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独立精神,自由思想

春风得意马蹄疾,十多天后,冯梦龙终于入京。在京师大学堂国文院报到后,院方立即给他安排好住宿的地方,他还没有安顿好,就有小太监来宣他。

朱由校在国文院里接见了冯梦龙,同时被接见的还有吴炳,阮大铖,周延儒,姜云龙,凌濛初和张岱。

冯梦龙虽然已经得小太监叮嘱,见到皇帝后只需要作揖即可。但见到皇帝后,他直接跪在地上,行了三拜九叩之礼,旁边的太监拉也拉不起来。

朱由校看到面前这五十多岁的清瘦士子,心里百感交集,知道他是伤心科举不顺,又感激自己的赏识,才会行此大礼的。

他笑道:“就此一例,以后大家都能算是同事了,就不要大礼参拜了。今年朕请各位来,是有一事相请。想来诸位可能都看过《水浒传》,这书写得很好,里面的一些英雄事迹能让人能看得血脉贲张,朕想请各位方家来评一评这书。”

众人连称不敢,周延儒上前道:“臣也曾经看过此书,只是觉得书中主旨似乎有些问题,官逼民反,容易煽动无知小民作乱。”

朱由校没好气地说道:“官逼民反,民不反何待?问题在官身上,与小民何干。”

周延儒一开口就碰了一颗最大的钉子,吓得不敢再作声,想要跪又不敢,只好面色通红地低着头。

朱由校笑道:“我们现在是讨论,你不用把我当皇帝,我们是同事,有话直说,我不同意你的观点,所以我讲我的看法,又不是朝廷奏对,那么紧张干什么。”

周延儒这才稍稍放下了心,不过也不敢再说。工部都水司主事吴炳上前道:“臣倒是觉得,此书作者其实并不是赞同造反的,他的本意应该是借此警告朝廷,应该要管好各级官吏,不要让官逼民反的事情发生。只要看对宋江这个人的描写,就能知道,一个坏人当了他们的首领,最后的结果能好到哪里去呢?”

朱由校不敢再直接开口评论,而只是点了点头,眼睛扫向其他的人。

余下诸人一一开口作答,但有朱由校开头所说英雄事迹所限,除了针对宋江或者王英之类的人,倒是没有人提出滥杀无辜的问题。

最后一个是冯梦龙,在其他人作答的时候,他的内心在进行着剧烈的斗争。他一直不喜欢《水浒传》,并不认为里面的人是英雄,但皇帝开篇就说他们是英雄,使得他在犹豫到底是随着皇帝的说法圆呢还是说出真实的想法。

这时场子里静了下来,他抬头一看,大家都在看着他,他心里一慌,便准备随便说两句算了。这时朱由校说道:“冯卿刚来,是不是车马劳顿,可要休息片刻。”

冯梦龙心里一横,皇帝专程将自己请来,又对自己如此礼遇,如果自己只知道做应声虫,那岂不是辜负了皇帝的一片心意。他将面色一肃,沉声说道:“陛下,臣也曾经看过此书。对宋江的看法与各位方家倒是相同,只是臣以为,梁山英雄,其实算不得英雄。”

众人一惊,这可是和皇帝唱对台戏,想不到他一幅落拓样子,竟然有这么大胆子。

“臣见书中所写,动辄杀人盈野,生民何辜,被他们以各种借口斩杀?梁山人就是对的?梁山人就可以随便给人定罪?你报仇杀了无辜者,那无辜者的仇怎么办?难道所谓英雄,便是觉得自己高人一等,哦,不是高人一等,除了他们兄弟,其余人在他们眼中,皆是蝼蚁不如。所以臣认为,他们不是英雄,不过是一群毛贼而已。”

说完以后,他心里方才畅快。虽然他知道很可能等着他的就是皇帝的怒斥,甚至是锦衣卫的酷刑,但他还是觉得,说出来心里才会不后悔。

一时屋内静默片刻,朱由校轻轻拍手,让众人一惊,以为是唤锦衣卫的信号,却见朱由校越拍越快,越拍越重,而并无人进来。

朱由校鼓掌一会道:“冯卿此言,甚合朕意呀。”

冯梦龙听到这话,才放下心来,这时才发现自己手脚酸软,一点力气都提不起来,竟然有要倒下的趋势,他定了定神,勉力维持,总算没有软倒在地。

朱由校笑道:“大家都坐下吧。”冯梦龙艰难地挪动脚步,好在椅子就在身后,总算安全地坐了下来。

朱由校说道:“各位卿家都是初次与朕进行交流,所以朕再说一遍,在这里,朕与众卿家是同事。朕就是研究院的六科教授,唯一的六科教授哟。在我们讨论学术方面的问题时,众卿家要把朕当成同事看,有什么就说什么,不要藏着掖着,也不要管你的想法和朕的想法是否相同。你的想法与朕相反有什么关系呢?我们就是因为不同才要讨论的,大家都相同了那还讨论个什么?这不是朝廷大事,可以各有各的看法,各有各的认识。就是朝廷大事,也不是由朕一言而决的呀,内阁还常常提出不同意见呢。”

“只有广泛的讨论,大家都摆出自己的观点,表明自己的看法,这样才能集思广益,这样才能在最终得到正确的结论。学术是学术,政事是政事,绝对不要担心你和朕的看法不同,朕会对你如何如何。朕在这一点上可以打包票,绝对不会因为学术问题而惩罚一个人,即使你的观点非常奇怪而且无理,朕会试着说服你,或者不让你的观点传播出去,但不会把你关进牢房。”

“如果你们经过京师大学堂的大门时稍微注意一下,就会发现新添了两句话: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为什么会加这两句话呢,因为我曾经看过一位贤者给另一位蹈水而亡的贤者写过的碑文,我念给你们听吧。”

“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因得以发扬。思想而不自由,毋宁死耳。斯古今仁圣所同殉之精义,夫岂庸鄙之敢望?!先生以一死见其独立自由之意志,非所论于一人之恩怨,一姓之兴亡。呜呼!树兹石于讲舍,系哀思而不忘;表哲人之奇节,诉真宰之茫茫,来世不可知者也。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章;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各种求,谢谢支持!抄的陈寅恪先生为王国维纪念碑所写的碑文,愿逝者安息!

第三十一章东林再驱方从哲第两百五十六章 修铁路的人有了第两百三十七章 戏剧的宣传作用第两百五十九章 铁路改变生活第三十五章近卫军回京第一百三十九章 戴春风的演讲第两百三十五章 太子上学(八)第一百九十五章 小海第一百四十六章 汤九州第一百二十八章 论功行赏第十七章 由之知之第八十四章 大战之前第一百三十六章 皇太极的京师行第三百一十八章 白城会议一百零二章养廉银第五十六章建奴来援第一百一十四章 我宁愿对你不好第一百九十章 拔苗助长的科学研究第两百五十七章 修铁路的钢也有了第三百零三章 甘肃镇第七十五章淡水和鸡笼第一百六十五章 黑龙江将军第三十章 兵器局的讲话第五章 哭太庙第一百八十章 查税(六)第八十章济州岛(二)第七章朱徐再会第一百章兵器局里论气压第三十二章 研究院的学生们(一)第一百三十三章 嫡长子继承制第二十二章辽民安置第七十四章 安南(九)第三百三十三章 穷得有道理第七十一章谈判(二)第两百零六章 收复河套(十一)第一百四十九章 苏禄求援第一百四十九章 苏禄求援第八十八章 决定建奴命运之战(二)第一百三十一章 满桂结婚了第三百五十七章 袋鼠和黑人第一百四十章 在吕宋的新政体设想第一百二十四章 皇太极的担忧第一百一十六章前赴后继地贪污第两百三十二章 太子上学(五)第一百七十六章 查税(二)第四十七章撤海州辽民第两百一十一章 收复河套(十六)第一百四十四章 吕宋的反华运动第两百零三章 收复河套(八)第七十五章皇家大学城的雏形第两百六十五章 牧羊行动之外喀尔喀第一百九十八章 收复河套(三)第七十二章谈判(三)第三百四十九章 用军队修铁路第一章 心脏与手足第三百五十七章 袋鼠和黑人第三十六章 东林应对第一百一十六章 法律的作用第三百六十五章 大结局(上)第一百一十四章 我宁愿对你不好第一百四十二章 议院(中)第两百八十四章 夜战惊魂第一百四十三章 直面贫穷第二十七章 初到辽东第三百六十一章 不收白不收第六十一章抗金援蒙第十一章 火柴第五十章总算全身而退第六十四章 耕者有其田的试点(二)第两百五十章 汉人不得为奴第十一章 军制第三百零九章 北海将军曹文诏第七十八章 失广宁第七十七章颜思齐的野望第一百四十七章 准备战斗第两百二十九章 太子上学(二)第一百零六章 细胞学说第三百四十九章 用军队修铁路第五十七章 有关议院的设想第一章 翻身噬主第九十章 决定建奴命运之战(四)第六十五章天子门生第四十八章苏州抗税(四)第二十一章 红丸案第九章 顺天府减租第一百五十四章 再败西班牙人第三百四十七章 建设化龙城第六十五章 耕者有其田的试点(三)第三百二十七章 朝会第两百六十一章 围剿雇佣军第四十六章计划有变,要守海州第八十一章 卢象升第两百零八章 收复河套(十三)第七十六章台湾第八十二章若非同道,即为仇敌第八十七章六科教授朱由校的日常第一百九十五章 小海第一百一十六章前赴后继地贪污第十一章碧云寺游记第二十章 大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