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八十五章 党争

小皇帝难过。

林延潮,王家屏身为臣子,唯有在一旁陪伤心。

张鲸与二人有意无意地道:“咱们陛下真是性情中人啊!”

林延潮,王家屏都是点了点头。

王家屏道:“陛下予元辅之恩遇,足以报十年辅政之恩。”

林延潮道:“陛下乃圣君,不仅待元辅,对我们臣下也是如此。”

这话看似闲聊,一句一句的都传进小皇帝耳里。

这时冯保缓缓登上城楼,红着眼睛向小皇帝禀告道:“陛下,张先生已是走了,明日就动身返回江陵。”

小皇帝点点头道:“朕知道了,张先生还有什么话转告朕的?”

冯保抹了抹眼泪道:“张先生说了,希望陛下能作个千古未有的圣明天子,还说自己虽是走了,但潘晟,余有丁两位大臣入阁辅佐,陛下定能作一位远唐宗宋祖的好皇上。”

林延潮听了眼皮一跳,一旁王家屏也是如此。

方才张居正分明没有与他们交待潘晟,余有丁入阁的话。

当然不排除,冯保最后送张居正一程上马车时,叮嘱张居正说的,当时二人不在场,可是之前林延潮明明见得张居正最后已是精力透支,嘴唇都动不了一下,哪里还能与冯保叮嘱这些话呢?

林延潮,王家屏都是垂下头,他们自不会当场揭穿冯保,毕竟二人没有证据,若揭了反会被倒打一耙。

加上方才临别时,冯保哭得是那么情真意切,令人觉得他与张居正十年宫府一体的交情非比寻常,任谁不知内情都不会怀疑。

最后冯保带着哭声说出,张居正临行前叮嘱小皇帝的话,其用意自是要最后推一把,让潘晟,余有丁入阁之事定下,以钳制辅张四维。

小皇帝听是张居正临行交待的,这几乎是指定自己接班人了。小皇帝此刻对张居正离去十分不舍,此时对张居正任何请求,没有会不答允的。

小皇帝对冯保道:“好,立即下旨至内阁,拟旨增补潘晟,余有丁入阁。”

冯保道:“可是现辅张先生说,要待廷推后再决定。”

小皇帝怒道:“等什么廷推?朕与张先生两个人的意思就行了,难道还要经哪些文官再呱噪一番吗?立即命内阁拟旨。”

冯保脸上喜色一抹而过,当下道:“是,陛下。”

小皇帝在城楼上站了一阵方才离去,林延潮与王家屏也是下班回家。

一路走着,王家屏与林延潮道:“看来元辅致仕后,宫府之争是免不了了。”

林延潮点点头道:“是啊,方才冯公公临别时不是对元辅说了,世上只有一个元辅张先生,现今在阁的元辅张先生,自是不在他的眼底。”

王家屏叹道:“张江陵在位时,我们反对他,是因他以相权害皇权,此虽非臣道,但至少十年新政,不闻党争。”

“眼下张江陵一去位,冯公公与张蒲州相争,宫府不和,无论谁胜谁负,朝堂都免不了彼此朋党攻讦,此非社稷之福。”

王家屏虽是为人正直,不愿介入党争,但毕竟时张四维的老乡。虽林延潮不知二人交情如何,但是肯定私下有来往。

他的心底多是偏张四维。

而林延潮呢,则是要看申时行的态度。这场党争,他也是没有办法置身事外。

于党争之事,林延潮与王家屏都不愿意谈得太多。

林延潮道:“忠伯兄,所言甚是,若能置身事外就好了。”

“难。当年张江陵与高新郑在阁都胸怀抱负,心系天下,兼济苍生之志,但二人最后仍不免一争。”

“至于其他大臣朝堂混久了,不免身陷淤泥,为了作官而作官,全然忘了未入朝堂时的抱负,如张江陵这样之人能有几个?”

林延潮听到这里,笑着道:“忠伯兄,你将来有入阁之时,我一定不忘提醒你今日所说之言。”

王家屏笑着道:“宗海,见笑了。”

说完二人离去。

张居正终于致仕了。

天子下《赐内阁大学士张居正归田敕》,授张居正上柱国勋,正一品太师荣衔。

当年嘉靖曾要赐严嵩上柱国,但严嵩却推辞,尊无二上,国初时徐达为功臣第一,仅止左柱国,他不敢比徐达。对严嵩这话,嘉靖十分满意。

生赠上柱国勋,明朝大臣中唯有夏言,今又多了一位张居正。

至于同时领上柱国勋,太师衔的,唯有张居正一人。这等恩遇开国以来前所未有。

除了上柱国勋,太师衔,天子还下诏荫张居正一子锦衣卫世袭指挥同知。另外命司礼监太监陈政,及京堂官,锦衣卫官,驰传护卫张居正归里。天子,两宫太后皆赐路银,绸缎给张居正归乡之用。

这等大臣归里的恩遇,实前所未有。

天子的诏书经邸报刊出后,满京上下无论官员,百姓都是不敢置信。

他们不相信秉国十年的张居正,就这样走了。

张居正十年之治给大明留下的是,国库盈余千万余,九边宴然。

清丈田亩后,查出被权贵隐匿田亩两百六十万顷。将国家的在额田亩从五百一十八顷,增加至七百八十六万!

后世崇祯谈起张居正说,得庸相百,不如得救时之相一。

张居正虽走,但他主持的新政,仍在继续之中,有谁能接替张居正来继续新政之事?新政何去何从?这么大一个摊子谁来收拾?

众人都是揣测。

坊间谣言四起,说张居正临行前,向天子推荐前嘉靖,隆庆两朝担任过辅徐阶,李春芳,让他们来起复,重新执政。

不过明眼人一听就知道是假消息,徐阶,李春芳虽是名高望重,论及资历张居正都尚在二人之下。只是这两位辅都一把年纪了,别说担任辅,眼下恐怕连路都走不动了,何谈接任之说。

后来才知是张居正临行前向天子上奏,说有一日世宗皇帝见疑于先帝穆宗,徐阶以明成祖之于仁宗的故事释疑,当时此事唯独张居正一人得知。所以张居正请天子赐年已八十的徐阶优礼,以昭太平盛世。天子答允赐徐阶玺书、金币。

之后朝廷下诏让太子太保礼部尚书潘晟,以原官兼武英殿大学士

吏部左侍郎余有丁,以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二人具入阁办事之时。

天子果真没有让其他大臣起复的意思,而是让张四维继任辅。

张四维在阁八年,但在张居正羽翼下,几乎没有任何存在感。若不是他身为次辅,官居内阁大学士,当朝官员可能都会忘了有这样一个人。

故而张四维当辅,众官员皆感他与张居正比较起来威信不足。

这不,朝廷马上增补潘晟,余有丁入阁,这不是对张四维的不信吗?

而且文渊阁里传来消息,张四维入阁后,虽执台印,但在辅最关键的票拟之权上。张四维一人说了不算,要与次辅申时行,三辅潘晟二人共同商议后,才能起草票拟。

为何不提余有丁,因为余有丁在接到朝廷让他入阁办事的旨意后,立即上表辞命,表示自己资历浅薄,不愿入阁。

余有丁是林延潮的小座师,他给林延潮感觉就是一个厚道人。余有丁知道自己这一次入阁,纯粹是运气。张居正,冯保真正的用意是要保潘晟入阁,但又怕只推荐一个人不好看,故而拿他来凑人数。

从官衔上就可以看出,潘晟入阁是以礼部尚书挂二品衔,而余有丁则是吏部左侍郎,三品衔。

至于张四维,申时行二人早已是二品尚书衔,如此在内阁里还不是三个大佬,一个小弟的局面,根本没有余有丁说话的份。

凑人数也就算了,但入阁后余有丁少不了就会夹在冯保,张四维中间两相为难,这让本分做事,不愿介入党争的余有丁顾虑重重。

所以他宁可上书辞掉大学士,这绝对是真心,不是装出来的。

可惜小皇帝不明白余有丁的心思,以为人家只是谦让一番,于是下旨驳回余有丁所请。最后余有丁只能无奈的入阁。

余有丁入阁办事第一日。

放衙后,林延潮携厚礼至私宅来贺余有丁。

余府管家一见林延潮,即满脸堆笑道:“状元公大驾光临,有失远迎,有失远迎。”

余府管家知林延潮不仅是余有丁得意弟子,而今还是天子近臣,皇帝眼前的红人,当然也有几分讨好之意。

“余兄眼下是宰相家宰,哪敢劳你远迎。”

余府管家听了这话浑身上下都是舒服,笑着道:“老爷本是要归府了,但临行时阁内突有要事要议,没办法,你也知道老爷第一日入阁事肯定是少不了的。”

余有丁虽不愿入阁,但他家里人却因他入阁,而享受着这等水涨船高的喜悦。余管家说起话来,也是满脸得意。

“老爷知你们几位门生,今日必是到府来闹一闹,就吩咐让你们先宽坐,他回府后再与你们叙话。”

林延潮笑着道:“哦,几位年兄他们也来了吗?”

“就在客厅里坐着闲聊,让小人给你带路。”

“有劳了。”

余管家与林延潮方来到客厅外,就听得里面谈笑风生。

林延潮不由笑了笑,推了门进去。

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林学五子六百九十一章 以行践言第八十三章 不后悔第一百七十一章 求田问舍(一更)六百三十四章 皇帝来我家一千七十六章 玉米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朝中有人好做官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家事八百六十四章 民得其惠第三百八十三章 你太无耻了四百九十二章 养猪?第四百二十八章 会揖第五十五章 月课(第一更)七百四十三章 拦道一千两百九十五章 焚诏一千九十六章 实践出真知九百八十六章 治水之功九百二十一章 凤凰不与寒鸦为伍四百八十二章 驿站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第两百八十八章 火树银花不夜天第一百六十一章 入学(二更)八百零四章 青苗法第两百五十章 有惊无险第两百二十一章 至公堂上九百九十四章 翰林学士第两百零一章 翁婿偶逢八百四十章 郑伯克段于鄢六百一十九章 先要好处九百七十章 羊报第一百八十四章 我中了(二更)九百七十九章 面圣五百二十章 碑文之事第两百四十二章 推举(一更)第三百一十一章 会元七百零二章 指鹿为马(第一更)第四百二十四章 委以重任九百三十二章 谁是经世致用之学九百九十章 储相九百一十四章 未得意先忘形六百三十四章 皇帝来我家第一百一十九章 童生的好处九百七十七章 申时行的用意第两百九十三章 锦绣文章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做客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重新廷推八百五十八章 背景强大六百九十一章 以行践言第三百四十二章 不会是阉党吧第三百零五章 朱衣点额第三百六十二章 度君子之腹八百章 微服私访的钦差第五百一十二章 帝王师第二十六章 对薄公堂六百二十九章 拜师九百三十六章 聪哥?一千七十一章 活在狗身上了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离去(恭喜书友三少爷的天堂成为本书盟主)第四百三十四章 跑关系第十四章 讨厌的县令第八十三章 不后悔九百三十六章 聪哥?八百五十章 知府下乡一千一十章 干货过关八百九十六章 龙颜大怒(第二更)八百八十八章 圈套感谢书友们一千五十五章 飞鱼服第三十三章 落地还钱七百六十六章 张府(二合一)六百六十三章 掌握全局九佰七十六章 先公后私第一步第十一章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七百三十七章 饭局第三百四十五章 牛逼的翰林官一千两百五十九章 潜邸讲官第三百五十三章 真千里驹八百九十五章 去而复返(第一更)五百零七章 家宴九百章 潞王的悲催七百七十五章 祖先之鞭九百六十四章 内官外官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点拨一千二十八章 徐光启的办法八百五十一章 刨根到底九百九十三章 再度布局(谢oceanhiker盟主)七百二十九章 箭在弦上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家宴第两百五十六章 虎狼对弱鸡第一百二十三章 府试四百五十六章 堂兄来京一千两百七十四章 张位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经略高见第一百六十一章 入学(二更)第两百六十九章 乘船六百五十五章 廷议七百七十八章 法术势九百三十章 跨府巴结六百三十九章 鲥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