出现!”

“是!”

“吕震!”

“臣在。”

“立刻准备昭告天下!自即日起,大明再无不需缴税之人!无论是官员、勋贵还是皇亲,一律按照新的税制缴纳赋税!”

“若有反对者……”朱棣的视线扫过下面的所有人,眼神中散发着一种名为气昂昂独断的寒光。

“按照通敌论处!”

……

礼部的速度还是很快的,再加上这件事闹得实在是太大了,任谁都知道在这个时候敢冒头就只有一个死字。

所以,退朝后不过一炷香的时间,诏书就已经离开了礼部。

当天晚上,应天城上下就都知道了这个消息。

对于这件事,声音其实挺杂的,也挺多的。

商人和普通百姓表示很高兴。

俗话说,不患寡而患不均,对于百姓们来说,自己辛辛苦苦种地,每年都要按时缴税,但那些官老爷们身居高位却不需要缴纳一文钱,百姓们肯定心里不舒服。

现在看着这些官老爷也需要和自己一样缴税,虽然人家仍然会过得比自己好不知道多少倍,但百姓们依然也很高兴。

废话,配合新税制,以后他们的税都是那些官老爷缴,他们怎么能不高兴?

对于这件事,同样高兴的还有商人。

商人及其后代不能出仕,这是大明的规矩,所以商人都会选择和官员搭上线,从而获得更多的利益,甚至是他们可望而不可及的权利。

现在官老爷们也要缴税了,这代表着官老爷们更需要钱了,对于商人来说这就是机会。

他们怎么可能不高兴?

这些都是比较激进的,还有一些百姓的看法比较平静和佛系,因为这事儿跟他们的关系不是很大,那些官老爷们缴纳的赋税又不会进他们的口袋里。

相比之下,还是新税制的实行更能让这些人高兴。

当然了,有赞同的声音,那自然就有反对的声音。

和人们的预计不太一样,反对声音最大的竟然不是官老爷们,而是那些还在寒窗苦读的士子们。

眼下,这事儿虽然跟他们没什么关系,但未来呢?

有几个人读书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做官?做官的又有几个不是为了钱?

是!心怀天下的人从来都不缺!但相比之下,还是为了权利和钱财去做官的人更多!

相比之下,官员们的声音就要小得多了。

这件事情都涉及到内阁大学士了,这说明了什么?说明官员这个群体从上到下都烂了!

是,没有都烂透,但对于皇帝来说,每个阶层的官员都有人这么做,那就是烂透了!

这个时候跳出来,是嫌自己的命长吗?

要知道,应天城外的刑场已经搭建好了,等待着被血侵染的那一天。

(本章完)

第126章 郑和的话第413章 此刻尽显!第347章 朱瞻坦的决定第188章 汉王改封!第539章 最后一步第342章 该怎么处理?第336章 科技教育,势在必行第113章 世子殿下,您手里的东西不是拿来看第346章 论狡诈伪善,他远超我爹第109章 不好意思,我不干!第316章 总有人真心为你第265章 鸿鹄与燕雀第187章 给敌人挖的坑第41章 就你特么是本雅失里啊!第88章 朱棣第461章 来自明军的警告(下)第205章 下一个目标第112章 见好就收第465章 绝美的地狱第56章 又要背黑锅了第445章 墙头草第67章 没钱怎么办?第535章 无处可逃第496章 航海不可停第354章 养狗之道第146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119章 对与错第507章 火炮改制第212章 报仇和奴隶贸易第519章 深冬捷报第25章 云波诡谲,以进为退第330章 大明第一狗腿子第289章 最喜欢内斗的群体第123章 东宫的钉子?第406章 大明,出征!第245章 论朱瞻壑造反的可能性第303章 乱!又乱了!第78章 老狐狸和小狐狸第417章 眼中的未来第518章 你,敢吗?第144章 整军,出征!第439章 寄人篱下,只能顺从改变第82章 财神爷的新思路第114章 朱瞻壑的要求第502章 重心转移第268章 被发现的秘密,只会加快你们的灭亡第145章 朝鲜国王,李芳远第330章 大明第一狗腿子第315章 意想不到的人第312章 贼第224章 犯错,就付出代价第200章 无法交流的二人第113章 世子殿下,您手里的东西不是拿来看第519章 深冬捷报第242章 皇太孙大婚第370章 两个极端第87章 皇帝,父亲第330章 大明第一狗腿子第196章 即将失控第340章 烂人第312章 贼第198章 人间地狱第17章 该死的,一个都跑不了第222章 安内,攘外第472章 子嗣第536章 最后的宗室之乱(上)第298章 恢复和发展第205章 下一个目标第49章 尽诛之!第280章 带有目的的姻亲第485章 消除隐患第434章 你这一辈子,有没有为别人……拼过第470章 权欲熏心的人都该死第118章 没有金刚手段,莫行菩萨心肠第277章 想走,也不是那么的容易第121章 不出来?给你烧成焦土!第49章 尽诛之!第83章 理想主义者夏原吉第193章 新税制下隐藏的暗流第89章 世子出府第447章 打不倒你的,都将使你更加强大(上第115章 大明的怒火第223章 顺从,得以苟活第396章 什么都是利益第467章 钱忠的战争第40章 天大的漏第254章 最好的劳工第461章 来自明军的警告(下)第467章 钱忠的战争第251章 有学有样第416章 “好圣孙,可保大明三代盛世”第474章 没有可比性的双方第30章 除夕夜宴第284章 心愿第517章 满城缟素第326章 回来了第505章 被颠覆的认知第142章 资本积累第508章 蠢蠢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