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四十六章 官复原职(求推荐票)

张府里,张家父子的闲聊,已是成为习惯。张居正御下甚严,对几个儿子管教得也十分严格。

张敬修稳重,张嗣修豁达,张懋修眼光犀利,虽有些急躁,但言语也是颇为深刻。

但这一次先开口的却是张敬修。

张敬修拿书审视了半日,最后向张居正道:“不谈此刊用宋体字刻书,且看这半文半白之语,也知其粗浅,其与摊边三国演义,西游记有什么两样。”

事功刊的文体,林延潮创刊时就是为了贴近普通百姓而作的。但在文化人的眼中,就觉得这样的文章很‘水’。

放在今天就是灌水大王。

张嗣修道:“我倒不这么以为,半文半白之语,贴近百姓,就算是贩夫走卒也可看得懂。”

“但格调却降了。”

“降格调就是不曲高和寡。”张嗣修道。

听二人议论,张居正没有言语。

张懋修问:“爹,你以为如何?”

张居正道:“你们看了刊末石篑山人的杂评了吗?”

数子一愣,皆表示没有注意。

因为正刊是林延潮所讲的事功经学,别人拿到事功刊当然会注目于此,但附于刊末的杂评是由他人所书写的。

大家都自不会太关注。

三子重新看了一遍。

张敬修倒是奇道:“这石篑山人是何人?也不用真名,岂不是藏头露尾,与其如此倒不如写个‘佚名’二字。”

张嗣修道:“你看这石篑山人所言,当大兴教化,真有见地。”

“他言当今天下,为天子牧万民之官,逾两万;承孔孟之义,今生员者,不下三十万;而读书识字者,浩浩三百万众。”

“此多乎?不多也。仅以户部有籍在册丁口记,我大明有民六千万。读书人多乎?实不多也。”

“若天下能有千万人,行圣人之教,大同之世可及。”

看到这里,张懋修斥道:“一派胡言,不过三十万生员,已是举国养之,若千万生员,生民何计?”

张嗣修道:“你往下看。”

“此不易也,但若天下百姓,人人能读书识字,闻圣人之教,十人中只要有一二人能行之,亦大同也。”

看到这里,张家三子都不说话。

下面这石篑山人继续言道,本刊之宗旨在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匹夫不明圣贤之教,如何知其责?故而务天下之兴,文教为先。

张懋修惊道:“这石篑山人不会就是林宗海吧!”

张敬修道:“不,此人文风与林三元相迥异,应是他门生。”

三人一并看向张居正问道:“爹为何要我们看此文。”

张居正道:“此策吾当奏明天子行之!”

三人一听不由讶然,张居正居然这么快就作了决定。

张敬修道:“爹,此事是不是缓一缓,之前尽革亲族冒免丁粮之事,共清出人丁四万余,民间和朝堂上议论还未继续。另辽东,山西各省,马上就要奏报去年清丈田亩之效,当务之急是不是以清丈之事为先?”

张居正闻言笑着道:“你们可知我,要推行文教用意何在?”

三人都是不语。

张居正道:“清丈,冒免之事,皆是变法之法,既是变法,就不免有人攻讦。但兴以文教之事,会有人反对吗?”

三人一听皆是恍然。

张懋修道:“爹,此举实在是高明,教化之事乃顺应人心之举,亦可成全美名。”

张嗣修细思道:“爹,我算是有些明白事功之学。”

“兄长怎么说?”张懋修问道。

“利人利己是为功啊。要利人利己,就要求同。我本以为林三元此事功之刊,一上来会先攻讦理学,心学,以竖旗帜,但没料到此刊却提倡兴以教化。理学讲格物致知,心学也讲察己明道,事功学更讲以学为功,此都需以教化为先,此策就是朝堂上再古板的大臣,也会赞成的。”

“此刊可谓先声夺人啊!”张敬修也是点了点头。

张懋修仍道:“不过林延潮说兴以教化,推广至天下万民,如何能兴?如何能教?说得好听,兴以教化的银子又从何而来,若无具体之法,此策不过想当然尔。林延潮整日讲经世致用吗?口号讲得好,但如何落在实处,却一字不提。这样的话,我也能说出一车来。”

众人都是大笑。

张嗣修在旁看张居正脸色问道:“莫非爹有起复林三元之意?”

张居正缓缓点头道:“确有此虑。三军易得,一将难求。”

张敬修马上表示反对道:“爹,林宗海因矫旨之事得罪了我们,虽屡次主动上门示好,但就这么起复,不是便宜他。我看这教化之事,还是另请大臣为之。”

张嗣修道:“可是林三元既提其法,胸中自有可行之策,如不用他,朝堂上有哪个大臣可以胜任?”

“朝堂上那么多官员,就无一二胜任吗?”张敬修与张嗣修辩论了一阵。

这时张懋修却道:“爹,我倒是以为,我们可以起复林三元。”

张敬修,张嗣修都是奇怪,张懋修与林延潮不睦,为何这个场合反而替他说话了。

张居正眯着眼睛,摇了摇头。

张懋修笑着对他两位兄长道:“林宗海既提兴教化之事,就让他去办,将他调至礼部,或者是外放出京都行,无论是什么,都比他任日讲官来得好。”

两位兄长闻言都是恍然道:“这不是明升暗降?”

张懋修笑着道:“不错,此一举三得之策,一来以示我们宽厚,不计林宗海前过,天子觉得爹宽宏大度,二将林宗海调离日讲官,也免得日后成为心腹大患,三来兄长就可顺理成章补为日讲官了。”

张居正听了没有言语。

次日。

都察院左都御史陈炌上奏天子,察詹事府中允,翰林院讲读林延潮,行事不周,矫意而为,但念其出于公允谋国之心,着罚俸一年为诫。

左都御史陈炌的奏章一上,次日天子就是批复了奏章。

并在奏章里写上一行朱批,林延潮为官以来战战兢兢,恪尽职守,事朕甚恭,虽有小过,但不掩其劳,即日起官复原职!

ps:一个晚上已经五千票了,拜谢兄弟姐妹们!

六百三十四章 皇帝来我家第七十一章 书到今生读已迟第三百八十章 帮朋友一把第一百九十章 贤良方正(二更)九百四十三章 重考八百二十四章 河道来人第八十三章 不后悔五百四十八章 说一不说二六百六十一章 陛下圣谕第九十二章 当城里人(第一更)四百六十七章 世兄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衣锦还乡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蓬莱阁六百二十四章 大大的忠臣四百七十五章 决心第七十七章 你敢再说一句试试?第两百七十六章 会馆第三百零九章 盼登第一千九十三章 浙党(第一更)第三百七十一章 有小人啊第三百七十二章 报仇不隔夜九百四十五章 稳操胜券第三百零三章 我是要磨砺你啊第三十三章 落地还钱第七百一十一章 固执第九十一章 民心一千零七章 轩然大波六百四十章 天子心意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雄壮八百一十三章 东边不亮西边亮七百五十五章 救与不救一千两百五十七章 告诫第一百二十七章 有文有笔(二更)一千九十一章 榜样五百三十九章 建言第两百八十六章 文动京华第三百三十一章 如出一辙七百五十五章 救与不救第一百三十三章 师徒二人一千零八章 考官人选第一千两百二十四章 谁可入阁辅政第八百一十九章 留下功与名(二合一)第六十章 道统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托付九百四十九章 本府不乐意五百八十五章 辩经胜负第九十五章 师徒问答第四百二十八章 会揖一千九十八章 弹劾之事五百八十九章 民间反应四百八十一章 喜还是不喜六百三十二章 轰动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一品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回京五百三十九章 建言第三百八十四章 辽东大捷第四百一十三章 泄密七百五十四章 首辅(谢豪猪tyz书友盟主)六百四十三章 创刊一千两百七十七章 名将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惟精惟一第五章 滚出大门去八百五十三章 寒门弟子第三百二十七章 君权相权第八十七章 文武之争(第一更)九百五十四章 谁也不怕啊第两百六十六章 蒸蒸日上第一百四十三章 建阳书坊九百七十七章 申时行的用意八百四十三章 上奏一千四十六章 储端第二十章 蚬子汤七百七十四章 情谊六百三十六章 呆货一个第两百三十五章 申时行(二更)七百六十五章 请转告陛下一千两百七十七章 名将第一章 少年和媳妇五百八十七章 不打不相识七百七十章 念起好来四百七十二章 京察六百四十七章 得陇望蜀九百一十九章 新河旧河(谢盟主北京河马主神)一千一百六十章 存问大臣一千九十九章 年末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直言不讳六百六十六章 执笔九百二十九章 赚到了六百七十七章 插一脚一千三百七十八章 精一九百六十章 官吏七百九十九章 甩锅七百七十一章 此林延潮之功(二合一)八百五十一章 刨根到底一千五十三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稚绳怎么看?七百三十章 今日之生第四十五章 无不散之宴席第一百六十四章 应制诗第四章 叔侄定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