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九十二章 金矿拍卖

一共有十五家报名参加小海金矿的拍卖,户部于四月二十日将这十五家召集在一起,共有八十多人,户部一个侍郎主持拍卖事宜,由主事带人先每个人收了五百元生活费,然后大家登上火车向北而去。

火车一直开到库伦,下了火车后换上马车,有些商人骑术还行的就骑着马前行。路上休息了一夜,第二天下午终于来到了小海城。

小海的军城已经修好了,城高两丈,城墙上架着火炮,用木制的罩子罩住,只能看到黑洞洞的炮口。商人们不能进入军城,只能居住在城外的临时民房中。

虽然只是临时民房,但以后显然会给城池周围的农民居住,所以做得极其结实,而且里面的各种生活措施也都做得比较到位。商人们觉得新奇而且满意,在问询过建造一间房所需要的钱财后,心里在思量以后拍下金矿后,也要在金矿附近修建这样的房屋,提供给采金工人居住。

第二天大家吃过早饭后,便前往金矿。金矿离军城约六十里,众人骑马来到金矿,很大的一片山,大约有十多个个山头。

户部侍郎道:“现在勘测出有金矿的地方包括五个山头,周围是否有还需要进一步勘测,但这片山就只有这么多了。没有勘测出金矿的地方也可能会有矿脉,所以这次的拍卖对象包括了整个小周山,一共是十五个山峰。现在大家可以上山看一看挖出的勘测矿坑,对金矿的成色了解一下,矿石可以看看,但不要带走。”

商人们都上了山,大家先去的自然是标记有金矿的山峰。到了山上大家才明白为什么侍郎说不要带矿石下来,看着那些金矿石,商人们眼中都射出贪婪的目光。矿石中有些地方闪着金光,甚至可以看到小颗小颗的金色粒子,这样含量高的富矿,大家都是第一次见到。如果带一块十多斤的矿石走,说不定就能炼出一两多金子。

侍郎很满意商人眼中的贪婪,这才能让大家在等会的拍卖中,想尽办法来夺取开采权,户部估计这次应该比卖河套的碱湖要得到更多的收入。

商人们在有矿石的山峰看过后,又去勘测过表层没有金矿的山峰去看。有些商人带来的风水师就悄悄地对着主家说着一些什么,而那些听到的商人眼光不停地闪烁,面目时而狰狞,时而傻笑。

金矿所占的面积较大,一直到中午时分,商人们才看完了自己想看的地方,然后大家回到军城外。

简单地用过餐后,户部侍郎便开口道:“一共有十五家投标金矿的五十年开采权,所以我们的拍卖场一共准备了十五个座席,每家可以进入三人。我们按照报名的顺序准备了十五个木牌,到时要加价的便举木牌示意,下面……”

这时侍郎的话被一个人打断了,那是一名河南商人,他站起来道:“侍郎大人,请恕小民无礼。不过这样大的金矿,只怕一家想要吃下比较困难,户部为什么不把每个山头都拆分开来拍卖呢?这样我们也容易争得到,而户部也可以得到更多的拍卖款。”

这话一说,大多数人都一起嚷了起来,要求户部如同拍卖碱湖一样,把金矿拆分开来拍卖,不然到时只有一家得利,其它家却没有办法参与进去。

这些叫嚷的人,便是那些自己觉得没有把握取得金矿开采权的富商们。他们报个名,初衷不过是想来看看。朝廷这次为什么会把金矿都交与民间开采,很多人都觉得要么是金矿的储量不大,要么是开采的难度过大。金矿的储量其实根本没有办法准确地测出来,只能根据挖出来的矿坑来进行推测。而商人们在山上看到挖出来的矿坑后,便知道自己的想法错了。他们要么是老矿主,要么带有懂得寻矿的老矿工,很快就发现这是一个储量丰富,而且开采难度小的富矿。

原本的不以为意很快就变成了志在必得,那么在这个时候,自己能够拿出来的钱财能不能保证自己得到开采权便成了一个很大的问题,所以大家便想,如果划分成五份,那自己的希望当然就会大了很多。

侍郎似乎早就知道会有这种情况,他手掌下压,等到大家静下来后笑道:“我们以前也想过这种办法,但是刚才各位都看了山峰的情况,五个已经勘测出金矿的山峰是连在一起的,如果强制性地分开的话,那么会导致最后相连的地方的归属权出现纠纷。所以经过我们深思熟虑后,我们决定将小海金矿作为一个整体来拍卖。”

商人们立时不干了,最先发言的那人说道:“侍郎大人,这样就会出现十四家悲伤一家欢喜的局面呀,而且朝廷能够收到的开采会就会很低哟。我相信侍郎大人也不愿意看到这种情况吧。”

侍郎心中鄙视,朝廷早就在报纸上说明了拍卖是整体的,那时为什么不说话?现在看到金矿开始眼馋了,所以不愿意放弃这块肥肉了,那你们早干嘛去了。

不过他也知道,商人逐利那是天性,而自己带他们看金矿,本来便是想要他们有这种想法。只有这样,户部才能最大限度地得到金矿所带来的好处。

他清了清嗓子说道:“本官很理解各位商家的感受,但朝廷早就说好了,这个金矿是整体拍卖的。至于各位说的情况,本官倒是有两点建议,不知道大家是否愿意听一听。”

众商人道:“大人快快请说。”

侍郎道:“第一点建议,便是希望大家可以联合起来投标金矿,至于投标后各位所占的股份,自然可以按照出资多少来计算,这样一来可以达到众人拾柴火焰高的效果,另外也可以使多家商家都能从金矿的开采中分一杯羮。”

众人心中思量,这倒也是个办法,大家联合起来,便可以降低风险,而且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说不定到时便可以争得金矿的开采权了。

第一章 朱徐初会第一百一十章 中体西用第一百零三章朝堂议日和第两百六十六章 牧羊行动之漠南蒙古第七十八章海军都督第一百二十一章 觉华岛之战(中)第一百三十六章 皇太极的京师行第三十一章 《大明科学报》第八十一章 想法的改变第四十九章近卫军的初次失利第六十一章 征途是大海第四十四章 一个国家,一个领袖第一百一十九章 先要开启民智第十九章 三观不合(先更一千,下午三千)第三十九章 交税光荣第六十四章 颜思齐第七十四章移民小硫球第一百七十一章 路通天下(一)第一百二十五章 降了吧第五十七章 有关议院的设想第两百二十章 私有财产保护法(上)第二十一章 红丸案第三十章 兵器局的讲话第一百二十三章 追击与反追击第六十二章兵器的进化第七十八章 失广宁第两百三十七章 戏剧的宣传作用第六十六章 安南(一)第九十二章协从军第三十二章朱由校的思想转变第两百四十章 近攻第八十四章辽东与西南第三十七章总参谋部的熊先生第一百四十四章 吕宋的反华运动第三百四十九章 用军队修铁路第二十三章 开花弹第三百一十七章 招兵事定第一百六十八章 沟通松辽第一百五十一章 不枉穿越一场第三百零九章 北海将军曹文诏第四十七章苏州抗税(三)第四十一章 新纪年第一百二十三章 自古成功在尝试第四十八章苏州抗税(四)两百八十六章 东吁局势第两百八十章 金字红牌第三百四十八章 占领鄂木斯克第两百六十章 林丹汗的野望第三十六章军衔与勋章第七十三章前倨后恭第一百三十五章 剑指南海第四十章 廉政公署第一百一十章 中体西用第一百九十章 拔苗助长的科学研究第二十七章 初到辽东第两百七十四章 进攻亚齐国第两百九十一章 小海金矿第一百二十九章 毛文龙抢占云阳堡第六十二章兵器的进化第四章 平定西南(谢谢各位支持!还有一章专门感谢第一盟主!)第三十九章 常识课本的争论第四十二章 败奢寅第十三章 传教士(一)第一百四十三章 议院(下)第八十五 另一个屠夫的产生第两百零五章 收复河套(十)第三百一十八章 白城会议第三百三十二章 皇帝也不能凌驾法律之上第两百六十三章,牧羊行动前奏第二章 初见第一百五十二章 新村的新问题第一百二十四章 皇太极的担忧第三章兵仗局第六十一章 釜底抽薪第两百五十四章 雇佣军二旅第二十七章京师大学堂第三十九章 交税光荣第一百六十八章 沟通松辽第两百七十八章 北大年请降第四十二章 射向程朱理学的第一炮第十六章救兵来也第一百九十一章 教育改革第两百八十二章 再下莱林第十一章碧云寺游记第五章体育锻炼第两百一十八章 殷地安(三)第八十六章 大家一起赌第一百三十二章 炸药包第两百三十九章 远交第十一章碧云寺游记第两百八十二章 再下莱林第十八章 再驱东林第四十六章计划有变,要守海州第两百一十二章 收复河套(十七)第一百四十章 在吕宋的新政体设想第一百二十四章 无条件投降第三十六章军衔与勋章第七十一章 安南(六)第两百九十章 向小海而来第两百九十一章 小海金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