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7章 连锁反应

第557章 连锁反应

秦德威对嘉靖皇帝所说的“预测”不叫预测,很多都是另一个时空历史发生的事实。

明代前期施行开中法时,很多盐商都是山西、陕西人,这些人在通过在边镇屯田,换取在两淮支盐,在南北之间完成财富转移。

开中法被废后,近水楼台先得月,在两淮盐业里,南方人份额越来越大。

再之后,资本雄厚的徽商渐渐成为两淮盐商主体,并聚集在扬州,形成了“扬州盐商”这个历史符号,一直持续到了清代。

在当前嘉靖十六年时,以上所说的势头还在发展过程中。

而秦德威想做的,就是要逆转这个势头,重新让盐业财富继续补贴北方边镇,变成边镇物资。

经过一番激辩,秦德威明显占了上风。

前有太祖高皇帝的“圣意”,后有天数运转的“威慑”,谁能反驳的了?

但还是有些比较客观的人,对技术性问题尚有存疑:“折色法能使太仓年收数十万银两,如果改回开中法,今年种粮肯定来不及了。

所以见效至少需两年,先前盐引也都要处置,期间国库银两开支又不能停,如何是好?”

秦德威毫不客气的说:“杀张延龄!再抄张家!估计抄个几十万两不成问题,不就能弥补这一两年亏空了。”

众人:“.”

恍惚有种错觉,秦德威对抄张家比皇上还积极,一有需要用钱的地方就吵吵抄张家。

皇上怕被人说贪图张家财富,没抄过张家,只是一直关押着张延龄不放。

当然大家现在也都知道,皇上弄张家,主要目的确实也是政治方面的,为了挟制张太后。

至于京师首富张家的财富.

嘉靖皇帝也愕然望着秦德威,在所有大臣里,感觉这秦德威是对抄张家最积极的一个,难道是为了讨好自己?

秦德威很淡定,心底无私天地宽!

现在抄了张家,还能用点在国事上,要是再过几年,只怕就全踏马的拿去修仙了。

不过任何重大政策的转向或者调整,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决策也不可能是一拍脑袋就做的。

所以在文华殿激辩完,嘉靖皇帝也没有当场表态,临近午时就各自散了。

众人三三两两的往宫外走,张学士和秦学士还是一起走,边走边说。

张学士感到很欣慰,叹道:“真不容易,你终于知道做点正事了。”

花花轿子人人抬,秦德威也很给面子的回应说:“都是老师教导的好。”

张老师好歹已经挂上礼部右侍郎官衔了,不再是扑街翰林了,必须给予该有的尊重。

当然,老师对学生永远能挑出问题,张学士转而又批评说:“美中不足的是,你为何非要与蔡昂较劲?

你说的那个赌注,简直幼稚之极,毫无必要!朝堂上焉能如此儿戏?”

张老师说的事,就是秦德威刚才对皇帝说的,请查蔡昂是否有亲故、奴仆在两淮经营盐业。

如果有,就罚蔡昂,如果没有,就罚秦德威。

张学士倒不是担心蔡昂这个对家,而是担心秦德威玩火自焚:

“你就敢肯定,蔡昂一定与盐商有牵连?如果查不出什么来,陛下又较真起来,你岂不反而遭殃?”

秦德威笑道:“老师你先说,陛下会不会去暗查蔡昂?”

张学士毫不犹豫的说:“必定会!”

就凭嘉靖皇帝那个猜疑性格,秦德威抛出了这个故弄玄虚的话题,肯定会去查明白。

只是方式上可能不公开,暗中查访而已。

秦德威便不在意的说:“这就行了,只要陛下肯去查,结果如何其实不重要了。”

张学士又理解不能了。

秦学士就只好简单解释了几句:“正所谓,万事开头难。做任何事,第一步往往都是最难迈出去的。

只要陛下有这个心思去查蔡昂到底有没有问题,就相当于不知不觉迈出了第一步!有了第一步就有了连锁反应!”

张学士冷笑说:“但是陛下也会查你!”

秦德威愣了愣,确实非常有这种可能。

随即拍着胸脯说:“学生我在南京时,拳打西商,脚踢徽商,所以在商界关系方面,确确实实问心无愧!”

于是张学士继续冷笑:“你自己又做官又开钱庄,还要什么商界关系?万一陛下觉得,你那钱庄不错.”

秦德威很有觉悟的答道:“那我就把钱庄上交给国家!”

张学士:“.”

秦德威看张学士还是不能理解,主动释疑:“其实我对钱没有兴趣,财富只是一个数字而已。”

张老师忽而目光如炬:“所以你想在扬州或者淮安开钱庄分号?只怕以后两淮与西北有大量银两往来了?”

秦德威风轻云淡的说:“哈哈哈哈,如果为了促进大明经济发展,这么干也不是不可以考虑啊。

不过难度非常大,还需要与开边市结合起来,以后再看看吧。”

开边市?与两百年世仇鞑虏互市?张老师惊愕无语,这个不肖弟子飘的总是让人无从琢磨。

嘉靖皇帝晚上回了干清宫,御马监掌印兼提督东厂秦太监跑过来问安。

想起白日文华殿的事情,嘉靖皇帝就信口吩咐道:“去暗中查访,侍讲学士蔡昂亲故中,可有两淮盐商。”

这都是东厂应该干的事,秦太监很利索的应了下来,只是不明白查这个的背景是什么。

当然秦太监也不至于傻到直接问皇帝,退下后,找了些人打听打听,就知道了文华殿上的争辩。

随后秦太监又将锦衣卫指挥佥事陆炳召了过来,考问道:“若想查访京中官员与淮盐的关系,应当如何去做?”

作为一个东厂总督,如何揣摩帝心是一门学问。

有的时候你做的多了,就是“擅作主张”;有的时候做的多了,就叫“想在领导前面”。

秦太监认为,皇上虽说只是吩咐“查访蔡昂”,但结合文华殿上的争辩后,可以做出一个判断,皇上真正感兴趣的是出身淮盐产地官员与淮盐的关系。

所以多查一些人,毫无问题,就是那么多官员应该怎么查。

陆炳也是机灵人物,当即就有了主意:“将京中江北二府官员列出名单,然后派人去各家窥探。

但凡是宅邸寒酸狭小的,必定是没钱的人家,暂时不用管了。

然后将宅邸中上的官员作为重点,按照奢华程度,进一步仔细查访。”

这办法不错,秦太监大悦,就让陆炳照办去。

此后陆炳亲自带人去了吏部,打出锦衣卫缉事名义,检阅籍册,抄了份名单,然后又将名单汇报给秦太监。

秦太监翻了翻名单,在第一页就看到一个人:扬州府江都县曾铣。

这可真踏马的是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名字啊。

无论如何,今晚也会再写两章!!

(本章完)

第855章 六年和十三年的差别第762章 我也是为了你!第117章 新老争辉(上)第254章 国公与府尹(下)第398章 县衙与巡抚(上)第481章 就是字面上的意思第328章 一点儿没变第684章 前首辅没了第139章 这不就熟了吗?第882章 这是什么人性?第521章 荣归故里第345章 前夜第90章 发帖和回帖第92章 存在感第310章 喜新厌旧第435章 真实的朝堂斗争(中)第219章 有钱能使鬼推磨第490章 宿慧灵体第793章 年末最后的闹剧第75章 你们不用懂第344章 火坑第730章 捷报传来之后第81章 写在即将20万字时的话第470章 愉快的嘲笑第559章 敲打(上)第348章 人在作,天在看!(上)第393章 讲王法第515章 看不见的手(中)第71章 都是钱闹的第381章 拦路第37章 与你何干?第855章 六年和十三年的差别第274章 未来的盟主第813章 不只有青词第323章 这事没完!(下)第420章 全村的希望第285章 狮子搏兔第870章 开海与禁海第798章 殿试中的猫腻第142章 他说出来了!第316章 莫欺少年穷!第312章 几家欢乐几家懵第231章 挡路的人(上)第431章 这画风不对第145章 都在变第819章 三种推演第212章 依法办事第828章 皇上还是皇上(下)第424章 板桥西畔夕阳斜第867章 陈年老瓜第787章 一通混战第820章 你也疯了?第577章 所谓人情第708章 问鼎之轻重(下)第695章 尘封的往事第709章 做人的格局(上)第254章 国公与府尹(下)第333章 争奇斗艳(下)第576章 突然冒出的孝道第216章 少年成长日记(上)第357章 在天牢的日子(中)第510章 他想搞事(求保底月票)第680章 伴君如伴虎(下)第841章 朝议第882章 这是什么人性?第850章 有威胁和没威胁第768章 放下你的鞭子!第494章 十七岁的忧伤(上)第86章 连这意识都没有第174章 盗用官印者,斩!第94章 微操大师第346章 无理取闹第290章 帮老夫出这口气!第832章 周公周公还是周公第822章 谁是秦德威?第196章 其惟春秋!第868章 截胡明早八点左右发第617章 身外之物第333章 争奇斗艳(下)第377章 嘉靖十二年过去了第575章 主考官和故旧人们第235章 您怎么不说话?第759章 三人行(下)第641章 大火里的人心第567章 深挖根源第133章 一屋子的中老年男人第712章 千古难题第810章 大型双标现场第674章 冷笑话第485章 约法三章第273章 反套路比拼第400章 少说多做第756章 三岔口抉择(下)第140章 为五斗米折腰?第813章 不只有青词第868章 截胡第404章 官官相护第347章 你不如辞官算了!第644章 不敢问不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