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阅读理解

第18章 阅读理解

王怜卿从婆娑树影里的席位窜了出来,穿过人群,走向主堂。此时别人再看到王美人,就完全没有看笑话的意思了。

就凭刚才诗稿落款里那个“王怜卿代书”,她今晚就不可能是笑话了,至于和一个破落小厮在一起鬼混的事情,那叫艺术个性。

目送王美人登堂入室,聚集在诗稿那里的人群又纷纷议论起来,探讨这首诗到底为什么能雀屏中选、独占鳌头。

王逢元王公子也没有走,站在人群里,一个字一个字的又看了一遍。他比谁都想弄清楚,问题出在哪里?

有人议论道:“天中双阙双芙蓉,地上五楼五𫛛鹊。应该是这一句景色写得很好,很有精神!”

王逢元的朋友不服气,反驳道:“王吉山的大作我也看了,同样景色,不比这个差!”吉山是王逢元的号,王吉山就是朋友对王逢元的称呼。

但此时王逢元只想大骂一句猪队友,这是唯恐大家不想起他吗?能不能别提到他了?

输得已经够没面子了,还要被拎出来鞭尸是几个意思?

又有人发议论道:“旧祖开国新卫霍,莫非玄机出在这一句?明着吹捧徐家,将徐家先祖比喻成卫青霍去病。

这也算是别出心裁得新吹捧法式了,至少在下以前没见过,主人家必定喜欢了。”

王逢元另一个朋友更不服,带着几许义愤说:“王吉山大作我也看过,同样吹捧了徐家,只是没有这一句推陈出新而已!

诚然要给主人家捧场,这是行规。但是诗词要看整体,总不能因为王吉山大作里吹捧之句写得不如这首好,就将这首定为第一?

若是如此,堂上诸公大错特错,拿当逢迎拍马当艺术标准,我替王吉山鸣冤不服!”

王逢元恨不能把朋友们的嘴堵上,踏马的这时候能不能不要再提我了?

还一口一个大作,这是恶心谁呢?还敢代替我指责堂上大佬们,这真的是队友吗?

心累,这届朋友真不行,得考虑换一波人。

“哈哈哈哈!”忽然有人大笑了几声,“尔等只在字里行间寻章摘句,岂不闻功夫在诗外乎?

依我看来,此诗作者水平如何倒在其次,但其人洞察力才是机敏无双!其中关窍,吾已了然!”

这个论调与众不同,登时就吸引了不少人旁听

却见这个二十余岁得士子做了个罗圈揖,自我介绍道:“在下何良俊,松江府生员。初至南京,人生地不熟.”

立刻有既懂事又性急的老司机叫道:“在下带路!明日在秦淮河画舫作东道,请何兄弟畅饮!”

何良俊表示了下谢意,然后才继续解说:“你们只看正文,但却没注意最关键一句在于序言么?

思汉唐之音,又闻有明公来镇南京,这一句才是要害!这句是写给谁看的?是新来的王兵部浚川公!”

这里所说的王兵部浚川公,就是前文提到过的新任南京兵部尚书、参赞机务王廷相,号浚川,所以称为浚川公,坐在主堂上首座的那位。

被点拨了这么一下,众人顿时若有所悟,频频点头,是了是了,应该没错。

王廷相可不仅仅是个高官,而且还是弘治、正德年间赫赫有名的复古派七才子之一,与文坛领袖李梦阳等人并列。

而复古派的文学口号就是“文必秦汉,诗必盛唐”,七才子之首李梦阳提出来的。

了解这个背景后,再看序言那一句“思汉唐之音,又闻有明公来镇南京”,众人就顿悟了。

这意思明摆着就是:以此诗向王尚书致敬么?

“而且这句还有第二层意思!”何良俊见众人消化了自己的观点后,又一次阐发新论:“不知诸位可曾知道,上上个月,李空同公去世之事?”

李梦阳号空同,所以空同公指的就是七才子之首李梦阳。

“所以思汉唐之音,或许也可以解释为追思李空同公。”何良俊说:“毕竟李空同公最著名的口号就是,文必秦汉和诗必盛唐。”

于是众人又顿悟了,复古派七才子之间可是至交知己,意气相投的好兄弟,尤其李梦阳还是领袖人物。

所以在李梦阳刚去世两个月的时候,写上这么一句“思汉唐之音”,能不让王廷相有所感慨触动?

王廷相王尚书是主堂里最大的那个大佬,能让他触动一下,就相当于成功了一大半了!

很多人不禁捶胸顿足,他们怎么就没有这个洞察力?怎么就没想到这茬?

此时已经没有别人议论了,何良俊俨然成了全场的中心,只有他还在大发议论:“你们后悔也没用!

就算你们写出序言那两句,但同时也要有笔力写出搭配出色的诗体,如此才能前后呼应!

既然前面写了思汉唐之音,后面的诗就必须写出汉唐气韵!

尤其第一句的金陵此日称京洛,开篇汉唐气息扑面而来,堪称完美承接序言。而最后一句里的开国新卫霍,堪为画龙点睛之语!”

有人不耻下问:“这最后一句看似平平无奇,无非是拍马逢迎,也能什么奥妙吗?”

何良俊立刻解读说:“将徐公子祖上比喻成汉代卫青霍去病,这个很新奇,但很容易变成强行尬吹,这就落了下乘。

而这首全诗充斥汉唐之风,嵌进卫霍就很合适,可谓是吹捧也吹出了新高度、新境界!

而且还有更绝妙之处,我们在这里雅集,写诗词少不了要赞美主人家吧?但这首却另辟蹊径,直接赞美主人家的开基立业的祖宗。

你说如果二选一的话,放着赞美祖宗的好诗词不要,反而选择那些赞美自己的,传了出去,这孝道还要不要了?”

众人哄然大笑:“妙,妙论!”

这阅读理解做完,众人都收获了求知的快感。

何良俊又回头看了眼张贴的诗稿,喟然长叹道:“此人才力超群,心思深邃,洞察世事,绝非常人也!他不为头名,谁还配头名?

就算吾辈知道了他今晚的作诗思路,又能怎样?我们能作出如此精密合理、如此具备设计感的诗词吗?

说句我的真正感触,我们是掏空心思搞创作,而他可能只是无聊之余的炫技而已!没见此人连个名字都懒得署上吗!”

读书人哪有几个能轻易服气别人的,众人纷纷回应道:“也许只是妙手偶得而已,何兄弟言太过了!”

秦德威偷偷的站在人群外围,看着何良俊目瞪口呆,此人不去后世当中学语文老师或者语文教学参考书编辑就太可惜了。

有些地方,他这个作者本尊也不知道还能如此解读啊。

(本章完)

第877章 痛点第441章 有人想搞事!第861章 十六岁的花季雨季第869章 一张体验卡第92章 存在感第96章 亲生父子第725章 人在塞外飘到失联(下)今天明天请假和本书情况说明第608章 要有大事发生第404章 官官相护第277章 天威难测(中)第899章 众望所归第52章 状师和御史第924章 这就是政治第837章 秦德威的弱点(上)第496章 传你双修之法第445章 见证历史第634章 在路上第784章 修仙和女人第818章 八年憋一句!第201章 谁仗谁的势第874章 三把火(下)第906章 货源不足的连锁反应第493章 没别人什么事了第931章 这下事儿大了第653章 不需要支持(下)第637章 忠与奸(下)第855章 六年和十三年的差别第434章 真实的朝堂斗争(上)第604章 就这样巧合了?第217章 少年成长日记(下)第269章 穿越者也把握不住了第650章 到底发生了什么第926章 弱国无外交第636章 忠与奸(上)第665章 我已经决定了昏昏沉沉躺了一天,还是请假吧第474章 有分寸知进退第225章 负荆请罪第857章 没有秦德威的时候(中)第181章 反差萌第486章 状元有毒第282章 苦肉计(中)第769章 武臣的传承第187章 激流勇退第607章 秦失其鹿(下)再请一次假第665章 我已经决定了第88章 那又如何?第326章 想输的和想赢的(上)第792章 人心不古第22章 得加钱第337章 都是你的错!第646章 嫉妒使人扭曲第480章 你住手!第857章 没有秦德威的时候(中)第457章 知人善任第65章 不容霜节老云霞第454章 第三个正经文官第755章 三岔口抉择(上)第178章 才子和美人(上)第946章 一个政客的自我修养第654章 请从世蕃始!第569章 你理解不了第326章 想输的和想赢的(上)第744章 献俘之前第571章 安南之议第62章 谁是麻雀?第607章 秦失其鹿(下)第504章 良心不安(求月票!)第865章 不服不行(求月票!)第916章 海图霸业一场空第37章 与你何干?第475章 干不下去了第232章 挡路的人(下)第723章 一意孤行第269章 穿越者也把握不住了第715章 画风不对第446章 琼林宴第233章 这是你该干的事吗?第364章 先放我出去!第555章 总有这种本事第712章 千古难题第326章 想输的和想赢的(上)第154章 会所采风(上)第438章 七个抢一个第391章 不装了!第38章 该死的爱情第394章 为什么不爽第620章 宁错杀不放过第148章 府试风云第179章 才子和美人(下)第261章 全新的揭帖第257章 你能得到什么?第659章 五年后的偶遇第206章 难搞的对手第131章 一辈子的生意第89章 生不见人第32章 羊入虎口(下)第295章 考校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