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章 影响(求支持,求月票)

华夏!

数千年来,这个词渗透并影响着整个东亚。这个词汇象征着文明、象征着开化,无论是日本,亦或是朝鲜,都深受华夏文明的影响。

可事实上,在东亚藩篱之中,受华夏文明影响最深的却不是日本或者朝鲜,而是位于天南的广南,也就是所谓的“安南”、“大越”。从秦始皇遣赵佗领五十万大军征岭南,设置了桂林、南海、象郡,再到汉武帝征服南越设立交趾郡。直至唐代,交趾与内地无异。

千百年来,即便是在唐末“背华自立”之后,其文庙以供奉孔子和周公,师法唐宋的科举制度;文章皆用汉字,汉音亦渗入土语。且千百年间,其一直自称“汉,人”,尤其是北方越人更是以此为荣,称南方高棉人为“高蛮”。

而到了兴乾后,当大明再次吞并这片华夏故地之后,一直自称“汉,人”并且以此为荣的越人,才得到了某种承认。

“自秦汉始,交趾并入华夏,土民耳濡目染,渐入汉风,千年政教,用夏变夷,今日此地土民与汉民无异……”

看似简单的文字,终于承认了越人的身份,也让他们顺理成章的成为了明人。

明人、大明、华夏!

这三者其实就是一个不断拓展的民族认同。

至少在眼下的大明是这样的。所谓的“抚夷属夏”,实际上就是首先通过教育令他们接受华夏文明的教化,再令其认同大明。

而最终,他们会成为明人!

这种看似反动的民族融合政策,在朱明忠看来,是大明唯一的选择,如果大明想要建立一个千年帝国,就必须将本国的不同民族融合成一个民族,做不到这一点,那么在两百年之后,大明必将会为此付出代价。

也正是基于朴素的“民族融合”观,在兴乾之后,他首先是将包括明人在内的大明之民融为一族,在南方提出“汉苗同源,入山为苗,出山为汉”,而且就历史而言,并没有任何问题,毕竟蚩尤也是华夏先祖。正是通过这种认同,将南方的山民纳入汉民的行列,至于一些风俗习惯,则只是“居于山林不受教化”导致。

民族融合的前提是文明的认同,而文明的认同通过教育就可推行。在大明的西南诸省如此,在交趾同样也是如此。

穿着打扮与普通商人无异的朱明忠,带着儿子在几名侍卫的陪同下进入靖安州时,并没有什么异域的感受,无论是路边的建筑或是路人的服装、相貌皆与明人无异。

“父亲,我们现在去那?”

跟在父皇的身边,朱和垊问道。

“先在随便逛逛吧。”

朱明忠笑着说道。

作为宁靖郡国的王城,这座城市并不大,人口不过区区数万,瞧着与大明内地的县城无异。不过即便是如此,行走在这座城市的街头,朱明忠仍然是一副兴致勃勃的模样。

广府话、广西话以及官话在街上混杂着,偶尔的还能听到一些土语,不过大多数时候,都只能听到官话,尽管许多人的官话说的并不流利。不过即便是如此,也让他倍觉欣慰。

“走,我们到那边的茶馆里的喝口茶。”

指着路边的一个茶馆,朱明忠就直接走进了茶馆,朱和垊和几名侍卫也急忙跟在他的身后。

“哎呀,几位客官二楼雅座请……”

茶馆的伙计一见有客人上门,善于察颜观色的伙计连忙招呼着。

“客官要喝什么茶,一瞧客官您的打扮就知道你们肯定是从天朝来的,肯定是喝天朝茶,我们这里上好的碧螺春,还有……”

在小二介绍着茶叶时,朱和垊则在一旁说道。

“一壶上等的碧螺春就行了,对了,你是怎么看出我们是从天朝来的?”

大家的相貌、打扮似乎没有什么区别啊。对于伙计一眼看出他们的来历,朱和垊倒是有些好奇。

“公子,一看先生和公子气宇不凡的模样,那肯定是天朝人物,小邦寡民是绝不会有先生公子这样的人物的……”

小二笑嘻嘻的答道,对于这个答案,朱明忠微笑道。

“你这人倒是会说话,你是本地人,还是从内地过来的?”

“回先生,小的是本地人。”

小二的回答,让朱明忠打量了他几眼,然后点头说道。

“你的官话说的倒也流利,我看就是不少内地人的官话,也不一定能比得个你。”

内地像是两广、福建等地百姓更习惯说方言,这一次途径广东、广西时,对于当地百姓说方言,朱明忠可谓是深有体会,甚至许多火车站的员工,也只能说方言,否则就无法与当地百姓沟通,反观在这里,许多人都说着发音有些生硬的官话。

“嘿,先生,不是我吹牛,不少内地人根本就不会说官话,反倒是我们,上过社学的人,是都会说官话的,就像我说的官府,很多人都说和宫里说的没有区……”

瞧见小二得意模样,朱明忠笑道。

“想必你学官话的时候,肯定没少用功吧。”

“用功,哎,先生不知道,在社学里读书的时候,如果不说官话,是要被罚抽戒尺,还要挂牌子罚站,我刚到社学的时候,手天天被打肿,天天罚站,后来罚着罚着就习惯了……”

小二的回答,让朱和垊的神情变得有些异样,他没有想到,熟练的官话背后,居然会有这样的事情。注意到儿子的异样,朱明忠点头说道。

“哎,这么说,你当初学官话,是没少受罪吧。”

“受罪?”

摇摇头,小二说道。

“也谈不上受罪,我们是明人,自然要说官话,要不然大王说什么我们听不懂,我们说什么大王听不懂,这样即便是官府说我们是明人,也没人把我们真的当成明人,客官,只顾得说话,忘记给您们要茶了,您们稍待,我这就去给你们把菜送来……”

在小二离开包厢后,看着神情不太自然的儿子,朱明忠笑着问道。

“怎么,感觉有些不舒服?”

摇摇头,朱和垊反问道。

“父亲,是不是,在这里,所有的地方都是如此,如果不说官话,就要受到惩罚?”

“嗯,大抵上应该都是这样……”

朝窗外看去,朱明忠说道。

“不过,这里应该更宽容一些,毕竟,这里的百姓千百年来一直受汉风影响,在习俗上与我们并没有太多的区别,在秦、周、桂等国,推行的教化更严厉一些,毕竟,必须要有文化上的认同,才会让他们认同华夏,认同大明,而语言、文字的认同,又是所有一切的前提,只有通过文明上的认同,将来,这里的人民才会真正的融入大明。而这种文明上的融入,大概需要五十年左右的时间,说官话、习汉字、从汉俗,如此推行几十年后,他们身上土民痕迹就会完全消失,就会变得与明人无异,到那时,就不分华夷,所有人都融合为一体,而这种认同基础就是语言、文明,对于诸夏各封国的国主而言,他们以少统多,想要做稳天下,就必须加强文化上的认同,在文化上强制认同的同时,通过联姻开成血统上的融合,然后在这一基础上,构建起一个属于他们的国体,甚至文明……”

看着窗外熙攘的行人,朱明忠知道这种融合才是未来,是人类的文明的未来。

事实上,这样的融合并不仅仅发生在诸夏,在北方同样也在实施,对蒙古人的融合,是通过商人、驻军娶纳蒙古女子的方式推行,在朝鲜是通过的设立社学的方式,至于东北等地的生女真则是采用一种相对强势的方式,至于西南山民,则是采用相对温和的手段。现在的融合是一个被人为加速的过程。看似温文尔雅,可是实际上,却又是强制的、不容抗拒的,不过即便是如此,手段也比历史上的蒙古人更为温和。

“属于他们的国体和文明?”

朱和垊的眉头微微一扬?神情中带着不解。

“是啊,诸夏虽然是大明分封的封国,受大明文明的影响,但是因为自身环境以及土民性情的不同,他们最终会发展出属于自己文化,正所谓“桔生淮南为橘,生于淮北为枳”,诸夏的文明虽然受大明影响,但是,他们的百姓,大抵上都是土人,就像……”

指着窗外的路人,朱明忠看着儿子笑问道,

“你看,他们与内地百姓有什么区别?”

“与内地百姓有什么区别?”

看着窗外的路人,表面上看来,确实与内地百姓无异,但仔细观察一会,朱和垊还是找到了一些不同。

“似乎衣裳与内地有所不同,尤其是女子的衣服,似乎、似乎大都是广领……”

“诸夏女子多着广领,犹近唐宋风……”

朱明忠笑道。

“其实,从汉代起,汉家女子的衣裳大抵上都是以广领为主,唐代更甚,宋代服饰沿袭唐代,所流行的也是身前半露的广领服饰,高交领服饰是金人带入中原的。宋灭亡以后,汉衣受金蒙女装影响才告别的低领。封建诸夏于南洋,南洋四季皆夏,所以,适合北方苦寒天气的高交领女装不为百姓所喜,所以类似唐宋时期的广领服饰就开始于诸夏流行,后来又传至诸夏,现在于内地也颇为风行,不过,这也算是回归正源吧……”

其实,即便是“程朱理学”对服饰的要求也不保守,淳熙年间,朱熹定女性礼服为大衣,褙子为窄袖对襟,里面配抹胸(内衣),也就是广领半露。现在广领呈现出取代高交领女装的趋势,在朱明忠看来反倒是件好事。在一定程度上来说,这是一种传统的回归。

“当然,广领服饰复起于诸夏,所谓“秦服”、“周服”、“桂服”以及这里的“南服”,其实只是华夏文明于诸夏各自发展的一种体现,服饰上如此,语言、文化上也是如此,就像周天子分封各国之后,各国皆因地制宜的发展出适合自身文化,也正是这些文化共同构成了华夏的文明,现在,大明是向诸夏传递的是华夏文明本质上是大明的文明,但是未来的华夏文明,必定是包括诸夏诸国文化在在内文化统称,嗯,未来的拜占廷、埃及,巴尔干,也会受到华夏文明的影响,并在华夏文明的影响下发展出截然不同于欧洲的文化,而华夏文明同样也会受到他们的影响,那怕是非常细微的影响,这是一个互相影响的过程,任何一个文明想要获得发展,必须要持以这种开放的心态,其实,华夏文明能够有今天,也正是因为这种相互交融、相互影响,若非是如此,又岂会有今天华夏文明的繁荣?”

听着父皇微笑着说完这番“文明发展”的观点后,朱和垊皱眉说道。

“父亲,那么是不是未来的巴尔干也必须要像这里一样?”

“不,完全没有那个必要,毕竟那里截然不同于这里。”

看着窗外的那些路人,无论是从任何一个角度看来。他们和内地人并没有什么区别,但是欧洲却不一样。朱明忠对儿子说道。

“这里的人相貌上与我们是相近的,血统上文化上也是,但是巴尔干,那里的人和我们截然不同。同样文化上也有着根本上的区别,我们所需要的只是一个受我们影响的巴尔干,而不是一个华夏化的巴尔干。而且,至少在未来200年内,我们都不可能做到这一点。但是我们却可以影响他们,他们接受我们的文明,接受我们的影响。”

征服欧洲,至少现在朱明忠并没有兴趣去征服那个充满饥饿,贫穷以及疾病的地方,但考虑到在另一个世界那里是现代文明的诞生地。所以朱明忠才会费尽心思去安排这些。

“只需要做到这些,也就足够了……”

就在这时从窗外传来的激动的喊叫声打断了朱明忠的话语。

“完了,建奴完蛋了……”

顺着声音朝窗外看去,只看到有一个年轻人在那里激动的发着号外……

第165章 壮悔何悔(第一更,求月票)第378章 何为信(第二更,求月票)第282章 焚城(第二更,求月票)第312章 君臣(第二更,求支持)第32章 青年(第一更,求支持)第333章 苏伊士(第二更,求支持)第341章 (第二更,求支持)第528章 中都假日(新书发布,求支持)第23章 结党的目的(第一更,求支持)第280章 皇家的基本盘(求支持,求月票)第167章 太后(第一更,求月票)第16章 汉奸(第一更,求月票)第140章 琐事(第二更,求推荐,求收藏)第113章 关外冬寒(第一更,求支持)第228章 征途(第一更,求月票)第648章 曼哈顿第232章 热的海(第一更,求月票)第500章 未来的目标(新书发布,求推荐,求收藏)第242章 奴才(第二更,求月票)第453章第392章 骨头(求支持,求月票)第537章 名声大噪 (新书发布,求支持)第619章 煤荒第72章 贸易(第二更,求月票)第336章 末日 (第一更,求支持)第141章 阿萨姆的关宁军(第一更,求支持)第262章 超越时代(求月票,求支持)第525章 机会(新书发布,求推荐,求收藏)第96章 炮(第三更,求推荐、求收藏)第146章 人心何收(第二更!今天大爆发!)第107章 施恩(第二更,求月票)第284章 (求月票,求支持)第73章 君臣(第二更,求支持)第2章 北方客(求支持,求月票)第225章 众人心事(求月票,求支持)第65章 路上(第二更,求支持)第78章 灭越(第一更,求支持)第372章 人不为己(求月票,求支持)第469章 同党(新书发布,求收藏,求推荐)第446章第279章 绝域行 (第一更,求月票)第280章 心乱(第二更,求月票)第109章 为大明(第一更,求月票)第24章 攻城(第二更,求推荐、求收藏)第110章 忠贞营(第二更,求支持)第160章 (求票,求支持)第47章 吃螃蟹(第一更,求推荐、求收藏)第24章 众人百相(第二更,求支持)第643章 高速公路第83章 昭忠祠(第一更,求支持)第151章 礼下庶民(第二更)第381章 决断(第二更,求月票)第656章 从核平到和平第325章 家族利益(第二更,求支持)第315章第14章 可怜人?(求支持,求月票)第50章 该杀(第二更,求支持)第59章 黄河两岸第125章 刀与手(求支持,求月票)第214章 讲武堂(第二更,求月票)第70章 药坊(第二更,求推荐、求收藏)第596章 时代之门第242章 西出阳关(求支持,求月票)第9章 千年运河(第二更,求支持)第44章 淫威(今天加更,求推荐、求收藏)第415章 王与将 (求支持,求月票)第144章 有何不可(第二更,求支持)第469章 同党(新书发布,求收藏,求推荐)第33章 亡国之相(第一更,求月票)第582章 华夏的天竺(祝新春快乐!)第412章 交换(求支持,求月票)第368章 北望(求月票,求支持)第229章 祸乱(求支持,求月票)第200章 长沙(第二更,求支持)第651章 跨越时空的记忆第244章 人心乱(第二更, 求月票)第91章 背书(第一更,求支持)第348章 访客(第一更,求支持)第98章 师徒(第二更,求推荐、求收藏)第101章 心所向(第二更,求月票)第104章 煌言(第三更,求推荐、求收藏)第382章 宁古塔下(第二更,求月票)第48章 新军制(第三更,求月票)第504章 鹰扬君士坦丁堡 (新书发布,求支持)第135章 帝王(第二更,求支持)第239章 归化民(求支持,求月票)第102章 江宁(第一更,求推荐、求收藏)第151章 府内人(第一更,求支持)第135章 帝王(第二更,求支持)第534章 非洲腹地(新书发布,求支持)第99章 策问(第三更,求推荐,求收藏)第268章 故地 (求支持,求月票)第251章 京官(祝大家春节快乐)第54章 瓜洲琐事(第一更,求支持、求收藏)第468章 决心 (祝大家中秋快乐!)第367章 主奴(求支持,求月票)第517章 新的机遇(新书发布,求支持)第120章 还朝(求支持,求月票)第615章 胡雪岩第276章 盛世危言(求支持,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