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世上聪明多

朝廷的皇粮国税名目众多,缴纳银钱,缴纳粮食,还要负担劳役,名目繁多而且复杂,交的人麻烦,收的人也麻烦,而且其中做手脚的机会也多。

二十几年前,内阁首辅张居正行一条鞭法,也就是把银钱、粮食和劳役统统折算成银钱,百姓只需要缴纳银钱就可以了,朝廷再拿这些银钱去采购粮食,雇佣劳力。

行一条鞭法,朝廷的确多收了不少银子上去,但朝廷官府方便,却没考虑到百姓们的实际。

乡村农户,自耕自织,自给自足,偶尔需要些杂货,也都是以物易物,银子铜钱之类存量很少,莫说是农民,就连很多中小地主家里也只是存粮存物,不见得有多少银钱。

这个一条鞭法一出,秋天缴纳的赋税不能用粮食代替,要收取银钱,他们只能把手中的粮食卖掉,可银钱通货不足,粮多钱少,这就导致粮食价钱变得低贱,农民和中小地主要卖大量的粮食才能凑够赋税。

秋天过去,冬天和春天、初夏都要靠着存粮过活,这就是所谓青黄不接的时候,为了交纳赋税多买收获的粮食,导致存粮不足,人不吃饭就要饿死,到这个时候就要想办法填饱肚子,也只有借贷买粮一条路。

而春天青黄不接,正是人多粮少,粮价飞涨起来,借钱借不到只能接高利贷,可这高利贷又有几个人能还得起,一来二去,只能卖人卖地,彻底破产。

”..秋天扒一层皮,春天扒一层皮,很多地主富户都活不下去了,你爷爷奶奶就是那时候累坏的身子,咱家还是个百户出身,其他人更惨..”

何翠花在城外乡下长大,这样的事情耳濡目染,见过太多,说着说着,神情语气都有些悠远,显然陷入了回忆中。

话还没说完,内阁首辅张居正死后被清算,家人有的饿死,有的自杀,而且推行一条鞭法的张大人被定罪清算,他推行的税法也自然要被否定。

但否定归否定,该收的银子却没有少收一点,下面还是按照一条鞭法那时候收取的额度收,而且除此之外,从前那些杂项又都被加回来了,这样的叠加,用雪上加霜来形容都太轻了。

“..亏得你外公把家里的地都卖给了别人,过了一年多,卖地那家人也把家里的地全卖了,整个村子都成了别家的佃户,好多大地主趁机收地..”

农民破产,中小地主破产,却也不是处处凋敝,有功名可以免税的士人们占了大便宜。

“..那些读书人不用缴税,很多人家直接把地献出去,心甘情愿的给他们当长工佃户,就连很多没功名的地主富户都那么干.。。”

真正得利的则是那些大地主,能成为一方豪霸的大地主并不仅仅依靠他占有的土地和财富,家中往往这样那样的官面关系,有的本身就是官员亲贵,他们借此大量的吞并土地,又利用免税特权不比较那赋税,财富权势滚雪球般增加。

至于卫所里,指挥和几个千户,把军户们的土地用差不多的手段全都收到了自己名下,把军户们都变成了他们自己农奴。

“..你爷爷奶奶不想把祖辈传下来的的田地给别人,所以没白没黑的做活,累出一身病..”

“你在那里絮叨个什么,不让孩子睡了,快回来!”何翠花正说得时候,听到门帘外赵振堂不耐烦的低喝,敢情这边说的时间太长,赵振堂过来看看。

“你说就行,我说就不行。”何翠花说了句,笑着摸了摸赵进的头,低声说道:“太晚了,小进你好好睡。”

何翠花把被子给赵进塞严实了,这才走出去,还能听到她和赵振堂的说话:“本来孩子睡着了,你那一吆喝就给吓醒了。”

“那些破事还提他干什么,城内城外日子不一样过.。。”

声音渐渐远去,棉布帘子缝隙透进的油灯光芒也已经熄灭,这时代的夜晚无比安静,偶尔响起的狗叫更衬托出此时的安静。

白天累了一天的赵进却没有和往日一样进入梦乡,他在被窝里瞪大了眼睛看着天棚,现在的赵进兴奋的睡不着。

“秋天低价卖粮拿银子缴税,春天高价买粮过春荒”,低买高卖,这里面包含着多少血淋淋的惨剧,多少的残酷,甚至还有自家的往事,赵进全然没注意,他只是看到了这里面的金光闪闪。

尽管晚上睡得很晚,第二天起来却很早,跑步也比平常多跑了两圈,现在王家门前总算没那么热闹,出门打扫的门房好奇的看着赵进,心想平时很沉稳的少年今天怎么这么高兴。

吃过早饭,赵进和小姑娘一起去往二叔赵振兴家学武,在路上的时候,赵进兴冲冲的想到,接下来的生活不会这么枯燥规律了。

他小心翼翼的在饭桌上婉转的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家里存的银钱比较多,临时用不上,能不能收粮屯粮,这样一年最起码能够周转几次,滚雪球一样的变大。

“小孩子懂得倒是多。”赵振堂笑着摸摸他脑袋,何翠花笑着添饭,谁也没有继续这个话题。

一直过了几天,赵家夫妇都没有任何反应,赵进又去和赵振兴说这个事情,他知道自己二叔对自己很看重,不把自己的话当成小孩子的玩笑。

“本以为你长大了,没想到还真是个孩子,妙想天开。”

这让赵进更加气馁,变了几个说法,赵振兴都不为所动,赵进也无奈了,本来还想着让自己二叔去说服父母,没想到自己的话这么不受重视。

几处碰壁,赵进只能选了自己的最后一个选择,和少年们说了这件事,王家、陈家和孙家甚至董家都有这样的财力。

说了之后,大家都是无动于衷,根本没什么人有反应,赵进觉得失望,也觉得不对,低买高卖,一层层扒皮,滚雪球一样的增长,这样的诱惑为什么大家都不动心。

十几天后,赵进在饭桌上知道了消息,是自己父亲赵振堂颇为不屑的说出来的“孙甲家还真是脑子坏掉,居然放债收粮,昨天郑户书领人上门查账查税,衙门里经手的事情他们也敢伸手,要不是孙家在凤阳那边有几个得力的亲戚,早就半夜遭贼被灭门了。”

赵进听到这打了个寒战,总算明白为啥自己的建议没人理会。

第二天去货场,从不缺席的孙大雷没有来,赵进在闲谈的时候说起这件事,王兆靖却说道:“放债收粮囤地,都是官府中人和豪绅土霸做的事情,旁人插手,那就是自取灭亡,本以为孙家做生意精明,没曾想这么短视。”

第257章 迟来的援军第956章 骑带打第1285章 将徐州比为强秦第462章 以银市勇第1445章 大汉七年的冬天第529章 去不去何家庄第1242章 先到第356章 乱第856章 眼中的火焰第600章 人人皆知第1195章 重赏之下第22章 第一不是陈昇第924章 太平不易第202章 算账第585章 暗合第485章 先威后利第553章 看似无意却动心第1640章 尊汉讨幕第1006章 内宅的焦躁第501章 可怜天下父母心第418章 你来还是我来第1123章 外人看来第260章 此去不远第1144章 横冲直撞第227章 上门了第971章 投名状第1076章 你得赔第194章 兄弟们第223章 茅村集的郑全第415章 丁家围第794章 他和他的儿子们第659章 吏为我用第848章 战场问答第944章 山东官军将至第1186章 进爷到了第299章 城中乱 城门险第990章 这一路也是心切第830章 有节制的击溃第517章 小事而已第1240章 临清潘主事第578章 各有心思第200章 寻根究底第412章 草窝贼来了第535章 闻香白莲第603章 你很不错第348章 对练第1481章 胆略和风险第595章 女儿第809章 谁能做主第36章 后怕第853章 不懂兵法第1148章 徐州布第913章 初到不顺第681章 我想不出第1523章 商馆第333章 女人们第1191章 识大局的故人第954章 江北众望所归第249章 谁不紧张第1572章 国王拜见太子第616章 滩涂上第752章 打服了他第410章 一路上第231章 好大的手笔第305章 赵字营 赵字营第1361章 向前赵家军第589章 此处该有守备第1079章 软骨头第611章 有识之士皆然第721章 一个时代的结束第684章 重税第967章 其实不是反扑第576章 新团正是谁第654章 突然第1091章 冬末初春第七百八十九章第1188章 该咱们了第999章 再谈棉布第656章 胆大包天耿满仓第436章 不得已的怀柔第249章 来了 来了第631章 偶遇第411章 有贼第1592章 苍白的脸色第931章 滚雪球第998章 徐州五学堂第1676章 死战是为求和第199章 抄家第75章 见血第791章 新来辽事第446章 扬州第1450章 铸币第820章 刘小可第1143章 杀鸡一般第166章 骆马湖上第780章 笑面相对第1081章 多个选择第917章 赵进出行第1336章 要认真了第207章 州衙大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