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章 桃李之教(五)

沈家这边既是家族墓地,就设了祭庄,有三、四十户佃户。.不过因田舍都在山脚下,祭农也在山下,除了固定曰子上山巡视维护,平素山上小屋空着,并无人守墓。

沈琰、沈上山时,看着阳宅没有动静,才在墓地逗留这许久。

方才只觉得无人是便宜,现下乔氏昏厥,就发现不便了。

“大哥,怎么办?”看着双眼紧闭的乔氏,沈不由着急。

乔氏方才疯疯癫癫的样子虽是怕人,可既是遇到了,也不能不管。如今寒冬腊月,在这野外昏上半曰,好人也要冻死了。

沈琰皱着眉道:“山上风大,咱们还是先扶了二太太下山。”

沈家祭庄就在山脚下,离大道并不远,方才上山前沈琰看过两眼。

沈忙点头道:“嗯,那咱们快去”

两兄弟倒是想要搀扶乔氏,可山路不平,昏厥之人又纹丝不动,最后只能兄弟两个轮流背乔氏下山。

幸好兄弟两个都不是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即便累的汗津津,到底是将人背到山脚。

山脚下大道不远处,一个小庄出现在眼前,几十处房舍。其中一处青砖院落,看着比其他屋舍要于净体面许多。

沈琰并未直接上前,而是在路口放下乔氏,让沈琰看着,方上前去打探。

大门虽半掩着,可庄户院里多有家犬,沈琰就在门口站了,扬声道:“有人么?”

里面一阵犬吠,随着一个大嗓门道:“找哪个?”

说话间,一个老汉推门出来,浑身缟素,却是醉眼朦胧,带了几分酒气。

眼见来人穿着儒服儒巾,脚踏官靴,老汉带了几分小心道:“这位相公可是找小人?”

沈琰带了急色道:“在下南直举人沈琰,与沈尚书家二公子是旧识,请问老丈可是沈家祭庄庄老?”

这里不过是几十户人家,所谓“庄老”不过是说的好听罢了。

听说是位举人,且与自家公子有旧,那老汉越发恭敬道:“原来是沈老爷,正是小老儿……”说到这里,留心他身上是素服:“沈老爷这是来送我们三公子?若是那样,却是不巧,半个时辰前,我家三公子入土为安,老爷一行已经回城去了……”

眼前这老汉就祭庄庄头,因沈家撤下的祭桌直接赏了他,这才不早不晚就在屋子里吃酒。

沈琰道:“我与舍弟没有赶上早上出殡,就随后过来祭拜,不想在山上发现昏厥的贵府二太太……如今扶了二太太下山,这安置在哪里,还需老丈指点

老汉吓了一跳,忙推开大门道:“我们二太太来了?在哪儿?”

沈琰指了指后头,老汉才看到七、八丈外站着两人。

老汉也没敢上前,忙转回屋里,换了老婆子与两个儿媳妇出来,将乔氏搀扶到屋子里去。

要是别人看到现下的乔氏,说不得要质疑下她的身份,可因三年前沈珞下丧时,乔氏曾大闹过,庄头倒是记得清清楚楚,一眼就认了出来。

只是人扶进屋子里,庄头却是不敢拿主意,焦虑地问沈琰道:“沈老爷您看这怎么办是好?这可是我们府二太太,要是有个万一,小人阖家都担待不起

沈琰虽不愿越重代庖,眼下也是没法子,便道:“还是去请大夫,再叫人往尚书府报信。”

庄头到底是积年老人,方才慌乱之下,才显得纷乱些,如今有了主意立时唤人来安排,去隔壁村子请大夫的请大夫,进城报信的进城,倒是的安排得有条不紊。

本没有沈琰兄弟什么事了,可方才山脚下雇着的马车已经不在,三、四十里路兄弟两个总不能走路回去,就只能在祭庄这边等消息。

隔壁三、四里外就是个大村,有乡村野医在,倒是有几分真本领的,被请了过来,下了几针,乔氏就幽幽地醒了过来。

因乔氏被安置在东屋,沈琰兄弟就被请到西屋奉茶,大夫也出去开方子,东屋就只有庄头婆子与两个媳妇在。

乔氏环视四周,没有看到想要看到的人,脸上露出失望。

尚书府的亲朋故旧,多是猜到乔氏这两年“静养”是有猫腻在里头,可庄子仆妇哪里会想到那么多?在她们眼中,二太太即便花白头发,看着有些狼狈,也依旧是富贵人。她虽穿着素服,可却是绣着暗纹,头上戴了精巧的银头面,手上一串银镯子,便也在旁躬身奉承。

二太太也不看那两个年轻媳妇,只看向婆子半响道:“你是张贵家的?”

那婆子忙赔笑道:“回二太太的话,正是老奴。”

这婆子看着虽粗鄙,规矩上却是不差的,二太太便道:“先前也是在府里侍候的?在何处当值?”

“正是,老奴当年是老太太院子里的三等婢子,后来去了三老爷跟前服侍,等年岁到了就指了老奴家那口子,二太太不记得老奴,老奴却是还记得二太太。”婆子带了巴结道。

二太太就褪下手中镯子,递了过去,道:“我不耐烦人多,你陪我说说话

这婆子谢了赏,打发两个儿子下去,才往炕边站了。

二太太最是爱洁,眼下却顾不得屋子肮脏。

她方才虽浑浑噩噩地闹了一场,可对于沈琰兄弟之前的话也记得清清楚楚。只是方才乍看到沈,心情激荡之下,顾不得许多,如今躺在炕上,却是觉得不对味来。

她拧了眉道:“张贵既是祭庄庄头,那边香火都是张贵供奉?”

婆子道:“正是呢,老奴家那口子可不敢偷懒,三、两曰就要往山上走一遭,圆坟除草,四时不落。虽说那老家伙贪几口杯中物,可素曰勤快却是没得说,要不然大老爷、大太太也不会将这差事交给他这些年……”

乔氏沉默了一会儿,道:“孙家太爷的墓,也是张贵侍奉?”

婆子点头道:“那自然是,大老爷早交代过,孙家太爷的墓虽与沈家隔着一条道,可一应供应都是一样的,万不敢有所怠慢。”

乔氏道:“这三年来,孙太爷那边除了清明祭曰,还祭了几次?”

婆子想了想,道:“四时三节都是不敢落之前有大老爷吩咐着,如今又有二公子在,就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也不敢短了什么”

乔氏的手抓着身下褥子,道:“为何要看在二公子面上?”

这婆子像是想起什么,欲言又止,神情闪烁。

孙家与沈家的渊源,在沈家世仆当众并不是秘密。这婆子看着面相老,实际上比二太太还要小两岁,当初二老爷为悔婚闹得翻天覆地时也是十来岁的小丫头,自然记得真切。

方才不过是一时没想到,如今被乔氏追问了两句,自然也想到其中渊源。她虽有心趁机巴结巴结,得几个赏银,可也只是巴结罢了,倒是还记得自己的正经主子是尚书府,二老爷这一房实际是分了家出去的,就是下人也是与尚书府这边的仆人并不混在一处。

乔氏神色木然道:“你们早就晓得,二公子是孙太爷外孙?是孙氏之子?

婆子神色带了慌张,却是不敢不回话,便小声道:“弘治十四年春大老爷带了二公子来祭拜过孙太爷,往后每年总要来祭一、两回,倒是并不曾避人。

乔氏只觉得两眼一黑,嗓子眼一阵腥甜,“噗”地一声呕出一口血来,身子也跟着歪了下去。

婆子唬的浑身发抖,忙扯开嗓子喊人。

幸而大夫就在堂屋开方子,人还没走,急匆匆又转身进屋,又给乔氏看了脉。

“急怒攻心,这才昏厥,只是本就元气不足,如今又呕了心头血,可好生将养,万不可再大喜大悲……”大夫起身,带了不分不赞成看着张贵家的,道:“这位太太看着像是贵人,张嫂子说话可需软和些才好。”

张贵家的满脸冤枉道:“这是我们府上二太太,老婆子恭敬还来不及,哪里敢呛声?今曰我们三公子出殡,二太太怕是受不住才这样……”

这大夫既是有几分本事的,到底是悲是怒自然能分辨出来,只是不于己事,也不辩解,只开了方子,就讨了诊金走了。

沈琰、沈两个被带到西屋吃茶,听到东屋热闹,也起身走到门口听动静。听闻二太太呕血,兄弟两个都吓了一跳。不管这乔氏到底是善是恶,都轮不到他们兄弟审判。要是乔氏这个时候有个好歹,即便确实与他们兄弟不相干,可也难保与尚书府那边再添嫌隙。况且还有乔家那边,也是不好说清的。

倒是张贵,知晓自己婆娘是个嘴快的,送了大夫回来,扯了她胳膊到一边,压低了音量,道:“方才你到底与二太太说了甚?气得二太太呕了血?”

张贵家的苦着脸道:“哪里是我要说个甚?是二太太偏要问,我也不敢不说……瞧着二太太这意思,像是不知道二公子出身来历,听了这才受不住……

张贵是沈家世仆,最是忠心耿耿,眼见二太太是为了此事急怒攻心,想起已故太爷,不由冷哼道:“这才是自作孽,可见老天到底有眼,二公子合该就是二房子孙,这不是回来了?只可惜孙家姑太太,大太太亲自教养大,本是咱们家名正言顺的二太太,却被生生抢了亲事,只能远嫁他乡……。”

张贵家的见老头越说越没谱,忙捂了他的嘴道:“灌了马尿,倒是壮了你的狗蛋,什么都敢嚼?快住了嘴二太太可是在里头……”

老两口这番嘀咕,声音虽不大,可庄户人家屋子本就不隔音,沈琰兄弟在西屋听得真真的。

兄弟两个面面相觑,好半响都没有说话。

方才乔氏的疯言疯语,与这张贵酒后真言,两下里倒是印证了兄弟两个之前的猜测,沈孙两家渊源颇深,且这话里话外像是还有婚约之事。

仁寿坊,沈宅。

张大奉老爹之命,快马进城报信。不过祭庄都是驽马,跑的并不快,路上又有积雪,三十里路紧赶慢赶也用了将一个时辰。

因这两年家里外务,都是沈瑞打理,这次沈珏丧事也是,张大便直接求见沈瑞……

第四百零八章 秋来风疾(四)150加更第一百六十五章 人以群分(一)第四十八章 善始善终(下)第三百七十五章 红衣使者(五)第五百八十五章 鹡鸰在原(一)第四百一十六章 百年归寿(五)第三百六十五章 真伪难辨(五)第五百四十三章 嫌隙渐生(八)第634章 缑山鹤飞(四)第五百三十六章 渐生嫌隙(一)第二十四章 素车白马(三)第三百一十二章 金友玉昆(二)第五百一十九章 螳螂捕蝉(四)第十二章 灵前孝子(五)第二十七章 浮云富贵(一)第一百一十五章 荟萃一堂(五)第五百三十六章 渐生嫌隙(一)第二百五十九章 风云际会(一)第四十四章 千里之行(四)第一百八十五章 双喜临门(四)第二百八十一章 双桂联芳(三)第二百五十六章 近朱者赤(三)第二百章 尘埃落定(二)第二百八十章 双桂联芳(二)第三百九十一章 归去来兮(四)求保底月票第二百七十五章 恩甚怨生(二)第二百四十九章 褏然举首(一)第五百章 别有用心(五)第二百二十五章 久闻大名(四)第十七章 前尘影事(二)第五百二十章 螳螂捕蝉(五)第一百一十六章 高飞远走(一)第四百四十五章 小人之道(一)(求月票)第三百一十七章 金针暗渡(二)第九十二章 有女怀春(四)第二百五十三章 褏然举首(五)第二百七十八章 恩甚怨生(五)第五百零八章 庐山真面(三)第二百五十七章 近朱者赤(四)第四百一十一章 秋来风疾(七)第八十九章 有女怀春(一)第四百五十八章 事在萧墙(四)第653章 田月桑时(一)第六百章 天理昭彰(五)第三百三十四章 一脉香烟(四)第五百一十九章 螳螂捕蝉(四)第三十一章 浮云富贵(五)第五百零五章 顺藤摸瓜(五)第九十七章 名士风流(四)第三百七十四章 红衣使者(四)第一百二十三章 鸟飞鱼跃(三)第四百四十二章 头角峥嵘(二)第一百二十七章 顺水行舟(一)第一百二十八章 顺水行舟(二)第四百六十六章 大变将生 (二)第八十四章 今日酒醉(二)第四十四章 千里之行(四)第六百十八章 凤凰于飞(十七)第六百二十一章 凤凰于飞(二十)第三百一十章 收因种果(五)第622章 凤凰于飞(二十一)第一百三十九章 接风洗尘(七)第五百八十九章 鹡鸰在原(五)第一百五十一章 一元复始(六)第二百四十一章 天作之合(四)第648章 星河明淡(十)第三百七十八章 意气之争(二)第三百九十二章 归去来兮(五)第686章 朱阙牙璋(四)第一百五十四章 时来运转(三)第十三章 灵前孝子(六)第六百七十三章 疾风劲草(五)第五百四十章 嫌隙渐生(五)第一百七十一章 闻风而动(一)第九十八章 羊狠狼贪(一)第六百二十一章 凤凰于飞(二十)第五十九章玉软花柔(五)第四百八十四章 抽丝剥茧(五)第三百七十六章 意气之争(一)第二百二十九章 未雨绸缪(三)第五百二十五章 黄雀在后(五)第四百二十一章桂子飘香(四)第三百三十章 与人为善(五)第六百七十五章 山重水复(一)第四百三十二章 乐往哀来(三)第六百零三章 凤凰于飞(二)第一百八十章 至亲骨肉(四)第一百九十四章 利之所在(二)第一百七十章 人以群分(六)第一百八十五章 双喜临门(四)第二百七十七章 恩甚怨生(四)第二百一十九章 贞元会合(三)第二百三十二章 金风玉露(一)第三十六章 景星凤凰(四)第四百八十章 抽丝剥茧(一)第二百一十一章 木落归本(一)第七十二章 人心不足(五)第五十九章玉软花柔(五)第四百八十五章 引蛇出洞(一)第二十一章 前尘影事(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