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捎信

眼神复杂的望着朱常洛远去的背影,叶赫站在原地笔直如剑一动不动。一室黑暗如潮蔓延逐渐将他整个人吞没,恍乎已经化成了石雕泥塑。

叶赫耳边一直在响起朱常洛走时说的那句话:“不要胡思乱想,都与你无关,不管有什么事,你我情谊不变。”

可既使他能放下,自已能够放下么?

某人曾说过他的人生已如棋局,即已执子,便没有停手的时候。

叶赫一直知道朱常洛的眼里有江山如画,有铁马金戈,有万里草原,有白山黑水,叶赫可以毫无置疑的告诉所有人,这个朝代将会因为朱常洛的出现而将闪亮一时,他的大名也会永载史册。

可是这些,因为一个人而改变……虽然改变他的那个人不是自已,可是和自已又有什么不同呢?

试问他可甘心?叶赫眼底忽然变得酸涩。

不知不觉中牙齿咬住了嘴唇,舌尖已有了血腥的味道。

静静黑暗中响起了一声长长的叹息。

朱常洛来到中军大帐时,李如松等人已经在座。

帐中间跪着一个人,浑身水淋淋的极是狼狈。

待朱常洛坐好了,孙承宗上前一步道:“一共有十几人深趁夜从城墙上用绳子缒下,身上背有尖镐利刃,看来是哱拜狗急跳墙,派他们前来毁堤放水的。”

朱常洛点了点头,转头问李如松:“那几个人呢?为什么就剩下他一个?”

李如松朗笑一声:“哱拜当咱们都是吃干饭的呢,早就全射死了,就留这一个活口,咱们问个仔细。”

一听活口两个字,地上跪着的人越发抖了起来,明显已经吓破了胆。

朱常洛扫了他一眼,温声道:“你叫什么名字,受的是哱承恩还是刘东旸的令?”

那个人抬起头战战兢兢回道:“小的名叫李登,是哱将军让我们来毁堤放水的。”

朱常洛略垂了下头,弯月一样的长睫抖了几下,漫不经心道:“现下城内情况如何?”

事关军情,李登有些迟疑,正在犹豫不决说是不说的时候,李如松暴喝一声:“讲!敢说一句假话,小心老爷剥了你的皮,点了你的天灯!”

别看李如松平时笑眯眯的人畜无害,可这一身的杀气尽数放出来时,足以让任何人心胆俱丧。

李登已经完全瘫倒在地:“自从淹城以来,城内军民惶恐,夜晚人都睡在房顶上,前些日子,百姓跟军士发生冲突,百姓们要求军士投降。哱将军说……”

说到这里时,李如松轻轻冷哼了一声,李登语声顿时为之一滞,连忙改口道:“哱承恩说朝廷已经颁发招安铁券,只是睿王爷将铁券藏而不发,欲破城后杀光百姓,现下大家伙因此对城外官兵都忿恨异常。”

李登越说声音越低,到最后整个人抖成了筛子。一颗心上上下下,只为自已一条小命盘算不停。

朱常洛展颜一笑,比雪还冷目光在他身上转来转来。李登低着头恍然不觉,可是帐内这些总兵将军们却硬生生被这眼光震得毛骨悚然,屏息静气看着朱常洛发如何落李登。

这位小王爷自从驻军以来威权日重,先是雷厉风行的发落了魏学曾,紧接着波澜不惊的将所有兵权尽揽,要说这些只是倚仗他的特殊身份压制众人不得不服外,可是纵观最近几天这位小王爷表现,居然深通军事,几度排兵布将,攻则算其无备,变则出其不意。

其中种种纵横捭阖之举,比之任何一个带兵几十年的老帅也不遑多让,就凭这些已经足以让这些桀骜不驯的总兵大人们死心踏地的叹服。短短几天,由畏而敬,由敬而重,这些总兵人对于朱常洛的态度已经由质到量,变化的可谓突飞猛进。

李登本来以为必死,天灵盖里早已开了口子,三魂走了两魂,焉焉的瘫在地上等死。却忽然听到朱常洛含笑开声:“我也不杀你,你也不必回城,就留在这里愿不愿意?”

李如松没有忍住,侧了头对朱常洛低声道:“王爷,这不太合适吧?”

帐内各位在座大人的心又是一抽,纷纷侧目而视……

李如松这位主的嚣张跋扈众所周知,居然连他对这位小王爷都这么恭敬了?

朱常洛笑着递给李如松一个眼神,示意他稍安勿燥静看下文。

千想万想也没有想到是这样的结果,李登一时之间似乎是喜得傻了,呆了片刻得后忽然跪在地上磕头声,眼里流下泪来:“小的谢王爷不杀大恩,可是请王爷杀了小的吧。”

监军梅国桢怒道:“王爷一番好意,你居然敢拒绝,当真以为咱们不敢杀你不成?”

李登一脸鼻涕两眼泪,哭了个稀里哗拉:“不是小的不知好歹,而是小的有家眷在城里,如果小的死了,那还罢了,如果小的留在明营,明天城上我老娘兄弟他们就会被扔到这城下啦。小的是怕死没出息,可是宁可自个死,也不能连累老娘的。”

居然抓了个孝子……帐内几位大人面面相觑,苦笑不得。

朱常洛展颜一笑:“既然如此,若是我想个法子,即能让你回去,又能保你不死,可好?”

“真的么,小的谢王爷不杀之恩。”李登大喜过望,嘎嘣脆的连连磕头,喜悦之意洋溢一脸

梅国桢眼神滴溜溜在朱常洛脸上转了几转,忽然冷哼一声道:“别答应的痛快!若是不按王爷说的做,就算放你回去你也没有活路的,你的同伴全都死了,唯独放了你回去,你自个想想哱承恩会怎么想你,到时候你的小命不保,你的老娘还是得跟着你倒霉。”

这位梅大人不愧是当御史出身,心硬嘴毒,一句话说的李登为之一呆。

光想着回去的好事,还真没想的到这么多,让梅国桢这么一说,不知这个小王爷要安排自已做什么事,若是做不成回去了岂不还是死路一条么?这心头一盆凉水浇了下来,一个人木怔在那里,如同傻了一般。

“救人救到底,送佛送到西。也不是什么难事,只有一件,管好你的嘴就成。”盯了梅国桢一眼,不得不佩服这个老家伙望风转舵的本事果然一流,转头向李登道:“只要你去替我送封信给哱拜,我保证他不但不杀你,还会赏你,这样可好?”

李登迷迷怔怔的抬起头来,一脸的难以置信。

信有一封,口信二个。

李登带着朱常洛给他的十两银子,打来处来,回去处去,兴亮采烈的回城了。

回城之后,众兵丁对他居然能够死里逃生回来大为纳罕,一时间将他围了起来,七嘴八舌的问个不停。

李登也不含糊,按照朱常洛先前教的说道:“兄弟们,咱们有救了!睿王爷让我给大家捎个话,大明官兵以招抚为主,让城内大家伙休要听别人谎言,咱们都是大明子民,王爷说了只要咱们投降,朝廷便会既往不咎,而且这次水浸造成的损失睿王爷愿意一力承担,不但帮着修房屋,还会给钱粮呢,总之绝对不让大家受难就是啦。”

战乱之中人心思定,更何况处在大水浸城朝不保夕的绝境的情况下。

那怕有一点点的希望,都是黑暗中的一盏明灯。

李登的话没用一会就已经瞬间传遍了宁夏城大街小巷。

本来以为必死无疑的人们眼前再度亮起了希望,一时间民情如沸,一齐拥到巡抚府,要求哱拜速开城门纳降。

等到哱承恩知道消息,命人将李登带回府中问话时,再想扼制已经为时已晚,就此哱拜苦心想出的嫁祸之计已经完全没有了任何作用。

听着外头一潮高过一潮的百姓呼声,哱拜与哱承恩面面相觑,脸色都是一模一样的难看之极。

李登跪在地上,哱拜拧着眉正在看他带回来的信。

信是睿王朱常洛亲笔,内容很简单,寥寥几字:“将军父子自归朝廷以来,替朝廷镇守边疆,大小边功数十次,现朝廷已查明,此次兵变完全是巡抚党馨克扣军饷引起的,罪在党馨,况且杀党馨的乃是汉将刘东旸,将军父子何苦待人受过,只要能杀刘东旸便可赎罪。”下边用了睿王金宝,并且加盖三边总督大印。

就这一封信,已有足够十分份量,哱拜怦然心动!

翻过来复过去看了三遍,然后交给哱承恩手中。

哱承恩看完后,半晌没有说话。

就在这个时候,土文秀急匆匆的闯了进来,大冬天的一脸一头的汗水。

心烦意乱的哱承恩没好气吼道:“乱闯什么,出什么事啦?”

一脸惶恐不安的土文秀顾不上看他的脸色,急吼吼道:“哱爷快些想个法子吧,眼见有好多百姓已经在冲击四门守卫,再这样下去,咱们快守不住了。”

哱承恩腾得一声站了起来,眼底已经浮上了血光,“妈个巴子的,一个个都想造反不成?”忽然狠声问道:“刘东旸在干嘛?”

土文秀面露不屑,嘴角一撇道:“刘总兵天天阴沉着个脸,也不知在盘算什么。”

哱承恩双目尽赤,伸手拔出长刀:“走!我倒要看看这些人想干什么。”

“站住!”哱拜一声断喝,哱承恩踏出的脚步忽然停了下来。

哱拜脸色不动,转头对土文秀道:“出去告诉百姓,就说我说的,三日后开城纳降。让他们各自安定,若再有煽动闹事者,一律杀无赦!”

“啊?”土文秀几乎不敢相信自已的耳朵,惊讶的张大了嘴,呆呆看着哱拜。

哱承恩同样被惊得一跳,下意识的反问道:“咱们……真的要降么?”

哱拜狠狠的瞪了他一眼,转头对李登道:“你去帐房领二十两银子,好生下去休息,明日早点来,我有事找你去明营说话。”

虽然担惊受怕的跪了半天,还真的象王爷说的有惊无险还有银子拿,李登喜滋滋的应了一声,站起来扬长而去。步伐匆匆,实在不能不急,因为还有两份赏钱等他呢。

睿王爷果然说的不错,李登喜的都快不知所以了。

打发了李登,哱拜转头对土文秀喝道:“还不下去按我所说去安抚民心,非要激起民变才算完事么?”

土文秀这才回过神来,连忙应了一声,一溜小跑的出去了。

这下书房里只剩下父子二人,说话再没有任何顾忌。哱承恩急赤白眼道:“阿玛,你当真要降?”

哱拜冷笑一声,拍了拍放在案上的信纸,“有睿王这封信,便是降了也不打紧。”

哱承恩倒吸一口凉气,虽然心不甘情不愿,可是事到眼前,由不得他不服软。救兵遥遥无期,城外大水逼境,城内人心动乱,形势已经恶劣无比,无论那一种情况爆发,都是对自已这一方完全没有好处的方向。

忽然叹了口气,提刀便往外走。哱拜急喝道:“你往那里去?”

“不是说要投降么?”哱承恩瓮声瓮气道:“我去杀刘东旸!”

“滚回来!”哱拜气得眼前发黑,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他真是不知拿这个猪一样的儿子怎么办,如果哱云在该多么好……

杀刘东旸急什么哱拜心中顾虑的是那个小王爷是真心的要放过自已?还是在设计让自已自相残杀?脑海中再度浮起睿王嘴角那个狡黠的笑容,哱拜轻轻摇了摇头,他不太相信,也不敢相信,一切就等明天试过再说。

而此时李登已经来到刘东旸府上,因为朱常洛给刘东旸捎的只是个口信,同样也只是几句话。“将军乃汉臣,何必跟着别人造反,替他人顶罪,朝廷已经查明,杀党馨乃哱拜指使,将军只要杀掉叛党,便可重归朝廷。”

给了李登十两银子,打发他走后,刘东旸独自怔然出神半晌,脸上阴晴变幻不定,忽然一掌拍到案上,大喝一声:“操他娘,老子受够了!爱谁谁,老子不伺候啦!”

这一晚的宁夏城注定风波浪涌,所有人都无法安息。

百姓们得了明天纳降的信,一个个恨不得烧香祭天,早些结束这战乱苦楚。

哱府书房内灯火通明,一夜不熄。

刘府中刘东旸手握刀柄,如同走马灯般不停的转圈。

众人皆忧我独喜,李登一脸春风的正向另一个人家中走去。

因为他还有最后一个口信没有捎完。

第68章 诏狱第153章 杀威第266章 宿命第76章 暗流第24章 北行第147章 报应第137章 挑战第147章 报应第52章 引火第196章 知遇第32章 情伤第135章 心术第203章 钧命第245章 谒宫第190章 挑乱第28章 会面第103章 报应第186章 逼问第165章 审婢第186章 逼问第62章 算计第15章 国本第4章 立威第11章 设局第284章 救星第61章 舞弊第306章 心愿第242章 成交第53章 太平第64章 申危第217章 问罪第188章 审皦第204章 破绽第45章 三星第131章 设伏第170章 诱惑第204章 破绽第3章 奇葩第277章 归来第252章 野心第260章 授权第8章 心机第272章 喜讯第293章 信件第182章 党患第58章 归京第93章 遇险第224章 见人第271章 提醒第256章 阅兵第299章 决裂第231章 争辅第13章 筹谋第71章 指证第79章 将行第223章 改变第262章 践诺第59章 进宫第53章 太平第297章 何去第232章 作死第261章 关键第267章 雄心第56章 谒仙第131章 设伏第25章 盟约第219章 春风第159章 机锋第116章 见血第200章 嫉妒第121章 蠢货第83章 摄心第49章 拜衙第270章 阋墙第229章 真情第297章 何去第80章 馒头第21章 危机第295章 海战第6章 靠山第291章 殒城第158章 议储第205章 同毁第144章 伏子第5章 传信第174章 突变第65章 三礼第133章 全歼第275章 报应第192章 恭妃第62章 算计第180章 妖书第101章 讯问第67章 搜宫第306章 心愿第240章 试枪第36章 惊心第24章 北行第199章 伤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