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章 十七岁的忧伤(上)

第494章 十七岁的忧伤(上)

张学士和秦状元一起走出午门,继续朝外走。

张学士还在回想着刚才文华殿上的事情,二十五年来从未有过这样的经历。

不知怎得,张学士突然觉得身边有点安静。

居然没有喋喋不休的呱噪声音,这就很奇怪了,他忍不住瞥了眼旁边的秦姓门生。

然后张学士就更奇怪了,这秦姓门生居然郁郁寡欢、失魂落魄的模样!

不应该啊,刚才他不是献上了一副旷古绝今的醮联,连天子都激动的有所失态吗?

怎么这模样,跟受了刑挨了罚被降职似的?

“你又作什么怪!”张学士忍不住喝问道。

秦德威悲伤的叹口气,答话说:“以醮词邀宠幸进,非正人之道也,学生我深以为耻啊。”

张学士很不爽的质疑说:“那你先前为何力劝老夫谄媚事上?”

秦德威又答道:“因为让老师去奴颜卑膝逢迎天子,我完全不介意啊!”

逆徒!张学士气抖冷,你就只想要自己的假清高!

如果人生还有重来,他一定不去那该死的春秋房搜卷!

又过两日,便有两道诏旨下来。

第一道,升詹事府右春坊右庶子兼侍讲学士张潮为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学士,直接提拔到正四品了。

第二道,升翰林院修撰秦德威为詹事府左赞善兼翰林院修撰,殿试结束才三个月,就正六品了。

中了嘉靖皇帝的意,升官就是这么豪爽!

想想从中进士到入阁为大学士只用了六七年的张孚敬,想想一年半从给事中升到礼部尚书的夏言。

再想想未来的李春芳,嘉靖皇帝四次亲手提拔不经他人,一路保送入阁。

这次两道诏旨里,关于张学士的任命,大家之前早有心理准备。

毕竟候补翰林学士的两大热门就是张潮和蔡昂,谁赢下这一局都不奇怪。

但秦德威金榜题名才三个月,正式报道上班更是只有一个月,就提拔为正六品词臣,而且年纪只有十七岁,委实让满朝震惊了。

六品看着不高,但这是词臣的六品!词林官明面品级普遍低,但却很金贵!

在翰林院里,除去杂务官不算,最底层的词臣应该是庶吉士,学习三年之后也不见得留下。

然后就是从七品检讨、正七品编修、从六品修撰这些,加上庶吉士组成了词臣群体的底层基础,都是新人进来的官职。

自正六品开始到从五品,就算是词臣的中层了,官职有左右赞善、左右谕德、侍读、侍讲、侍读学士、侍讲学士这些。

秦德威十七岁年纪,就步入了六品词臣门槛,不说惊世骇俗吧,也称得上惊天动地了。

如果普通人不理解十七岁正六品词臣的意义,可以再做两个对比。

第一个对比就是秦德威的同乡同年会元许谷,登科后馆选为庶吉士,在翰林院学习。

一切顺利的情况下,许谷学习三年后才能留馆做编修。

在考核优秀的情况下,再经六年升两级,许谷才能升到正六品。

也就是说,秦德威的同年里,最优秀的那批人一切顺利的情况下,也要九年后才能达到秦德威今天的位置。

三个月前刚中状元时的秦德威,可以说起跑就已经领先大部分同年十年,现在则又可以说,已经领先大部分同年十五年了。

第二个对比就是,正六品词臣与其它官职的对比。大明官员逼格是京官比外地为贵,内廷比外朝为贵。

假如一位六品词臣平调到六部,必须加一品,任命为郎中之类的正五品,才能算平调,不然就是贬官。

又假如正六品词臣吃饱撑着了,想去外地做官,那必须加两品,任命为知府之类的正四品,才能算是平调,不然就被视为贬谪。

也就是说,十七岁秦德威的官场身份,已经相当于六部郎中或者外地知府。

用五百年后官职来比喻,大概就是十七岁的部委司长、省里厅长、地级市长。

所以用“惊世骇俗”四个字形容,完全不夸张。

在翰林院无数道看怪物的目光中,秦德威接下诏书后,就去找主持工作的温学士,请假。

然后满面忧伤的离开了翰林院,只留给同僚们的一个夕阳里的背影。

从翰林院出来后,秦德威先去了徐家,此时徐妙璇正在院子里洗菜。

秦德威忧心忡忡的将诏书往璇姐儿怀里一插,进屋半死不活的躺平了,不停的长吁短叹。

徐妙璇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慌张打开诏书扫了几眼,才松了口气。

随即她也跟着进屋,坐在床头。秦德威一个翻身滚到了她的大腿上,愁眉不展的说:“我太难了。”

徐妙璇很体贴的回应说:“不要说你,我也忽然有点害怕呢。”

这不是虚伪,而是她的真心话,她又不是肤浅无知的人,明白秦德威的官职有多么招摇。

虽然她也像很多正统女人一样,希望丈夫能大富大贵、出人头地,但秦德威这也太吓人了,心里实在踏实不下来。

秦德威叹道:“是啊,十七岁到这个地步,教人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怎能不害怕?”

徐妙璇只能宽慰说:“义父一直让你低调,以后你继续低调。等低调个几年,就不那么显眼了。”

“谁能想到,一不留神居然到了这个地步,只有低调也不行了!”秦德威仿佛陷入了悔恨之中。

徐妙璇没有明白夫君的意思:“那还能怎样?难道你想学人辞官回乡?”

秦德威便提出了自己的思路:“辞官避祸也不妥当,但你也是看过史书的,先贤有过例子。

如今若想安稳,除了在朝堂低调之外,还要学着自污,让自己有明显缺陷,不要那么完美!”

徐妙璇疑惑的说:“翰林衙门虽然清贵,但也无人求你们办事,没什么贪财纳贿、虐民枉法的机会,你想自污也不好办吧?”

秦德威用力坐了起来,目光渐渐坚毅起来,决绝的说:

“所以为了自污,我应该另辟蹊径!比如说放浪形骸啊,眠花宿柳啊,纵情声色啊。”

徐妙璇:“.”

徐小弟不知何时也凑过来了,扒着门框附议说:“是啊是啊,姐夫说得对!我去做个帮手好了!”

(本章完)

第149章 那个开挂的男人第699章 不通夷务就少说话第912章 三日后第371章第684章 前首辅没了第6章 谁更值得相信?第208章 全城的希望第646章 嫉妒使人扭曲第522章 状元怎么就是你?(上)第664章 老夫聊发少年狂第522章 状元怎么就是你?(上)第469章 演不下去了第734章 七分政治第654章 请从世蕃始!第871章 新官上任第743章 政治这东西(下)第140章 为五斗米折腰?第31章 羊入虎口(上)第861章 十六岁的花季雨季第875章 误尽平生是一官第169章 在下得罪人太多...第280章 如果是我第72章 教你做人!第943章 都没闲着第464章 黑吃黑第364章 先放我出去!第762章 我也是为了你!第214章 最难消受第25章 杠精本杠第476章 望父成龙第188章 难忘旧恩情第678章 伴君如伴虎(上)第37章 与你何干?第810章 大型双标现场第179章 才子和美人(下)第941章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第169章 在下得罪人太多...第278章 天威难测(下)第819章 三种推演第876章 判断第918章 老天爷饿不死瞎家雀儿第130章 淡淡的失落第131章 一辈子的生意第766章 套路过时了!第220章 不识庐山真面目第854章 史无前例第182章 非你不可啊第559章 敲打(上)第326章 想输的和想赢的(上)第275章 以德服人第177章 九天之上第616章 双学士第869章 一张体验卡第455章 五年定辽第311章 凶险的死局第339章 什么叫专业第686章 业余与专业(下)第503章 开了个好头第946章 一个政客的自我修养第561章 秦德威足矣!第501章 双喜临门第697章 又是一个春天第732章 你听说过莫须有吗?第279章 这就是政治第574章 分享喜悦第832章 周公周公还是周公第835章 外战不外行第601章 渔翁得利(下)第651章 这并不是帮我第207章 这算好现象?第746章 闭门造车第435章 真实的朝堂斗争(中)第446章 琼林宴第80章 一篇词第265章 最近喜欢写笑话第148章 府试风云第576章 突然冒出的孝道再请一次假再讲三点.......第43章 我不生气第99章 因为爱情第446章 琼林宴第527章 一万亩很多吗?第147章 总会有办法收拾他第635章 这个味对了第139章 这不就熟了吗?第871章 新官上任第110章 变脸变脸变脸第483章 指鹿为马第165章 学官话第640章 行宫里外第610章 历史转折中的秦学士(中)第170章 反攻开始!第18章 阅读理解第297章 听你一次!第190章 君子一言第746章 闭门造车第605章 秦失其鹿(上)第382章 不要提这个名字!第621章 都是家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