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6章 谁是奸臣(上)

第586章 谁是奸臣(上)

四月暮春,秦德威带着徐妙璟,在李小娘子的护送下,出城向西南二十里,来到永定河边。

秦德威当然不是去看庄田的,在西班牙人把番薯带到菲律宾之前,他对农业生产兴趣不大。

只是一年前,京城里有些匠户逃亡,“藏匿”在了永定河边庄子里,成为受不明权贵庇护的隐匿户口。

当时秦德威把一些大致技术思路交给了这些工匠,直到最近他们终于把水力鼓风机和配套高炉研发出来了。

所以今天秦德威是来实地验收,顺便讨论下一步的技术方向。

秦学士正站着与几名老工匠说话时,忽然看到自家仆役赵四骑着马飞驰而来。

赵四翻身下马后,急急忙忙的禀报:“老爷!翰林院急报,陛下召集三品以上大臣、五品以上词臣,以及礼部主事以上官员,两日后文华殿朝会!”

在这个“首辅病重”时候,嘉靖皇帝忽然主动召集大臣开会,等于明晃晃告诉朝臣——你们做好了准备没有?

不过嘉靖皇帝这自私凉薄的劲儿,让很多大臣不禁暗暗感慨。

首辅只是病重,又不是去世,至于开始琢磨他的身后事吗?

而且尤其令人意味深长的是,就是特别让“礼部主事以上官员”出席。

按照惯例,在当晚,京城里无数纵横捭阖的小会就提前开起来了。

当然也有人请秦学士去开小会,作个形势报告什么的,但很可惜,秦学士今夜在城外农家乐,没有返回城里。

礼部尚书严嵩也召集了可以信任的亲近党羽,到自己家里来。

有义子兼刑部员外郎赵文华、忘年交兼礼部仪制司主事尹耕,以及恰好近日在京叙职的妻弟欧阳必进。

到场人员堪称阵容豪华,规格高大,让严尚书激动的想潸然泪下。

没法子,别人眼里,严尚书还是夏大学士的小弟。

与其巴结不太有实权的礼部严尚书,还不如直接去巴结夏大学士。

而且更让严嵩心塞的是,只怕连那秦德威都能召集起比这强十倍的阵容!

“再叫两个尚书来”的遭遇,简直就是严尚书至今还挥之不去的噩梦。

只是严嵩不明白,为什么秦德威似乎特别“慧眼识人”?

仿佛秦德威接触和在意的人,就没有平庸的,就算是看起来最无能的冯恩,那也简约而不简单啊。

严嵩就这样飘飘忽忽的发散着思维,于是小弟们先说起话来了。

严家的干儿子赵文华兴致很高,盼了这么多年,义父终于有机会跃龙门了。

如果选新人入阁,义父这个礼部尚书竞争力很大!

而他赵文华,则是从十年前国子监就开始追随义父的“潜邸旧人”!

赵文华掰手指头数着:“除了义父之外,其余最有资格的人就是天官许瓒、霍韬.”

严嵩听到这些人名,忍不住就说:“真正要关注的人,是秦德威!”

赵文华诧异的看向义父,你老人家吃错药了?

现在说的是入阁问题,那秦德威又没资格入阁,也能算竞争对手?

而且与秦德威关系最好的“二王”尚书,也基本没可能入阁啊。

严嵩训斥道:“你以为这只是个入阁问题?入阁问题只是皇上抛下的鱼饵,皇上心中所求是其它!”

礼部仪制司主事尹耕因为职业敏感性,稍微能猜到点内幕,对赵文华解释道:“只怕皇上又想要议礼了。”

“议礼”两个字在嘉靖朝,对很多大臣是苦药,对另一些大臣则是春药。

赵文华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再次开口道:“那义父身为礼部尚书,岂不正恰逢其会?”

与“礼”有关的业务,那都是礼部主导,天然就是礼部尚书发挥的舞台,别人夺不走这个主导地位的。

严嵩答话道:“事情并没那么简单,总而言之这次情况,本质上是对君恩的争夺,能不能入阁反而是次要的。

若论起这方面,秦德威才是最大的对手,这与他品级、官职、有没有入阁资格无关。”

赵文华、尹耕、欧阳必进三人听到这里,只听懂了后半句的意思——最擅长拍皇帝马屁的人,才是我方最大的敌人!

但前半句却还是似懂非懂,什么叫“能不能入阁反而是次要”?

严嵩轻轻叹口气,如果儿子严世蕃在这里,何至于连个能听明白话的都没有?

目前就这么几个虫豸党羽,别无可选,严嵩只能进一步解释说:“据我这些年来的观察,领悟出一个结论。

在嘉靖朝,只要能获取真正的君恩,并且维持住,即便举朝皆敌也是立于不倒之地。

最关键的是,内心要坚决的相信,皇上不会让你倒!而且皇上也有足够的权术手腕,能让你屹立不倒!

而议礼,也只不过是换取君恩手段罢了,入阁反倒是次要。”

赵文华下意识的反问道:“难道义父您观察和学习的是秦德威?”

严嵩很想指着门外,说一声“你滚”。

竟敢说堂堂礼部尚书学一个官场三年菜鸡,真丢不起那人!就不能是学习前首辅张孚敬吗?

从外省来京叙职的参政欧阳必进,乃是严嵩妻子欧阳氏的亲弟弟,与严嵩说话没有那么顾忌,此时开口说:

“若真要议礼,还请姐夫三思!万一引得千夫所指、万人唾骂,得不偿失啊。”

假如皇帝再发动议礼,还能议什么?无非就是“称宗入庙”罢了,但这个分量实在太重。

当初议礼是“认谁当爹”,很大程度上还能算是皇帝家事,而“称宗入庙”比“认谁当爹”还严重,坏的是国家大礼,相当于公然践踏祖宗法度。

可以说谁敢支持“称宗入庙”,谁在朝廷舆情中立刻就是“奸臣”,你严嵩背得起这个锅?

礼部仪制司主事尹耕无奈的说:“但老大人身为礼部尚书,怎么可能躲得开?连沉默的都不可以,必须要表态。”

面对灵魂拷问,严嵩沉默良久,突然问道:“你们说,秦德威会不会支持称宗入庙?”

其余三人齐齐无语,严老大啊你不会真吃错药了吧?你今天来来回回的怎么就绕不开秦德威了?

严嵩冷哼一声,“在我看来,若说谁敢带头支持称宗入庙,只有秦德威这个向来逢迎天子的奸臣最有可能!

你们说,如果秦德威率先支持称宗入庙,吸引别人的攻讦,而我只跟在秦德威后面摇旗呐喊捡便宜,这样如何?”

秦德威再怎么折腾,目前也只是个五品,而他严嵩则是地位尊贵的礼部尚书!

只要礼部尚书采取稳健跟随战术,一样能获取君恩和入阁资格!

而且有秦德威这个带头的吸引火力,跟随在后面的就轻松不少,而且可以塑造成“迫于大势不得不为”的形象。

等到再有机会时,还能改成“忍辱负重”,逆转口碑。

尹耕有点怀疑的问道:“但是秦德威会那样做吗?”

严嵩胸有成竹的道:“到了文华殿上,想让秦德威开口,就要靠你了!

而且这几年里,秦德威得到如此多天恩浩荡,被称为嘉靖男儿。这既是他的福气,也是他的负担!

如果说我没有资格沉默,那秦德威只怕也没资格沉默。

这就是我为什么一定要盯着秦德威不放的原因,他不当那个千夫所指的奸臣,谁当?”

欧阳必进又问道:“姐夫这些想法,需要告知与夏阁老否?”

严嵩再次沉默良久,然后淡淡的说:“以后我的事情,就不必告诉夏桂洲了。”

三人齐齐一惊,今晚说了这么半天,这句话才是最令他们惊悚的一句。

在大部分朝臣的不安中,预定的朝会日到了。

钟罄悠悠,香烟袅袅,嘉靖皇帝御文华殿,升座。

比较特殊的是,司礼监太监居然也出现了,从一号张佐到二号秦福,以及黄英、戴永等六个司礼监太监分列两侧。

只是二号秦太监脸色郑重,紧锁双眉,不知心里在担忧什么。

等群臣行礼完毕后,宝座上嘉靖皇帝主动开了金口说:

“朕前几日又在梦中见到皇考,如今天人相隔,令朕徒生自哀。只是不知万年以后,能否与皇考欢聚一堂。”

群臣们无奈的暗叹几声。它来了,它来了,它果然来了!

陛下假装问,驾崩以后能不能与亲爹欢聚一堂,这意思明显就是,爷俩的神主牌位能不能放一起,并且一起接受祭祀。

所以文华殿内立刻就冷场了,群臣只能用装傻和沉默来应付。

右庶子、侍读学士、鸿胪少卿秦德威心态还是比较轻松的,他偷偷看了眼严嵩,恰好严嵩也偷眼看向秦德威。

两人视线正好对上,互相对视让两人的表情一度有点尴尬。

两人又不约而同的齐齐收回眼神,心里冷哼一声“奸臣!”

于是秦德威就老老实实低眉顺眼的站着了,他真的不着急。

俗话说的好,天塌下来,先砸高个子,反正严嵩这个礼部尚书肯定要表态的。

至于严嵩将会怎么表态,那还用想吗?

作为一个青史留名的大奸臣,严嵩肯定会迎合皇帝啊,不然他以后怎么击败夏言当首辅的?

只要等严嵩“横眉冷对千夫指”的表了态,效果肯定就相当于炸鱼塘,那时自己再浑水摸鱼随便说几声就行了。

反正历史预定的大反派、大奸臣是严嵩了,自己也是无奈又违心啊。

其实秦德威没有对任何人透露过,他真正暗藏的手段并不在于“称宗入庙”的过程中,而在于尘埃落定的事后。

等严嵩成为新一代大礼议功臣,踌躇满志时,再用一个很败人品的卑贱小阴招,夺走严嵩部分气运,而且又不会让皇帝反感!

所以秦德威的总体策略就是前期低调苟,大后期再浪。

等严嵩辛辛苦苦争来了气运,暴露了从夏言集团独立出去的野心,他秦德威再偷袭老严同志切走一半气运,想想就美滋滋。

至于当前议礼的大舞台,全都交给严嵩吧!

宝座上的嘉靖皇帝目光如电,来回扫视着群臣。心里忍不住就暗骂,自己刚才没说透,这些人全都在装傻!

早有准备的司礼监掌印太监张佐上前,奏道:“臣实在愚钝,皇上方才想垂询的,是献皇帝可否加宗号,并神主入太庙之意?”

直接挑明了,大臣也不能继续装傻了。

但大臣们心里都很苦,真的没有人愿意支持,尤其是第一个站出来引导舆论支持皇帝这个荒谬的想法。

谁这么干,就相当于直接抛弃道德,被天下人戳脊梁骨。

嘉靖皇帝就直接下旨说:“礼部官员先议论!”

这也是比较正常的程序,涉及到哪部事务,先让该部拿出专业意见。

礼部尚书严嵩先接了旨,又对礼部仪制司主事尹耕吩咐道:“此乃仪制司该管事务,着你主持礼部内外衙门诸君议论!”

尹耕领命,然后站在朝会赞礼官位置说了几句开场白,向人群看去,找到目标说:“秦德威,你先议论!”

准备进入发呆神游状态的秦德威冷不丁重新激活了,有点懵逼的望向尹耕。

你尹主事有毛病吧?你们礼部议事,让他秦德威发个什么言?

尹耕微微一笑,对秦德威又说:“阁下有鸿胪寺少卿官位,也算是礼部外系官员。”

秦德威:“.”

礼部这个衙署很怪,主体机关很小,就四个司,还都是清闲不得了、人员编制也少的。

但礼部所管的外围衙门却很庞大,像什么太常寺、光禄寺、鸿胪寺、国子监之类的都算是礼部系统的,还有大家津津乐道的教坊司。

所以挂着鸿胪寺少卿的秦德威,硬要说是礼部外围官员,也能自圆其说。

尹耕继续说:“虽然秦德威你本官翰苑词臣,但也是天子顾问之臣,这时候请你议论几句也没什么不恰当的。

还是说,秦德威你看不起礼部,亦或是你不想发言?”

所有人的目光,齐刷刷的看向秦德威。不得不说,尹主事点名的第一个发言人选,真是刁钻。

秦德威可是“嘉靖男儿”啊,别人可以沉默,可以搪塞,可以含糊其辞,但秦德威肯定不能。

很多人已经开始盘算,如果由秦德威出面,把这个奸臣当了,别人是不是就解脱了,可以继续站在道德高地装傻了?

今晚还有

(本章完)

第395章 短兵相接第310章 喜新厌旧第783章 时机临近了第294章 救人的思路第534章 全都来了第210章 似乎又有未来了第280章 如果是我第670章 人数不对第505章 神棍与神仙第706章 坐山观虎斗(求保底月票)第160章 感觉像是强行碰瓷!第472章 拿着鸡毛当令箭(下)第577章 所谓人情第702章 政治大年第838章 秦德威的弱点(下)第167章 事情很不对劲第429章 儿孙自有儿孙福第757章 苦不堪言第677章 重臣名宿第611章 历史转折中的秦学士(下)第574章 分享喜悦第347章 你不如辞官算了!第333章 争奇斗艳(下)第593章 补课(下)第516章 看不见的手(下)第636章 忠与奸(上)明早八点左右发第888章 权奸气势第100章 看房记第376章 立身之本第807章 谁来负责第46章 活着好难第432章 早点休息!第432章 早点休息!第811章 你怎么看?第96章 亲生父子第131章 一辈子的生意第337章 都是你的错!第713章 终究是不同的第753章 一条道走到黑(下)第899章 众望所归第443章 颜值就是正义第396章 让他审个够!无语,停电第166章 读书人的日常第392章 水到渠成第27章 不配为人子!第857章 没有秦德威的时候(中)第339章 什么叫专业第861章 十六岁的花季雨季第567章 深挖根源第529章 此际偏思汝第810章 大型双标现场第127章 蝴蝶效应第659章 五年后的偶遇第884章 公事公办第913章 瞒天过海第359章 我并不想懂那么多第20章 人外有人第428章 不出手则已第262章 谁教你做事的?第899章 众望所归第687章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第932章 事不过三第842章 最熟悉的陌生人第745章 浮夸第730章 捷报传来之后第556章 南北平衡第13章 贵圈水真浑第367章 指导菜鸡第231章 挡路的人(上)第305章 揣摩上意第3章 我要读书(下)第191章 如此显而易见第645章 措手不及第501章 双喜临门第727章 你也不想身败名裂吧?第222章 都市传说第663章 个人崇拜第635章 这个味对了第65章 不容霜节老云霞第899章 众望所归第717章 这四个字不能少!第804章 最大的保障第168章 离间之计第704章 生命 死亡和长生第63章 楹联政治第145章 都在变第437章 老少咸宜第349章 人在作,天在看!(下)第514章 看不见的手(上)第55章 少年小秦之烦恼第58章 暗战(上)第25章 杠精本杠第230章 我们都见过的第578章 传言不可尽信第220章 不识庐山真面目第812章 共享精神第37章 与你何干?第871章 新官上任