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覆地!

第321章 覆地!

顺天府的人,但凡是有点儿见识的,再不济喜欢在茶余饭后谈论那些乱七八糟的人也都知道,当今皇帝的局势并不好。

以往,太宗皇帝在,后来太宗皇帝崩逝殡天,洪熙皇帝也能够勉强稳住局势,最起码没有发生什么乱子。

但是现如今的宣德皇帝就不一样了。

吴王一脉很强势,但强势的却并非是吴王,而是吴王世子。

所以,在太宗皇帝崩逝殡天之后,洪熙皇帝仍旧能够稳住局势。

但宣德皇帝不行。

强势的吴王世子与宣德皇帝是同一辈人,但在功劳,尤其是为大明的功劳上,吴王世子比宣德皇帝强得太多,太多……

谁都知道,吴王世子出手狠辣,亘古难见。

鞑靼、交趾、倭国、暹罗,乃至帖木儿帝国,但凡是被吴王世子盯上的,最后的结局都不怎么好。

不仅要亡国,还要有大量的伤亡,甚至全都是伤及根基,几乎是灭国的地步。

截至目前为止,也就只有高棉、占婆国和德里苏丹三者能够在吴王世子手下保证完全,但那些要么是提早投降,要么就是被自己的国民给反了的。

换句话说,那些朱瞻壑直接过去接收的,最后都保存的很好,凡是需要朱瞻壑出兵征伐的,结局都不怎么样。

在这样的局势在,站在朝廷对立面的又是这样的一个人,顺天府的百姓在茶余饭后闲谈的时候,往往都会忍不住担心。

他们担心日后一旦冲突骤起,不管是朝廷率先发难、提前铲除祸患,还是朱瞻壑举兵靖难,奉太宗皇帝遗诏肃清君侧,他们都担心最后的结果。

以如今的形势来看,谁都知道朝廷胜算渺茫,他们担心那个杀伐成性的吴王世子进入顺天府之后,会不会像以前攻克敌国时那样大开杀戒。

有人觉得会,因为老话说得好,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吴王世子的对敌之策虽然残忍,但却是最有效的方法,君不见倭国灭国多年,但至今为止仍旧是大明在管理,原本的倭民老幼都在耕种,青壮都在给大明挖矿。

人性本就是逆反的,无论是哪里都不缺互相抬杠的人,所以有人说,自然就有人反对。

有些人觉得不会,因为从永乐七年开始算起到现在已经十六年了,这十六年间朱瞻壑可以说是杀人无数,但这些人都有着几乎固定的定位。

贪官、奸商、外敌……

十六年间,从未有人听到过朱瞻壑滥杀无辜,对大明的百姓下杀手。

但无论是支持的还是反对的,他们都没有想到这一天来的如此之快,快到让他们毫无准备。

也来得如此悄无声息,悄无声息到了他们甚至还什么都不知道,挂着明和吴两张大旗的军队就进入了应天。

同样的,他们也没有想到,在顺天皇城北面驻扎的三大营没有任何准备。

他们更没有想到,顺天皇城的守军连抵抗都没有不说,还大开城门,迎吴王军入城。

最后,他们死都想不到,当今皇太后张氏、英国公张辅、户部尚书夏原吉等一众人,亲自出城迎接吴王军入城。

是夜,皇宫。

奉天大殿前,朱瞻壑坐在丹陛石的顶端,看着下面宽广但空旷的丹墀,看着丹陛石上精美的龙形图案,发出了一声叹息。

拎起酒壶,狠狠地灌了自己一口,朱瞻壑抬起头,醉眼朦胧地看着天上的明月。

今天是什么日子了?月中了吧?不然的话这明月怎么如此的圆?

“其实,你可以的……”

一声叹息响起,朱瞻壑微微侧身,在看到来人之后迅速起身。

“大伯母。”

张氏伸出右手,让随行的内侍和宫女就此站定,然后才抬起脚,朝着朱瞻壑的方向走来。

站在朱瞻壑的身侧,张氏看着下面宽广的丹墀,发出了一声夹杂着惋惜、失望和心疼等各种不同意味的叹息声。

“其实,你比瞻基更合适那个位置。”

“而且,以大局来说,你才更应该坐上那个位置。”

“因为,伱能比瞻基做得更好……”

“最起码,我也能有脸下去见你爷爷,见你大伯,而不是像现在这样,为了瞻基,为了大明的未来而惶惶不安。”

“放心吧,大伯母。”朱瞻壑微微一笑,再次坐在了地上。

“我会安排好的,就是您不要介意才是。”

“唉……”张氏再次发出一声叹气,缓缓地低下了头。

弯下腰,拿走了朱瞻壑手中的酒壶,张氏转身离开。

奉天大殿前,朱瞻壑再次变成了孤身一人,但却有一段残音在空中飘荡,直至慢慢消失。

“好孩子,苦了你了……”

……

翌日,清晨。

顺天城的百姓们都小心翼翼地探出了头,看着外面世界的变化。

这一夜很是平静,平静到了顺天城好像是什么都没有发生一般,完全没有那种死敌互相争斗的惨烈和嘈杂。

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一般。

看似一切正常,几乎等到了正午的顺天百姓们终究还是忍不住纷纷开门,营业的营业,下地的下地。

一切,好像一如往常,昨天的吴王军入城就好像是梦一般,不复存在。

只不过他们不知道的是,在台风将要来临的时候,天地为之色变,狂风四起海浪滔天,但处于正中心的台风眼,却是最为平静的。

北镇抚司,诏狱。

塞哈智恭恭敬敬地带着朱瞻壑走下潮湿的台阶,进入到这暗无天日的诏狱里。

别人不知道昨夜的皇宫中发生了什么,但他这个锦衣卫指挥使却是最清楚无比的。

别说顺天皇城的守卫、皇宫的守卫都被换了,杨荣、杨溥等文渊阁大学士和吕震这种礼部尚书被下了诏狱,就连皇宫中做主的人都被换掉了。

不仅如此,今天早上的早朝被取消,朱瞻壑拿着一卷圣旨找礼部发诏,所有人都无所适从,最终还是皇太后张氏出面,众人这才找到了主心骨。

同样的,在那个时候他们也都明白了,这天,变了。

但是,反转总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出现在这件事上,让那些想要提前站队以保全家室,甚至是平步青云的人为之踌躇。

“有什么想说的吗?”

在诏狱阴暗的地牢中,一道声音的响起让整个寂静的诏狱就好像是突然醒了一般,很多很多被关押在这里的囚犯们不由得闻声探头,看着朱瞻壑,也看着朱瞻壑面前的牢房。

那里,是昨夜刚刚送进来的,是位极人臣的当朝大学士,杨荣。

“胜者为王,败者为寇。”

杨荣的声音缓缓响起,他的身影也自阴暗的角落中走出,出现在朱瞻壑面前。

“世子殿下您是最终的胜利者,在下……哦,不,或许现在应该自称臣……也不对,应该是罪臣……”

“罪臣杨荣,没有什么好说的。”

“呵呵……”朱瞻壑微微一笑,招了招手。

朱凌迅速的拿过了一张椅子,放在了朱瞻壑的身后。

朱瞻壑缓缓坐下,饶有兴趣地看着面前的杨荣。

“在我面前自称臣,这为时尚早,而且早了不是一点半点……不过你是罪臣这一点是没错的。”

“蛊惑帝王,泄露朝廷机密,将火炮送与那外敌瓦剌,的确是罪无可恕。”

杨荣猛地抬起头,带着满脸的不可思议看向朱瞻壑。

他不在乎什么罪臣不罪臣的,他只在乎朱瞻壑说的第一句话。

“别想太多。”朱瞻壑轻轻地敲了敲牢房的栅栏,将杨荣的注意力给吸引了回来。

“结果如何,与你无关,今日过来,是因为我想知道你们为什么会这么决定。”

关于埋伏自己,甚至是将火炮送给瓦剌,朱瞻壑是真的很想知道杨荣等人是怎么想的。

“为什么不能这么决定?”杨荣抬起头,似乎是想通了自己所想的问题,也明白了自己的结局。

“世子殿下您非储君,但无论是实力还是影响力都太大了,大到了超出一个王朝的正常承受能力。”

“如果不提前解决好这个问题,内乱是迟早要降临到大明的,到时候大明的百姓们不仅要遭受无妄之灾,甚至还有可能同室操戈。”

“最重要的是,届时瓦剌、东察合台汗国等外敌,以及您之前以雷霆手段所征讨下来的倭国、暹罗、帖木儿帝国等国都会联合起来。”

“那个时候,我们大明会成为众矢之的,最终无论是谁取得胜利,最终的结局还是会以大明的衰弱,甚至是灭亡而告终。”

“所以,为了大明,为了天下,哪怕是知道您不会听的,但子荣在此还是想说一句……”

“说什么?”朱瞻壑没忍住,嗤笑出声。

“是让我引颈就戮?还是引刃自裁?”

“真是难为你了,在这种情况下还能说出这种话来。”

“我就挺好奇的,你们这些学习程朱理学的儒生,是不是天生就不要脸,所以才能和程朱理学交融的如此彻底?”

“还是说程朱理学就如此的强大,强大到了把你们这些人都改造成了这样一副不要脸的样子?”

“虽然我推崇公羊学,定公羊学为国学也是我跟爷爷建议的,但我也是自幼学习程朱理学的,这程朱理学怎么就没能改造我呢?”

“还众矢之的,你是不是忘了那些被我打下来的国家现在都是什么样子?还是说刻意忽略掉了?”

“没事儿,我可以告诉你,除了德里苏丹那群当惯了贱骨头的低种姓之外,其他的国家基本上都可以说十不存一,除了刚拿下来的帖木儿帝国,现如今的暹罗以及高棉等地,汉人都比他们的国民多。”

“至于倭国……呵呵,他们的青壮早就不够我们挖矿用的了,现如今倭国境内要不是我与以前的奥斯曼帝国以及现如今的那不勒斯王国做起了奴隶贸易,倭国现在估计都没有青壮了。”

“这样的一群敌人,也配称之为敌人吗?”

“还有,你为什么会认为大明最终会两败俱伤,被其他人渔翁得利?”

“我是昨天到的顺天府,今天就已经掌控全局了,甚至连皇太后都站在我这一边。”

“你想说什么?”

杨荣闻言沉默。

朱瞻壑毫不留情的话撕开了他最后一层遮羞布。

杨荣是个什么样的人?

内阁三杨在历史上大名鼎鼎,但实际上很少有人知道,大明自宣德一朝开始的收缩战略就是在杨荣和杨士奇的一再建议之下实行的。

自宣德一朝,大明放弃了交趾,将北方防线收缩到长城之内,最终导致大宁和开平两卫丢失,使得也先南下,堡宗于土木堡被俘,整个大明都险些被逼得如同赵宋一般南迁。

杨荣真的就像是历史上说的那样出色,甚至是完美吗?

别扯了,对于现如今的大明朝,朱瞻壑也就对那么几个文人有些许的好感。

夏原吉虽然见钱眼开,但人家还是有原则的,最起码能分得清是非对错,并不仅仅只是因为自己能给国库搞钱就无条件的支持自己。

于谦就不说了,虽然现在的于谦还没成长起来,历史上也是于谦开启了明朝臣强君弱的先河,但还是那句话,那是君的问题,是君无能,而不是于谦的问题。

最后一个就是陈循了。

朱瞻壑招了招手,陈循自拐角处走出,站在了夏原吉的面前。

“您呐,是真的能折腾人啊……”

陈循一出来就对着朱瞻壑大发牢骚。

“不远万里的把人家给叫过来,结果就是让人家接手这么一个烂摊子,也就只有您能干出这事儿来了。”

“怎么?这你还不满意?”朱瞻壑轻笑一声。

“你面前的这位洪武三十三年(朱棣靖难后废除建文年号,建文元年为洪武三十二年)出仕,还是凭着宫中拦下太宗皇帝一事才入得这文渊阁。”

“现如今让你直接进入文渊阁,还做到了你面前这位二十多年都没做到的内阁首辅,总揽朝政,你还不满意?”

“以常人的角度来说,的确是很高了,但您也不是什么好人啊……”

杨荣看着面前的这对“君臣”二人,有些迷糊。

他就没见过这样的“君臣”,也听不懂这两人在说些什么。

不过,朱瞻壑接下来的话让杨荣大惊失色。

“让你总揽朝政,凡事要经张辅、夏原吉和于谦商议,最后呈表皇太后,待皇太后同意后才能进入六部,继而落实下去,是为了保全你的名节。”

“直接什么都不限制就让你总揽朝政,那你也不用做什么内阁首辅了,直接等着被人戳脊梁骨戳死得了。”

朱瞻壑与陈循二人相谈甚欢,但杨荣的脸上却满是忌惮和悔不当初的表情。

原本,他已经留好了后手,就等着朱瞻壑登基称帝,最后给朱瞻壑来一手玉石俱焚。

但是,现在他才发现,朱瞻壑的心思远比他想象的要深沉得多,甚至比他这个年过半百的人要更加深沉。

两个大合章,等于以前的四章,补前天剩下的一章欠更。

(本章完)

第424章 任性的后果第517章 满城缟素第15章 猩红色的大幕拉开第271章 付之一炬第180章 痛打落水狗?第511章 稳如泰山第361章 所谓的联合第78章 老狐狸和小狐狸第48章 习惯成自然?第378章 朱瞻壑鲜为人知的一面第344章 兄弟第151章 一片狼藉第252章 改变科举的定制第293章 新帝登基……三把火第536章 最后的宗室之乱(上)第71章 天子脚下第288章 给老爷子最后的……致敬第78章 老狐狸和小狐狸第392章 破釜沉舟第67章 没钱怎么办?第236章 合纵之术第164章 文官的危机感第231章 朝廷……老爷子的态度?第205章 下一个目标第177章 “圣山”第150章 光第298章 恢复和发展第70章 东南大地震第375章 放下廉耻心第441章 牵一发而动全身第73章 棺材见了打开盖第327章 年终大戏第39章 失望的朱瞻壑第296章 恐惧的后遗症第450章 莫出头,出头必被揍第448章 打不倒你的,都将使你更加强大(上第482章 离开前的准备第390章 被黑暗逼退的圣光第29章 永乐大帝的欣慰第48章 习惯成自然?第30章 除夕夜宴第87章 皇帝,父亲第312章 贼第411章 背道而驰的思想第158章 银山第131章 故地重游第9章 事急从权第274章 混乱的顺天第4章 纨绔子弟第75章 女中人杰第263章 花楼第318章 长陵第276章 唾手可得?第365章 世界名画第293章 新帝登基……三把火第274章 混乱的顺天第517章 满城缟素第423章 即将革新的时代第135章 来吧,陈季扩!第156章 推波助澜第285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125章 永乐年间大事纪第304章 广宁之变第267章 由乐园第530章 阳谋,又见阳谋!第364章 瓮中捉鳖和反捉鳖第218章 总是要做的,不能辜负了他们第446章 背叛的结果第133章 华,夏第263章 花楼第30章 除夕夜宴第304章 广宁之变第258章 图谋七载第312章 贼第534章 完美解决瓦剌的方法第189章 釜底抽薪之计第387章 女人和女人第446章 背叛的结果第448章 打不倒你的,都将使你更加强大(上第293章 新帝登基……三把火第281章 山人的妙计第447章 打不倒你的,都将使你更加强大(上第461章 来自明军的警告(下)第159章 血银(二合一)第325章 谁犯的错,那就谁去解决第420章 罗马陷落第540章 被命运扼住咽喉的瓦剌第135章 来吧,陈季扩!第76章 烂泥扶不上墙咋办?第125章 永乐年间大事纪第52章 兀良哈三卫的反应第107章 凭汉王做主!第334章 郑和第334章 郑和第361章 所谓的联合第179章 公平交易,互不相欠第262章 跨越五百年,相似的建筑第308章 利益之下的嘴脸第336章 科技教育,势在必行第92章 意外?袭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