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一章 不收白不收

这自然是给沙皇陛下找的托词,实际意思大家心里都明白。米哈伊尔一世一口老血喷出,才不得不含恨带人先退走再说。

张宗灵又如何会甘心只是击退罗刹人就了事,他带着明军,跟在罗刹人后面不停地骚扰掩杀,一直打到萨拉托夫西边四百多里地的巴拉绍夫,才暂时停下来稍事休息。

不久,后面的卫俊如师也赶到了这里,周遇吉让他暂时与张宗灵合兵一处,一直向西,攻到三百多里外的米丘林斯克,威胁罗刹人的首都,而朱可夫不得不退兵,在莫斯科南边的奥焦雷市建立起抵御明军的防线。

米丘林斯克离莫斯科不过六百里路,张宗灵按周遇吉的命令,不再继续西进,在此地开始修筑堡垒,并大肆地招收各地的农奴。而曹文诏的部队也向西进,打到了戈罗霍维茨,也在此地修筑堡垒。

罗刹的农奴过的日子极苦,所以在大明允诺大家都成为自由民,而且税收极低的情况下,大量的农奴都改了汉姓,分得了土地,开始在这里生活。

明军战力远远强于罗刹人,何况还有为了自由而战的哥萨克骑兵,其实完全不需要修筑堡垒。所以堡垒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是要成为城市的集市,把这地方的经济带动起来。从大明运来的一些象肥皂,蜡烛,火柴之类的日常用品在这里先赊销给本地居民,等到粮食收获后再还钱。至于象镜子,香烟这样的奢侈品,则通过波兰王国被销往欧洲各地。

而从遇吉城到喀山城的铁路也开始了修建,大明现在四方平定,只需要专注于此一地,国内物资大量地涌入此地,而朝廷也派了文官,在此地建立了喀山府,将此地的人口造册,把土地分配下去,税务机构等也慢慢地开始进行建设。

铁路的建成,使得从京城到遇吉城的时间还要少于从京城到达贵州的时间,更重要的是这运输能力更是远远超过。大量的珍贵木材被运回大明国内,而在铁路线附近,研究院又勘探出了几个金矿,不过现在倒还没有放出风声,只是朝廷内部知道罢了。

罗刹国自然不甘心失败,特别是被大明又占去了大量的土地,国内的环境更进一步地恶化。而米哈伊尔一世在大牧首,也是他的父亲去世后,本来就已经被贵族们分去了很多权力,在国内说话的份量很轻。这次与明军的战争再一次大败,使得他的地位进一步地不稳定了起来。

米哈伊尔一世在打又打不过的情况下,开始寻求别的途径来解决问题。他让波兰人作中间人,要求与大明进行谈判。消息传到京城后,朱由校与卢象升进行了一夜长谈后,便封他为兵部尚书,钦差大臣,全权负责与罗刹的谈判事宜。

卢象升白天视察铁路沿线的民生,晚上在火车上赶路,这样走走停停一个多月,终于抵达了遇吉城。他稍事休息后,便带着戴春风,又从遇吉城到喀山城都走了一遭,再抵达前线,慰问了张宗灵和曹文诏的部队,每到一地,都会与当地的将军进行充分交流,了解当地的具体情况,询问士兵的士气,摸清罗刹农奴的想法,等到此地的局势已经了然于胸后,这才让人传话与罗刹人,双方定于五日后在米丘林斯克进行谈判。

罗刹人的谈判代表是沙皇的亲信拉古斯侯爵,他在来之前已经得到沙皇的授意,只要能够把明军占领的地方要回来,明军提出什么条件都可以答应他。

双方代表先对对方的皇帝问安并祝其身体健康后,拉古斯侯爵笑道:“听说卢学士文武全才,实在是大明的顶粱柱,我们沙皇都赞叹不已呢。”

卢象升听了翻译的话后,立即说道:“在大明只有一支顶梁柱,那就是大明的皇帝陛下,侯爷这话,我可不敢当呀。”

虽然拍马屁碰了个软钉子,拉古斯侯爵却似乎没听到一样,说道:“我们沙皇陛下有意封卢学士为西伯利亚公爵,以表彰卢学士为两国和平所做出的贡献。”

卢象升道:“据我所知,西伯利亚现在是我大明疆域,你们皇帝陛下怎么拿别人的领地封人呢?如果真的想封我,不如封我为莫斯科大公吧。”

戴春风在旁边看得好笑,他可是知道的,皇帝待卢象升格外不同,在讲武堂时便说过以兄事之的话。罗刹人想收买或者离间,都只能说是痴心妄想。再说汉儿只要不是被逼无奈,一般的人又如何会投向蛮夷呢。

拉古斯侯爵笑道:“这只是个名号,但卢公爵以后在罗刹国,便是前十的大人物了,莫斯科大公已经有了,就不好再重复了。我们沙皇还有丰厚礼品要送给公爵大人,还请笑纳。”

戴春风可以打赌,笑纳这两个字绝对是翻译自己加的,罗刹人说话不会这么文雅,你看连丰厚礼品都出来了,蛮夷就是蛮夷,竟然如此夸耀自己的礼品,这样做不过是徒增笑料罢了。

随后拉古斯侯爵的随从便将礼品拿了上来,果然够丰厚,白熊皮一对,大金砖两块,宝石珍珠若干,最后是两个妖娆的罗刹美女。戴春风本来是都看不上眼的,但见到这两个美女后,眼睛立即就挪不开了。他来到这里,一直忙着打探消息,虽然与罗刹女人也有些露水因缘,但这样好的货色却从来没有遇到过。

卢象升点了点头,便有卫兵上前将礼物都接了过来,连那两个女子都一并领了去。拉古斯这才心下大定,罗刹人吃了明军这么多亏后,也开始试着去了解大明的情况。有罗刹人在大明的书籍中看到了收钱办事这句话,知道大明的官员只要收了钱,就一定会办事的。既然卢象升如此爽快就收了礼品,那说明等会谈判中让他做些让步也是有可能的。

他却不知道,现在大明的官员如果在外收受别国的礼品,朝廷是允许的。不过一定要登记后上交国库,然后朝廷会按礼品价值给予一成的回扣。这与在国内严禁收礼是截然不同的。如果是友好国家或者藩属国,官员可能还会考虑一下,这敌对国的礼物,不收白不收,收了不白收。

第九十三章南蛮胴第七十五章 安南(十)第三十四章再议收税第九十五章打下鹿儿岛第十七章 大婚第八十四章辽东与西南第两百一十三章 收复河套(十八)第两百一十三章 收复河套(十八)第五十章 机器的用途第两百二十五章 《儿童保护法》(上)第一百一十六章前赴后继地贪污第一百一十八章建奴要攻觉华岛第一百六十九章 皇家科学基金会第八十八章 决定建奴命运之战(二)第七十六章 袁崇焕出场第两百二十七章 新年祝词第一百四十七章 袁崇焕再次出场第一百三十九章 戴春风的演讲第十二章 橡胶与大洋洲第两百九十一章 小海金矿第二十六章 宗教改革第三十九章 交税光荣第四十二章刘兴祚第三十二章朱由校的思想转变第九十九章 辽东策略第十七章 币制改革第十九章 新兵的拉练第四十章 内阁的冲突第一百零九章 没有人永远正确第一百六十章 东方领土问题第九十七幕府来援第两百三十八章 对蒙古的分化第一百三十九章 清河店第九十一章讲道理的白健森第三百零六章 围攻府衙第一百九十一章 教育改革第二十章 火车火车第十五章贪生怕死第一百零四章谈判第二十五章 西南不稳第九十八章阿久根激战第三百二十七章 朝会第一百七十五章 查税(一)第二十七章京师大学堂第四十一章王丙第八十五章 孙得功之死第两百八十一章 东吁第一战第两百章 收复河套(五)第五十章总算全身而退第十一章 军制第四十七章撤海州辽民第一百四十七章 袁崇焕再次出场第六十章 秦军第三百一十六章 天下主宰第一百零七章 身体发肤论第八十五 另一个屠夫的产生第一百八十三章 查税(九)第四十六章计划有变,要守海州第四十九章 造币机来了第两百九十五章 送不出去的支票第七十三章 安南(八)第两百六十五章 牧羊行动之外喀尔喀第六章 检举箱第两百九十六章 准备发行纸币第一百五十章 何腾蛟第三百三十六章 自行修路的想法第三章 哕鸾宫失火第六十章 秦军第三百零二章 温泉城第三十七章总参谋部的熊先生第十七章 游击战第二章 魏忠贤出场第三百三十四章 奇葩家长第七十八章海军都督第一百五十章 何腾蛟第三章 哕鸾宫失火第两百八十三章 东枝第十二章 挑选军官第三百四十八章 占领鄂木斯克第两百八十一章 东吁第一战第两百四十一章 汉蒙联手第十六章 选妃第七章白莲教乱第三十二章 经抚之争第一百三十一章 满桂结婚了第十六章矿税之议第一百六十九章 皇家科学基金会第三百四十九章 用军队修铁路第四十六章 冯梦龙第三百五十二章 远交第九十二章 兄弟阋于墙第四十一章 攻新都第六十八章商量对策第三百四十二章 还有这么穷的地方?第一章 心脏与手足第两百一十五章 大明路桥与水运第四十三章 国文院与讲武堂第一百四十七章 袁崇焕再次出场第六十八章商量对策第八十三章 生日蛋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