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皇家的基本盘(求支持,求月票)

“那谁才是皇家之友呢?”

面对父皇的问题,朱和圻并没有立即回答,而是盯着鱼浮看了一会,然后才认真的说道。

“父皇,千里来当官,只为吃喝穿,或许说的是事实,那些大臣受命于皇家,于朝中为官,自然要给其俸禄,但是这样的话,外人可以说,官员可以一笑了之,父皇可以用于教导皇儿,但话却绝不能予外人说。”

儿子的认真的回答,让朱明忠笑应道。

“哦?这是为何?”

“父皇,国家面对外敌存亡时,大臣投敌,有负君恩,国家安定时,大臣贪腐,亦是有负君恩,皇儿以为,古往今来,但凡是皇家都于大臣说着这“君恩”,无非就是希望其能够“以死报君恩”……”

看着父皇,朱和圻又说道。

“所以“千里来当官,只为吃喝穿”这样的话,若是让他们知道是从皇家口中说出,势必会让其心冷。毕竟,于皇家而言,那怕是表面上的忠心耿耿,也是有利的,即便是钱……”

原本想说钱谦益的朱和圻立即想到宫里的那位长辈是他的女儿,便改口说道。

“便是甲申天变时,亦有大臣虽是胆怯,但也曾有投河的举动,尽管没有下去,但千百年来的道德上的约束,却仍然使得许多人不敢尽心尽力为异族效力,皇儿以为,这吃穿固然是本意,可却要不断的告诉他们报君恩,给予忠臣名誉上的奖励,将共写入史册,永为后世楷模,只有如此,才能让更多的人忠于国事。”

儿子的话让朱明忠颇为满意的略点下头,但随后又摇头说道。

“这确实是皇家用人的道理,非如此不能笼络人心,圣人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古往今来,忠臣义士为何前扑后继?一是人心自有忠义,至于这二,正是为报君恩,三,则是先贤楷模可为前车……”

对儿子的观点表示赞同时,朱明忠又反问道。

“但是,作为皇帝,国君,首先必是一个实用主义者,必须要看到的是,大臣受恩于上,方才报君恩,于大多数大臣而言,其一生所求,无外名与利,有重名节的忠义之士,可为后世楷模。亦有洪承畴这等重利者,甘为异族驱使。在这个时候,作为统治者的皇家,就必须要谨慎的选择朋友,那么谁才是皇家之友呢?显然,应该是前者那样的忠义之士,但是如洪承畴者,当初亦也是表面上忠心耿耿,而且在大多数时期,比如在太平盛世时,大臣至少在表面上都是忠心耿耿的,在这种情况下,谁才是皇家之友呢?”

父皇的反问让朱和圻思索片刻,然后语气坚定的说道。

“父皇,大臣本就不是帝友,民、臣、贵三者之中,只有勋贵才是皇家之友。”

儿子的回答,让朱明忠的唇角一扬,反问道。

“这又是为何?”

“父皇,因为勋贵与大臣不同,大臣所凭借的是个才学,正如当今的人才,无论是于大明,亦或许是于诸夏以至于诸国,都可获得重用,但仅局限于他个人,与其子女无关,其子女将来的地位,依然需要依靠个人的才学。但是勋贵却不然,他们离开大明之后,于异国不过只是普通百姓,所谓勋贵者,一代皆是“军功侯”二代之后,全都是凭其血统,他们所有的地位、财富,完全建立在皇家赐予的爵位上,没有了皇家,他们什么都不是!所以,相比于大多数大臣,勋贵更亲近皇家,更希望邀宠于皇家……”

在儿子的解释中,朱明忠只是笑而不语。

这个观点正确吗?

以大臣以及平民百姓的眼光,这个观点无疑是大错特错的。

因为这违背了最起码的政治认知。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这却又是最基本的政治认真——巩固统治基础。

对于皇权而言,它的统治基础是什么?

是亿万平头百姓?

“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的古训或许让人引以为戒,但是这句话与历史一再的告诉统治者——民众会推翻他们的统治。

一次次的起义,尽管有着天灾人祸、贪官污吏等诸多原因,但可以肯定的是,百姓对于皇家有忠诚是有限的,在绝大多数时候,于百姓的心中,皇家只是交皇粮、纳苛捐的对象。

顺民会变成暴民,义民会变成贼寇。

而朝廷制定法律,一方面固然是为了保持社会的最基本秩序,而另一方面,则是威慑大多数百姓——约束其为顺民。这也是法家的核心——制民、愚民。

至于大臣……他们来自于民众,替皇家统治百姓。按照阶级论而言,当民为官时,为统治者服务的他们往往会背叛自己的阶级——百姓。对旧阶级的背叛,让他们得到了权力、地位,屁股决定了脑袋。如果背叛可以得到更高的地位、更多的权力,这些本质上的背叛者中的想当一部分,会选择背叛。

民与官,与皇家,从来都不是同一阶层的,尽管官看似是“统治阶层”。

皇帝的基本盘是什么人?

随时准备推翻他们的百姓?

还是随时准备着谋权的官员?

都不是!

是世袭罔替、与国同休的勋贵!

与被统治的百姓不同,与凭才学进入“统治阶层”的官员不同,勋贵与皇家相似,他们“生而统治”,他们凭借血统,就可以挤身高位。这也是为什么古往今来,勋贵是文官的天然对立面的原因。

“而且勋贵生而尊贵,往往二三十岁,但可位居高位,而为官者却需十年寒窗,从小吏一步步晋升,其数十年辛苦,却不如勋贵继承人的门楣之贵,如此,他们心理自然难以平衡,所以于朝中,文官与勋贵无疑是对立的。而这种对立……”

看了父皇一眼,朱和圻说道。

“于皇家是有利的,皇家只需要平衡好两者的关系,既可保持政局的稳定。”

尽管儿子的回答,让朱明忠感觉颇为满意,但是他的回答还是没有涉及到关键的核心——皇帝同样也是文官的对立面!

因为皇帝,也是生而尊贵!

这恰恰是皇家与勋贵最大的共通之处,也正因如此,他们才是天然的盟友。勋贵的利益早就捆绑在国家的身上,完全依附于皇权。明智的君主应该想办法确保勋贵后代的培养育才,而不是将其视为皇权的威胁,加以打压。而且他们还是平衡大臣的筹码,因为他们随时可取而代之。

就像英国一样,一战后的贵族内阁,在战争结束后首先想到的是如何恢复帝国的荣耀,那怕代价是那些在大陆前线的泥泞中挣扎、牺牲了数年的士兵们,退役后需要忍受疾病、贫穷,也在所不惜。对于贵族高层而言,相比于百姓眼前的福祉,他们在意的是帝国的利益。

而二战后把丘吉尔赶下台的文官内阁,他们所考虑的从来不是帝国的利益,永远都是——选票!

他们为了选票,可以放弃一切!

在战争即将结束的时候,他们在那里喊着“我们的责任,是确保我们的朋友、家人、邻居,英国的劳动人民,不会再遭到当权者的背叛……全民医保、全民住宅、从生到死,全面的福利”。

然后,为了达到这一切,英国人放弃了全部,印度、非洲……他们把大舰队送进船厂拆除,变成了建材,把武器扔进熔炉,变成了玩具。不过只是短短几年,曾经显赫一时的大英帝国,就走向了没路。

而在几十年前的另一场战争结束的时候,那些贵族出身的当权者们在干着什么?当士兵们拖着泥泞的双足回到英国,希望回到曾许诺给他们的“英雄之乡”时,在伦敦的密室中,那些贵族政客们,他们坐在壁炉前,手拿威士忌、叼着雪茄烟,在那里谈论着如何巩固他们的殖民,恢复在战争中受到重创的大英帝国的威信,那怕此时,整个岛屿都面临着饥饿、疾病。

短期的代价之后,殖民地的资源源源不断的进入本土,殖民地庞大的市场刺激了英国的经济恢复。大英帝国很快再一次重新恢复了他们的领导地位,即便是在经济危机中,凭借着庞大的殖民地,英国、法国很快走出了萧条,反观美国,如果没有二战的拯救,他们会陷入长期的大萧条之中。

站在民众的立场上,工党或许最好的,但是国家呢?

作为统治者的朱明忠,很清楚自己的立场在什么地方,同样也很清楚,没有制约的文官会干出什么。当然,也很清楚勋贵们会干什么。

“勋贵固然是皇家之友,但是勋贵之中也是良莠不齐,当年清军南下,勋贵皆降,国家养其三百年,又有何用?所幸,满清暴虐,即便是勋贵投降,其又是什么下场?投降的文官或可为满清重用,但是勋贵投降后,不是被种种借口杀害,就是被夺走家业,驱为平民,与国同休……”

冷笑一声,朱明忠在内心深处,倒是挺感谢满清。

“确实不是一句空话,他们以为投降,就可以换来新主的青睐吗?当然不可能,王朝的兴替,就是新勋贵代替旧勋贵的过程,官员换个主子可以继续为官,但是勋贵不行!所以,朕才会在皇家学校中,让他们去记住那些人投降后的下场,臣可降,君不可降,勋亦不可降!”

回头看了眼儿子,朱明忠语重心常的说道。

“圻儿,将来你就国之后,亦要治国领民,这些事情必须牢记于心,贵、臣、民,三者之中,民心是可以收买,但必须要由皇帝去收买。大臣往往皆有其才,可为驱使,但绝不能让其施国恩于民,笼络民心。至于勋贵难免亦良莠不齐,要注重养才,万万不能让其沦为世代食禄的废物,需要让他们知道,勋贵不过只是称号而已,想在显赫门楣,还要靠自身的才学,为君者要不吝惜于给他们这个机会。”

回忆着古往今来,皇家对勋贵的防范,朱明忠自然也知道其中的道理。

“但绝不能给他们专权的机会!无论是文官也好,勋贵也罢,专权既独,君权既会旁落……”

沉吟片刻,朱明忠又补充道。

“双驾马车,缺一不可,作为皇帝,不要试图用谁去取代谁,也不要用谁去打击谁,而是要告诉他们,他们都是皇家的左膀右臂,但左是官右勋,分出轻重就行了,保持平衡,永远不要偏听偏信,尤其是不要相信,他们说的“为民如何”的话语,因为,除了皇家之外,无论是文官,亦或是勋贵,他们压根就不在意百姓,只是以百姓为由,去为自己争取利益,当他们以百姓为名的时候,皇帝就必须要加以警惕。”

鱼上钩了。

对于儿子如此教导之后,朱明忠把鱼钓上的时候,似乎是对儿子,又像是对自己说道。

“身为皇帝,必须要爱百姓,但是这种爱,应该是慈父式的爱,而不是一味的溺爱,那样的话,毁掉的会是整个家……”

一声长叹之后,朱明忠又说道。

“让他们去争,至于这为君,给予百姓一点恩泽,让百姓感激皇家的恩德就行了。”

看似轻飘飘的一句话,更多的是一种无奈,只有为君者才知道为君者的孤独。

皇帝是没有朋友的!

所谓的“皇家之友”,不过只是戏谑之言,只是为了笼络人心的言语罢了。

就像半个月后,那场不可不谓之盛大的典礼上,超过一百三十六名平民百姓被授予了“太平绅士”的头衔,而且是由皇帝本人亲自的授予,每一个被授予的百姓,无不是感激涕零,无论是面君,亦或是授衔,都足以让他们为之炫耀一生,让他们一辈子都心甘情愿的作为皇家的忠臣。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有时候,作为皇帝的,只需要让百姓感激涕零皇家的恩德就行了,至于什么加税之类的……那是朝廷的官员们的祸,皇帝不背。

当然,也不会有人在意,兴乾七年授予的“太平绅士”中,有15%的人是勋贵的子嗣,他们同样需要用一些善举,为次子们换取某些回报。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名誉的背后永远是利益……

第638章 撕破脸的勋贵第130章 杀虏(第二更,求推荐、求收藏)第125章 海上(第二更,求支持)第191章 家人(第一更,求月票)第243章 文和(第一更,求月票)第214章 讲武堂(第二更,求月票)第459章 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求支持,求月票)第372章第487章 英奸 (新书发布,求支持,求推荐)第275章 江山代有人才出(求支持,求月票)第189章 箱馆的选择(第一更,求支持)第127章 勋乱(第一更,求月票)第239章 归化民(求支持,求月票)第199章 化商为工(第一更,求月票)第295章 芳名(求月票,求支持)第576章 世家第24章 攻城(第二更,求推荐、求收藏)第406章 新王新相(求支持,求月票)第151章 (第二更,求支持)第360章 自保(第一更,求月票)第300章 主仆(求支持,求月票)第536章 裕王府(新书发布,求支持)第468章 决心 (祝大家中秋快乐!)第181章 未来(第一更,求支持)第146章 态度(第二更,求支持)第281章 发明家(求支持,求月票)第192章 江户(第二更,求支持)第434章注定 (求支持,求月票)第99章 大汗(第一更,求支持)第75章 镇守(第二更,求支持)第159章 别离(第一更,求支持)第426章 对太子的考验(求支持,求月票)第418章 (求支持,求月票)第135章 往何去(第二更,求月票)第444章第65章 路上(第二更,求支持)第456章 银行家的选择(求支持,求月票)第132章 王心(第一更,求支持)第321章 十字军(第一更,求支持)第542章 超级市场(新书发布,求支持)第267章 (求支持,求月票)第437章 寡情(求支持,求月票)第259章 私掠(第一更,求月票)第30章第38章第427章 好事(求月票,求支持)第428章 读书人(求月票,求支持)第9章 千年运河(第二更,求支持)第78章 见血(第二更、求推荐、求收藏)第20章 京城乱(第一更,求支持)第397章 天意(求支持,求月票)第320章 皇冠(求支持,求月票)第462章 入乡随俗(新书发布,求支持)第31章 死觐(为盟主自若如是否加更)第331章 巴尔干(第二更,求支持)第165章 壮悔何悔(第一更,求月票)第619章 煤荒第90章 无忧(第二更,求支持)第175章 夜色(第二更,求支持)第131章 对比(第二更,求支持)第45章 军制(第二更,求推荐、求收藏)第166章 东征(第一更,求支持)第134章 南归(第一更,求月票)第402章 何斌(第二更,求支持)第584章 故地重游(祝大家平安健康!)第107章 情形(第一更,求支持)第62章 铸炮厂(第二更,求月票)第59章 神医(第二更,求推荐、求收藏)第199章 化商为工(第一更,求月票)第3章 惊愕(求支持,求月票)第308章 祖孙(第二更,求支持)第92章 大功(第二更,求推荐、求收藏)第389章 围城(第一更,求支持)第237章 寄人篱下(求月票,求支持)第273章 皇储(求支持,求月票)第593章 生意第45章 草原(第一更,求支持)第150章 (第一更,求支持)第642章 谢谢你第21章 江阴城下(第一更)第198章 改革(第二更,求月票)第66章 (第一更,求支持)第12章 河口(第二更,求支持)第389章 破敌(第一更,求月票)第543章 青霉素(新书上架,求首订)第4章 覆手为雨(第二更,求支持)第268章 育种(求月票)第412章 交换(求支持,求月票)第8章 沧州(第二更,求支持)第190章 煌言心(第二更,求月票)第260章 蒸汽时代(求支持,求月票)第109章 为大明(第一更,求月票)第128章 荷兰人(第一更,求支持)第88章 君王(第二更,求支持)第20章 京城乱(第一更,求支持)第69章 师献策(第二更,求支持)第17章 主与幕(第二更,求支持)第616章 皇太子的召见第441章第164章 孤儿寡母(第二更,求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