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皇太极的京师行

天启四年正月,杭州有诸生家张灯,不慎火起,延烧房屋,九营兵卒乘乱而起,据钱塘门外更楼十座。当时有杨把总,约束营兵勿予乱,被各兵捆绑还营,悬之高竿,欲以弓箭射之,两游击好言抚慰乃定。

朱由校接到消息后,心里气得要死,这样的军队,有不如无。看来用近卫军来代替卫所兵的事要加紧进行了。

而上次近卫军新招收的士兵,在拱极城训练了这么长的时间,鹿善继和孙祖寿都认为,他们已经具有了一定的战斗能力,欠缺的只是战场的锻炼了。

朱由校命令这三万多人全部组成步兵营,一共组成了三十个步兵营。抽调了九个步兵营前往第一师,与第一师的步兵旅的九个步兵营进行混编,组成了六个步兵旅。

再从六个步兵旅中抽调三个步兵旅,组成第四师,由曹文诏任师长,调到日本及济州府。在日本守卫的满桂独立旅则回到国内。

独立旅回国后,从新兵营中抽调了六个步兵营加入独立旅,改组成第五师,由满桂任师长,调往辽东接替第三师鲁钦的部队。

第三师回到国内后,加入了九个新兵营混编,新建了第六师,由周遇吉任师长,调往觉华岛接替第二师的防区。

第二师回国后,剩下的六个营加入到里面,混编之后,组建了新的独立旅,共有六个步兵营,一个骑兵营,由杨光皋任独立旅旅长,专门负责拱卫京师。而第二师师长由赵率教接任。

混编后的第二师赵率教部和第三师鲁钦部,前住山海关,接下了山海关的驻防。而山海关原来的部队,则由王在晋在鹿善继和孙祖寿的帮助下进行初步的整编,然后由鹿善继和孙祖寿带回拱极城进行训练。

山海关的明军部队极其复杂,有从甘肃,宁夏,四川各地来的客军,也有原来辽东的卫所兵。按照朱由校的意思,客军都应该回到原籍,以后不再有客军这种情况。但这一想法被徐光启等人打消了。

徐光启和黄克缵都认为,按籍贯而成军有大弊端,如今近卫军六师大多是辽东人,如果加进一些其它地方的官兵,这样就可以保证士兵有不同的籍贯,成为大明的近卫军而不是辽东或者某地的近卫军。

朱由校自然同意了这样一个对军队的长期建设有利的建议。于是山海关原有的近八万士兵经过初步的挑选整编,部分年老体弱者发放军费送回原籍以外,余下的七万士兵全部进入京师进行训练。

皇太极被送到京师时,正是朱由校抽调新兵,全国换防的时候,所以一直到两个月后,朱由校才想起这回事,亲自接见了皇太极。

这种接见显然不可能在大朝会上进行,所以参与接见的人只有内阁和六部尚书,地点就设在云台。

皇太极见到皇帝后,立即跪倒在地,口称罪臣:“陛下,罪臣努尔哈赤之子皇太极见过吾皇,愿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这就让朱由校有些看不懂了。皇太极不是大清开国皇帝吗?史书上说的雄才伟略可能有些水分,但他接任为汗后,确实在对明的战争中占据极大优势,收服蒙古和朝鲜,这样的人竟然直接就跪倒叩头了?

他沉吟一下道:“尔父自立为汗,又岂是一句罪臣就可以掩盖他的恶行的。”

皇太极立即道:“陛下,臣父一直为大明藩属,为大明守边。然辽东之明军将领,处事不公,多处为难臣父,臣父欲白于皇上却不可得,为保首领,不得不奋起反击。只愿征讨大明之贪官,却绝无反对陛下之意。陛下天纵聪明,当不问可知。”

朱由校笑道:“广宁与建州远隔,为何也遭到尔父子攻击?”

皇太极回道:“广宁明军,不满臣父日久,多次启衅,杀我边民,故臣父不得不还击。”

朱由校拍掌微笑道:“果然一张好嘴,颠倒黑白,混淆是非,端得是厉害。”

方从哲道:“是呀,四贝勒这口才如果去说书,那绝对是能够赚很多钱的,只是要担心被书中人物的后代打死。”

叶向高也说道:“蛮夷无理,不值一笑。”

徐光启笑道:“四贝勒,你们打赢了萨尔浒,打赢了辽阳,沈阳,萨尔浒不说,辽沈乃到广宁,哪一个不是远离你建州。你如此说,不过就是打赢了就觉得有理而已。”

皇太极也笑道:“难道不是这样吗?打赢了说明是民心所向,我军进沈阳时,汉民张灯结彩欢迎我父汗,不知徐阁老如何看此事呢?”

徐光启说道:“不知在海州,在新安堡,在云阳堡是谁赢了。”

皇太极笑道:“我早就说过,我父之所以起兵,是因为有奸臣对建州不公,今日圣天子在位,能还我建州公道,赢或者输,有什么关系呢?”

朱由校不由得大为叹服,皇太极之所以能成一代枭雄,果然是有过人之处的。前面已经见识了他颠倒黑白的功夫,现在看来,脸皮之厚也真是罕见呀。

他笑笑道:“不知四贝勒对现在的形势有什么看法呀?”

皇太极叩头道:“罪臣不敢当陛下如此称呼。臣父起兵乃迫不得已,罪臣愿劝我父亲,永为大明藩属,为大明镇守建州等地。”

朱由校说道:“你说得轻巧,圣人有言,以德报德,以直报怨。鲜血只能用鲜血才能洗净,女真之族必灭也。”

皇太极大惊道:“陛下,臣等为蛮夷,不识华夏礼数,故有辽东之变。然臣父只为被逼无奈,方才起兵。圣人有言,惟兵不祥,请陛下深思。”

朱由校笑道:“那你现在修书一封,命尔父自缚而来,女真归还辽东之地,并退回建州,如此可好?”

皇太极道:“陛下,臣之修书并无作用,可否让臣前去辽东,劝谕臣父,退出辽东原属大明之地,然后臣再代父自缚御前请罪,请陛下恩准。”

各种求,谢谢支持!

第四十一章 新纪年第九十九章 辽东策略第三百三十二章 皇帝也不能凌驾法律之上第三百零九章 北海将军曹文诏第八十三章 生日蛋糕第一百四十五章 春心荡漾魏公公第三百五十五章 铁道连通两洋第两百章 收复河套(五)第八十五章谁是郑成功第一百五十章 何腾蛟第八十章 天启二年的殿试第五十四章 初到延安第七十一章谈判(二)第三十一章东林再驱方从哲第七十三章 安南(八)第二十七章京师大学堂第五十九章陕西巡抚第六十四章大考试第三百二十二章 再遇哥萨克第三百五十八章 察里津和喀山第一百八十五章 议东林第二十章 辽事第三十六章 野猪皮要发疯第三十三章 研究院的学生们(二)第一百二十二章 觉华岛之战(下)第六十六章 玻璃镜子第一百四十九章 黑峪第三十八章 以血还血第二十七章京师大学堂第两百四十一章 汉蒙联手第一百八十六章 朕想改变东林第一百一十三章新州府第三十章 初战(二)第四十七章撤海州辽民第一百六十二章 听证会第一百一十一章 游西苑第十一章 十三山第四十五章战海州第四十章 内阁的冲突第一百九十五章 小海第五十八章建奴败绩第九十三章南蛮胴第三百零五章 对宗教的管理第两百一十六章 殷地安(一)第两百五十九章 铁路改变生活第八十二章若非同道,即为仇敌第一百八十八章 用红薯喂猪第两百五十七章 修铁路的钢也有了第二十四 说礼第三百一十五章 反思第一百四十二章 议院(中)第七十一章再见故人(为第一堂主“朕躬钦处军国事”加更)第九章 练新军(一)第两百二十一章 私有财产保护法(中)第三十六章军衔与勋章第九十五章 多说无益第两百五十五章 罗刹并不可怕第五十九章 黄花峪歼敌第两百三十四章 太子上学(七)第九十四章神炮满桂第四十三章怕痛不怕死的金应魁第二十章 火车火车第一百四十八章 一锅端第一百六十四章 冬天之争第两百七十一章 军事安排第两百零六章 收复河套(十一)第七十一章谈判(二)第两百三十六章 《忠贞大将军》第一百二十五章 降了吧第两百一十九章 殷地安(四)第两百三十一章 太子上学(四)第五十六章 孙屠夫的第二击第十九章 新兵的拉练第二章 魏忠贤出场第一百八十九章 螺旋浆第十六章救兵来也第七十七章颜思齐的野望第两百二十二章 私有财产保护法(下)第十二章 攻山第一百六十四章 冬天之争第三十七章 杨三的遭遇第两百三十九章 远交第两百六十五章 牧羊行动之外喀尔喀第三百一十三章 惨胜第一百四十章 在吕宋的新政体设想第一百一十七章初到东江第六十五章天子门生第二十八章 威武曹文诏第十四章第一个新年第一百三十三章 嫡长子继承制第三百一十章 初见哥萨克第八十五章 孙得功之死第一百一十四章扬州地震第七十九章 问话熊廷弼(感谢第一护法朕躬钦处军国事支持)第三百零二章 温泉城第三百六十三章 租界第三章 大饼第三十九章 交税光荣第七章白莲教乱第三百零三章 甘肃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