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东江清兵

杨光皋喜道:”固所愿也,未敢请尔。“

杨光皋很快把信写好了,让人送往京师。沈有容派了四子沈寿岳给他们带路。沈寿岳三十多岁,面容沉稳,登上了杨光皋他们的船后,只见船上装满了一个个大箱子,他有些好奇地问满桂道:“满镇抚,这里面是什么呀?粮食不用装在木箱子里吧。”

满桂笑道:“粮食在另一艘船上,这里装的是给毛总兵的武器。”

沈寿岳再也沉稳不了了,说道:“终于要升毛副将为总兵了吗?”

满桂羡慕地说道:“是呀,毛副将带一百九十七人出海,克复镇江,收回六堡,保两千里海疆平安,大丈夫当如是也。”

沈寿岳连连点头,觉得这话实在是说得太对了。自己什么时候也能象毛总兵一样建功立业,而不是象现在一样在老爹严厉的目光下战战兢兢呢?

两艘船几天之后就来到了皮岛,毛文龙大张旗鼓迎接天使。杨光皋叫道:“毛文龙接旨。”毛文龙带着手下一起跪倒在地。

杨光皋道:“皇帝诏曰:加副总兵毛文龙署都督佥事平辽总兵官,开镇东江。钦此。”

毛文龙叫道:“谢主隆恩,臣领旨。”起身接过圣旨,小心收好,交给后面的毛承祚。

然后上前请杨光皋等人进大堂述话。进得屋来,杨光皋不由得大为感叹,房屋中只有一个长条桌,几把旧椅子,他情真意切地道:“毛将军辛苦了。”

毛文龙哈哈一笑道:“打败建奴了,就有好日子过了。钦差请上坐。”两人推让了一番,然后一起坐在桌前。

杨光皋道:“今日东江开镇,圣上说,军镇就应该有个军镇的样子,原先滞留于东江的辽民,均应送入登莱,清理东江兵额,由登莱全额供应军饷,不知毛总兵意下如何呀。”

毛文龙道:“臣谢过皇上关心,我东江镇现有兵三万,其余民众五万有余,请钦差明查。”

杨光皋笑道:“臣受皇上重托,清理东江兵额,明日即将往东江各处,请毛总兵命各地先行清理,以免闹出什么误会就不好了。”

毛文龙倒是神色如常,可他手下的一些人脸色就不大好看了,杨光皋也不理会,继续说道:“本钦差带来米粮一船,请毛总兵派人运下,听闻东江镇清苦,先让大家吃几顿饱饭再说吧。”

钦差刚走,陈继盛道:”将辽民全部带走,那谁来给我们种地,军队吃什么?“

其他众将却不作声,圣旨讲的是全额发放军饷,所以军队吃什么这不是个问题,其实陈继盛的意思是谁来挖参,谁来与朝鲜交易,这一块虽然主要是用来改善东江兵的吃饭问题,但大家还是多多少少有些好处的。

毛文龙叹了口气道:”当兵吃饷,天经地义,军队自然有粮饷,你担心些什么,早日灭掉建奴,多立些功劳,自然都在里面了。以后不要讲这些话了,都散了吧。“说罢摆了摆手,黯然地向房内走去。

在毛文龙安置的钦差住处,满桂说道:“同知大人,属下觉得毛总兵只怕有些不愿意我们来清理兵额。”

杨光皋叹了一口气道:“圣上说过,不要太高看了官员们的节操,人皆有私心,这是没有办法的事,只要他能够大的方面不错就行了。”

满桂反驳道:“属下就没有私心,圣上说如何属下就一定如何。”

杨光皋笑骂道:“你也有私心,你想建功立业,流芳千古。”

满桂道:“圣上说过,私心到这个样子就不是私心了,这才是最大的公心。”

杨光皋不想和他争,于是说道:“好,我知道满镇抚确实一心为公,行了吧。毛总兵在此地经商当然主要是补贴军用,但谁知道他有没有私藏一部分,就算现在没有,以后谁能知道他会不会这么做。圣上说过,要从源头就给人不能犯错的可能性,这样才是治病救人的道理,明天打起精神,好好看一下东江兵的情况。

第二天杨光皋开始清理皮岛的兵额,他的方法很简单,在海边划出一大片空地,皮岛的东江兵分成两个部分从两个入口进入这个空地,入口处他和满桂一人守一个,各带着近卫军中的几名手下,看到不符合要求的就不让进空地,进去一个就记一个数,这样忙了大半天后,空地上才站了近四千人,大部分都没有着甲,兵器也大多简陋。

杨光皋问旁边的陈继盛道:”陈副将,可还有皮岛兵没有验?“

陈继盛满心的不高兴,却不敢在脸上表现出来,说道:”钦差大人,人是已经验完了,可是挡在外面的也是我们东江的兵呀。“

没有进入空地的东江兵大约有七八千人,这些人都没有着甲,手里拿的武器已经不能用简陋来形容,因为都是些木棒甚至扫帚。杨光皋道:”甲没有倒是可以说,但武器至少要是铁的吧,难道用木棒去打建奴?“

陈继盛不服气地回道:”当日在铁山,在宽甸,我们大多数人都是拿着木棒石头,不一样把建奴打退了,只要人多,什么武器都不拿也能打退建奴。“

杨光皋笑了笑道:”这里面身体强壮的倒可以在发给武器后成为战兵,但陈副将你也看到,大多数人都面黄肌瘦,这样可如何打建奴呢?“

陈继盛道:“面黄肌瘦是因为没有吃饱饭,吃得几天饱饭就好了。”

杨光皋道:“一直不是都给你们发了饷银吗?为什么饭都吃不上?”

陈继盛低着头,却不再说话,这时毛文龙笑了笑道:“朝廷是发了饷银,但那是战兵的,其他的家属也是从这里拿钱吃饭的,所以总量不够,请钦差明查。”

杨光皋道:“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圣上才要将辽民均迁入内地,此地止留战兵,如光皋所见,东江本部可算四千战兵,毛总兵以为如何?”

毛文龙点头答应,然后几天,杨光皋和满桂在宽甸等各地转了一圈,清理出战兵连皮岛一共是九千人,还有三千是朝廷命令支援的水兵,共计一万二千人。

各处求,谢谢支持!

第七十四章 查抄余波第三十二章 经抚之争第三百零二章 温泉城第一百七十九章 查税(五)第一百九十四章 粮食储存署第二十七章 初到辽东第两百八十五章 血战东枝第两百五十七章 修铁路的钢也有了第二十七章 讲武堂第十章袁崇焕的旅程(为感谢朕躬钦处军国事加更,一并谢谢各位亲的支持!)第三百三十九章 驿站第五十八章建奴败绩第两百六十一章 围剿雇佣军第三百一十四章 拿下托木斯克第两百七十一章 军事安排第两百一十七章 殷地安(二)第四十五章 《水浒传》第一百零四章谈判第三百二十六章 票拟第二十一章 红丸案第三十九章 常识课本的争论第十一章 军制第四十六章 苏州抗税(二)第一百二十六章 夜战第七十一章再见故人(为第一堂主“朕躬钦处军国事”加更)第四十五章战海州第四十章辽南有变第十九章 对降将的处理办法第一百三十六章 初战西班牙第八章 一边倒的战事第一百六十七章 镇东和抚东第一百七十六章 查税(二)第一百二十章 觉华岛之战(上)第三十九章辽东开发公司第两百九十章 向小海而来第两百三十四章 太子上学(七)第一百六十章 东方领土问题第四十五章战海州第三百六十四章 欧洲乱象第一百一十二章 西苑遇刺第五章 哭太庙第八章 进展第六十四章 耕者有其田的试点(二)第五十六章 孙屠夫的第二击第十六章 选妃第十二章 挑选军官第一百八十一章 查税(七)第六十七章 安南(二)第九十四章神炮满桂第一百三十四章 孔府低头第一百二十一章 觉华岛之战(中)第八章 孙屠夫的第一击第八十九章准备攻打萨摩第三章兵仗局第一百五十六章 中国有必伸之理第八十一章 卢象升第一百三十二章 炸药包第一百三十四章 孔府低头第一百八十七章 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第二十章 大丧事第一百零六章守城第一百五十六章 中国有必伸之理第九十二章 兄弟阋于墙第八十三章 生日蛋糕第四十章辽南有变第一百零九章 没有人永远正确第十四章 传教士(二)第一百三十七章 朕要微服私访第九十九章上下同欲者胜第一百二十四章 皇太极的担忧第一百一十四章扬州地震第两百六十三章,牧羊行动前奏第十八章 情浓第一百零四章谈判第八十四章琉球第两百三十一章 太子上学(四)第一百三十三章 嫡长子继承制第四十八章 日月堂第一百三十一章 满桂结婚了第一百三十六章 皇太极的京师行第两百二十六章 《儿童保护法》(下)两百八十六章 东吁局势第一百九十二章 他们只是孩子呀第八十四章 大战之前第一百零七章奇货可居第九十章初战萨摩藩第一百七十章 《铁路法》第一百二十八章 论功行赏第两百七十八章 北大年请降第一百九十七章 收复河套(二)第八十章 天启二年的殿试第一百四十七章 袁崇焕再次出场第六十二章 卖地的设想第一百二十五章 降了吧第两百四十八章 对蒙古策略第十一章 军制第两百一十八章 殷地安(三)第七十八章海军都督第一百一十九章 战前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