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章 屏风书名

?

文华殿与武英殿相对,都位于外朝。●⌒,

这是天子日常经筵与日讲之所。

经筵规模较大,参加的文官百官很多,十日里逢二方讲,且冬夏时不讲,至于日讲规模就小多了,官员参加较少,除了朝参日外,每日都讲,寒暑不停。

此刻文华殿内,正行日讲。

日讲官修撰王家屏,修撰黄凤翔,侍读朱赓,国子监祭酒许国,正依次为天子进讲孟子。

而三辅申时行,此刻站在天子一侧,按照规矩无论是经筵或日讲,都要有阁臣随侍天子,监督日讲官为天子进讲。

“孟子告齐宣王曰: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翰林侍读朱赓在那为天子讲解。

小皇帝挺直背,面前御桌上就是所讲的孟子之书,主讲官朱赓与自己隔着一张桌案,手持金尺划着书上所讲读之处为天子进讲。

每日听这些翰林讲课,小皇帝不免生出枯燥乏味之意,但摄于大臣监督,又不敢缺席,甚至失仪。现在小皇帝听了几位日讲官说一个多时辰,他的眼皮有点重,又不能合上,还必须强行忍着打呵欠的冲动,真是苦也。

“请陛下跟着微臣念一遍。”

小皇帝眨了眨眼睛,强打起精神来,跟着念道:“孟子告齐宣王曰:君之视臣如手足”

对于念文小皇帝可是一点也不敢有错,他记得以前有一次张居正主持日讲时,小皇帝将色勃如也的勃读作背音。

张居正厉声纠正:“当作勃字”

当时张居正声色严厉,吓得小皇帝惊惶失措,差一点从龙椅摔下来,连一旁侍奉的大臣对于张居正呵斥天子之举。也无不大惊。

从此小皇帝心底就落下了阴影,童年的恐惧一直挥之不去,无论在日讲。经筵读书时都战战兢兢,不敢出错。

待朱赓讲完后。这时候司礼监太监孙隆捧着一卷圣旨,来至了殿上。

“陛下,这是中书科送来的圣旨,要在献俘大典上诏告天下臣民的。”

天下唯有一人可以诏告大明亿万子民,那就是天子,这是无人可以僭越的权力。

无事之时,朝廷一年也不会有一封诏书,一般只有重大事宜时。才发诏书,而这平定宽甸,又是盛世之功,颁平夷诏是向天下人昭示这大明蒸蒸日上的国力,以及旷世武功。

小皇帝当然极为重视此事,否则也不会在经筵上与张四维等大臣提及。故而小皇帝一听中书科呈来圣旨,就来了精神道:“孙隆速速念来给朕与诸位臣工听一听。”

“奴臣领旨。”

中书科所呈诏书,用明黄色绫锦所制,上绘祥云瑞鹤,左右都呈玉轴。

孙隆缓缓展开当下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奉先帝之休德,夙兴夜寐。明不能烛,重以不德”

申时行与几位日讲官不是没听过,之前轮值翰林草拟的诏书,被张居正一道道打回来的事。

张居正对下一贯苛刻,其他公事上也是如此,因此也苦了替他拟诏的翰林和中书舍人们。那些翰林们一手的锦绣文章,到他那里却都成了平庸之作,这一次平夷诏又事关重大,到了这一刻终于呈上。也是实属不易啊。

诏书一篇念完,王家屏就立即出班道:“陛下。此诏彰足以显我大明仁威之名,远播万里”

主讲官朱赓也是出班。脸上有几分激动道:“陛下此诏可谓明王道而正国体矣。”

黄凤翔,许国二人也是一并道:“陛下,此诏可用之。”

小皇帝听完亦是震撼不已,方才的瞌睡之意都没影了,心底只记得诏书里一字一句锤进心底的词句,这样文章是好,但究竟好到什么地步,他不清楚。

于是小皇帝向自己老师申时行请教问道:“朕也是惊讶说不出话来,申卿你觉得此诏好在哪里”

申时行向小皇帝施礼道:“回禀陛下,臣以为此诏可振人心,奋民气,扬国威,惊蕃邦。”

小皇帝点了点头道:“申卿所言极是,古人云,一言可兴邦,文章可华国大概就是如此吧。”

五名大臣一并行礼道:“陛下圣明。”

小皇帝向孙隆问道:“此文是哪位翰林所视草莫非是张先生亲笔”

孙隆道:“回禀陛下,并非是张先生写的,听中书科的人说,替天子视草的是翰林院修撰林延潮。”

小皇帝觉得有几分耳熟,随即记起道,“就是那三元及第的林延潮啊”

众大臣一并道:“陛下正是您钦点的新科状元,此诏可见陛下当初殿试时的识人之明啊”

听了几位大臣的马屁,年轻的小皇帝顿时龙颜大悦。小皇帝露出缅怀的神色道:“当初他在金銮殿上说得那句地瘠栽松柏,家贫子读书,朕一直都记着,只是有半年没听到他的名字了,他原来已是到文渊阁诰敕房供事了。”

几名翰林听了都知皇帝说错了,但都不敢纠正。申时行笑着道:“是啊,陛下这林宗海不日就可轮值诰敕房了。”

小皇帝听了道:“此人的文章,朕要用之,拿笔墨来。”

说完一旁太监呈上文房四宝,小皇帝拿笔沾墨离开御座,转身来至御座后的屏风前,当下在屏风上写下林延潮三个字,然后又再后面加了一个文字。

历史上唐太宗有将重要官员名字记在屏风上,并写下这官兵事迹,以便将来升迁所用。

小皇帝初履大宝时,也学得唐太宗这个办法。

众太监们都是讶异,天子这屏风上记的官员名字,也不过十几人而已,而且最低的也是四品官,林延潮一名从六品修撰也写在上面。

“呈御宝”孙隆道了一句。

殿下候命的尚宝司和尚宝监的官员一并称是,然后去请宝玺。

宝玺匣子呈于殿上后,将黄缎罩打开,黄隆从匣子里取出宝玺,印了朱泥,置在御桌一角。

两名太监将明黄色的诏书一寸一寸展开,呈在御桌上,小皇子用宝玺在诏书上钤盖。

五百四十七章 拐弯抹角第两百零二章 龚子楠的心思(一更)一千三十章 从此君王不早朝第三百四十六章 颜面扫地的何翰林一千五十六章 就藩四百五十五章 道贺六百七十五章 请求致仕八百零一章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八百四十一章 大网(第一更)六百零四章 皇帝赏赐八百四十一章 大网(第一更)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稚绳怎么看?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激励(新年好)第三百四十四章 成人之美第九十章 礼宜先行八百二十五章 风雨欲来(二合一)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托付第两百四十七章 收徒(一更)七百六十五章 请转告陛下第一百零五章 我取定了(第二更)五百零四章 当年同窗九百一十五章 送信九百七十九章 面圣一千八十四章 密议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回京第三百零六章 竟敢理直气壮第一步第一百一十九章 童生的好处九百七十章 羊报一千八十五章 济世之才九百二十六章 视察拓县七百七十章 念起好来第六十六章 燕可伐与一千零五章 岁初第两百四十一章 整合资源(二更)第七十八章 背书四百九十七章 钦差一千三百八十八章 一以贯之八百七十二章 林司马之功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不朽第二十七章 入理不如入情九百一十五章 送信八百四十二章 公道正义(第二更)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宣川五百一十五章 一个小目标第三百八十八章 当仁不让了第三百三十七章 君前奏对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释放九百二十一章 凤凰不与寒鸦为伍第两百二十四章 鹿鸣宴第三百八十四章 辽东大捷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晋州城下(恭喜书友历史啥时真实为本书盟主)一千五十三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四百二十三章 感到放心七百一十五章 青天九百一十五章 送信一千一十七章 三道策问八百九十二章 淤田哪里去了?七百九十四章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八百一十三章 东边不亮西边亮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锁院六百五十三章 两家之好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辞官归里第五十五章 月课(第一更)九百二十三章 荣升知府一千两百八十章 试看来日八百二十一章 新青苗法第三十一章 敢要多少?一千两百六十八章 大忽悠九百四十三章 重考七百四十八章 分歧一千两百四十三章 义气七百一十九章 于心何忍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奏对四百七十七章 此子莫非奇才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造势七百三十一章 冯保倒台五百八十五章 辩经胜负七百零一章 林府喜事六百一十四章 算计七百三十三章 保人八百二十七章 视察第四百一十一章 你就是太小心谨慎了五百三十九章 建言一千两百八十五章 李如松五百七十三章 向天子推荐不是后记的后记一千两百七十六章 安插八百四十章 郑伯克段于鄢一千三百二十八章 安危八百五十四章 历史人物第四百二十二章 有备无患一千一百零九章 东厂九百二十四章 帮忙六百二十九章 拜师七百四十六章 慷慨陈词七百二十三章 疑云第一百零六章 交卷(第三更)六百七十章 一鸣惊人一千三百八十八章 一以贯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