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考校一二

第295章 考校一二

然后秦德威就在会馆里等着了,现在他也不敢外出乱窜,唯恐有人找自己。

到了晚上,就收到了同乡师叔王以旗的回话,让他明天到家里吃晚饭,会有个仆役过来带他过去。

wWW ▪тTk Λn ▪¢ O 但夏师傅那边就没动静了,至少今天是没动静。人和人之间的亲疏远近,可见一斑,这也在秦德威预料之中。

又过一日,下午的时候,就有王以旗家仆役过来找秦德威,然后秦德威就跟着走了。

王以旗宅邸还是在西城,结果秦德威又东西穿城一次。这让秦德威产生了一个念头,要不要换到西城来租地方住?

王以旗个子不高,岁数不到五十,还算是中年人。性格沉默寡言,但待秦德威礼节周到,夫妻两人一起出面和秦德威用了晚膳。

虽然是第一次见面,但礼数比王廷相还亲密,这就是同乡加晚辈弟子的加成。

晚膳过后,三品诰命夫人王妻居然亲自收拾碗筷,这让秦德威十分惊讶。他又想起业师王以旌的性格,王家这个家风真是朴实。

而王以旗请了秦德威去书房说话,之前的交流中,王以旗已经知道了秦德威赴京的原因。

这时便直言不讳的说:“尔为旧恩毅然赴京,实乃义举,其心可嘉。但京城格局错综复杂,你一个十五岁少年人,只凭一腔热血,能把握的住?”

秦德威就答道:“人生在世,岂能皆如人意,但求问心无愧。”

王以旗又道:“家兄信中,说你机敏多智数,深明世局,不能以常人视之。这让我十分诧异,按道理说,家兄从不故做惊人之语。”

秦德威还能说什么,只能故作谦虚:“老先生过誉了!”

王以旗对着秦德威看了又看,“既然你是家兄的弟子,那我也不见外了,出个题目考校你一二。

此时有两个外差,一为提督京营,二为总理河漕,我当如何抉之?”

前文提到过,王以旗是兵部右侍郎,但他并不是兵部坐堂的堂官,而是以兵部右侍郎衔派外差。

这也是大明体制特色,朝廷部院里带“右”字头的往往是派外差的。比如右副都御史外派巡抚,户部右侍郎外派提督仓场,兵部右侍郎外派边境总制。

所以王以旗这道考题的意思就是,提督京营和总理河漕,应当选哪个差事?

秦德威并不介意被考校,毕竟第一次见面,也没打过交道,不相信自己这十五岁少年也很正常。

他稍加思索,便开口道:“那敢再问老大人一句,可曾结主知?”

主,君主的主,知,知交的知。所以秦德威这句问话的实际内涵就是,你有没有成功巴结到皇帝?

当然大家都是文化人,说话不能那么直白,所以要隐晦着说。所以说不懂黑话的,真的没法混圈。

王以旗微微动容,秦德威这句反问,确实抓住要点了。以嘉靖皇帝的极端性格,是不是“自己人”真的很重要。

既然秦德威看起来似乎懂行,王以旗也就坦诚说:“嘉靖二年,大礼议之争时,我也抗疏进谏过。”

那看来就不是皇帝的“自己人”了,秦德威想也不想的说:“既然如此,去提督京营必定不好做!或者说,做不好!”

王以旗终于产生了点兴趣:“这又是为何?”

秦德威就解释说:“提督京营者,文臣、武勋、太监三者皆有,彼此牵制。太监且不去说他,武勋那边的提督团营总兵官是郭勋。

郭勋又是何等人物,老大人应当比在下更明白吧?”

武定侯郭勋,开国功臣郭英的后人,大礼议中抓住机会支持嘉靖皇帝,所以得到特别恩宠信任,也是目前武家勋贵里,实际职官最高的一个。

所以郭勋可以视为武官版的张璁,而且郭勋是大明成熟期以来,武勋涉政第一人。在皇帝纵容下,郭勋屡屡在政事上发声,很被文官所反感和抵触。

秦德威继续说:“京营总兵官郭勋此人出了名的骄纵不法,但偏偏深得主上恩宠。

老大人去当这个提督京营兵部侍郎,但你又不是天子亲信人物,到时你制得住郭勋吗?”

这就是秦德威为什么一开始先问王以旗“可曾结主知”,然后被王以旗直呼懂行的原因。

如果王以旗没有皇帝的特殊恩宠,怎么可能压得住郭勋?

秦德威总结说:“如果老大人身为文臣,却被郭勋压了一头,那损害的还是你的名望,只怕会被人讥讽无能。

所以在下敢言,提督京营这个差事不好做,也做不好。当然,这是小子我蝇营狗苟的一点见解,或许老大人有不畏艰险之毅力。”

在当前文贵武贱的大形势下,如果在同一个岗位上,文臣被武官压制住了,那绝对是非常丢脸的事情,对个人名望的损害非常大。

王以旗越听越瞠目结舌,这个从家乡来的十五岁少年,简直就是个怪胎啊。

刚才那些话,绝对是在朝十年以上资深官僚才能想到的。

可这秦德威明明只是个十五岁秀才,也是第一次离开家乡,他怎么会有这样的见识?

原以为哥哥信里是吹牛,没想到一点也不作假。

愣了一会儿,王以旗回过神来苦笑道:“我虽有不畏艰险之心,但唯恐做不好事情。

如果差事注定不尽如人意,再有不畏艰险之心又有何用?看来我还是求一个外放总理河漕了。”

总理河漕也很不错了,俗称的河漕总督是也。

王以旗又说:“原本怕你不谙世事,想着劝你回南京去,现在看来,还是不必劝了。你若有需要我出力之处,尽可明言。”

这算是终于认可了秦德威,不拿秦德威当无知小朋友看了。

秦德威连忙回话说:“在下已经找到门路,先进刑部大狱看过冯大人,然后再做计议。不过在下有件私事,想托老大人出手帮忙。”

王以旗没有为难,表态说:“私事也无妨,尽可说来。”

秦德威不好意思的说:“在下想找一个女子,名字叫徐妙璇,今年大约十八,是定国公徐家的族人。

她父亲本是锦衣卫官,嘉靖三年大礼议时被夺官革职,老大人在兵部,应当有门道去武勋世家那边找人。”

私事居然是找个女人?王以旗面色古怪,但还是答应了下来,只能感慨一番少年风流了。

这两天一直在看资料做推演,但发现凭嘉靖这二逼性格,做大臣怎么推演都是死局,我日,难道改行写造反吗。。。。。先写第三更去了。

(本章完)

第368章 拉人下水第573章 朝中有人好做官第921章 适者生存(求月票!)第134章 几件小事第946章 一个政客的自我修养第221章 人之将走第627章 诬陷也是一门技术(下)第873章 三把火(中)第135章 咏絮之才第839章 孤独的穿越者第298章 集体懵逼的东朝房第236章 拖延时间就行了第191章 如此显而易见第36章 惹不起惹不起再讲三点.......第828章 皇上还是皇上(下)第741章 你也不想......第866章 我是一个人质第934章 是不是天赐良机第109章 劝不住(下)第844章 请从秦德威始!第78章 瞎操心第830章 父与子第121章 小人物的奋斗!第102章 糟老头子坏得很第367章 指导菜鸡第164章 人人喊打第409章 我笑他人看不穿第304章 都这么有个性吗(下)第182章 非你不可啊第720章 遍地都是功劳第727章 你也不想身败名裂吧?第797章 也不怕折寿!第18章 阅读理解第36章 惹不起惹不起第158章 时间管理第461章 我的名字第47章 老秦的面子第340章 谁不心烦?第249章 活成了自己最讨厌的样子第776章 猪队友第563章 讲理(中)第291章 开始入活了第566章 我就是这样说服的第817章 宫闱惊变第270章 去或者不去(上)第845章 公开透明第848章 劳民伤财第758章 三人行(上)第921章 适者生存(求月票!)第747章 学习实践第443章 颜值就是正义第466章 《人民的父母》第695章 尘封的往事第790章 杀疯了第898章 首辅之梦(下)第29章 智商问题第671章 青词大学士(求保底月票!)第499章 光明磊落(下)第896章 可以动手了!第561章 秦德威足矣!第85章 劫道的真多第56章 八点档第257章 你能得到什么?第830章 父与子第693章 两座大门第523章 状元怎么就是你?(下)第157章 大明没有证券法第179章 才子和美人(下)第43章 我不生气第854章 史无前例第398章 县衙与巡抚(上)第813章 不只有青词第672章 为何就你话多!第321章 立场是非第594章 这是秦学士的意见!第681章 情绪输出第653章 不需要支持(下)第456章 人在哪呢?第841章 朝议第212章 依法办事第691章 不在一个层面第853章 听我一句劝第167章 事情很不对劲第385章 何为宗师(中)第107章 自由诚可贵第18章 阅读理解第239章 知县的知县第793章 年末最后的闹剧第465章 狭路相逢第904章 骑虎难下第737章 二选一第665章 我已经决定了第520章 这波门生不行第110章 变脸变脸变脸第627章 诬陷也是一门技术(下)第416章 考试季来了再请一次假第630章 南巡之前(中)第129章 入戏太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