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阿久根激战

周遇吉调来的其他方向的士兵根本就插不进去,只能远远地看着同袍们和敌人厮杀,虽然着急却没法插手,应该是很无奈的一种想法吧。

周遇吉叫道:“打开旁边城门,出去从外面攻击。”众人才恍然大悟,于是侧城门打开,近卫军排好三排阵形,向外面的日军走了过去。

近卫军一边走一边交替开火,反正下面全是日军,挤得满满当当,只要不向天上开火,总能打到一个目标。等前进到离日军三十步时,军官下令停止前进,继续射击。

日军有点不知所措了,又想攻上城墙,又想要攻击旁边的近卫军,有了选择困难症。就象本来要摘一个果子,就要摘到了,旁边来了捣乱的,就有点无所适从了。

德川忠长终究不完全是个疯子,见一根筯的日军站着挨打,大叫道:“快点攻击侧面。”

日军听到命令才知道转移攻击方向,立刻有部分人向旁边的近卫军冲了过去,近卫军前排端好火铳准备近身战,后面的士兵还在继续放火铳。

日军反应太慢,等得到德川忠长的命令后,日军已经被打倒了一片,他们嚎叫着冲过来,面对近卫军的阵形,已经没有办法突破了。

日军被从侧边攻击,使得正面登墙的人数大为减少,墙头明军的压力大减,而明军的装备优势就更容易体现出来,战场形势开始向明军一方倾斜。

日军明明已经处于劣势,但他们似乎毫不在意这一点,依旧拼命地爬墙或者冲击侧面的明军。

但是仅仅靠勇敢或者说愚蠢的勇敢,并不能改变事情的结局,日军勇敢有余,灵活不足,在近卫军的攻势下很快就支持不住了。

德川忠长叹了口气,命令传令兵挥动收兵旗,有日军指挥官看到,但大多数根本不理睬,继续进行他们徒劳而悲壮的进攻。

周遇吉下令道:“一个都不要放过。”这样凶残的军人,如果让他们有朝一日拥有了近卫军的装备,那时可就真的不好对付了。

当然近卫军想把他们放过也做不到,因为他们一直在攻击呀,总不能停下来让他们打吧。战斗持续进行,德川忠长无奈,只好带着亲卫们先向后逃去。周遇吉认为会逃跑的敌人都不是难打付的,所以也不分人追击,让近卫军专心对付还在顽抗的敌人。

一个个冲击的士兵被子弹击中倒还好,而在冲击时被刺刀捅穿那种画面的即视感,让周遇吉心里都有些不舒服,不过也更坚定了要全歼这些日军的想法。

战斗持续了一个多时辰,最后的一个日军在冲锋时被一颗子弹正打在脑袋上,象一个布袋一样倒在地上时,这场战斗终于结束了。

虽然以前也与日军作过战,也见识了日军悍不畏死的样子,但这么多人,在注定要失败的战斗中,徒劳地冲击,这种画面,还是震撼了很多人。

周遇吉下令清理战场,近卫军先将同袍救助好,然后开始清理日军的尸体,周遇吉道:“小心敌军诈死,两人一组行动。”

即使是这样交代了,还是有一个士兵被一个重伤欲死的日本武士刺伤了,搞得后面士兵都要先在日军尸体上戳两刀才会放心地去检视。

此战近卫军死亡一百二十人,伤九百三十二人,而日军死亡三千二百一十五人。没有伤员,也没有俘虏。这样的交换比与近卫军的装备远胜日军有极大关系。特别是近卫军的盔甲,让大量的人伤而不死。

战后周遇吉召集了所有的旗长开会,他说道:“这一战,可能对士兵们影响较大,你们回去后要给士兵们再开个会,重点讲这么几点。”

“一是日军很凶残,我们以后遇到要小心应付;二是日军认死理,所以以后要灵活应付;三是虽然日军愚蠢,但他们的勇敢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具体的话就要看你们自己怎么说了,也可以让士兵们发表意见,讨论一下日军这个样子有什么好处,有什么坏处,我们要学习好的,摒弃坏的,这样我们的战斗力才会上升。”

于是在军中很快就以旗为单位,开展了“认识敌人,学习敌人”的讨论活动。这样的活动,首先让士兵们心里对日军的凶残有了一个理性的认识,明白仅仅凶残其实并不难对付,去掉了士兵的惧怕心理。

其次让士兵对武士道精神有个初步的了解。这一了解,反而有些士兵也叫嚷着要组织我们明军的敢死队,我大明绝对不会比倭寇差什么的,让士气有了很大的提升。

幕府军四千人只逃走了不到一千人,德川忠长知道不好交代,只好在和后续的军队汇合后,拼命地夸张明军的人数和武器,在他口中,明军根本就无法战胜,只能通过谈判来解决萨摩争端。

幕府的这七千军队主要来自肥后,丰前,丰后,筑前,筑后等藩国,这次阿久根之战主要是肥后,丰后,筑后三个藩国的士兵,现在这么大的损失,让各个藩国都不敢再继续前进,都附和德川忠长的观点,要求幕府与明人谈判萨摩问题。

德川忠长的信送到了德川秀忠手中时,德川秀忠正在集合土佐和阿波的水军,伊予,出云,安芸的陆军,共有约八千人,准备出征萨摩。

德川忠长的信中说道:“其火铳犀利,非我南蛮胴不可抵御,而其火炮一击可达二里,南蛮胴亦难挡其锋,我之种子铳对其盔甲全然无能为力,倭刀及其身,不过能伤其少许。如此之仗,不知如何可胜,请父上大人三思。”

德川秀忠先接到前锋失败的消息,本已怒不可遏,但接到这信后,他终于冷静下来了。如果忠长所言不虚,那么和明军作战确实没有胜算,既然不能在战场上取得胜利,那从别的战场上取得胜利也是一样的,甚至会更好一些。大明不是喜欢称自己是天朝上国吗?那好好拍一拍,说不定会有好处哟。

各种求,谢谢支持!

第八十九章 决定建奴命运之战(三)第三百六十六章 大结局(中)第四十一章 攻新都第十五章 年前杂事第四十章 内阁的冲突第两百八十一章 东吁第一战第六十六章开学演讲第一百九十六章 收复河套(一)第三十九章辽东开发公司第两百三十八章 对蒙古的分化第一百四十二章 议院(中)第两百零九章 收复河套(十四)第一百九十七章 收复河套(二)第一百零一章 毕业典礼第五章体育锻炼第一百七十三章 路通天下(三)第八十九章 决定建奴命运之战(三)第五十六章 天不生夫子,万古长如夜第一百一十六章前赴后继地贪污第八章 一边倒的战事第两百四十九章 雇佣军的组成第两百三十七章 戏剧的宣传作用第六十八章要钱不要官的满桂第一章 没人把皇帝当回事第二十三章迁安新村第六十六章 玻璃镜子第一百五十八章 溯游而上第一百四十一章 贫穷是万恶之源第一百五十五章 向五鬼宣战第四十七章撤海州辽民第两百一十三章 收复河套(十八)第一百六十四章 冬天之争第一百二十八章 论功行赏第十六章救兵来也第二十三章迁安新村第一百四十二章 议院(中)第一百二十一章 觉华岛之战(中)第三百零六章 围攻府衙第一百二十二章 《妇女儿童保护法》第两百九十九 科举与文化第一百四十六章 汤九州第一百五十一章 新村新貌第九十六章海湾之战第一百章 多铎进京第一百八十三章 查税(九)第三十二章朱由校的思想转变第四章 移宫案余波第十三章 宝珠的礼物第一百七十一章 路通天下(一)第一百一十五章 论二代的正当性第三百四十八章 占领鄂木斯克第四十四章 败奢军第两百三十三章 太子上学(六)第三百三十六章 自行修路的想法第一百五十章 何腾蛟第一百九十章 拔苗助长的科学研究第一百一十一章惧内的德川秀忠第三十章 初战(二)第一百七十六章 查税(二)第一百八十一章 查税(七)第十章 练新军(二)第两百九十三章 银行无限放款第二十八章 宝钞司第七十一章 安南(六)第五十三章戴春风的春风第一百二十二章 觉华岛之战(下)第九十二章协从军第六十五章天子门生第一百一十五章杨涟也会杀人第一百二十六章 北直隶平地运动第两百三十二章 太子上学(五)第三十四章 研究院的新科目第二十三章 京营现状第四十九章 印刷机第两百零九章 收复河套(十四)第一百八十八章 用红薯喂猪第两百一十一章 收复河套(十六)第六章 熊廷弼的第一次下台第一百七十五章 查税(一)第两百九十二章 金矿拍卖第两百八十一章 东吁第一战第一百四十三章 议院(下)第两百三十章 太子上学(三)第三十四章再议收税第一百二十六章 夜战第两百六十二章 追击林丹汗第二章 初见第一百四十五章 春心荡漾魏公公第一百一十二章 西苑遇刺第三百五十二章 远交第一百九十二章 他们只是孩子呀第三百一十七章 说服察哈尔第十三章 宝珠的礼物第七十六章 袁崇焕出场第一百二十章 觉华岛之战(上)第一百章兵器局里论气压第一百四十二章 实地考察第五十六章 天不生夫子,万古长如夜第一百五十二章 新村的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