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西南不稳

秦良玉也不坐下,她先请朱由校坐回龙椅,然后正色道:“圣上对臣如此厚恩,臣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如有逾越之处,还要请圣上恕罪。“

朱由校笑道:”我大明不以言罪人,秦将军尽管说来,朕这点肚量还是有的。“

”那臣就斗胆说了,依臣之愚见,我大明军中有三大陋习,一者是以文御武,文臣大多不懂军中之事,却常要将领按自己乱发的命令行事,且无视将领的建议,鄙视将士,使得军中将帅不和。二者是主军客军之别,客军远离原籍作战,却得不到当地粮草支援,如我等带白杆兵援辽,如在一县停留一天,才能得到粮草,如一日过两县,则两县均无粮草供应,要等到第二天才会提供粮草,这样士兵根本没办法吃饱。三者是家丁问题,各地将领将其他士兵军饷扣下,集中用于家丁身上,家丁武器盔甲精良,作战勇猛,而其他士兵兵甲皆无,根本上不得阵。家丁相当是将领的私兵,将领调动时,家丁是可以跟着调动的,最后是用朝廷的饷养了将领的兵,如此下去,则朝廷军队战力将越来越低,将领势力越来越大,藩镇之祸不远矣。微臣出言无状,请圣上责罚。“说罢跪倒在地。

”秦将军请起,朕早说过不以言罪人。“朱由校等她起来后说道:”秦将军之言有理,朕也曾经想过这些问题,这些都只能缓缓图之,不过朕将京营整顿了一番,全部由武将领军,不准将领养家丁,由一地慢慢推广,总有一日可让全国均能成此景象。今日想带秦将军去,看一看朕练的军队如何,不知秦将军意下如何?“

皇帝想带你去看,难道你还敢说不愿意?再说秦良玉也想看看皇帝练的新军如何,当然欣然答应,一起来到京营中。

京营的翻手礼先就让秦良玉大开了眼界,然后鲁钦等人的赞誉之词听得连她自己都不大好意思了。看过了京营的操练后,她也投桃报李,将京营的武器盔甲,行军阵列都大大赞扬了一番。

朱由校看着互相吹捧的一群人,笑笑道:”不是说要请秦将军指点京营的吗?怎么全是好话呀?“

众人才发现把皇帝冷落到一边了,周遇吉尴尬地笑笑,鲁钦道:”正是如此,秦将军久经战阵,神目如电,慧眼如炬,我等厚颜,请秦将军帮忙指点下京营的不足之处,如果能同时提出解决方法那就太好了。“

秦良玉其实已经被京营的情形给震惊住了,她早就知道京营之乱,更甚于边军,而现在看到整齐的军营,高昂的士气,特别是精良的装备,严整的队伍,与之前的京营可谓是绝然不同。先朱由校说带她到京营看时,她其实是不以为然的,她不相信短短几个月内,皇上能将乱糟糟的京营变成有战斗力的军队。但亲眼所见,除了没有经历过战阵外,其它方面比她所看到的边军已经强得太多。

她拱手做了一个罗圈揖道:”不敢当,以本将看来,京营之兵可称得上是精兵,唯一可虑之处,不过是没有经历过战阵而已。“

她转向朱由校,敬了一个新学的翻手礼道:”西南各地土司,近来有不稳之象,且西南现今各地,常有小股土匪,如京营能抽调部分精兵,以剿匪为名,巡行西南,既能练兵,又可震慑各地。臣的一点浅见,敬请圣裁。“

她是石砫宣慰使,自己本身就是土司,能说出这样的话来,实在是很不容易,也可见她对大明的忠心。朱由校道:”秦将军此议甚妙,待朕和诸将商议后再作决定,皇后盼将军甚急,将军先去宫中如何?“

命人带秦良玉去皇后宫中,朱由校和京营众将商量秦良玉的提议。鲁钦首先说道:”西南民风剽悍,确实常有土匪出没,只是让京营去打小股土匪,好象有点小题大作的意思呀。“

杨光夔道:”这个只是名义,主要是震慑不稳的土司,西南地形复杂,倒是个练兵的好地方。臣觉得这个方法可行。“

杨光皋和周遇吉也觉得可以,反正不用太多兵力,就当是行军训练也好。朱由校却觉得还有一点,就是秦良玉所说的主客军的问题,京营去西南,就是客军,也正好试验一下别的军需供应方法,如果可行,慢慢就能推行到全国各军了。

既然大家都觉得可行,那朱由校就决定由京营抽调一个骑兵营,两个步兵营前去西南剿匪,各位将领都想去,这当然不可能,最后经过激烈的争吵之后,由皇帝拍板,派鲁钦带三个营去西南。

但是如果说是派京营去西南剿匪,这事朝中官员是绝对不可能答应的,所以决定等秦良玉将白杆兵送到山海关后,再要她继续去征白杆兵,到时鲁钦就带人护送她回西南,这样文臣们就没话可说了。

没有争到西南的任务,其它将领都很失望,特别是杨光皋和周遇吉,朱由校保证用同样的方法送他们去辽东,但不准和建奴交战,暂时平复了他们的怨气。

好不容易安抚好京营将领后,朱由校回到宫中,问过后才知道秦良玉已经回去了。晚上宿于纯妃宫中,段英还没有从白天得见偶像的兴奋中回过来,和朱由校谈了很长时间的秦良玉。

朱由校笑道:”那爱妃下次也去当将军好不好?“

段英不相信地看着他道:”真的吗?真的可以吗?皇妃也可以当将军吗?“

”当然可以,不过当将军先要学会骑马,你会骑马吗?“

“臣妾在家中学会了骑马呀。”

“朕还不会骑马呢,爱妃不如来教朕骑马吧。”

“这时候到哪里去找马呀,明天好吗?”

“明天怎么行,不如爱妃今晚先当会儿马,让朕也学会骑马好吗?”

”陛下最讨厌了,臣妾可是说的正经话哟!“

”朕也是说的正经话,而且朕还要做正经事……哟!“一时笑语嫣然,娇喘连连,满室皆春。

第一百四十五章 安排卧底第八十一章 想法的改变第七十六章台湾第九十九章上下同欲者胜第一百一十六章 法律的作用第两百四十六章 雇佣军第一百四十七章 袁崇焕再次出场第十四章第一个新年第七十六章台湾第一百五十章 何腾蛟第三百零二章 温泉城第七十三章廉政公署第一击(二)第八十三章 生日蛋糕第两百四十二章 林丹汗的决定第九十章初战萨摩藩第一百八十六章 朕想改变东林第一百零一章 毕业典礼第五十章 机器的用途第一百四十五章 安排卧底第六十九章 安南(四)第一百六十二章 听证会第三百零二章 温泉城第两百四十三章 对罗刹国的担忧第一百五十章 意外收获第两百一十九章 殷地安(四)第十八章 情浓第一百一十五章杨涟也会杀人第十四章第一个新年第两百三十七章 戏剧的宣传作用第三百六十三章 租界第一百八十七章 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第一百零七章奇货可居第五十六章 孙屠夫的第二击第两百六十章 林丹汗的野望第三十一章东林再驱方从哲第三百二十八章 模拟第两百六十六章 牧羊行动之漠南蒙古第一百八十六章 朕想改变东林第十五章 铁路与立法第一百八十四章 查税(十)第一百一十四章 我宁愿对你不好第三百二十四章 皇帝很急第四十五章 《水浒传》第三十九章 交税光荣第九十八章 取沈阳第两百二十八章 太子上学(一)第五十五章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第一百八十八章 用红薯喂猪第一百七十八章 查税(四)第两百零五章 收复河套(十)第九十六章 树倒猢狲散第两百六十三章,牧羊行动前奏第一百三十二章 新历法实施第三百二十四章 皇帝很急第十章备忘与进展第四十六章 冯梦龙第两百零二章 收复河套(七)第八章 进展第一百一十三章新州府第一百八十一章 查税(七)第两百三十一章 太子上学(四)第三百一十章 初见哥萨克第五十三章戴春风的春风第一百四十四章 吕宋的反华运动第五十九章陕西巡抚第七章 农业合作社的资金来源第两百二十五章 《儿童保护法》(上)第二十八章京师大学堂(二)第一百零八章 论孝第一百零三章 新的币制第一百四十一章 议院(上)第一百三十四章 截击第四十章辽南有变第十五章 铁路与立法第一百六十四章 冬天之争第三百六十五章 大结局(上)第一百一十三章 闭城大搜第十七章 币制改革第两百二十章 私有财产保护法(上)第一百三十二章 炸药包第二十一章 红丸案第七章白莲教乱第六十章 减租遇到了新问题第一百九十八章 收复河套(三)第三百零六章 围攻府衙第四十七章苏州抗税(三)第三百二十一章 再战托木斯克第二章 初见第四十六章 冯梦龙第七十五章 安南(十)第三百五十六章 大洋洲第一百八十一章 查税(七)第二十章 辽事第六十七章 张家口第二十九章 初战(一)第三章 大饼第一百二十五章 降了吧第两百六十一章 围剿雇佣军第三百零七章 安甘公路和肃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