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4章 无路可走

“大人!为什么要说这么不吉利的话呢!”听到德川家光说出这样的话来,春日局吓得大惊失色。“眼下虽然时局艰难,但是大人现在还有这么多人忠心辅佐您,还有这么多的大军保卫您,又有神君在天上庇佑,肯定能够逢凶化吉,击退汉寇的!”

虽然她说得十分恳切,但是德川家光听来却没有太多触动,只是微微叹了口气。身处他这种高位的人,当然知道什么神佛庇佑都是做不得数的,天下最能够说上话的只有刀枪,而现在幕府就是在刀枪上面一筹莫展,对汉寇毫无办法。

更加可怕的是,幕府的权威,其实就是建立在以武力对各藩的威压上面的,一旦失去了这种武力上的威压,又失去了朝廷大义名分的支持的话,那么幕府的地位就会遭到极大的动摇——而这种动摇现在就已经出现了。

在汉寇对幕府开战之后,幕府在战场上一直都讨不到便宜,而且屡屡丧师失土,名声和威望都已经消耗一空,到处都有人举起叛旗,眼看着幕府就要成为孤家寡人了。

现在就连关东都面临被汉寇登陆的可怕境地,可以说已经到了最为危险的时刻,就怕汉寇之后直接向江户挺进,然后将这座繁华的城市变得断壁残垣。

他的乳母刚才说得轻巧,要跑,可是现在到处都是强敌环伺,就算想要退都没有地方可退了,在江户他还是将军,到了被人的手里怕是想要做个囚犯都不可得了。

这些事情,他不想跟春日局解释,他只觉得全身乏力,而且头还在一直发疼,什么都不愿意去想。

“我已经好多了,你先退下吧,”他轻轻地挥了挥手,示意春日局现在可以离开了,“你收拾一下行装吧,这两天就离开江户,去别的地方静养一下。”

“不,大人,我绝对不能离开您。”一听到将军要赶自己走,春日局马上就停下了脚步,然后惶急地看着德川家光,“请让我留下,继续照顾将军大人吧!”

“现在江户要戒严,防备汉寇,女眷本来就要疏散,你跟着她们离开也是理所当然的,反正留在这里也做不了什么。”德川家光摇了摇头,然后以虚弱的语气说,“我现在要临敌,用不着别人照顾。”

“大人,我也是武家的女儿,而且侍奉的主君是您,您不能离开,难道我还可以离开吗?”春日局禁不住哭了出来,“身为将军大人的家臣,大奥的总管,我必须要和大人同生共死,一同迎击汉寇,还请将军大人允准!”

说完,她就直接跪倒在了地上,以头触地。

德川家光原本还想再说些什么,但是看到春日局如此坚决的态度之后,他的话又重新咽下去了。

这样也好,大家一起迎击汉寇吧。

在当天夜里,得到了汉寇登陆消息的幕府终于惊魂稍定,然后开始尽全力应对突然发生的事态,幕府的使者开始从江户向各处出动,准备调集各地的幕府军队回援江户。

而和一夜未眠的江户不同,当天的横须贺城却要出奇的平静。在占领了横须贺之后,大汉征日军主帅赵松开始对部下分配了不同的任务,一部分人负责就地警戒,而有一部分人则被派去扩大占领区,顺便警戒幕府军队的调动。

而这一切调动开始按部就班地执行之后,赵松和他的参议官们反倒是悠闲了起来,赵松在当天夜里早早就睡着了。

他现在所处的居所是曹源寺,这是一座佛教曹洞宗的寺庙,也是横须贺地区的一座古刹。在大汉军队登陆了横须贺之后,这座寺院里面的僧侣都直接跟着平民百姓们都逃跑了,仅剩的几个也被大汉军队赶走,然后这次被征用成为赵松的临时住所。

在德川家光惶急震恐的一晚,赵松却轻松度过,直到第二天早上的时候他才悠悠醒转。

而这时候,严广等几个参议官们已经在求见他了,简单洗漱了之后,赵松马上接见了这几位参议官。

“昨天晚上幕府可有异动?”一见面,赵松就直接问。

“各处调动的兵马都没有传来异动,反倒是风平浪静。”严广马上回答,“至少到现在为止,并没有发现幕府在我军正面集结兵马准备进攻的迹象。”

“这么说来,幕府是已经吓破了胆,决定任由我们就这样登陆,装作看不见了?”赵松的眼睛里闪过了一丝失望和不屑,“我还以为被我们欺负到这个份上了,德川家光这小儿应该会忍耐不住才对。”

“看来他们是想要固守江户,和我们打消耗战了。”严广倒是十分严肃,“大人,我们的登陆十分顺利,这两天内就可以将所有部队都运到陆上来,大炮和战马要稍微迟一点,不过也不会多拖太久。”

“很好,看来蔡德真是用了心了。”赵松赞许地点了点头,“既然这样,我们就没必要一直都窝在这里等着别人过来打我们了,德川家光不敢来打我们,我们就上门去找他!”

“大人,我们也是这么想的。”严广也同意了他的看法。

然后,严广等人将他们手中的日本地形图摊到了桌子上,开始重新规划接下来部队的使用。好在,在登陆之前,这些参议官们就已经做好了各种情况下的预案,所以现在情况有变,他们也并不觉得茫然无措。

“我们现在所处的地方,半岛的南端……”严广一边说,一边用手指着地图,然后轻轻地滑了过去,“所以想要进军的话,一开始是没有什么别的路可走的,只能向北进攻,不过当我们打出半岛的时候,需要考虑的地方就多了……”

他将手放到了半岛的最北端,然后停留在了其中一个城市上面。

“这里是镰仓,镰仓可是日本知名的古城,也是源赖朝第一次建立幕府时,幕府的所在地,可以说是关东武士、乃至整个日本武士们的精神圣地,意义非同寻常。如果能够快速占领镰仓的话,肯定对幕府的声望造成很大的打击,也能让我们的声势更加壮大……另外,镰仓地处幕府的西方,也是咽喉要道,幕府现在想必对我们的突然登陆十分惶急,到处调集军队来驰援江户,而我们就可以在镰仓附近以逸待劳,消灭或者击溃那些前来驰援幕府的军队,然后再去直接进攻江户,让德川家光无路可逃!”

在他解说的时候,赵松一直都沉吟不语,思索着严广方案的可信性。从道理来看,严广的方案也是最为妥当的了——江户是幕府的咽喉,幕府不敢不救,要救的话自然就必须大量调集军队,而大汉可以在中途截击这些军队,削弱幕府军力,同时也让幕府更加孤立。

“攻其必久,围点打援,不错……不错……”最后,他点了点头,同意了严广的方案,“那我们就先拿下镰仓,让德川家光先安歇几天,然后再全军直接突击江户吧。”

严广是首席参议官,又得到了赵松的亲自首肯,所以他提出来的方略,也就成为了接下来大汉军队的新作战计划,其他参议官们纷纷按照严广的要求开始筹划行军路线和官兵的调配,而赵松则和严广一起前去部队当中慰问登陆官兵,同时准备率领大军尽快开拔。

就在第二天一大早,已经休整完毕的大汉军队准时开拔,浩浩荡荡的大军,犹如是出闸的猛虎,开始向幕府的腹地深处压了过去,他们的面前虽然是危机重重,但是他们毫无畏惧,只想着建功立业,打垮敌军。

而就在大汉军队开拔的时候,幕府的使者终于来到了伊贺一带,找到了幕府大老井伊直孝所亲自率领的大军,然后将幕府现在所面临的困境和德川家光的命令一并交代给了井伊直孝。

当听到了大汉军队居然就在关东腹地登陆,而且和江户已经近在咫尺的时候,井伊直孝几乎整个人都惊呆住了,半晌说不出话来。

“我……我有负将军,有负神君!”最后,他只能长叹一口气,懊恼而又痛苦,简直面如死灰。

因为他之前的建言,德川家光将大量精锐军队交给了他,让他前去近畿和汉寇交锋,结果现在他带着大军和汉寇交战,并未能收复多少土地,反倒让关东出现了空虚,结果汉寇现在直接登陆关东,他感觉自己确实有罪。

“大人……现在不是说这个的时候了!”仿佛是感受到了他现在的痛苦和负疚似的,使者宽慰了他,同时又在催促,“现在江户已经告急,还请大人赶紧派兵前往江户援救吧,眼下只有保住江户最为重要,其他的事情,都可以缓一缓……”

然而,井伊直孝却还是面如死灰。

现在已经不是缓一缓的问题了,现在的问题是,在两军对峙的情况下,他就算想要退却回关东去援救江户,也没有办法能够立刻做到——如果他真的不管不顾地就撤退的话,肯定会在敌军的追击之下全军覆灭。

而且,他就算能够回援,也不知道江户能不能救下来,至少现在近畿和西国肯定是无法再回到幕府的统治之内了……幕府现在已经是日薄西山。

他作为幕府重臣,是从幕府建立一开始就协助德川家统治日本的,他侍奉了三代将军,并且帮助他们用各种方式加强着对各地大名和朝廷的控制,也是眼看着幕府一点点变成主宰日本的庞然大物的。

可是,正当幕府如日中天的时候,却突然横遭打击,眼看着幕府已经岌岌可危,这种痛苦实在让人难以承受。

他实在茫然了,不知道该怎么面对神君和先代将军,更加不知道在这样的危局当中,到底又该怎么做才能够拯救幕府。

“大人!”眼见大老居然如此不安,这位使者禁不住催促了,“还请速速做出决断啊!”

“是啊……是要尽快做出决断了。”他点了点头。

现在的情势下,想要全军脱逃是不可能的了,只能留下一部分军队来作为后卫,拖延敌军追击的时间,把主力带回关东去保卫江户。

可是留下的那一部分军队,肯定会士气大衰,他们又能够抵挡敌军多久呢?井伊直孝实在没有把握,但是现在也只能去试试了。

就在当天早上,他马上将自己部下的将领们全部召集了过来,然后将现在关东所面临的情势告诉给了这些将领。

当听到汉寇居然已经直接登陆关东,威胁江户的时候,这些将领都和井伊直孝一样,陷入到了惊恐和慌乱当中,他们都是幕府的世代旗本,家族也有很多人就居住在江户附近,江户遭遇兵火无异于说他们的家人已经陷入到了危险当中。

当即几乎所有人异口同声说要回援江户。

本来,他们是从关东一路心气高昂地打过来的,卯足心思要和汉寇决一死战,为幕府收复京都,可是打了这么多天之后,幕府军队还是进展寥寥,他们的耐心和士气已经被消磨,原本的激昂已经再也不复重现了。现在又听到了江户受到威胁的消息,自然是人人都只想着退回去。

而这正是井伊直孝最担心的情况,他左思右想,最后终于还是选定了几位对幕府最为忠心的将领,嘱咐他们带着各自所属的部队断后,掩护大军的后撤,而这几个将领最后都含着眼泪答应了。

虽然军中高层终于达成了统一的意见,但是数万大军散得很开,进退和重新部署都不是一下子就能够解决的,接下来几天里面井伊直孝一直都在亲自指挥部队的调动和准备,同时还十分注重保密,期望能够欺骗到对面的敌军,尽量让自己可以轻松一点撤退。

然而,即使他这么小心翼翼,对面的异常动静还是没有逃过周璞的眼睛。

因为他之前就知道大汉军队的计划,也知道在江户受到威胁的时候必定会请求井伊直孝回去支援,所以他对井伊直孝的军队的动向十分注意,当对面开始重新调动部署的时候,他也集中了他手中的军队,开始准备对幕府军队发动攻击。

只要幕府军队开始撤退,他就会进攻,不求歼灭井伊直孝的军队,只求牢牢地拖住他们,让这一支幕府大军不能够回援关东,影响赵松那边的战事。

同时,为了进一步地拖延和分化对手,他还准备了攻心之计。

这几天的日子对井伊直孝来说可谓是度日如年,同那天收到了幕府将军的命令开始,每天江户都在派人催促他尽快率军回援,其急切之态一天高过一天。而且这几天当中,他一直收到的都是坏消息,汉寇在横须贺登陆之后,稍事休整就开始重新发动了进攻,然后一路北进直接打出了半岛,攻陷了镰仓。

镰仓是武家旧地,意义非凡,这样陷落到了汉寇手中,实在让井伊直孝心痛,而且听说陷落得十分轻易,当地虽然有不少守军,却直接被汉寇击溃了,不得已逃出了镰仓。

而且,哪怕不提镰仓的历史意义,镰仓的陷落也让关东和近畿的联系变得十分困难,又让他的这一回援之路艰险了几分。大汉军队的意图也很明显,他们就是要在那里先消灭一部分回援江户的幕府军队,然后再直接进攻江户——然而即使知道他们的想法,井伊直孝现在也无路可走。

在焦灼的压力之下,他这些天来几乎不眠不休,整个人都好像老了十几岁,就连嗓子都嘶哑了。不过,在他的努力之下,幕府军队的重新部署终于接近完成了,明天他就可以带着大部分部下离开伊贺地区,转向江户方向。

而就在这一天,对面敌军却派过来了一位使者,声称要求见井伊直孝。之前幕府几次派出使者想要和汉寇和谈,但是一直都没有结果,大汉主动派出使者找他却是第一次。

惊异之下,井伊直孝马上召见了大汉的使者——虽然明知道对方不可能会提出太好的条件,可是井伊直孝心中还存着渺茫的希望,期待能够在最后关头有所转机。

然而,井伊直孝虽然有诚意,但是这位大汉使者却颇为倨傲,来到井伊直孝的面前之后,没有隆重行礼,只是拱手作揖——按他的话来说,如今幕府将军和幕府大臣已经被日本朝廷革除了一切朝廷官职,他们已经不是官员了,所以只能如此对待,而井伊直孝虽然恼怒,但是最后还是忍了下来。

“不知道你现在来找我有什么事?”他冷淡地问。

“先生最近如此日夜操劳,可是准备撤退离开了?”而这位使者却针锋相对,直接看着井伊直孝,一点也没有自己性命在别人手中的自觉,“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在下就实话告诉你吧,我们天朝的使臣已经让大军做好准备了,只要先生一带大军往后逃跑,我军就会全军出击,一路追击大人,所以还请大人三思而后行,不要做出遗憾终身的决定来!”(。)

第1655章 这艘船要沉了第938章 发饼第1248章 京内京外第20章 抓号开打第741章 北上的马队第1033章 成长第1057章 宗室朱行书第817章 余家占了便宜第865章 冒犯和轻慢第441章 邳州客来第1481章 胆略和风险第1272章 京城城外兵多贼少第692章 人心有变第909章 外患隐忧第64章 设伏第209章 圣人田庄第1238章 给一个大教训第1235章 赵家军第3章 小胖子陈昇第367章 得失权衡第175章 告密第298章 死又何妨第416章 一千五百斤盐第970章 收拾战场的发现第1195章 重赏之下第978章 藩王如猪第973章 我遇到了官军第691章 徐州平风浪静第650章 名正言顺第924章 太平不易第1643章 还是端着第254章 你们怕不怕第1297章 给你们一条路走第523章 明白人第1202章 扬州府第1179章 跑不了第1586章 罪状第384章 尽欢第399章 报应啊第815章 断第1444章 不是结束而是开始第607章 货郎和小贩第989章 滕县一路第1661章 商人无大义第479章 给脸不要脸第950章 马队先逃第1542章 军中不得蓄奴第649章 损不足补有余第29章 偶遇第759章 在徐家的交待第1514章 柳生元斋第1401章 想听实话吗第637章 施恩图报第460章 填壕烧水第1142章 吕家庄第1549章 要适应现在是大汉而不是大明第523章 明白人第1240章 临清潘主事第46章 路上所见第170章 滴水不漏第1341章 牛刀小试第1292章 心寒胆战第1406章 千户第1119章 真心实意第283章 向南可活第804章 诡异蹊跷第1488章 为国争公心私心第97章 官面第1217章 为招安第1503章 前明后妃出寒门第61章 不过如此第216章 走好啊第1481章 胆略和风险第1599章 为了报仇的快意第1659章 姬路城下第1219章 朝廷来人第74章 初生猛虎第458章 流民寨外第1684章 无路可走第573章 乡亲自该分润第454章 探子第1643章 还是端着第760章 安置第1030章 内乱第1539章 有些累了第829章 所向无前第327章 不得不从第738章 又听到了这个名字第1207章 家事天下事第1346章 雨打风吹去第792章 沈阳之后是辽阳第1450章 铸币第212章 重回正轨第300章 城下第667章 老神仙第328章 革去功名吧第616章 滩涂上第291章 酒匠第1192章 尚家太公第1285章 将徐州比为强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