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隐瞒

几眼看完王安送来的奏疏后,因为沈惟敬带来的喜悦感在这一瞬间褪得干干净净。身子倏然站起的时候,忽然一阵头晕目眩,身子一个摇晃不小心将案上那一堆小山高一样的奏疏全都碰倒,一阵稀里哗啦乱响洒了一地。王安一声惊呼抢上来就扶,抓着太子的手,只觉得如握了一块冰,再看他的一脸张更是如同白纸一样,不由得极是担心,慌忙道:“来人,快去请宋神医来!”

“站住,不必去。”眼前一阵阵发黑,朱常洛喘了几口气,推开王安扶着的手:“让我静一下,就没事。”无奈的王安手忙快脚乱扶他坐好,急手急脚的倒过一杯暖茶来,接过来喝了几口,定了定神,道:“这奏疏是怎么来的?”

看太子的脸色果然比先前好许多,放了点心的王安没再坚持去请宋神医,回道:“这奏疏是辽东李伯爷用的百里加急快马送来的,内阁几位大人都已看过,申阁老知道兹事体大,不敢担搁,便命奴才火速送给殿下批阅。”看着朱常洛越来越黯淡的眸子,王安的声音也越来越低,头上也有了汗,机灵说道:“估计现在的朝中大臣们也都知道了,不过叶赫少主此时在城北大营,估计现在还不知道。”

“你去趟城北大营,找到孙大人将这信交给他。”看着太子挥笔写字不停颤抖的手,自打进慈庆宫那一天开始,王安就没见过太子如此紧张过,王安心里一阵阵的发慌,应了一声接过后转身就要跑,到门口时却听朱常洛低声嘱咐道:“……和孙大人讲尽力拖延时间,想法子不要让他知道,能阻得几时就阻得几时。”

看着王安匆匆离去的身影,朱常洛只觉头发昏腿发软,实在支撑不住半边身子伏在案上呼呼喘气。从在永和宫睁开眼睛那一刻起,自已一直仗着比别人多出的几百年见识,在这大明前朝后宫纵横来去,虽然一路走得颇为坎坷,但是总的来说通过自已的努力,原来历史上既定的好多大势已经或是正在慢慢的更改。

当年自已处心积虑,九死一生在赫济格城,利用叶赫部的力量一举将建州女真精英主力全歼而亡,更让怒尔哈赤兄弟身受重伤和打击,虽然让他们逃了性命没能斩草除根有些遗憾,但经此一役剪除了他们处心积虑多年养成的势力,短时间之内已无力争锋。在朱常洛眼里怒尔哈赤依旧是心腹大患,可眼下的他就是一只伤了爪牙的狼,在没有长出来新牙利爪前,暂时不会有伤人的能力。

想到这里,朱常洛嘴角忽然露出一丝苦笑,自已千防万防,到了家贼难防,做梦都没有想到,居然是他反了!俯身从掉了一地奏疏中找出刚才那份,细细的看了起来。看来是宁远伯李成梁亲笔,就凭这字迹匆忙潦草,足以见写奏疏之时,这位宁远伯是何等的惊怒失措。朱常洛无由苦笑,估计他也和自已一样,做梦都没有想到,谁都可能反,唯独这个不可能反的人倒反了。

海西女真新汗王那林孛罗?看着这个熟悉也有些陌生的名字,朱常洛眼前现出那个在赫济格城和叶赫紧紧抱在一起的青年,那个为了兄弟安危,不怕粉身碎骨,奋力从赫济格城头一跃而下的青年,如果可能他很想亲口问问他,他难道不知道这样做,会将自已的兄弟置于万劫不复之地么?

权势、****真的可以让一个人疯狂到如此地步,能让人瞎了眼睛,盲了心智?如此丧心病狂?

心有些莫名发寒,海西女真反了朱常洛不惧。他怕的发展到最后的那个结果……那个让他想都不愿想,却又极为有可能成为可能的结果。

一种不祥的感觉如同悄悄上涨的潮水正在悄悄向他逼来,茫然中朱常洛惊惶的发现,自已退无可退,避无可避,除了面对,没有任何办法。但是面对,自已又能怎样做呢?又该怎么做呢?朱常洛伸出手抱住了头,深深叹了口气,忽然感到非常的倦,倦到他伏在案上一动不动,如同死了一样。

案上那面西洋镜,忠实的照出此刻在书房中的这个人,是何等的无力与无奈……

情况发展越赤越严重紧急,眼下发生的一切只是个刚刚开始。

万历二十年九月,辽东急报:海西女真那林孛罗率部袭击抚顺城。过程简单让人难以置信,那林孛罗就用了三千人,乔装改扮成前去贸易的商人,在攻城之前三日,派细作入城四散风声,让抚顺一城官兵没有发觉任何异常。

但是贸易的当天,当三千人顺利的进入城门后,脸上带着笑容的那林孛罗和他的部下亮锋利长刀,现强盗面孔。等守城明军反应过来进行反抗时,却中了早有准备的那林孛罗的埋伏,一战之后抚顺总兵张胤芳阵亡,手下明军全军覆没,抚顺宣告沦陷。这一战那林孛罗从抚顺掠夺了三十多万人口、牛马无计其数。初战告捷,海西女真士气高涨无比,当然那林孛罗的胃口似乎远不止此。

万历二十年十月,辽东再报:仅距离抚顺沦陷仅仅不足一月功夫,那林孛罗率领大军再次出击,这次他的目标是清河。和抚顺相比清河只是一个小城,但是任何一个稍懂兵法的都会知道,清河城是通过辽阳、沈阳的必经之路,战略位置之重要不言而喻。

海西女真血洗抚顺,引起了李成梁的勃然大怒。他的反应不谓不快,但奈何辽东铁骑的全部主力都跟着李如松入了朝鲜,事起仓促,等李成梁集结好人马,准备往抚顺大肆反击时,半路上得到海西女真要袭清河的消息,李成梁又惊又怒,日夜不休带兵往清河猛追。

等大军累死累活刚到了清河,却发现清河一切平静,没有任何风吹草动。就在李成梁和他的军队准备好好喘口气的时候,又得到确切通报,那林孛罗亲带三千骑兵突袭宁远城。

宁远成是李成梁的大本营,是他在辽东一生基业所在,决计不容有半点错失。忍无可忍的李成梁气得暴跳如雷,深恨那林孛罗奸诈,若是他辽东铁骑在手,怎能容这群毛贼猖狂肆虐,恨过之后只得兵分两只,留下四子李如桢带二万人镇守清河,自已带着五子李如梅带着一万人,火速赶赴宁远支援。

就在李成梁带兵心急火燎退走的第二个晚上,还沉浸在睡梦的清河城人,忽然被一片从天而降的天火惊醒,从睡梦中惊醒后冲上大街的人们惊恐的发现,从清河城外自天而降下无数奇怪的东西,落到地上轰然爆炸,火苗冲天而起,尽情烧着任何可以烧的东西。当反应过来的人们急忙用水救火时,这才发现了一个事情,这火用水是烧不灭的。

九月秋风紧,一时风搅火起,火借风威,清河城瞬间化成一片火海。当李如桢狼狈率领残部冲出城,中了以逸待劳的伏在城外的海西女真偷袭,全军尽没,李如桢于混战中落马,尸骨成泥。

经此两役之后,海西女真实力空前大涨,四万有余的军队瞬间膨胀成十万有余的大军,而其所得粮食、财富无计其数。

失城失地失子几重打击下来,从军以来从末经此大败的李成梁惊怒交迸,他本来就年事已高,这连番打击下再也撑不住,在确切得知李如桢死亡消息后,当场吐血昏倒在地,昏迷不起。幸亏李如梅和李如樟都是久经战事之将,虽慌而不乱,组织所有人员加固城墙,挖掘工事,一边准备死守防备,一边派兵百里加急,急报朝廷要求增援。

辽东已经乱成了一锅粥,大明朝廷也如同一锅烧开了的滚水,咕嘟咕嘟往外蹿着水花和滚烫的热气。

从接到辽东战讯后,大明朝堂上从早到晚,一力主战的声浪大到足以将太和殿的房顶掀翻!用苏轼的一首江城子来形容最为贴切: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于慎行、石星、萧如熏、赵士桢四大尚书一齐联名上表,要求太子迅速发兵痛惩海西女真这群犯国奸狗,朝中百官皆以为然,一齐附议。一时间奏疏如雪片,文渊阁内几大辅臣的办公案上全都堆满了层层一摞,而且外面还在源源不断送进来。

除了请战,终于有人将目标挪到了一个人身上!

直到这时,如梦初醒的广大朝臣们这才想到了一个人,那就是一直在太子身边的海西女真质子叶赫!这个发现终于让愤怒已极的所有人终于有了宣泄怒火的目标,一时间千夫所指,万千矛头全都指向叶赫,好象往熊熊燃烧的烈火中浇上了几飘油,火焰顿时哧啦啦的直冲上天,热度直可以将苍天烤个窟窿。

憋了太久的言官们终于有了用武之地,而一直和言官水火不同炉的大臣们,这次双方意见出乎意料的一致,除了请战之外,无一例外的要求当今太子交出叶赫,将其绑到闹市千刀万刮,用来告慰辽东丧命的无数军兵百姓英灵。一时间杀声震天动地,不知是谁传出叶赫身在城北三大营的风声,一连几日营外都有无数百姓围了个水泄不通,搞得早就接到朱常洛传书示警的孙承宗连下几道军令,全力戒备封锁,防止民情生变。

眼见态势发展的越来越难以控制,可从头到尾一直处在万人瞩目中的慈庆宫,却一连几天没有消息,就连首辅申时行都没不住气,一天几次抱本请求拜见,都被苦着一张脸的王安挡在门外。

今天慈庆宫大门依旧紧闭,守在门外的叶向高等了已经有好一会了。正急得团团乱转时候,见王安一溜小跑出来,连忙几步上前:“王小公公,太子殿下可曾同意见我了么?”

很是烦心的王安扯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脸:“叶大人,你的奏疏我送进去了,可是你想见殿下,我劝您还是死了这条心吧,比你早先不久,申阁老和王阁老一齐联名求见,都被殿下婉拒啦。您听小的一句劝,这奏疏送进去就不错了,您先是还先回吧。”

知道王安说的是实情,叶向高却不甘心就这样退去,沉吟了一下伸手从袖中取出一锭黄金塞到王安的手上:“求公公再跑一趟腿,捎句话给殿下,下官只有一句话,请殿下快将叶赫交出来罢,若在迁延,就算他是太子之尊,也必受连累之祸。”

叶向高说这句话是有道理有根椐的,因为太子明显庇佑叶赫的举动,已经被朝中诸多大臣非议和诟病乃至强烈反感。据叶向高从暗地里得到消的息,朝中已经有很多人在背地串联,准备到左顺门下跪请求面见万历皇帝,要集体弹劾太子包庇养奸。这罪名若是坐实就算是太子之尊,身上有污点失了人心威望,今后那个龙位再想坐得稳,可就难得很了。

听完这些话的王安,脸色变得肃重无比。伸手就将那锭黄金塞到叶向高手中,看着对方惊愕的表情,王安胀红了脸:“这朝廷中不止叶大人一个人为太子着想,王安虽然是个人人看不起的小太监,但是护持太子殿下这颗心和大人却是一模一样。”

看着他人影消失在宫门后,有些怔忡的叶向高概然叹了口气,提着的心也放了不少,相信以他所熟知太子的睿智通达,在知道朝中情势如此紧急的话,必定会有明智判断。可是想是一回事,做又是一回事,事情会不会往好的方向发展?太子会如何选择?对于这些事叶向高心里却是空落落的一点底气也没有。

就在他带着重重心事转身低头往回走的时候,没有发现在他的背后现出一个身影。

“你……刚说的这些都是真的么?”声音嘶哑难听,语气冷如寒冰。

叶向高赫然回头看去,只见一个人影挺拔如剑,笔直插天一般矗立在自已面前。

第69章 待援第110章 再会第27章 心动第174章 突变第28章 会面第142章 生变第278章 桀骜第107章 选妃第219章 春风第177章 贺礼第153章 杀威第287章 溃逃第138章 宿命第120章 高调第58章 归京第124章 突变第214章 算寿第38章 筹备第47章 蛮子第53章 太平第206章 魏朝第46章 绸缪第8章 心机第176章 三变第198章 苦衷第129章 动作第100章 进京第31章 缔盟第279章 决裂第199章 伤心第290章 起誓第25章 盟约第150章 逼宫第119章 屠戮第194章 风波第112章 真相第109章 请战第260章 授权第55章 阿蛮第119章 屠戮第25章 盟约第101章 讯问第297章 何去第305章 旧事第134章 乱心第85章 交底第139章 攻心第191章 紧急第172章 廷议第218章 同隐第39章 神器第280章 表白第298章 变天第308章 绝计第124章 突变第24章 北行第88章 霸道第118章 离别第86章 选择第308章 绝计第79章 将行第117章 旧事第165章 审婢第230章 意义第265章 挑拨第188章 审皦第251章 狼心第218章 同隐第99章 铁血第73章 预立第205章 同毁第162章 宫变第114章 乌雅第163章 陷阱第4章 立威第272章 喜讯第85章 交底第68章 诏狱第192章 恭妃第18章 奇文第21章 危机第299章 决裂第110章 再会第192章 恭妃第171章 黑锅第292章 叹息第223章 改变第268章 正事第158章 议储第142章 生变第24章 北行第35章 遇险第146章 绝望第21章 危机第217章 问罪第250章 探病第54章 断案第240章 试枪第180章 妖书第140章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