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8章 野心勃勃的年轻人们

他知道,想要达成皇上的“压服日本,逼迫他们按朝廷的条件行事”的目标,就必须要借助外务司才行,只有外务司才会有那些精熟于日本情况、并且能够相机进行行动的专才。只要外务司借着这个机会表现出自己的重要作用,为皇上、为朝廷拿到想要的东西,那么奖赏就肯定会接踵而来。甚至借着这个机会一举完成自己的夙愿,说动皇上和丞相将外务司升格为内阁一部,让自己也成为内阁大臣的一员,享受重臣的待遇。

一想到自己穿着华服、坐在内阁会议的办公桌边,和其他重臣一样商议国事的场景,孔璋就禁不住心头火热起来,这种烈火甚至还驱散了他身边的寒气,让他精神倍增。

“知和,这次是丞相亲自见你,我好不容易争取来的机会,你可要好好把握啊!”他略微激动地转过身来,看着后面跟着他的这位年轻下属,“该有的条陈,你在脑子里面都过一遍,想一想如何应对丞相的垂询,免得等下见到丞相了又手忙脚乱措手不及。”

“大人,下官明白。”一身黑衣的年轻人连连躬身,“下官这几天一直都在准备相关事宜,心里已经有了腹稿了,虽不敢保证一定能让丞相大人满意,但是应对起来应该还是没有问题的。”

“那就好,那就好。”孔璋连连点头,“知和,你的条陈其实我都看了,我个人觉得很满意,你是用心了。不过,这次的事情对我们外务司有多重要,你想必是清楚的。我跟你明说吧,这是皇上点名压下来的差事,只要你能够办好,那我们外务司扬眉吐气的日子就到了,就算是对你,你还怕没有平步青云的机会吗?好好把握啊,知和……”

“谢大人栽培!”这个青年官员恭恭敬敬地向孔璋致谢,“为了办好皇上的差事,为了本司的荣辱,为了回报大人的信任,下官定当肝脑涂地,在所不辞!”

“你明白就好。”孔璋笑着点了点头。

这个青年官员名周璞,字知和,正是外务司的一个官员。他是山东登州府人士,祖父和父亲都曾干过海商和走私,积累了一些田产,因此自幼家境还算殷实。到了他这一代,因为长辈痛感家里比起那些有功名的人家来,没有官员庇护吃了不少亏,所以痛下决心将他送入了私塾读书,因此他从小在先生手下学习了不少知识,就连周璞这个名字和知和这个表字,也是先生替他取的。

他本来做着考取功名、金榜题名光宗耀祖的梦,却哪里知道,这时候大明却陷入到了末大危机当中,天灾人祸不断,各地盗贼蜂起,大明朝廷眼看就有朝不保夕的迹象,而他家里也在这些动乱当中颇为损失了一些钱财。在这种环境的催逼下,他狠心断绝了科举功名之心,跑到海上帮着父亲经商。靠着他的脑子活泛,很快就学会了高丽话和日本话,为家里的经商事业做出了不少贡献。那几年他经常在汉城和长崎跑,也十分熟悉两国的情况。

经商没过多久,急速崛起的徐州势力就快速地向外吞并,将整个山东收入到囊中,并且以他目瞪口呆的速度席卷天下,很快就建立了新朝,并且在新朝的管制之下,原本躁动不安的天下又慢慢地平定了下来。

天下是慢慢平定了,但是周璞的心反而越发活泛了起来。在海上经商毕竟是刀头舔血的生活,而且生活十分艰苦,他从小是读书长大的,哪里喜欢过这种生活?再加上,现在在海上经商还要和云山行来竞争,他们是小门小户,哪有多大实力,这样经商越来越难以为继。他不是个读死书的人,更没有为大明尽忠尽孝的想法,在这种情势下,他很快就动了报效新朝廷的心思。

他原本以为新朝会开科举,于是重新拿起了那些被自己抛掉的经文研习了起来,但是没想到,新朝在定鼎之后居然并没有和之前的朝代一样,马上开科举安定天下士子之心,反而一直都没有开办科举,仍然是重用那些勋旧之人和从龙班底。

他没有和一些自觉无望的读书人一样心灰意冷或者明里暗里诅咒新朝,而是赶到了京师,观察情势,想办法为自己谋个一官半职。

经过多番活动,他通过一些同乡,结识了当时已经成为了外务司司长的孔璋。他跟孔璋毛遂自荐,没想到原本读书死记硬背下来的那些圣人微言大义孔璋没有看上,倒是看上了他精通高丽和日本这一长处,经过了几次考核之后,孔璋将他招入到了外务司当中,让他正式成为了大汉朝廷的一员。

虽然品级不高,而且是负责外事的衙门,但是对于几代人都在地里海上打滚的周家来说,周璞也可以称得上是光宗耀祖了,至少他父亲在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可是激动得流下了眼泪。

而周璞在暗自庆幸之余,也不禁心里产生了一丝疑惑,不明白新朝为什么一直都不开科取士,以至于竟然靠着这种方式来招纳官员。

直到有一次他和自己的上司孔璋一起喝酒,才听到他的解释。

原来,新朝起家于徐州、然后一步步向江淮之地发展,接着占据了山东,最后席卷了整个北方并且拿下了江南,因此新朝必须照顾龙兴之地的人的利益。

因为多年灾害和战乱的缘故,这些地方现在都称不上文风昌盛,如果现在就开始兴科举的话,是无论如何也考不过江南的,如果现在就开始科举的话,那很快就会出现和前明一样的情况,江南士族们通过好得多的科举成绩充塞朝堂,最后排挤了其他势力。在万历末年兴起、后来权倾朝野影响三代大明朝廷的东林党,就是以这些江南士子和地主作为根基的。

本朝取代前明,自然会对前明灭亡的教训进行一一总结,东林党这种事物,自然是要一开始就加以防范的,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干脆直接先停办科举,以勋功录用官员换句话说也就是优先录取徐州和江淮山东人,周璞得以顺利进入外务司,也正是因为他和孔璋一样出身于山东的缘故。

当然,这种录取方式不能长久持续下去,所以这些年来,朝廷都在加大对各地、尤其是对龙兴之地的教育投入,等到这些地方的教育水平提上来了,再会慢慢放开科举,让官员录取以一种尽量公平的方式进行当然,考试的范围就不会是局限于四书五经了,众所周知,因为前明的教训,皇上十分讨厌儒生的那一套,更加不喜欢只会空谈的读书人,也许以后的科举,还要加上天文地理甚至兵法策论,再也不会如同之前的八股文那样局限了。

不过,既然现在已经挤到了朝廷里面,周璞也不再关心这种事了,他一心只想把自己手里的事务做好,博取上司的欢心,顺便让自己的官位也能够进阶几层。

承蒙孔璋孔司长的关照,一进司里他就被赋予了处理有关于日本事务的权责,所以最近两三年他一直都在同日本事务打交道,几番历练下来,现在可以说是司里最大的日本通。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当从丞相那里得知到了皇上的打算之后,孔璋第一时间就想起了自己的这个得力手下,一回到自己的衙署里面,就特意将他宣召了过来好生叮嘱了一番,吩咐他赶紧收集有关于日本的事务,做一个尽快压服日本的行动方略来。

在上司交代了这个任务之后,周璞在压力之外,自然也感觉到了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因此干脆抛掉了周围其他的一切事物,这几天一头就扎进了这个任务里面,想方设法构思怎么样完成上面的期待,经过了几天的冥思苦想之后,他现在腹中也有了不少成算。

没想到这么快就能够得到亲自面见丞相的机会……这个年轻的官员虽然表面上还是波澜不惊,但是心里早就是如同翻江倒海一般。平步青云的机会近在眼前,又有几个人能够做到浑然不动?

镇定,镇定!周璞一边提醒着自己,一边跟着着孔璋,走入到了恢弘高大的文华殿当中。

他们口中的文华殿其实是一群宫殿的统称,前殿即文华殿,南向,面阔五间,进深三间,黄琉璃瓦歇山顶。明间开六扇三交六椀菱花槅扇门,次间、梢间均为槛窗,各开四扇三交六椀菱花槅扇窗。东西山墙各开一方窗。殿前出月台,有甬路直通文华门。后殿曰主敬殿,规制与文华殿略似而进深稍浅。前后殿间以穿廊相连。东西配殿分别是本仁殿、集义殿。

而丞相召见他们,则就是在东配殿本仁殿。

这座偏殿十分宽敞,里面本来有很多前朝皇室所用的御制物件,但是丞相怕被弹劾僭越于是都命人搬走了,重新布置了一番,只作为召见所用,陈设十分简朴。

周璞先被孔璋留在了外面,他一个人独自走了进去。

“下官参见丞相。”一见到丞相,他就躬身行礼。

感谢“祝文杰、段逸尘、烂路虎2015、jijiliu、大汉草民、风中龙王”几位老友的打赏,感谢大家的订阅和月票,谢谢大家

第469章 给我冲上去第715章 哄堂大散第329章 我来善后第483章 苦等的盐商第363章 八方来投第1456章 太子的疑问第602章 牛胜杰第516章 是赵字营第380章 毫不客气第1100章 此去辽东第1662章 不足万人的自信第51章 安排第453章 京师交际第598章 有心无意的闲谈第1298章 过境的客人第894章 货场比武重现第872章 未必皆喜第381章 恃强凌弱强更强第1051章 崔文升的到访第1097章 汤若望的信(8)第1430章 常理和料不到第194章 兄弟们第832章 我知道你家第237章 蛛丝马迹第1634章 借大势行私心第951章 缘由第311章 城外扎营第546章 赵进不过是守户犬第768章 金银的用途第1384章 此时虎落平阳第805章 只怕惊动第423章 想不到的黄雀在后第787章 第一波第1322章 兴奋睡不着第1495章 贵妃的担心第847章 手忙脚乱第488章 行险第1420章 可以大用了第172章 火箭第1561章 说服大汉有把握吗第184章 思念第359章 才仅仅是徐州第215章 再见如惠第356章 乱第1244章 二杨残部第1393章 有上中下三策第289章 城中乱第1412章 骑兵不够多第1360章 炮声中越跑越快第1080章 海上的风险第486章 盐市的提议第1443章 后续第619章 清江浦也姓赵了第1417章 至今思武宗第386章 齐家兄弟的过去第472章 处置第404章 事先预备第1423章 他们需要胜利第475章 收尾清算第987章 这是你的大功第927章 做个总兵都不差第903章 天启二年的地震第32章 儿戏不儿戏第277章 拜见主公第1346章 雨打风吹去第48章 文贵为何学武第868章 我有个法子第1560章 公武不共戴天第1297章 给你们一条路走第1192章 曲阜第666章 天牢第618章 不如土鸡瓦狗第1009章 南逃第83章 杨举人第241章 今非昨日第1612章 辽东军的打算第1390章 全仗这口刀第1275章 带个话第687章 自家人面前第1205章 争辩第484章 请大家看第776章 大一号的土豪第823章 大车这般用法第389章 最可靠的人第1031章 不是说理的时候第135章 孤身登门第400章 我自家庄园第1109章 兴盛的登州码头第120章 告密第761章 女人的初见第633章 回程第404章 事先预备第1328章 要塞内的奸细?第1159章 要敬畏第500章 就这么了结岂不是笑话第1286章 护国英才第329章 我来善后第676章 几位第一次来徐州第164章 意想不到的第1356章 金州绝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