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9章 大汉低品似关白

他们后方的供应一直都来自于广岛藩,而广岛藩本来就土地贫瘠,平民也十分穷困,虽然广岛藩之前已经严厉收缴粮食,但还是实在难以负担这支大军的消耗,好在在听闻广岛藩已经投降了大汉、大汉军队已经踏上了本州岛的土地之后,在高丽的太子殿下下令将高丽的存粮往广岛藩进行运输,这才建立了一条可靠的供应线,维持住了周璞这支军队的攻势。

在踏出了广岛藩的土地之后,他们沿着前往京都的路线,踏入到了备后国境内。

备后国土地狭小,国内仅仅只有两个藩,一个是五万石的三次藩,这个藩是浅野家的分家所领有的,藩主浅野长治是浅野光晟的哥哥——浅野光晟是嫡子,浅野长治是庶长子,所以本家的家督由光晟继承,浅野长治只得到了一个支藩作为分家藩主。

他今年也不过十九岁,同样是没有任何应对大事变的经验,所以在浅野光晟逃离本藩的时候,浅野长治自然也没有率领本藩军队和大汉军队交锋的兴趣,也马上追随着本家一起往关东逃离,把本藩抛开了。

而另一个藩是领地十万石的福山藩水野家,藩主是战国时代的武将水野胜成,他是德川家康多年的将领,立下了赫赫战功,十分得家康的信任和重用,最后把他从旗本变成了一个大藩的藩主。

他今年虽然已经七十岁了,但是他毕竟还有几分当年的豪气,看到浅野家的几位后辈藩主们狼狈逃窜的样子,他破口大骂这些人丢了父祖的颜面,同时决定自己留下来和大汉军队决战,为神君尽忠,为保卫自家的家业而奋战到底。

当然,他并没有打算让子孙都跟着他一起和本藩殉葬,而是做了两手准备,把自己的家族子孙都按照幕府的命令迁移到了关东去,也让自己免除了后顾之忧。

虽然他曾经投书京都,要求京都方面派兵过来协助他们抵御大汉,不过京都方面却回复说现在幕府大军对京都的供应困难,调兵协助实在有困难,只是满口的赞誉抚慰这位老将。而他自然也只能无奈地叹息。

在大汉军队踏入到备后国的境内之后,他马上就率领本藩的军队前去迎敌。

一个十万石的小藩,而且又经过了多年的武备废弛,现在纵使拼尽全力,能拿出来的不过只有三四千人的军队而已,而且装备不齐,大部分人更加没有受过应有的训练,即使是水野胜成也明白,这不过就是以卵击石而已。

在穿过了安艺国广岛藩的领地之后,大军按照之前的固定速度快速行军,周璞和他的参议官们骑着马呆在阵中,随着整个大军势不可挡地向前移动。

“黄参议,我军进军如此顺利,看来拿下京都也是指日可待的事情了!”在略微的暑热当中,周璞一边催马迎风而上,一边笑着对自己旁边的参议官黄昌国说,“自从我们开始进军,幕府的力量无不一触即溃,想来他们已经吓破胆了!”

最近他们的战事如此顺利,直接就攻破了浅野家的领地,当然是极大的胜利,在一片志得意满当中,他自己也生出了一种“原来打仗也不是那么难”的想法。

“大人,现在我军的形势确实不错,不过大人切不可过于看低敌军。”黄昌国倒是比他严肃得多,“现在幕府显然是在收缩军队,坚壁清野不愿意与我军浪战,显然是存了以距离消耗我军然后在京都决战的心思,所以我们不到最后,万万不可掉以轻心,苦战还在后面。”

“这个我自然知道。”周璞唯唯而应,不过心里却还是颇为轻松。

心情甚好的周璞看向远方,放眼望去,四周一片苍翠,农舍点缀其间,虽然房屋的形式和中国大有不同,不过周璞却生出了几分思乡的情绪。在他的山东老家,景色倒也与这里差不多。

等到这次大功告成,自己一定就会被朝廷重用,到时候就可以衣锦还乡,让家乡父老们艳羡不已吧?

这里原本算是繁华之地,周围都布满了村庄,不过在大汉和幕府的战事开打之后,尤其是在大汉开始踏足本州并且向北进军之后,这里的农民大量流离逃亡,所以已经看不到多少人烟,只有房屋村社孤零零地摆在那里,犹如被废弃之后的遗迹一样。

正当周璞还在遐思的时候,他突然发现有几个骑兵纵马向他们这边跑了过来。

这些骑兵都是大汉辽东军的精锐哨骑,作战经验十分丰富,而且马上功夫各个了得,无论是小规模结阵还是单兵作战都不比蒙古那些部落骑兵逊色,在本军当中,他们被黄昌国当做斥候使用,只要大军行军,他们就在四周巡逻观察情况,收集情报,他们既然过来了,那肯定就有要事禀告。

“报告大人!”果然,在来到了周璞和黄昌国的面前之前,这几个骑兵也没有下马,直接拱手行礼,“有一股敌军正向我军逼近。”

“哦?”周璞精神一振,然后与黄昌国对视了一样,“对方人数多少,现在和我军距离多少?”

“距离我军大概十五里左右,人数……大概为数三四千人。”领头的斥候马上回答,“而且……号令并不整齐,军容也不严整,显然是仓促集结的。”

在发现了这支军队之后,为了获取更多的情报,这几个斥候并没有回避,而是主动迎了上去,来到了一个非常危险的距离观察这支军队,也随之获得了比较准确的情报。

这些斥候都是多年和满洲蒙古人打仗的,骑术十分高超,所以纵使在他们接近阵前的时候福山藩的藩军开始用弓箭和铁炮拒敌,也只能目送他们全身而退。

得到了相对准确的情报之后,这些斥候马上回来报告军中,以便让他们做出决策。

“好了,我知道了,你们快回去继续监视他们,一有新的情况就回来禀告!”等到斥候将情报都说完之后,黄昌国马上下令,挥手让斥候们离开。

“这支迎向我们的军队,应该是福山藩水野家的藩军。”在斥候离开之后,周璞做出了自己的判断,“如果后面没有幕府大军诱敌的话,那这应该就是他们整个的家底了,三四千人而已……也真亏他们敢出现在我们面前。”

“该来的终究还是来了啊。”黄昌国并不显得惊讶,反倒是有些如释重负,“这是好事,他们不出来我们还要担心他们,一出来我们就知道该往谁身上打了。”

“嗯,我也觉得是这样。”周璞点了点头,显然也对此颇为振奋,“现在日本各藩孤立无援,幕府在京都后面袖手旁观,这个水野家不过是在以卵击石而已,怎么可能打得过我们?”

接着,他下令让大军停下,召集各个领兵将领前来商讨。同时,在大军停下来之后,所有的斥候也都被他派往这支军队的方向探听情况,准备进入临战状态。

得知到了现在的情况之后,紧张的气氛开始弥漫在这支大军当中,虽然明知道对方的实力远远弱于自己,但是这种紧张毕竟还是每个带兵之人免不掉的。

“现在我们已经到了安那郡的八寻村,周围是一片坦途,没有什么大的阻碍。”

和其他参议官们商讨了许久之后,黄昌国拿出了地形图参研了起来……虽然这个地形图制作十分粗劣,但也算是聊胜于无了。

接着,他下定了判断,“如果确实不是幕府在诱敌的话,我们可以把面前的敌军一口吃掉。”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斥候在这支藩军的附近一直都没有看到幕府的大军,看来不是幕府在诱敌……而是他们想要单独跟我们打一场。”立花宗茂低声说,“他们是想要为本藩殉身了。”

“殉身……?”周璞忍不住笑了起来,“既然这样,那就如他们所愿,让他们去为了本藩殉身吧。”

“大人!”立花宗茂突然对周璞躬身行礼。

“什么事?”周璞对他的表现有些好奇。

“水野胜成是我的旧相识,之前也有过不少的交情,所以在下有一个不情之请……能否在交战之后,让在下派人去招降于他呢?”立花宗茂低声说,“如果能够招降他,让他参阵的话,对我们来说肯定是最好的。”

周璞看了看黄昌国。

“现在大军的调动还要时间,就算派人过去招降也无妨。”黄昌国表明了态度,“可以试一试,反正于我方无所损。”

“好……那就这么办吧。”周璞马上做出了决定,然后看向了立花宗茂,“你现在就派人过去招降,告诉他今天之内就要做出决定,如果不肯投降的话,那么我们就会发动全面进攻,让他和本藩玉石俱焚,而且没有人能够救得了他。”

“是!”立花宗茂马上垂首领命。

“另外,如果他不投降的话,请将军不要因为旧日的情谊而影响到之后的作战。”周璞马上又说出了自己的顾虑。

“大人请放心,在下征战多年,怎么会不明事理?”立花宗茂的头更加低了,大声为自己辩白,“今日招降于他,只是看在之前的多年情谊,想要给他留一条生路而已,他若是不识时务一定要对抗天威,那么在下也绝对不会留情!在下恳请,如果他真的不投降,那么就让在下率军打头阵,亲手为大人斩下此人的头颅!”

“好,很好。”周璞大笑了一声,“一切就按你说的办吧。”

在得到了周璞的许可之后,立花宗茂马上派几位亲信前往水野胜成的军队飞驰了过去。这时候,水野家的藩军也已经发现了大汉军队的踪迹,所以也停留驻扎了下来。

当使者到来,并且说出了立花宗茂请求他识时务、加入到大汉这边来的建议之后,这位老将勃然大怒,就连白色的胡须都几乎竖立了起来。

“我身为德川家的宿将,蒙受神君大恩,怎么可能在大敌临头的时候去投降敌人!立花宗茂可以不要武士的尊严,我不能不要!我一定要尽职尽责,和汉寇和他决一死战!”他大声对立花宗茂的使者咆哮,“你回去告诉立花宗茂,我率军保卫本藩,抵御汉寇,就算战死也是百世流芳,而他这样的人为了一己私利投靠汉寇,实在是罪人,我跟他已经恩断义绝!”

既然他的话说得如此决绝,使者无奈之下也只好放弃了劝说,转回到了大汉军中。当立花宗茂听到了水野胜成的话之后,他脸色变幻不定,最后只是长叹了口气,放弃了招降对方的打算。

他原本就对能否招降水野胜成不抱太大希望,只是不忍心什么都不做就看着他殉身,所以勉强想要尝试一下而已。

既然他如此痛快地就拒绝了自己的要求,那么现在大家的立场完全不同,再讲什么情谊就是妇人之仁了。至于什么百世流芳、遗臭万年的话,说出来也没有多大意义。

到了他这个年纪,经历了这么多大事,他早已经把虚名看淡,知道只有领地才是真的。德川家难道是什么讲信义的人吗?还不是身为丰臣臣下却欺凌孤儿寡母,夺取他人的天下。

第二天一大早,立花宗茂就按照自己之前的要求,带着自己的藩军离开了大汉军队临时的营地,向水野胜成的大军发动了总共。

两军之间距离只有十几里,可以说十分之近,因为地形十分开阔的缘故,他让全军展开了阵型以正常的行军速度压了过去,依靠优秀的斥候侦查,他已经把周围的战场情况都摸清楚了,确认这只是水野胜成的一支孤军,周围并没有配合他们设伏的援军,所以他也让部队的阵型变得十分松散。

拥有数倍于敌军的兵力,又还有对整个战场的把握,他自然也十分有自信,根本不认为结果会有意外。当年身为丰臣秀吉的手下征伐九州,征伐高丽的时候,他指挥过更加庞大的军队,现在这些人他当然也是得心应手。

在发现一支大军向自己金发的时候,水野胜成并没有选择退却,反而让全军整备,向敌军开始迎击。

两军很快就出现在了目视范围之内,当亲眼发现了敌军的踪迹之后,骑在马上的立花宗茂,一直都用大汉军队的精制望远镜小心地观察着面前的敌军,以此来确认他之前的判断,同时,他口中也在下着不同的命令,让各支部队按照各自的部署迎敌。

大军骤然分开,有两支小部队向两翼张开,然后绕向了水野胜成的后方,准备截断这支孤军的退路,顺便切断有可能的后援,而他的军队的本阵则没有停下脚步,继续向对面压了过去。

这支军队原本是九州各藩的联军,经过大汉的整编之后变成了一支勉强算是一个整体的军队,虽然立花宗茂指挥起来有些滞涩,但是总算还能够顺畅地使用,听从他的号令。

排在最前方的是身穿盔甲、擎着长枪的足轻步兵。自从战国时代开始,长枪因为低廉的成本的足够的杀伤力,一直就是日本各个大名军队装备的首选,而这些长枪足轻,经过了之前多年的充分训练,纪律严明,是各藩的精锐部队。

这些步兵手中拿着的长枪长度统一为三间,也就是大约半丈长,若不是靠着底端布制的把手,身材普遍矮小的足轻们是难以使用它们的,而即使有了把手,他们的行动还是十分不便,显得步履缓慢。

但是就算是这样,密集人群,以及前面密密麻麻的长枪锋尖,当他们移动起来的时候,就好像是一团布满了尖刺的巨型金属刺猬,足以给人带来足够的视觉冲击感。

而在长枪阵的两边,手持火枪的步兵军阵紧紧地跟在他们身边,他们是用来轰击对面的近战兵种,让他们无法维持阵型和己方的长枪兵对抗的。

因为有很多人使用的是大汉军用的火枪,所以对面的军队装备并不如他们,他们的数量也远远高过对方,所以人人都信心饱满,都想着把对面早点打垮,夺取军功。

在各个军阵当中,各种各样的旗帜飘扬招展,更显得气势汹汹。

就在两军即将达到交战的距离时,这些手持着火枪的步兵开始开火,然后将弹丸向对面倾泻了过去,对面的火枪虽然也在还击,但是密度和火力、乃至准头都不如立花宗茂的军队,在这些火枪的轰击下,对面的长枪兵纷纷落地倒下,就连军阵都出现了动摇。

而这种些许的动摇,很快就被立花宗茂抓住了,仅仅几轮轰击之后,他就判断对面已经阵型松懈,于是马上下令足轻步兵开始突击。

早已经蓄势待发的长枪足轻,马上开始向前发动冲锋。不过虽说是冲锋,但是他们的步履仍旧不快。在他们前冲时,原本密集结合的枪阵开始分裂,形成了一个个小型的小队,这是战国时代所流行的枪衾阵。

当看到长枪足轻们冲入敌军阵中,把长枪扎入到面前敌军,令得鲜血迸射的画面时,立花宗茂放下了手中的望远镜,他知道,此战已经不会有什么意外了。

女排!女排!女排!这就是新时代的华夏精神,这就是新中国的具现!

第1153章 参加比武的人第703章 堵在路上的马车第866章 风马牛不相及第1454章 郑家人第1599章 为了报仇的快意第50章 恩威第287章 夜谈第976章 府城第169章 私心第790章 从容相对第1680章 绞杀第1363章 城头的目眩神迷第1632章 以教制教 以倭制倭第401章 孙大林第1228章 夹板大船第324章 不能收第634章 蛛丝马迹第482章 早就预备好的退路第451章 狂风暴雨之下第147章 小攻坚第1645章 运筹帷幄第46章 路上所见第1103章 清江浦的海上人第1382章 临行前的忐忑第111章 收尾第1040章 杀气森森第54章 世上聪明多第549章 又要过年了第218章 典故第1176章 动大军了?第407章 隅头镇这边第1024章 浊流第5章 习武第1305章 宦门行商第694章 围逼第845章 已有必胜之计第602章 牛胜杰第202章 算账第638章 用人当疑第592章 这一败第202章 算账第451章 狂风暴雨之下第1242章 先到第461章 开了寨子大伙随意第415章 丁家围第1163章 算什么好汉第834章 黄河上第285章 小算计第1372章 奔逃路上第1312章 备份不能给第1106章 互通有无的谈判第635章 见一个人第611章 有识之士皆然第819章 巡抚官署第1515章 一切的开始第1192章 尚家太公第1353章 金州第74章 初生猛虎第1682章 这次没有神风了第507章 盐市大局第226章 谁家地盘第1046章 陈昇的呼喊第154章 出酒了第1334章 好言相劝第1066章 徐州武馆的葛田丰第1053章 公私两不误第664章 自己人第1254章 炮声就是开战的信号第19章 累进和美食的诱惑第1044章 第一旅第7章 没吃亏就好第131章 小试牛刀第296章 仗义来投第1036章 沂州白莲第534章 抓孬种第826章 杀鸡用牛刀第1667章 晚了第478章 南边人来第440章 若无赵字营第582章 迅雷不及掩耳第1235章 赵家军第1359章 紧张轻松大不同第1094章 海州港口1646章 胜利就是大势第107章 狭路相逢第1058章 我以国士待工匠第1185章 时机在何时第1019章 劫船第1537章 各有各的难处第920章 为我所用第1301章 志气激昂第1545章 下注第1437章 不是一个时代第1205章 争辩第1278章 以炮迫和第559章 真正的龙头第808章 调查第420章 来路上的烟柱第1476章 太子在议事大厅第688章 造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