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孙屠夫的第二击

这事是大家都关心的,所以大多数人听了都把手放了下来,这时孙传庭看到杨司奇竟然举起了手,于是点了他来说话。

杨司奇道:“下官刚才听大人说种子免费,心里觉得如果收种子钱,可能还会好些。”

孙传庭奇道:“为何收钱还会好些,推官说来听听。”

杨司奇道:“大人方才所说,种子只够每县二成田地栽种。如果我们免费发放种子,民众心中将会有疑虑,认为不要钱的东西就是不好的东西,反而会拒绝领取种子,或者即便领取后也会弃之不种。下官听说过一句话,不花钱的东西就不会爱惜,一点愚见,请大人指正。”

孙传庭想了一下,确实象是这个道理,于是又问了其他官员,大家都觉得推官的话有道理,如果到时作物种子发了下去,却没人去种,那就不仅令是浪费了。

于是种子就改为高价发售,并由各县和购买的农家签订契约,并由各县提供栽种技术,收获之后,按固定价格进行收购,收购的钱,由孙传庭负责。

然后就是栽种技术的问题,孙传庭带来了三十多个司苑局的熟手,本来准备每县派上一到两个的,也被杨司奇否决了,最后大家一起讨论,决定将这些老农分成四部分,在府里按距离远近开四处学堂,各县选派部分人来学堂集中学习,再下各乡村去指导栽种。

最后就是最重要的军屯问题,孙传庭提出,各所(延安府只有所)原有军户,全部转为民户。卫所屯田进行清理丈量,重新建册。原有栽种军户继续栽种,且赋税按民田收取。

立时就有官员举手要说话,孙传庭点了一个,那人站起来说道:“大人,现有军占民田,民占军田之事,不知应该如何处理?”

“不深究以往,不追夺原地,止按地起课,即责办于见今承种之人,这就是总的方略。本官要的是有人纳粮,不可有隐田,前面的一些糊涂帐,清是清不完的,不如不清了。但丈量之事,一定要仔细,切不可大意。”

原本历史上孙传庭清理陕西屯田时采取的就是这个方略,田是谁的我不管了,只要你交税就行了。现在他更进了一步,交税只需要按民田就行,且连兵役都免掉了。

又有人问:“大人,因军户逃亡,大量抛荒田如何处理,另有军官占有大量田亩者,可否令其继续耕种?”

“抛荒田收回为官田,清理屯田,按原有一分为五十亩,如超过五十亩,则收为官田,可由其继续耕种。”官田和自有田赋税差别大,这会侵夺一些军官的利益,但孙传庭顾不得许多了,肥了他们差了朝廷,那到时募兵的钱从何而来。

官员们都面露难色,卫所的军官们,多数都占有远超定额的田亩,虽然现在卫所屯田已经交由地方官管理,平时他们却是不敢和军官们较真的。

孙传庭明白他们的顾虑,笑笑道:“本官带尚方剑来,便是为了此事,诸位但凡遇到不听招呼的人,尽管报来,由本官斩之。”

虽然说的时候满面带笑,但话中的煞气却显露无疑。众官有他这句话自然放心,得罪人的事又不是自己做,那是好事呀。

众人领命而去。孙传庭还要安排司苑局的老农前住各处去当老师,还要安排小太监和当地农民去各处做实验统计,等他忙完这些事后,就开始和通判陆轩便衣巡视屯田清理。

各地均已经乘着农闲开始了屯田的清理,他们的第一站就是安塞县。安塞位于肤施城西北,这里土地较肥沃,收成较高,算是陕西难得的好地方。

两人只带了十来个侍卫,骑马直接进了县城。事前并没有通知安塞县,所以也没人迎接。一行人在县衙前下马,只听见县衙里正传来喧嚷声音,而门前也没有人,于是就让侍卫守在门前,两人就直接走了进去。

大堂里两班人马正在对峙,一边是安塞县令王正约,带着几个两股站站的衙役和小吏,一边是一个身着盔甲的千户,带着十几个杀气腾腾的军汉,那千户正在叫嚣:“屯田是祖制,你有什么资格把老子的田限制在一百亩,老子就是有一千亩田怎么了,你敢动老子一亩试试。”

王正约看到孙传庭大喜,那千户却不认得,上前几步道:“今天衙门关门了,有事明天来吧。”

孙传庭惊异道:“时间才到巳时,衙门怎么能关门呢?这不合祖制吧?”

千户仔细看了看他俩,都是黑黑瘦瘦的样子,放下心来骂道:“老子说关门就是关门了,你再不走,老子打折你的腿!”

孙传庭沉下脸来,这时王正约已经上前跪倒在地,口中叫道:“请知府大人为下官作主。”

千户大惊,他是正五品,知县是正七品,大明以文制武,他这个正五品其实是比不上知县的正七品的,但他一直驻守在安塞,且颇有些背景,而军屯转入地方官府管理时间并不久,所以他从来没把知县放在眼里,但知府是正四品,他再嚣张也不敢在知府面前嚣张。

他立时跪下叩头:“大人饶命,小的有眼不识泰山,冒犯了大人,求大人不记小人过,饶了小的这一回吧。”其它军汉见状,也都跪在后面不停叩头。

孙传庭也不让他起来,直接问王正约:“怎么回事?”

王正约回道:“大人,下官按大人吩咐,清理屯田,陈千户本应有田一百五十亩,而实际占田一千三百亩,而下属军户却多有无田之人,都在陈千户家作佃户。下官要将陈千户之田划归其它无田军户,陈千户不愿,所以才有今日之事。”

孙传庭转头问陈千户道:“县令所言,可有遗误?”

陈千户叩头道:“县令所言,无有遗误,可是……”

孙传庭打断了他,直接叫道:“来人,拖出去斩了。”

侍卫已经被陆轩叫进来了,立时有两个侍卫上前拖起陈千户向外行去。陈千户吓得大叫:“大人,饶了小的这一回呀,大人饶命呀,大人小的是正五品,大人你杀不得小人呀,大人……”

第两百三十八章 对蒙古的分化第一百五十三章 西班牙人来了第二十四章 沈有容第二十八章 威武曹文诏第两百七十二章 西北局势第七十九章 问话熊廷弼(感谢第一护法朕躬钦处军国事支持)第三百四十五 强制移民第一百二十一章 觉华岛之战(中)第一百九十二章 他们只是孩子呀第七十四章 查抄余波第一百八十四章 查税(十)第三百六十一章 不收白不收第三百四十二章 还有这么穷的地方?第两百八十八章 底定中南半岛第二十一章 筹备报纸第两百二十二章 私有财产保护法(下)第两百二十八章 太子上学(一)第九章 顺天府减租第二十一章 对袁崇焕的安排第八十六章太子第三百零四章 甘州的回回第两百八十二章 再下莱林第八十七章六科教授朱由校的日常第一百七十三章 路通天下(三)第四十三章 战成 都第六章 对广宁失守的处理结果第一百八十四章 查税(十)第五十章 专利法颁布第一百一十五章杨涟也会杀人第十章 减租行动在继续第两百五十三章 镇北城第三十四章 研究院的新科目第三百五十八章 察里津和喀山第一百四十七章 袁崇焕再次出场第九十章 决定建奴命运之战(四)第两百一十八章 殷地安(三)第六十九章蓄势待发第七十二章谈判(三)第一百七十八章 查税(四)第二十三章迁安新村第十九章 三观不合(先更一千,下午三千)第一百八十七章 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第一百三十六章 初战西班牙第一百二十二章 觉华岛之战(下)第两百八十九章 打开交流之门第十八章 情浓第两百一十章 收复河套(十五)第两百六十四章 牧羊行动之费奇米第六章科学实验第三百五十四章 使团归来第六十七章南海有事第两百八十五章 血战东枝第两百二十三章 橡胶在大明的应用第六十四章 颜思齐第七十四章 查抄余波第六十六章 安南(一)第六十一章 釜底抽薪第一百二十九章 毛文龙的决定第九十二章 兄弟阋于墙第四十七章苏州抗税(三)第五十八章 火柴造出来了第两百五十三章 镇北城第一百六十九章 皇家科学基金会第两百七十一章 军事安排第两百八十四章 夜战惊魂第两百零九章 收复河套(十四)第四十章辽南有变第一百零三章 新的币制第一百六十一章 攘外必先安内第六十二章兵器的进化第九十三章 大难来时各自飞第三百四十七章 建设化龙城第四章又遇见你第一百四十三章 直面贫穷第十四章 传教士(二)第一百一十二章第三份和约第六十八章要钱不要官的满桂第一百一十八章 东林人不得报考大学堂第一百九十九章 收复河套(四)第五章体育锻炼第两百三十八章 对蒙古的分化第六十七章 张家口第一百五十章 意外收获第三十三章 研究院的学生们(二)第七十九章 问话熊廷弼(感谢第一护法朕躬钦处军国事支持)第两百四十章 近攻第五十章 机器的用途第八章火器改革第一百三十三章 嫡长子继承制第一百八十九章 螺旋浆第九十七章 献城第一百四十三章 议院(下)第三百四十九章 用军队修铁路第两百四十五章 林丹汗的和平第一百二十二章 《妇女儿童保护法》第三十一章 辽东局势第三百三十一章 济南第一百一十一章惧内的德川秀忠第九章布局海上第八十三章 生日蛋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